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帖子
古诗声律简要
送交者: 白凡 2010年10月15日17:48:03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本文是万维网友漂移女士的命题作文。格律诗的格律,说起来要复杂也复杂,要简单也简单。我们从简单了说,不外乎以下两点: 

第一、声律协调。 

声律协调包括押韵和平仄。而比较重要的是平仄。大家知道,汉字有声调。这个声调就是平仄。在古代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字属于平声。上去入都属于仄声。古代诗歌的声韵美,除了押韵,就是通过有意识地安排平仄来达到的。而平仄古今变化很大。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已经归入上、去声,就是说没有入声字了。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所以造成今人运用平仄上的困扰。但是大致讲来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今天的汉语普通话来看,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入声字还保留在在很多方言中,如果您会说一种或几种方言,那么您可能会感觉出相当一部分入声字。大致上入声字发音的特点是“入声短促急收藏”。所以今天普通话的上声去声字里面,如果以您的方言读有“短促急收藏”的特点的,就有可能是入声字了。 

格律诗的平仄的安排,简单地讲,就是在一句里面要平仄相间,两句以内要上下相对。比方说上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则需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的诗句,就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感。这样的两个诗句,构成一联。但是一首律诗,有四联,如果每一联都这样的话,又会重复板滞,缺少变化,所以又有“相粘”的要求。就是要求第二联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与第一联第二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一致。这样一来,全诗就会有变化而不重复了。下面就是一首七律诗的基本平仄安排:

七律平仄

左边刘禹锡的诗是一个例子。右边是它的格律要求。其中用颜色标出来的就是相粘的字。读一首这样的律诗,会有音调流畅,而又富于变化的音乐美。注意上图中,加了红圈的字是可以平仄不论的。大家可以看到,相粘的字都必须分明。不可以变通。否则全诗的格律就都坏了。以上的例子是七律的一种最基本的格式,叫做平起仄收式。其他还有三种格式:

七律平仄定式

注意图中加了红圈的字,是平仄可以变通的。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但实际上,主要是一三不论。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第一字远离音节和韵脚,所以总是不论的。第三字多数可以不论,但是有时又必须论。这里就涉及另外几个概念。一个是“孤平”的概念。再就是下三平(三平脚)或下三仄(三仄脚)的概念。“孤平”是说任何情况下,不能有两个仄声字夹一个平声字的情况出现。否则就犯孤平。比方说,平起仄收式的第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字,那么下一个字就犯孤平。所以这个字是不可以不论的。那么为什么第五字都不可不论呢?因为下三平(三平脚)或下三仄(三仄脚)的概念。任何一句诗,不可以连续三个平声或者连续三个仄声收尾。否则就是下三平(三平脚)或下三仄(三仄脚)。看一看以上的基本格式,任何第五字换了平仄,要么就是三平脚三仄脚。所以第五字是不可不论的。 

写律诗还有所谓“拗救”之说。所谓“拗”,就是说在诗中必须用某一声之处,为了不以辞害义,用了别的声调。那么在本句或下句,应当用一个别的声调来补“救”。这里面规则很多,初学者很难掌握。加上从古至今,完全合律的诗其实是很少的。即使是大家,也是如此。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去过分研究“拗救”的问题,只要基本合律,不不以辞害义,也就可以了。所以我没有打算更多地介绍“拗救”之说。 

声韵从古至今虽然有很大变化,但是一般人读古诗,绝大多数会感到押韵的问题不大。说明今韵和古韵基本还是可以相通的。总的讲来,今韵比古韵要宽,读古诗时,如果要深究,比如说那个字属于那个韵部,那些韵部可以通押,那些韵部不可以通押,偶尔可能需要查韵书。但绝大多数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今人要尝试写律诗,直接押今韵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这里没有必要去太深究它。需要注意的是,律诗有首句入韵的,有首句不入入韵的。皆有定式。而且不押仄声韵。押仄声韵的,不管平仄多好,只是古诗,不能算是律诗。 

第二、对仗工整 

七律诗的颈联和颔联,必须对仗。对仗的基本规则,除了平仄相对而外,还讲究词性,色彩,数字等等。比如上引的刘禹锡的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很好的对仗。其中“怀旧”对“到乡”动词的动宾结构相对。“空吟”对“翻似”,动词的副动结构相对。“闻笛赋”对“烂柯人",是用典对用典。而“沉舟侧畔”对“病树前头”,是名词的正偏结构,“千”对“万”是数字对,等等。但是诗歌的对仗,与一般写对联又有不同,总以浑然天成,不以词害义为好,不可堕入文字游戏之中。 

下面我们可以来说说上次多过的王又曾的《芜湖》诗的格律。这是一首“仄起平收式”的七言格律诗。我在文字下先标出其平仄和例外。

王又曾咏史

对照上文“仄起平收式”的七言格律,我们看到第一句“白云”的“白”是个入声字,导致“云”字犯孤平。所以第二句“无”字用了一个平声字补救。这是一个“拗救”的例子。最后一句第二字“听”字用了平声字。这是在当分明处未分明的例子,但这不是在相粘处,所以为了不以辞害义,做了变通。其余完全合律。颔联颈联的对仗非常工整,所以我说他的这首诗是“格律严整,属对精工”是没有错的【注】。 

我在这里只举了七律的例子。因为七律是在五律的基础上的扩大,所以懂得了七律,其他的五律五绝和七绝,也就包含其中了。 

—————————————————————————— 


【注】“听”字用于第二字仄声处,清人常有。比如厲鶚撰《樊榭山房集》中《沈椒園侍御寄和移居詩用韻奉答四首》,有“竚歸鴻過别館,閒隨芳草繞通渠”。就是如此。而且那里的听是个粘字,说明听字本可读去声。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仙游第一公路
2009: 【仙游一号公路】
2008: 鹧鸪天 秋柳
2008: 七律:夜宿湖滨,小饮辄醉,忽忆曹孟德
2007: 七律 过比斯开湾
2007: 【天净沙】么女
2006: 塞外悲歌
2006: 生日忆怀
2005: 静山: 赠诗友
2005: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