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帖子
浅谈格律诗词知识(转载)
送交者: 半江红 2012年04月28日03:12:09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教程】浅谈格律诗词知识(转载) 教程      /天外来客  

浅谈格律诗词知识

/编 山 水

写古体诗词必须按谱守律。你既然标明了律诗或是词牌,你就应该严格按照其规定来写诗填词。因为诗词的音乐美感和视觉美感就在其律格中,而且别人也会按照你所标明的诗词的类别去审视、去欣赏的。如果你不能严格按照格律规范写诗填词,你就不要标明具体的律诗或词牌。

下面谈谈格律诗词应该遵守的规则,既有教科书的玉律,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古往今来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水韵》等古韵把平声归于平,而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现在入声在普通话已经没有了,融入了其他声韵。《中华新韵》则把阴平和阳平归于平声,把上声和去声归于仄声,很好区别的。

平仄是格律诗词的脊梁。平仄和押韵同属听觉艺术,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在平仄相间的句子里由于读音上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形成了进行性音乐效果,有一种美感。 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交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二、押韵

押韵是格律诗词的三大要素之一。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韵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诗词中所谓的韵,根植于汉语拚音中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现在写诗词有新韵旧韵之分。旧韵书有多种版本,但常用的是《平水韵》。新韵书常用的是《中华新韵》。

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旧体诗的标志并不仅仅是韵,而是体式,风格、神韵等诸多方面。韵仅仅是其中一个形式因素,而且不是决定因素。《平水韵》,是以宋音为依据划分的。时过迁,代有新韵,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其实,古和今是相对的,《平水韵》对于宋以前的古音来说,也是今韵;与《诗经》《楚辞》,相去甚远。

旧韵与新韵主要有两点区别,一是旧韵有入声字,二是旧韵划得较细。新韵以普通话为依据,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

三、对仗

对仗又叫对偶,即出句与对句形成平仄对峙、结构对应关系,从而产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美学效果。

(一)对仗的内容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修辞方面,即词性相同或相近的词才能对仗。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代词对代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叠字对叠字等等。名词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地理、人伦、器物、时令、文学、宫室、衣饰、草木、鸟兽等等。工整的对仗,不仅要词性相同,词类也要相同。

二是语法方面,即结构相同或相近才能对仗。如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补语对补语等。例如:杜甫《登高》中的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修辞方面看,无边不尽是副词对副词,落木长江是名词对名词,潇潇滚滚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也是叠字对叠字,是动词对动词;从语法方面看,无边不尽是定语对定语,落木长江是主语对主语,潇潇滚滚是状语对状语,是谓语对谓语。

  (二)对仗的位置

律诗的对仗位置是在颌联和颈联上,除此之外也有首句或末句对仗的,但要求是颌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起码颈联要对仗,否则就有违律诗之规。绝句可全对仗,也可全不对。词的对仗位置可根据词谱的规定。

(三)对仗的形式

1、工对

所谓工对,是指词性、词类、语法、句式结构都很工整,而两联的句式结构又不雷同。如上面所举的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属工对。不仅词性词类,语法句式工整,两联的句式结构又不雷同:

颌联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即2221结构;

颈联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即2212结构。

严格说来,工整对仗的颌联、颈联的最后三个字结构是不应该一样的。

又如唐温庭筠的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此联数丛沙草万顷江田都是偏正词组,群鸥散一鹭飞都是动宾结构。不但如此,都是数类对数类,是鸟类对鸟类。可谓工整极了。律诗对颈联的工整对仗要求比颌联要高。

写诗在对仗上能做到工整固然好,但也不必过于追求,以致影响内容的表达。初学者能够做到词性相对就可以了,要逐步提高,循序渐进,不必想着一蹴而就。

2、宽对

一联之中,只是词组或词性相对,不讲究类别的、或句中的主要成分能对仗的,称为宽对。初学者宜为之。

例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动词,来对形容词,就属宽对。

又如: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录江山是并列结构,我辈是偏正结构;是动词,是副词;胜迹是名词,登临是动词。这就属于极宽了,应该尽量少用。

3、流水对

所谓流水对,就是出句和对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上下两句是一整体,缺一不可,同时也不可颠倒。从语法结构上看,有时出句只是一个分句,但两句字面完全相对。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句是一个目的状语,显然不能独立成句,只有和对句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完整的意义。又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属流水对。初学者不宜驾驭流水对。

对仗还有借对交错对省略对倒装对句中自对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四)对仗的作用

对仗最本质的作用,是给律诗增加了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视觉上的形式美。对仗由于两联的内容都比较相对的完整,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它可以离开诗体而单独使用和存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常常可以看到诗中的对仗句作楹联、喜联、挽联等。所以古人在学律诗时,先学写对子。音韵、平仄都有书可查,唯对仗须用心揣摩。由此可知,写好对仗句,是写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

(五)对仗的优劣

对仗就其句意来说分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是上下联互相补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反对的意思一正一反,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有幸无辜忠骨佞臣都是反义的。

串对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上下联的意思一般不会重复。流水对一般都是串对。

《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就是说对仗以词意相反为上,词意相近为次,词意相同为劣。

四、诗词中应注意的事项

1、对仗不能合掌

所谓合掌,是指在对仗两联或其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中,虽所言事物有别,但用词语意重复,犹如两只手掌合拢了。就是说,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内容不能重复或者相同。例如:下面一副对联就是合掌的:长空展翅,广宇翔云。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例如:神州滋雨露,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名称,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但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略,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合掌。蝉噪、鸟鸣的效果都是反映环境更加幽静,而愈-更静-幽本身就是同义词。

再如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也是合掌。宣尼、孔丘本是一个人,悲与涕同义。获麟与西狩是同一件事。

正对是合掌最容易出现的场合,正对要求上下联互相补充,稍不注意,语意就重复了。

  为了加强对合掌的认识,现将《楹联报》王妄君戏拟之《合掌对两串》转录如下。这两串合掌对拟得很好,很有启发性: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这两则每句的前后字词如在诗词中相对,就是合掌。以此类推吧。

2、避免重复字

在一首诗词中,前面已出现的字后面再次出现,称为散字重复,有损诗词的格调,这是格律诗词中不允许的。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里,山、水、军、千四字重复。虽然是毛泽东所写,但也犯忌了。

但是如果有修辞效果或体现艺术性的重复,是可以的。如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重复字是允许的,且是好句。

3、防犯孤平和三仄三平(对律诗而言)

孤平就是全句除去句尾的韵脚字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就叫犯了孤平。

三仄三平是指出句结尾连用三个仄声字叫三仄脚,对句结尾连用三个平声字叫三平脚,都是律诗的忌讳,应当杜绝。

4、避免非韵脚同音字

在不是韵脚处的尾字不要用与韵脚同韵的字,否则,就不能突出韵脚的韵律美感了。

5、避免韵脚字异音同

应尽量避免完全相同音的字落在韵脚,如中、钟、忠,最好其中一个用在韵脚,不要同音多用。

五、拗句

什么是拗句?在格律规定可平可仄之外的字位,若更动了平仄,便出律了,这样的诗句叫做拗句

另外,拗句还有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例如: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里第三和第七句原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又如:   []杜荀鹤《山中寡妇》中的第七句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第七句原应是中仄平平平仄仄,这里成了中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在唐诗里已是普遍现象,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六、拗救

律诗中出现了拗句,一般要补救,这就是拗救。拗救一般有三种方法:

1、孤平拗救。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否则叫做犯孤平。但是,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就要在五言第三字(仄平平仄平)、七言第五字(仄仄仄平平仄平)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就没有毛病了。这是本句自救。  

2、特拗必救。在五言平平平仄仄和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仄声,那么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必须改为平声,成为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也是本句自救。

3、大拗必救。在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和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中,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第三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第四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但是白居易第三句却是仄仄平仄仄,犯了孤平大拗,但他在对句中进行了救拗平平平仄平

又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第二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但李商隐却把第一句写成了仄仄仄仄平,在第二句补救平平平仄平

4、半拗可救可不救。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出句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型,如第五字拗(平平仄仄仄平仄),可以在对句七言第五字(仄仄平平平仄平)用一个平声字补救。这属于半拗,可以不救,但是一般都补救。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写诗,尽量不要用拗句。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律绝诗里可以有拗句,但词里不允许有不合词谱的拗句。

 

 此文转自: http://www.52shici.com/member_blog_detail.php?mem_id=854&id=37

0%(0)
0%(0)
缁楋拷 閸氾拷 (韫囧懘鈧銆�): 鐎碉拷 閻拷 (韫囧懘鈧銆�): 濞夈劌鍞介弬鎵暏閹达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闂傚倸鍊峰ù鍥敋瑜忛埀顒佺▓閺呮繄鍒掑▎鎾崇婵°倐鍋撳鍛存⒑缂佹ê濮夐柡浣告憸缁牊绻濋崶銊у弳闂佺粯娲栭崐鍦偓姘炬嫹
闂傚倸鍊峰ù鍥敋瑜忛埀顒佺▓閺呮繄鍒掑▎鎾崇婵$偛鐨烽崑鎾诲礃椤旂厧绐涢梺鐓庡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戦悹鎭掑妼濞呮劙鏌熼崙銈嗗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1 韫囷拷 閺囨儳宕�
2 闁斤拷 閺囨儳宕�
3 閻楋拷 閺囨儳宕�
4 鐠囷拷 閺囨儳宕�
5 缁岋拷 閺囨儳宕�
6 闂傦拷 閺囨儳宕�
7 娴o拷 閺囨儳宕�
8 缁夋垵銇囬惃鍕帨缁鍨紒鍕槻 閸椔ゃ偪閼绢偄顦�
9 娴滄彃顔嶆潻鏃傜法閹恒儵顥撳ú妤€鐨� 閺夘厼搴滈懣婊堫棑閸楅攱鐣� 閺夘厼绐為梼璺ㄧ彌
10 閵嗗﹨鐦茬拠宥堫嚢閸愭瑤绗$拠婵勨偓瀣炊娑擃叀顢戦妴濠囨缂傦拷 6 閺夘厼绐為梼璺ㄧ彌
一周回复热帖
1 娴硷附鏆掗崫鍫㈢稄瀵扮兘鍣烽惃鍕箣姒瑥鍕鹃弰銉ㄥΝ娑撳宕嶉懠锟� 缂佸灝鐭濋梼鍐插帨
2 闁€燁嚛閸旂姴绐為懘蹇庤础瀹革拷 鐞涳綁顥ゆ担蹇氼攽缂佸棙鈧繈鍣� 閺夘厼绐為梼璺ㄧ彌
3 濞g柉娉查惃鍕几閹懎鏁遍崪宀冪槻瑜版帡娉� goofegg
4 娑撳啰绮� 閻濆秵鍎ㄩ悽鐔锋嚒濞戝牓娅庨幋妯碱伂閸忕厧鎷扮粔瀣吂 鏉堝湱鐗�
5 娑撳啰绮� 閼汇儳濯鍕叾 鏉堝湱鐗�
6 2023闁叉垹顫愰弫鍛焸鐞涘矉绱�40閿涘鎮嗘稉鎵磽娴滄梹妲� 缂佸灝鐭濋梼鍐插帨
7 闂冮潧鍨崪宀冩閸愬懎顔愮拠妤佺摃瑜版帡娉� goofegg
8 娴滄柨绶� 閺佸懍鍩� 鏉堝湱鐗�
9 2016楠烇拷4閺堝牐鍤滄す鍙ョ隘閸楁鐖� 缂侇厺绔� 缁夊鐓�
10 娴滄柨绶� 閺冪娀顣� 鏉堝湱鐗�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七律:心曲
2010: 【五言】 观赏朱熹《城南唱和诗卷》真
2009: 《虞美人》 抒怀
2009: [七绝] 巢中雀儿
2008: 一剪梅 零丁洋
2008: 七绝 一首
2007: 七绝-----吸尘器
2007: 采桑子 四月雨 (旧词修订重贴)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姘ㄧ槐鎾诲磼濞嗘帒鍘$紓渚囧櫘閸ㄨ泛鐣峰┑鍡忔瀻闊洦娲樺▓楣冩⒑闂堟稓绠為柛濠冩礋瀹曟﹢鍩€椤掆偓椤啴濡堕崱妤€顫囬梺绋块瀹曨剟鎯冮鈧埞鎴︽晬閸曨偂鏉梺绋匡攻閻楁粓寮鈧獮鎺楀棘閸濆嫪澹曞┑顔结缚閸樠勬櫠娴煎瓨鐓冪憸婊堝礈濮樿埖鍤屽Δ锝呭彎閸ャ劌顕遍柡澶嬪殾閿曞倹鐓曢柡鍥ュ妼閻忕姷绱掗悩鍐测枙闁哄瞼鍠撻埀顒佺⊕宀f寧淇婇崶顒佺厱閻庯綆鍋呭畷宀€鈧鍠楁刊鐣岀不濞戞埃鍋撻敐鍌涙珕闁活偄绻樺缁樻媴閼恒儳銆婇梺闈╃秶缁犳捇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 濠电姷鏁告慨鎾儉婢舵劕绾ч幖瀛樻尭娴滅偓淇婇妶鍕妽闁告瑥绻橀弻锝夊箣閿濆棭妫勭紒鎯у⒔缁垳鎹㈠☉銏犵婵炲棗绻掓禒楣冩⒑缁嬪尅榫氶柛鈺傜墱閹广垹鈹戠€n偒妫冨┑鐐村灥瀹曨剟宕滈幍顔剧=濞达絽鎼暩闂佸摜濮甸悧鐘差嚕婵犳艾惟闁冲搫鍊告禍婊堟⒑閸涘﹦绠撻悗姘嚇婵偓闁靛牆妫楅埀顒€鐏氶幈銊ヮ潨閸℃鈷掑┑鈥冲级濡炰粙寮诲鍫闂佸憡鎸婚悷褏鍒掔拠宸悑濠㈣泛锕﹂敍鐔兼⒒娓氬洤澧紒澶婎嚟缁鎮╃拠鑼啇闂佸湱鈷堥崢楣冨储濠婂懐纾界€广儱妫涙晶鐢告煛鐏炶濮傞柟顔哄€濆畷鎺戔槈濮楀棔绱�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圭€瑰嫭鍣磋ぐ鎺戠倞闁靛ě鍛獎闂備礁澹婇崑鍡涘窗閸℃ḿ顩烽柛顐犲灮绾惧ジ鎮楅敐搴′航闁稿簺鍎茬换娑㈠礂閼测晛鈪归梺瀹狀潐閸ㄥ潡骞冮埡浣烘殾闁搞儴鍩栧▓褰掓⒒娴h櫣甯涢悽顖ょ磿缁寮介鐐舵憰闂佺粯妫佸▍锝囧婵傚憡鐓忛煫鍥ㄦ礀鏍¢梺璇茬箰閻楀繒妲愰幘瀛樺闁告繂瀚烽埀顒佹尵缁辨挸顓奸崟顓犵崲閻庢鍠栭…鐑藉箖閵忋垺鍋橀柍銉ュ帠婢规洖鈹戦悙鏉戠仸闁荤噦绱曠槐鎾愁潩閼哥數鍘藉銈嗘尵閸庢劙宕曢幋鐘电<閺夊牄鍔屽ù顔姐亜閵忊€冲摵鐎规洖宕灒濞撴凹鍨槐锟�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霉閿濆牊顏犵紒鈧繝鍌楁斀闁绘ê寮堕幖鎰磽娴e弶娅婄€殿喖鐖煎畷鐓庮潩椤撶喓褰囬梻浣规た閸樹粙鎮烽埡鍛摕闁炽儲鍓氶崥瀣煕閹扳晛濡兼い顒€顑呴—鍐Χ閸屾稒鐝栭梺绋跨箲閿曘垹顕f繝姘亜闁稿繒鍘ч埀顒傜帛娣囧﹪顢涘┑鎰闂佸搫妫欓〃濠傤潖閸濆嫮鏆﹂柛銉e妼濞堝瞼绱撴担鍓叉Ц缂傚秴锕ら锝囨嫚瀹割喖鎮戞繝銏f硾閿曪箓宕㈤崨濠勭閺夊牆澧介崚浼存煙濞村鍋撻弬銉︾亖闂侀潧臎閸涱垽绱冲┑鐐舵彧缁插潡骞婇幘璇叉瀬濡わ絽鍟悡娆撴煕閹存瑥鈧牜鈧熬鎷� |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梺姹囧€ら崰妤呭Φ閸曨垰鍐€妞ゆ劦婢€缁爼姊洪幖鐐插闁稿﹤顭烽獮澶愬箹娴g懓浜遍梺鍓插亝缁诲嫰鎮烽弻銉︹拺缂佸顑欓崕鎴︽煕閻樺啿濮嶅┑锛勬暬瀹曠喖顢涘顒€鏁ら梻渚€娼ф灙闁稿骸鎼灋婵犲﹤鐗婇埛鎴犵磼鐎n偒鍎ラ柛搴㈠姍閺岀喓绮欏▎鍓у悑濡ょ姷鍋涚换妯虹暦閵娾晛绾ч柟瀵稿濡茬増淇婇悙顏勨偓銈夊储娴犲鍨傞柛顐f硻婢跺⿴鍚嬪璺侯儌閹风粯绻涙潏鍓хК婵炲拑缍佹俊瀛樼節閸ャ劎鍘搁梺鍛婄矆濡炴帡鏌囬娑辨闁绘劘灏欑粻濠氭煛娴h宕岄柡浣规崌閺佹捇鏁撻敓锟�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紓浣哄Х婵炩偓闁绘搩鍋婂畷鍫曞Ω瑜夊Σ鍫㈢磽娴f彃浜炬繝銏f硾椤戝嫮鎹㈤崱娑欑厪闁割偅绻冮崳娲倵濮橆剚鍣界紒杈ㄦ尭椤撳ジ宕卞▎蹇婃嫲闂備礁鎼張顒勬儎椤栫偛鏄ラ柛鏇ㄥ灠缁€鍐煥濞戞ê顏紒鎰殜濮婄粯鎷呴崫銉礊闂佺娅曢幐鍓у垝閺冨牊鍋ㄩ柛顭戝亜鎼村﹤鈹戦悩缁樻锭妞ゆ垵妫濊棢闁割偆鍠撶粻楣冩煙鐎电ǹ浠ч柟鍐插閺岀喖顢欓悾灞惧櫚闂佽鍠涘▔娑綖濠靛鍊锋い鎺嗗亾妞ゅ骏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