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之五》,赏析几句:
原文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这首古诗得弄清陶渊明究竟在人境还是在山中。逐句串读:
结庐在人境,
--- 庐者,居所也,人境者,非隐居山中也。
而无车马喧。
--- 既在人境,何无车马之喧?这个问题也得弄清,否则就体味不到这首诗所要表达的内涵。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相同的问题,陶渊明这一行已自问自答:因为内心远离人境,故门前车门虽喧,却听而不闻。故人世万般,全在于心,心自静者,居闹市而不喧,心不净者,浴清泉而犹浊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这一行从另一角度来渲染“心远地自偏”:心苟能远,则身在东篱之下,其意境已似在南山之中。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故此句之“山气”,车马喧嚣之人境何有,来自胸中尔。胸中自有山林气,飞鸟知音共往还。连鸟儿因他胸有山林之气,也愿与之往来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欲辨已忘言”何意也?大家知道,晋代文人惯于谈玄,讲究领悟,嵇康有句诗是:“得鱼忘筌”。这里陶渊明是“得意忘言”尔。
观一杯茶而牵五湖四海,听一声蝉而感风雨云雷,东篱虽在人境,心若能远,则闻一缕菊香亦得清净之理,则车马之喧何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