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是个诗歌的王国,到唐宋两朝发展到顶峰。天上月亮一个,地下诗人无数。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以月光为题,夜色为景,创作了无数流芳世
的不朽之作。
艺术的语言虽然各有千秋,可艺术家对月光的情有独钟却是共同的。月光仿佛有某
种奇幻的魔力,让人的思绪在夜色的笼罩下自由驰骋,颤动的情感融入月光的幻想,
从大师们的心中,流淌出一首首描写月光和夜色的佳作,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数。
说到音乐中的夜色和月光,不能不提到波兰的钢琴诗人-肖邦。肖邦一生中共写了21首
夜曲,首首精巧细腻,浪漫清幽,充满了诗情画意,杳渺幽香,让人爱不释手。 夜
曲的创始人被认为是英国的菲尔德,但肖邦对夜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将夜曲的艺
术性推至极高的水平。夜曲的特点一般是安静,平缓,带有一丝忧伤。
肖邦( 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生于波兰,自幼喜爱民间音乐,
极富天才。七岁时开始作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成为波兰著名的钢琴家和
作曲家。 后来波兰沦陷,在漫长的一百多年里,三次分别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
帝国瓜分蹂躏。不愿臣服的肖邦,下半生都是在国外渡过的,终生都没能回到他热
爱的故乡。在华沙的萧邦公园里,至今还有一座萧邦的雕像,他的头向着东,象征
他凝视著自己所热爱的祖国,至死也不暝目。
肖邦在国外流亡的日子,满怀著爱国情,亡国恨,创作了大量充满激情的不朽钢琴
作品。沙俄曾想收买他,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但被肖邦严辞拒绝。
作为音乐家的肖邦,浩然正气,峥峥铁骨, 让人肃然起敬。
肖邦晚年思乡情切,生活得十分痛苦和寂寞。他称自己为[远离母亲的儿子],死前
嘱附亲人把心脏运回祖国埋葬, 以了却多年的思乡之苦。
也许有点同病相伶吧,开始迷上肖邦的夜曲,是在移居他乡以后。每当夜深人静,
万籁俱寂, 听一首肖邦的夜曲,能让人全身心的感动。漫游在萧邦幻
美的音乐天地里,任凭情感自由地翱翔, 原来发现,这个音乐的世界竟是如此的美
丽,如此的深不可测。飘渺的雾气之中,银白色的月光缓缓地照在宁静的湖面上,
波光粼粼,晚风荡漾,有如酣饮了一壶美酒,醉倒在夜色的月光里。
萧邦的夜曲,将波兰民族音乐,如马祖卡舞,波兰舞曲等,和圆舞曲巧妙地融合在其
作品中,装饰音与半音音阶,转调以及双手节奏的复杂组合,写出充满美感和纯粹
的钢琴音乐,大大扩展了钢琴音色的表现力和生命力。鲁宾斯坦曾说:萧邦是钢琴
的灵魂,是钢琴的吟游诗人。
萧邦的这首降E大调夜曲(作品9第2号),作于1830年,是萧邦所有的夜曲中,最脍
炙人口的一首,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作品的风格,恬静,优美,精雕细琢,饱含诗
意。从音乐中你能感受到浓烈的思乡之情,从缓缓流动的音符中,渗透出肖邦对故
乡的忧伤,亲人的思恋,和对流亡岁月的无奈。这首夜曲甜美动人的音色, 仿佛水
晶灯般的晶莹剔透,令人百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