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苏州古城行 by 王峥 |
送交者: 杭州阿立 2017年02月02日07:42:48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
阿立注:转发大学同学的新纪实文章: 初四苏州古城行 by王峥 2017-02-02 王峥 原本以为年初会降温天气不好,今天早上还是阴天,到了中午已经是艳阳高照,天色湛蓝,是一个出行的好时辰。 周边游怕高速路上的停车场景,还是在城里玩玩,苏州古城原本就是一道风景,现在古镇古城的旅游火红。但是苏州城不需要再造,不需要挂红灯笼,是保存最好的古城,有着2500年不变的城池,城内没有现代建筑,据说限高23米,原汁原味地旧时人家的样子。 一个人带了个相机就出发,乘坐公交车到石路。 起点是金门。伍子胥造苏州城本没有金门,由城中去虎丘、枫桥等处,都得从阊门出入。民国时期为沟通观前街与阊门商业区的联系,于1921年筑南新桥,1922年开金门。今天看到的金门是1931年1月1日建成,城门为罗马式,门上“金门”二字由吴县县长王引才所写。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大拱门上“金门”二字被凿毁。 进金门左转就到了专诸巷,长556米。小时候听到这个名字时,以为专诸是一个杀猪的,后来才知道在苏州的历史上两个有名的刺客之一,专诸,春秋时南京六合人,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才有了伍子胥建造苏州古城。专诸巷就是其葬于此的地方。 穿过西中市,就到了阊门内下塘街,城内第一横河中市河的北侧,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老街,东西走向长432米,宽4.5米。阊门内下塘街的建筑和古桥很多,有崇真宫、陆润痒故居、永丰仓船埠、福济庙、五峰园和泰伯庙等很多遗迹,其中崇真宫和福济庙都作为纪念吕洞宾,称作神仙庙,到了每年农历4月14日乡人都会到此庙会,摩肩接踵,俗称“轧神仙”。现在“轧神仙”的活动一直保留了下来,只是移到了地方更大一点的南浩街去了,小时候听我外婆说,她年轻时候的“轧神仙”人就太多了,都挨到一起了,小娘鱼要当心被人僭便宜。 我就挑了泰伯庙和五峰园转了转,太伯,又称泰伯,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南夷,建国勾吴,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泰伯庙在苏州和无锡各有一座,无锡人说他们是正宗的,但是从阖闾开始苏州城是吴国的都城,所以建有泰伯庙也属正常,泰伯庙在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始建年代:东汉永兴二年(154年),现在看到是清同治六年(1875年)的。现尚存至德桥、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 泰伯庙东边就是了五峰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岩洞等景。园西南角有土墩,俗传为唐柳毅墓。 从五峰园出来,过泰伯庙桥,朝南进入舒巷、文衙弄。舒巷,当时沿街铁匠铺和车玉器作很多,玉石屑泛着泡沫一起飞溅到街面上,当时巷路用横着的条石砌成,每当雨丝漫漫时还能隐约听到雨水在条石下的丝丝声。 文衙弄是以文徵明曾孙明代大学士文震孟居此而命名。记得上大学时,一女同学让我找她在苏州的亲戚,住在灭资弄,我回苏没找到,后来才知道就是文衙弄,文革期间曾改过名。文衙弄6号宅侯氏故居是民国建筑,红黑砖交替构成,楼上朝南通长半人高栏杆;文衙弄的明代园林艺圃,此是明代才子文徵明之曾孙文震孟购置修复。现已为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它在进园处与其他园林不同,构思“藏而不露”,进入大门是数十米转弯又转弯的通道,院墙上扇子漏窗隐隐约约透出园中一池春水,进入宅第大门转弯入小门才豁然开朗,进入园内。
文衙弄南就是宝林寺前,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小巷,巷内44号宅处沿其边上小路走进去到底就是宝林寺遗址,当时规模宏大,有头殿、正殿,现已拆去全部改为民居。在巷内38号(原18号)处是关帝庙遗址,当时规模宏大,进大门后是大天井,有两棵高大的松柏树,天井之后是大殿,供了关圣大帝塑像,现已改建了商品房。在关帝庙对面现15号宅内当时是伊斯兰教堂。一条几百米的小巷同时建有佛、道和伊斯兰的祠堂也属少见。 从吴趋坊过桥到汤家巷.汤家巷,南起景德路黄鹂坊桥东堍,北到东中市西端皋桥东堍,依傍小河汤家浜,与平行的吴趋坊隔河相望。据说因为南宋诗人汤康林居住此巷而得名。春晖堂杨宅位于汤家巷南。史料记载,这里早先是明朝苏州状元申时行的故宅。历经四百余年沧桑变迁,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珠宝商杨洪源购置其中的一部分用作住宅,并将其主厅命名为“春晖堂”,从此这里被称为春晖堂杨宅。 过景德路进入施林巷,朝东转弯就是古吴路,这条路上中学时经常走,因为我有两位同学就住在古吴路,记忆中就是苏州传统的三进老宅。古吴路东起养育巷,西至水潭巷,巷长418米。明清时因吴县县署建在此巷(今为十六中学),又名龙兴寺巷,民国作吴县横街,抗战胜利后,改称古吴路。 继续东行,从养育巷到人民路的一条小巷,有三段,长春巷、金太史巷、嘉余坊,古城的小巷都有故事。长春巷内的全浙会馆,曾是昆曲薪火的保留之地,现在是苏州最大的印刷厂的位置;民国时期,长春巷内曾有一所私立国医专科学校,由吴地名医王慎轩创办,章太炎任苏州国医学校名誉校长;当年国民党政府的警察局,就设在长春巷内,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因犯“通谋敌国、谋图反抗本国罪”,曾在那里关押过,1949年挂牌“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 金太史巷,传因住过一位姓金的太史,故名。金太史巷4号,曾署苏州知府的湖州人吴云筑宅园于此,因园内有古枫婆娑,名“听枫园”。 听枫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建筑。听枫园面积7亩,内花园1.7亩,目前不对外开放。 嘉余坊,原作“嘉鱼坊”,坊因鱼市成名,后鱼市消失,用谐音改成”嘉馀坊”。上个世纪末成了苏州有名的吃客一条街,南侧就是有名的怡园。 怡园现有面积6270平方米,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园分东、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耗银20万两建成,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怡园占地不大,但能吸取各园之长,巧置山水,自成一格。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旱船拟拙政园。记得大学二年级暑假,我们五中的考上大学的二十几位同学聚会,大家不约而同选了怡园。 怡园门口就是人民路,人民路是纵贯苏州古城的一条交通主干道,南北走向,全长5.8公里。在唐宋时期原名大街,后因其南起文庙书院巷,北到北寺塔,形如卧龙,名为卧龙街。清代乾隆南巡,苏州百官在此护驾,于是改称护龙街。随着地铁4号线的即将通车,实施了10个月的人民路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市政道路全面通车,一条高颜值的人民路已经展露在苏州人面前。站在乐桥朝东看,东方之门清晰可见。 改造后的人民路按照古韵、商韵、文韵、尚韵进行分段设计。古韵段为平门桥到因果巷,建筑按传统苏式风格整治;商韵段因果巷到乐桥段,建筑风格为现代与传统结合;文韵为乐桥到竹辉路段,挖掘沿线建筑历史文化景观;尚韵为竹辉路到团结桥段,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今天我就散步在文韵的人民路,到达可园和沧浪亭一游。 苏州可园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比苏州拙政园还早500多年历史,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巡抚沈德潜在此重筑园林,名为“近山林”。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又名“乐园”。 有着“堂可容,水可颜,鱼可观,荷可种,石可憩,可风,可观月,四周廊庞可步”的特点。2015年10月1日重新开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其占地面积1.08公顷,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宋代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走马观花一下午,仅仅几条小巷和几个园林,限于篇幅也只能介绍皮毛,苏州城的小巷和园林承载着苏州人二千多年的生活,点点滴滴包含着二千多年的苏州人的喜悦和泪水,斯人斯巷斯桥斯水,一往无返,苏州人且行且珍惜吧。
2017年1月31日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6: | 师父的“少女图”及俺的配诗 | |
2016: | 五律-猴年咏悟空(词韵) | |
2015: | 《西溪子》过年 | |
2015: | 【新诗】 叶之随想 | |
2014: | 【五律】 咏奔马 | |
2014: | 清平乐,咖啡戏语 | |
2013: | [五绝] 酒诗情 | |
2013: | [诗酒] 沁园春 岳阳楼抒怀 | |
2012: | 申时行:(诗)司马衷 | |
2012: | 五律:良辰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