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兄对诗的感受俺可以理解。如所言之
“地主读诗,能与作者共鸣的作者并不多。有些是文字偏僻、古涩,某知识浅薄以致不得领会其中味; ”
这是因为作者太喜欢泥古造成的。其实咱们中华古文是非常简明精炼、富有诗意且能表达细腻感情的语言,读《诗三百》就常被作者描写的心理活动所感动。现代很多作者根本没有古文功底,还非要泥古,结果就是词不达意,别人看不懂。
还有所言之
“另有诗中大量引用典故,能解得这样诗文者,当然也显得有学问,只是太费笔墨,且冒张冠李氏戴、指桑骂了槐之险;”
这类作者比较“坏”,哈哈,好像写诗就是跟读者作对赛的,知道李商隐咋写诗吗?他居然把一大堆有关的古书摆床上,从中找出典故写到诗里。那读者理解起来该咋办?这反工程是不是也得整一堆书来找典故。但读者并不知道从哪本书里找,不是吗。俺以前也有“滥用”典故的习惯,近年颇少用了。俺正企图在现代事物包括词汇和古典诗词神韵之间找出一条出路。
当然还有所言之
“还有一类诗句,悲切切,惨戚戚,故国回首月明中,读一句后能替古人难受数日,也影响俺的地主梦。”
这个就怪不得作者料,他有他的苦处。不身临其境或许觉得他太夸张,其实“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事并不罕见。这与“故写愁”的诗是有区别的,后者最不值得读。
最后说到李东阳《游岳麓寺》这首诗: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鹆声里独凭栏。
地主兄言道:
“唯有这样的诗,用词通俗,画意入色,或粗犷或细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共鸣强烈,一见如故。这一首便是其中之一。”
对上述俺完全同意。
李东阳这首诗,在诗意构思上有其成功之处,但在旋律声韵方面也有不足。容俺逐句品味几番。先仅就诗意讨论: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 这第一联的意境就很夺人眼,渲染出“高+险”二字。“危峰、瞰”是其高,“羊肠几盘”是其险。大家知道山路绕羊肠子弯是了降低坡度,羊肠子弯儿越多,说明其坡度越高。写七律第一联若能写好,会有高屋建瓴的效果,下面想写坏都难。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 颔联虚写,对句之“四山风雨一僧寒”堪堪出彩儿!细品其格调,冷峻高古!用“四山风雨”的冷峻空阔来渲染“一僧”的孤高,很有笔力!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 颈联实写景色,出句镜头稍远,对句镜头拉近。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鹆声里独凭栏。
--- 尾联的立足点是作者也就是手拿相机的人所处的位置。在这个位置独凭危栏,则远离人境,耳畔只有鹧鸪声声,而蓟北湘南皆在眺望之中。不说具体地名,而只言南北,实为再此渲染寺之高,与第一联的“危峰”二字呼应。
有诗友或问:全篇只是描景,肿么没有感叹?其实若诗真写得好,则感叹已寓其间,作者不言,待读者自言尔。比如俺刚在上面说的“用‘四山风雨’的冷峻空阔来渲染‘一僧’的孤高...”即是俺这位读者的感叹。
紧接着再从旋律声韵方面讨论一番: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 首句入韵的效果往往是流畅延绵,有铺展的氛围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 看上面音步的划分,不难感受出中间这两联句式比较呆板。有诗友问了:“又不是谱曲,只要诗意好,旋律能影响一首诗的好坏吗?”这得看读者是啥层次的。比如俺,只是诗词的中手,不是高手啊,看上面这两联,都不用读出声就能觉出它旋律呆板一点儿。其实,“诗(尤其古典诗词)”本来就是“诗歌”的简称,“歌”是服务于耳朵的,跟咱们现代人写诗只服务于眼睛是不一样的。所以旋律(格律)跟诗的关系不是歌词和歌谱的关系,而是血与肉的关系,它就是诗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附加之物。(这得待暇时另文讨论。)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鹆声里独凭栏。
--- 尾联成功地跳出中间那两联旋律的惯性,错落有致,一过眼就知道其旋律已经走向结尾。好!
跟着地主兄的好文,写这么几行,都是拙见,人老话多。周末给大家凑个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