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西湖丨楹联(七)爱如烟霞
微信原文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jX-EbEOj85pGSuvKDMRFaw
杭州湖西幽静 Today
听赏西湖丨楹联
讲述人:李若曦
沿着烟霞洞周围的山路拾级而上,您会路过一座初建于清末民初的亭子,名为陟屺亭。
亭柱上有一组楹联。上联为:得来山水奇观与君选胜,下联为:对此烟霞佳景使我思亲。选胜是选取胜景的意思,思亲就是思念母亲。
陟屺亭的“陟屺”二字出自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意思是:登上这座高高的山,遥遥地思念我的母亲。
所以,后人也用陟屺指代思念母亲。那么,这位孝顺的筑亭人究竟是谁?又为什么要用这么一个冷僻又拗口的名字来给亭子命名呢?
陟屺亭建立于1911年,是一位名叫金凤藻的女士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建的。金凤藻是晚清文人,当时,她正与丈夫在西湖边养病,闲暇时分,与丈夫相伴,遍览湖山名胜,走到地处南高峰山腰时,发现了游人稀少、烟霞缭绕的烟霞洞,顿觉这就是她寻找多时的幽邃之景。
就在烟霞洞流连忘返之时,金凤藻不禁回忆起自己已故的母亲。她的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早年喜爱游山玩水,尤其喜欢清雅幽静的环境。
想到如今觅得烟霞洞这样难得之处,却无法和母亲共同欣赏,金女士不禁怆然涕下。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为寄托思母之情,她与丈夫在烟霞洞口附近建造了这座亭子,并命名为陟屺亭,撰写了一篇《陟屺亭记》,并流传至今。
仿佛是因为难解的缘分,金女士与其丈夫周光松之合墓也在烟霞岭,而且还有一段凄美的故事。根据《西湖新志》记载,夫妇两人过去游览烟霞洞时,金凤藻曾与周光松戏言,说两人去世后希望能合葬在此。
1911年,金凤藻患了喉疾,病情十分严重,幸亏丈夫昼夜看护而痊愈。可没想到,就在金女士病愈后的第二年,周光松却因同样的疾病亡故,这令金女士痛不欲生,悲怆之极竟殉情而死。当时有人作诗记其事:“妻愈夫成病,夫亡妻忍存。
湖山埋义骨,风雨泣贞魂。有愿翻疑谶,浮生幻莫论。只今一抔土,长傍卧狮蹲。”可见二人感情之深。
陟屺亭的动人故事,与烟霞美景相互融合。悠悠百年的时光逝去,这些厚重的岁月往事却通过楹联被代代保存,并流传至今,正如同这萦绕在山间亭边无处不在的烟霞,久绕不散。
信息来源:文物科
文:丁露赟
编辑:潘珊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