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帖子
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很滑稽 裴光辉
送交者: 犀利 2010年07月07日14:28:20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却常用现代普通话四声吟诵,这很滑稽

裴光辉

 

  写诗的用韵问题现在有各种主张。用平水韵的和用各种版本的新诗韵的都大有人在。前者为“保守派”,后者为“开明派”。我当然是倾向“开明派了”,但我并不 使用新编韵书。我心中自有自己的一部无形韵书,比平水韵宽,比各种新编韵书窄。

  我最不理解的是现在还有不少人使用平水韵。这样的诗能看不能诵(指用现代普通话吟诵),存在明显弊端。

  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却常用现代普通话四声吟诵,这很滑稽。但现代诗社活动常是这样的做的,因为如果古韵写,古韵吟,许多句子可能就听不懂了,有时简直 “不知所云”。这种“写”、“诵”脱节的现象最晚应该从明代就开始了,尤其是定都北京,以北京话为“官话”以后。“官话”最“要命的”是没有入声,那么用 官话吟唐诗或用平水韵写的诗,其听觉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不知明代的北方文人是如何吟诵唐诗或时人用平水韵写的诗的。

  既然不能实现“所诵如所写”,那么现代人为什么还死抱《佩文诗韵》不放呢?

  现代用平水韵写诗的人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诗”,诗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征乃其音乐性,音乐性是诗的组织原则,诗一切规则:平仄、韵脚、对、粘以及拗救等 等都是为了体现音乐性而设的。也就是说是为了让诗吟诵起来有一种音乐的节奏美和旋律美。固然,用平水韵写诗,然后用平水韵吟诵之,乐感最好,但理解却成问 题,这就很像周杰伦老弟唱歌,听着很美,却不知他在唱啥?总是一种“口齿不清”的感觉。

  须知古四声(平、上、去、入)是吴兴人沈约制定的,他当时根本不会考虑北方人如何按他的规则做诗,更不会预想到800年后北京话会成为“官话”和“国 语”。所以沈约制定的“四声八病”只是一个地方标准,而不是“国标”。而历代诗人,无论南北,一律拿这吴侬软语的地方标准当“国标”用。岂不殆哉!

  所以我极力主张用新韵写诗,以达到“所吟即所写”的效果,并且完全不考虑入声问题。入声在国语里面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写诗时还要“还原”那些入声字呢? 现在的国语流行歌曲,没有一首有“入声”唱法,同样不乏优美动听者。说明“入声”并不是音乐表现的必要元素。

  粤语流行歌和闽南流行语歌倒常有入声:如“昏睡百年……”(平平仄平……)其中的“百”唱为入声。如按国语唱,则为(平平平平……)犯了“三平调”之忌 了,声音一路飘,殊难听。这就是为什么粤语流行歌和闽南流行语歌用国语翻唱总是变味的原因了。而用平水韵写的诗,如用普通话吟诵,就像用普通 话唱粤语歌、闽南语歌一样,实在滑稽而难听。

  自民国以来,有识之士共推出了五部以上的新韵书,但却没有一部能在诗界流行和普及开来。这与用韵的历史惯性有关,也与这些韵书的局限有关。近来我有一个想 法:《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共35韵)为什么不直接拿来用呢?这个《韵母表》比平水106韵宽,又比各版本的新韵书(一般20韵左右)窄,可谓宽 严适中。并且这个《韵母表》(包括整个《汉语拼音方案》)乃当时国内一流语言学家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具学术性和权威性,虽然它是一份普通话注音方案,不 是韵书,却可视为一份最佳的韵书分部目录。(正因为它不是“韵书”,所以一直未引起诗人的重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七绝 无题
2009: 【七律】三首:三和Jiadi先生
2008: 西雅图的宣言(另一个版本,黄衫客校译
2008: 【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秋
2006: 五律:老师们指教一二
2006: 情诗 (一) 《让我》
2005: 七月四日的焰火 和易明
2005: 也来打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