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帖子
[七律] 题蔡天石先生篆刻
送交者: breezmoon 2013年10月30日18:51:24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建章修德刻良方,

天道酬勤话短长。

豪壮挥刀三万石 ,

神功劲舞卅年霜。


未因残体求施舍,

为对镌铭话梓桑。

甚有红梅送佳话,

由之不禁倒诗囊。


文学城摄影论坛的红外梅摄友上了一组感动天地跨越30年的摄影片。 里面的主人公蔡天石先生的故事让我感动了许久。 应邀写了上面的七律。


以下是红外梅的文字和照片 (片片的转帖征得了红外梅女士的同意)。


*****************************************************************


我与篆刻名家蔡天石先生有过三次会面,分别是在1984,1998,2013。细细一想,每次跨度长达14、15年,时光飞逝,令人不胜嘘吁。

第一次见面是在我出国前不久,当时想简单一些就请他只刻了一方我的姓,也就是大家在我徽州系列中所看到的那个梅字, 还请他刻了一枚自然形状的“藏书”。那时他刚挂排不久,登过报,我当时想对他事业起步最好的支持是成为他的顾客。可惜那个年代的我还没有相机,没留个影。 98年回国,我居然在原处找到了他,这次是为我的一对儿女索章。我随身带着装有黑白胶片的相机,在室内和室外拍了一组, 当时在场的还有蔡伯伯。

转眼又是十多年过去。今春回国,我8天去了徽州,在仅剩的两天里抽出半天时间去看望蔡先生。这么多年来我虽然心里也惦念着他,但更有一种愧疚感,15年前拍了人家却再也没有联系过(主要是胶片一直未印)。幸好生活在网络时代,我通过百度找到了他。




1a. 1998

Shanghai

1b. 2013

Shanghai
 


1955年出生的他,双腿皆无,只有一条左臂和一小截右上臂。很多年后,他与石结缘,成为享誉亚洲的篆刻名家。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但是,天石以他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出来。




2a

Shanghai


这间狭小阴隌的石库门小屋,有着天石近半个世纪的珍贵回忆。今非昔比,这石门一路的老房子早已在日新月异的上海改造中被夷为㔻地。留下的只有照片,还有比照片更珍贵、但也更遥远的的一层又一层记忆。




2b

Shanghai


折迁时,天石受到政府惠顾,分得黄金地段的新居,以方便客户。他继续住在与太太婚后的自己的家,将父母旧居折迁后换来的这一新居作为工作室,每天揺着轮椅和其他人一样上下班来回。工作室的墙上挂着胡锦涛和他会面的大幅照片,还有价值连城的朱屹瞻亲笔题字:自强不息。




3a

Shanghai


天石十三岁那年,父亲在难得回家的途中给他买来刻刀和石章,篆刻凭刀功,常人一手执刀, 一手按印床,对只有左臂的人来说是难以攀登的高山,何况他还是个孩子。刚学时,刀锋常常戳进他抵住印床的右肘,他贴上止血膏,咬咬牙,再刻。




3b

Shanghai


如今的天石,刀功更娴熟,更讲究。他看到我带去的他在84年刻的这个梅字(也就是我在徽州集子里用的),笑着说,三十年前的刀功到底嫩啊。




4a

Shanghai


我很高兴当年还从这个角度拍了,桌上的静物一件件历历在目,尤其是这盏灯,锈迹斑斑的灯罩,似乎在诉说着天石当年伤痕累累的故事。




4b

Shanghai


天石的左刀刚劲有力。自1980年开业以来,他顾客不断,朋友遍地。登门造访的有国内外名人,如泰国公主,也经常有象我这样的不速之客慕名前往。但每隔十四、五年才出现一次的,大概只有我了。




5a

Shanghai


天石三岁时,父亲因多说了几句话被发配到劳改农场,十几年中只能以书信传递父爱,直到1979年才得以回到上海。 逆境中长大的天石靠母亲一人含辛若苦将他扶养成人,白天背着他扫街,晚上靠缝缝补补继续工作养家。儿子本是一只脆弱的风筝,做父亲的却不得不在引路之后放飞,也只能在心里默默观望。所以,我拍摄时的构思,是想通过两人在画面上的距离和中间这块牌匾,来体现这对父子之间的特殊关系。


看着这张照片时,天石突然激动起来。他说没留下老房子的室内照,现在看到屋里的如此细节,包括墙上的每一件物品, 彷拂回到昨天。虽然很暗,但那正是小屋的特点,与他的记忆完全吻合。更珍贵的是照片里还有父亲,他告诉我,双亲已在前几年相继离世,遗憾的是与俩老、尤其是父亲的合影寥寥无几。我想,人们常用人去屋空来形容惆怅,但人屋皆去又会是怎样的沧桑感?而我自己,也有母亲去世后父亲将上海旧居卖掉的类似经历。所以我能够体会,所以我感谢摄影。




5b

Shanghai


记得那天蔡伯伯很健谈, 说起他十二岁的小孙女和那位复旦高材生媳妇时,两眼熠熠发光。我就让他在天石忙着篆刻时继续在房门边站着,单独照了一张。这次去,天石给我的资料里有一首蔡伯伯几十年前从牢改农场给他寄去的诗,且让我以此代替我对蔡伯伯的2013年回访:

三肢残疾何足愁,
天公有意留一手,
操刀学印前途远,
及时发愤总有头。




6a.

Shanghai

6b.

Shanghai
 


凳子是天石的双腿,他用他仅有的那只右手挪着凳子快速"走动",比专业杂技水㔻还高超。但我記不清也想象不出的,是他当年如何进出这石库门屋子的,连他自己现在也说,那个门槛还是有相当的高度(见左图)。




7

Shanghai


天石仔仔细细地看着我给他的1998年的照片,一边看一边感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女儿打来的,她今年已二十七岁,两周前刚结婚。八十年代,天石和同学的妹妹、还在复旦国政系念书的的卢肖文从相识到相爱。记得以前在报上见过一张妻子背着他的照片,非常令人感动。可惜我98年和今年都是工作日白天去的,两次都没见到他的教授妻子和女儿。




8

Shanghai


已经准备关门下班,这时来了一位顾客。




9

Shanghai


正要出门,一位街坊邻居过来和天石打招呼。只听见天石在埋怨她没将老伴去世的事告诉他。不然,他那天一定也会去参加追悼会的。




10a.

Shanghai

10b.

Shanghai
 




11a

Shanghai




11b

Shanghai


这次去之前,我原来还以为他现在条件好了,一定已经有了电动轮椅,好让那只唯一的手休息一下。没想到他还在摇手动车,他说电动的东西让他感到太被动了。我顿时无语。




12

Shanghai


在谈话中,天石提及下班后让钟点工阿姨来带他去买菜,因为途经高架交通繁忙,妻子不放心他独自一人去。我听了便也想去,今天的上海菜市该琳琅满目吧,于是我就提出跟着去看看。




13

Shanghai


菜场里似乎每个人都认识他,不时有人跟他打招呼。他向大家介绍背着相机的我时,说我是从美国来采访他的记者。我暗自发笑,他明明知道我是个业余的,却不乏幽默。




14

Shanghai


天石说,妻子是党校教授,工作太忙了,所以家务琐事都他一人包了,包括买洗烧。我觉得这很正常,典型上海男人嘛。但对他非自己来买菜表示不解,与其说让那位钟点工阿姨陪他走一趟,还不如让她一个人来省事。天石笑着说,自己看到东西自己挑,比让别人买称心。我又无语。



***



第二天,在回美途中,我拿出iPad开始一张一张地细看前一天的拍摄,那些老照片也早已在我的iPhoto里躺着。环顾四周,身旁与我同行的父亲和前前后后的人都酣睡着。此时,飞机正平稳地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穿越。而我, 则翻来覆去地在新老照片的不同时间里穿越,从十五年前到十五年后,还有我近三十年前第一次见到天石时的情景,一时难以平静。。。看着想着我泪流满面,我感悟出摄影于我的真正意义。

这些间隔十五年的纪实片不仅仅讲述了一个人的故事,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变迁。镜头背后和大洋彼岸的我能够将这一切记录下来,是多么的幸运。感谢天石给了我跨越年代的不同机会,让我通过镜头去认识他,介绍他,去发现人的潜力有多大,意志有多强;去感受父爱母爱之伟大,也更相信爱情之缘份+勇气。我始终不愿意用残疾二字去形容他,因为天石实在是跟正常人没什么不一样。他的特殊在于他的路比一般人艰难许多倍,他以我们难以想象的巨大付出,拥有了比一般人更精彩的人生。

我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再次拜访天石。那时,将看到他用有力的左手,抱着可爱的孙子或孙女。对了,我一定要拍一张那样的照片。




Shanghai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诗茶] 酥油茶
2012: 221:大海,燕子,月
2011: 为画家好友唐俊林的画作诗(6)
2011: 《海外诗刊》入选诗人: 吉日草 - &quo
2010: 【如梦令】昨夜河东狮吼
2010: 五律--御风仙
2009: 【锦缠道】阿岗昆公园赏枫
2009: “蚁族”歌 (仄韵)
2008: [五言新绝] 美国印象
2008: 七律:蓬莱阁登临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