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論皇家一英里與十里長街送別差異的潛在意義
送交者: 魯盾 2022年09月18日20:23:5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九月十一日,當伊莉莎白二世的棺槨車隊從巴爾默勒爾城堡緩緩開出行駛到愛丁堡有皇家一英里之稱的道上時兩旁來送行的民眾摩肩接踵,圍得水泄不通,這將是女王最後一次、最後一程經過這個地方,人們除了拿着手機在拍攝外,都情不自禁地發出歡呼、鼓掌和吹哨,陣陣讚美聲隨風遠揚……這是一個小視頻的情景,對於在北美生活了十幾年的我,感覺一切很自然和理解,沒有多想,就隨手轉發到國內的親友群里。

沒想到,第二天發現一個表妹給我留言:鼓掌吹哨歡呼是西方文化,表示對死者的尊重吧?要是在中國,大家只會默哀吧。文化差異,對待死亡不同態度。我初看一愣,沒想到看似正常的景象竟引來這樣的問題,而表妹是國內一所大專院校的老師,是屬有知識有思想的階層,她有這種問題,那麽低過她這一層次的大姨大嬸們,更覺得不可理喻了。這麽一問,剎那間我真不知該怎麽回答,叄言兩語還真說不清楚。當然,我知道,那是人們送給女王的最高的禮遇和最好的送別方式,可是,我又隱隱覺得,還有別的更深層次的東西在裡面。趕着上班,沒時間多想,就給她留言道:問得好!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寫篇小文章了。這裡,便是那篇小文章。

首先,從文化層面來講,西方對於逝者的送別方式都是歡呼、口哨和鼓掌嗎?答桉很肯定:當然不是。失去親人、朋友,同世界別的地方一樣,是件悲傷的事,人們無論如何是不能、也不會無緣無故表現出那樣的情緒來。如若無端為逝去一個人而歡呼、鼓掌,甚至吹哨,會讓人感覺那是在瘋人院才會發生的事情。就算信奉基督教等宗教的信徒,認為死亡是迴歸上帝的懷抱,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也不會表現出上述行為。普遍的反應是難過、哭泣、哀傷和悼念……人們在送別、告別、祭奠死者的時候,自然是懷着靜默和尊敬的心情。愈親的人,怕是還要大哭幾場,在西方,想來只是嚶嚶地哭,在東方,難免不是嚎啕大哭,呼天搶地的;在祭奠的形式上,古時就不必比較了,現代東方仍盛行以雞、鴨、魚肉,菸酒茶水等為祭品,並燒香燃燭,焚各種紙錢、物品如傢具、電器、手錶、手機,以及飛機、遊艇等等,極盡“奢華”之能事;信佛信道的,則要花鉅資到寺廟、道場做法事,所謂的超度、託生,便有和尚、尼姑咩咩哞哞的唸經,便有請來的居士、婆姨哭喪,一時煙霧繚繞,鐘鼓悠揚,木魚聲、唸經聲陣陣,哭喪聲大震(專業者,其聲其情比親友更為真切,雄壯,是謂之專業精神爾)……場面是可以想像的,價格不菲,如此幾個法場下來,任是誰,生前如何罪大惡極,本該千刀萬剮,下地獄的,怕是也可超度到極樂世界,轉而立即託生了。除了現時超度,寺廟道場還提供前生後世的超度服務,諸如舊時長明燈之類的罷,只要交納每年若干千的年費(姑且叫超度,或招魂費罷),即可將家族所有亡者的姓名,出生地報上,和尚道士尼姑給做幾場法事(其實,那些亡魂早各找各路,做牛馬雞犬,或是繼續做人去了……),但法師說,還是對生者有好處的:你若願捨得為先人投入,自然會升官發財,大吉大利,如若這都捨不得,後果可想而知,自然不會發達發財,且是要走衰運,倒大霉的。信眾多多,寺廟、道觀因之財源滾滾,誰說錢只能賺活着的人?死者亦是可大發其財的,即使是幾百,幾千年前的亡者,名字拿來,錢也交來。西方呢,一般是正裝與鮮花,到殯儀館走完簡短的程序,然後到墓地下葬,念幾句“塵歸塵,土歸土”,寄上哀思,便算完事了。也有到教會做儀式的,卻也簡單,牧師為亡者禱告,家人朋友也為之禱告,吃過簡單的食物,互相擁抱安慰一番,一切交還給上帝,生者亡人,各自安心。

扯遠了,回到女王。怎麽英國的子民們對自己君主的逝去竟然鼓掌、歡呼,甚至吹哨呢?難不成他們是瘋子?或是大逆不道,妄圖造反?面對這皇家一英里,有些國人不免要想起當年十裡長街送總理的景象,街道兩旁,亦是人群涌動,那可是悲傷的海洋,白花滿地,哭聲不絕,陰雨連綿,天昏地暗的啊,多少人肝腸欲斷,泣不成聲,恨不能立即隨總理同去……更不用說毛的逝世了,在那一個時期,只許哭,不能笑,就算你剛生了一個大胖兒子,也只能用大悲大哭的方式來慶賀。別說鼓掌、歡呼和吹哨了,哪怕不小心笑出一聲,說錯一句話,做錯一個舉動,只怕是犯了滔天大罪,罪該當誅的。記得那一天,才幾歲的我,剛好穿了一條紅褲子在外面玩,突然被人大聲叱喝、責駡,不知自己冒犯了誰,趕緊跑回家,不久,身後的大禮堂裡面,傳出了熟悉的哀樂聲,原來,毛薨了……那麼,對於都是君主級別,均是建立“豐功偉績,人民無限愛戴”的人物來說,怎麽反應是如此巨大,天差地別呢?中國子民對毛、周的離世悲慟不已(而且絕大部份人是發自真心的),似乎山已崩地已裂,水將斷海將枯,明日,將不復來臨……而英國子民對女王的辭世卻發出歡呼、鼓掌和吹哨,竟毫無悲傷之情,尊敬之意嗎?恰恰相反!人們給他們的女王致以的是最崇高的敬意和愛戴,因為經過70年御駕,女王用慈愛和智慧,帶領着英國走過風雨飄搖的歲月,她完美地謝幕,安靜地離開……子民給她熱烈的鼓掌來告別,知道即使沒有了她,這世界明天依然繼續,山不會崩,地也不會裂。

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觀,怕是要通過文明發展的層面來分析,才能說明白。大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主要是西日耳曼民族的後裔,從五世紀羅馬帝國結束,盎格魯-撒克遜眾王國的建立,到1066年諾曼人征服為止,大體上涵蓋了整個中世紀初期的英格蘭歷史;從六世紀開始建立起一系列王國,但隨着時間推移,大國擴張,小國被吞,最終形成了七國鼎立時期(《權力的遊戲》這部劇雖非明說是以此為背景,但起碼有部份影子),其中麥西亞王國的霸權最長,達叄個世紀,而且七國先後皈依了基督教(這點很重要,文明的起源)。九世紀,維京人入侵不列顛,征服了北方諸國並建立了丹麥法區,直至878年,西撒克遜王國的阿爾佛雷德大帝在愛丁堡戰役中打敗了維京異教徒大軍,其女埃塞爾佛萊德後來成為麥西亞人的女領主,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和戰術的領袖,其弟長者愛德華在她死後(918年)從外甥女埃爾夫溫手中奪取了麥西亞的王國統治權,愛德華其子埃塞爾斯坦則於公元927年攻滅諾森布里亞王國,徹底統一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國,英格蘭王國成立。隨後接下來的兩百多年間,王室的內鬥、征戰,繼承人更替頻繁,但皇室的權力基本不受影響。直至1215615日,《大憲章》的出現,成為對英國王室絕對權力直接挑戰和削弱的轉折點。

這部由坎特伯雷總教區總主教史蒂芬朗頓起草,主要針對當時的英格蘭國王約翰,乃封建貴族用來對抗皇室權力,維護封建權力保障的協議。建立此協議的主因是教宗、國王約翰和封建貴族對王室權力出現分歧,《大憲章》主要意義在,要求王室放棄部份權力,保護教會的權力,尊重司法過程,接受王權受法律限制。從此,文明發展種子開始生根發芽,王權開始被受限,司法程序得到重視,宗教勢力成為平衡權力的力量,我覺得這是第一個“叄權分立”的雛形。1225年,《大憲章》首次成為法律,雖然第一次發佈《大憲章》只維持了數星期,但在國王約翰死後多次重新發佈,使它成為了永久的法律,亦成為了日後英國的政治秩序的基石。最初的《大憲章》有六十叄條條款,當中大部份是針對十叄世紀當時的狀況而訂,例如限制王室的狩獵範圍等等,但,影響最為深遠的是第叄十九條,它衍生了公民人身保護的概念:【除非經過由普通法官進行的法律審判,或是根據法律行事,否則任何自由的人,不應被拘留或囚禁、或被奪取財產、被放逐或被殺害。】公民個人的自由從此得以保障,這是一個偉大的進步,人身有了自由,思想才能自由,思想能自由飛揚,人的才華和潛能方能最大限度地開發,發揮!

十七世紀,《大憲章》發揮了保護私有財產的作用,1642-1688年,是英格蘭議會內閣制度演化的關鍵時期,最後成為立法權和行政權相結合的,獨特的“君主議會內閣制度”,這吸引了法蘭西孟德斯鳩的關注研究,1748年他匿名發表了《論法的精神》,在法蘭西大革命後,演變成為現代的叄權分立的君主立憲內閣制度的理論依據。由此,一個完善的社會政治體制基本成形,並在歐洲各國(尤其是西歐)被採納使用,因此,在歐洲才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到來,誕生了燦若星辰的科學家、藝術家、音樂家……牛頓、伽利略、莎士比亞、米開朗基羅……數不勝數。

“人們在一種自由的統治下,是坦率的、忠誠的、勤奮的、人道的;而在一種專制的統治下,人則是卑鄙的、欺詐的、惡劣的,不會產生天才,人也沒有質疑的勇氣。他們性格上的這種差異,乃是兩種統治下所受教育不同的結果。”——孟德斯鳩

自由和民主的政治體制,會引領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進行良性循環發展,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是獨立的、健全的人,具有完全的、健康的人格,不受任何權貴和思想的奴役,人的自由與尊嚴高於一切,所以,人們有健康的身體和靈魂,從不會向一個專制獨裁的體制或個人下跪,膜拜,人們有獨立的思考,不會被洗腦變成愚民。國家社會則以蓬勃的生產力發展,進步,英國是第一個國家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大英帝國,日不落帝國。時至今日,仍然是國家綜合實力最強的前幾位,完善優良的政治體制仍然發揮出重要作用,譬如,這次面對疫情,強生首相第一個提出與病毒共存,勇敢面對,帶領西方世界先走出了疫情的陰影,這是體制優良的體現。了解了西方文明發展的過程和精神,也就不難理解,人人生而平等,雖貴為女王,也只是人們心中的祖母,她的子民們鼓掌、歡呼和吹哨是致以她的最高的敬意和道別。

而中國,雖然也是經過了幾千年皇權統治的不斷更替,卻一直是野蠻落後和血腥殘忍的延續。與西方文明相比,我們不難發現,中國文明的發展缺了宗教和貴族力量的鉗制,這是一個不受神眷顧的地方,這是一個不被神開化的民族,也是一不群得神護佑的子民。叄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不要說到來,連一個胚胎也沒成形,任由獨裁的皇權無限大的擴張,宛如一個嚴重跛腳的單腳怪獸,不停地狂奔了幾千年,最終導致民族是一個愚昧落後、多災多難、萬劫不復的民族,人民也是沒有信仰、不懂懺悔、尚未開化的人民,自然形成如柏楊所說的“醬缸文化”,像蛆蟲一般生活在黑暗的糞池中。尤其在中共竊取了民國政府的政權後,更是變本加厲的實行專制的愚民政策,不斷地製造苦難,從所謂的“解放”,“新中國”成立開始,大大小小的運動、鬥爭就未曾間斷,造成將近一億人不正常死亡,人民一直活在恐怖和悲慘的世界裡,同時,毛、周把身邊的“敵人兼朋友”幾乎全部打倒,殺害之後,卻把自己塑造成“神”;人民在受盡由他們一手造成的各種痛苦和災難後,反而對他們感恩戴德,無限崇拜,跪倒在他們腳下,沒有思想,沒有自尊,有的只是無窮的奴性和愚忠,在他們四腳一蹬後,更是彷徨無助,嚎啕大哭,從未想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有獨立思想和人格的人,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應是一隻會下跪、哭泣的無嵴椎動物。而這種苦難和愚昧仍然在繼續,因為中共的存在,因為中國文明尚處在最原始的階段。西方曾嘗試派出宗教的使者來這片土地上播種,可惜,卻被這片土地上愚昧的“人民”所殺戮殆盡,香港這片彈丸之地,有幸被西方(英國)文明所燻陶、完善,更可惜在錯誤的歷史時期,錯誤的歷史人物,做出了錯誤的歷史決定,現在,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又被轉化成一個毒瘤。可是,值得慶倖的是,英國女王辭世的時候,無數的花束被默默地擺放在街邊,廣場……堆積如山,因在他們香港人心中,女王才是他們真正的君主,而不是那一頭蠢笨的“豬”。

女王的葬禮將在今日隆重舉行,參加的人不單止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出席的,還在全世界各個角落,皇家一英里其實不止一英里,也不止區區十里……而是萬里、億里,無法衡量,因為只要在有自由和民主的地方,女王就會被懷念和祭奠,沒有嚎啕大哭的場面,除了靜默、哀思,人們將用鼓掌、歡呼和吹哨的方式來送別。

人們還說,女王的辭世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但是,我想說,無論多少個時代結束,文明的發展卻永遠不會結束。伊莉莎白二世只是完成了她應走的路程,接下來,文明的腳步最終 會有一天將走到那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上,當最後一名殘暴的獨裁者壽終正寢的時候,那裡的人民不再無知地哭泣,而是也用鼓掌、歡呼和吹哨,甚至是載歌載舞的方式地將他送進地獄,那一刻,文明的種子才真正在那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了。

願女王安息、保佑!

 

二零二二年九月十九日初稿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潛水艇冒氣泡:法蘭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
2021: 除了地球的表面有人類居住之後,地球中
2020: 918!勿忘國恥!
2020: 荒謬辯證法二:對立統一是邏輯陷阱(上)
2019: 王希哲與徐水良互攻“共特臥底”即時現
2019: 中華民主的署光:1895年台灣民主國。
2018: 必須為中國政府護犢子點讚
2018: 勿忘國恥 各地紀念「九一八」事變
2017: 文革理論基礎是新官僚們不但會集體欺壓
2017: 給寸頭介紹毛澤東的管理方法:幹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