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伊利亞走了,GPT-4o來了
送交者: 湮滅之城 2024年05月15日20:02:5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昨天下午,終於傳出了OpenAI聯合創始人、公司首席科學家伊利亞(Ilya Sutskever)離開OpenAI的消息。

公司CEO薩姆(Sam Altman)在其X平台上以這樣的一句話作為開頭:“伊利亞和OpenAI即將分道揚鑣,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悲傷的。”

薩姆接着讚揚說:“伊利亞無疑是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是AI領域的領航者,也是一位親愛的朋友。他的才華和遠見眾所周知,他的溫暖和同情心雖然不太為人盡知,但同樣重要。如果沒有他,OpenAI不會是現在的樣子。儘管他要去做一些對個人有意義的事情,但我永遠感激他在這裡所做的事情,並致力於完成我們共同開始的使命。我很高興能夠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接近這樣一位真正杰出的天才,以及一個如此專注於為人類創造最好未來的人。”

對此,有網友調侃:“我敢打賭,這段話一定是ChatGPT寫的,因為句子的起始字母採用了正確的大寫,而薩姆從來都是用小寫字母發推文。還有反覆出現的‘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等等……

無論如何,源自今年3月份的那場圍繞OpenAI的地震,最終還是由伊利亞的離開而畫上了一個句號。當然,是不是句號還不一定呢!

不過,這一結果當在人們的意料之中。

幾乎在同一時間,伊利亞也在X平台上發出了這樣的信息:

“近十年後,我做出了離開OpenAI的決定。公司的發展軌跡堪稱奇蹟,我相信公司將在薩姆、格雷格(Greg Brockman)和米拉(Mira Murati)的領導下,打造出既安全又有益的AGI來。能與他們一起工作是一種榮幸,我會非常想念大家。 這麼久了,謝謝你所做的一切。

我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感到興奮——這個項目對我個人來說非常有意義,我將在適當的時候分享細節。”

伊利亞X平台上分享的圖片.jpg

曾經的公司幾位巨頭:右起米拉、薩姆、格雷格、伊利亞和雅庫布(Jakub Pachocki,剛剛接替伊利亞的首席科學家)

 

就在幾個月前,OpenAI經歷了一場針對聯合創始人兼CEO薩姆的領導危機,而技術首席伊利亞正是站在前台發起這場危機的關鍵人物。

報道稱,兩人產生分歧的核心在於:伊利亞希望將注意力集中在確保人工智能不會傷害人類上;而包括薩姆在內的公司更多的團隊人員則更渴望推動新技術的發展與商業前景。

持續數天的危機最終以薩姆取得全勝宣告結束。新的董事會已經沒有了伊利亞的席位。

202306-特拉維夫大學.jpg

薩姆和伊利亞於 2023 6 5 日在特拉維夫大學共同發表演講,伊利亞看上去總是有點憂心忡忡

 

也許不是巧合,就在伊利亞離職消息傳出前一天,OpenAI隆重推出了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和 ChatGPT 桌面版本,以及更新的用戶界面。

技術負責人米拉在前天的直播活動中表示:此次更新會將GPT-4模型帶給所有人,包括之前OpenAI的免費用戶。更新版本還將具有記憶功能,這意味着它可以從之前與用戶的對話中學習,並且進行實時翻譯。

作為公司的新旗艦模型GPT-4o,可以實時對音頻、視覺和文本進行推理,而且速度更快,對文本、視頻和音頻的功能支持也更完善,這是我們第一次在易用性方面真正邁出的一大步。

GPT-4o之前,使用語音模式與ChatGPT對話的平均延遲為2.8秒(GPT-3.5)和5.4 秒(GPT-4),這意味着主要的智能來源GPT-4會丟失了大量信息——它無法直接觀察音調、多位說話者以及背景噪音,也無法輸出笑聲、歌唱或表達情感。

現在,我們藉助 GPT-4o構造了了一個跨文本、視覺和音頻的端到端訓練的新模型,所有輸入和輸出都由同一神經網絡處理(不像原來的分為三路)。儘管目前仍然只是淺嘗輒止地探索該模型的功能及其局限性,但未來十分可期。

OpenAI新模型的發布,只比谷歌年度I/O開發者大會提前了一天,預計谷歌將在會上宣布其Gemini AI模型的更新。人們有理由相信,OpenAI這樣做的目的無疑是劍指包括谷歌、Meta等在內的業內競爭者,以求在日益激烈的AI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2024-05-15 (6).jpg

米拉在新版本直播會上。ChatGPT 能夠以自然的、類似真人的聲音說話,甚至還可以用一首歌作為回應


2024-05-15 (4).jpg

據說目前ChatGPT工具能支持50多種語言,能通過自動翻譯和響應來完成多種語言的對話


GNk0a4HbkAERz4a.jpg

直播中還展示了探測用戶情緒的模型功能:有一次,它能聽到一位高管的呼吸聲並鼓勵他冷靜下來

 

AI逐漸地能夠探測到人的情緒,這有意味着什麼?

薩姆不無自豪地感嘆新版本的強大:“感覺就像電影中的人工智能,我至今仍然有點驚訝它是真的!事實證明,達到人類水平的響應時間和表達能力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雖然這當中不乏炒作的因素,但AI近年來發展的速度,的確讓人瞠目。根據OpenAI給出的數據,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1億人在使用 ChatGPT

科學家是要講點情懷的,否則人類的科學發現和技術演進就無法惠及每一個人。我們對畢達哥拉斯、牛頓、特斯拉、麥克斯韋、居里夫人、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和愛因斯坦的敬意正在於此。

然而,當今的科技王國,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不講情懷的世界!誰講情懷,誰就將面臨失敗。

回到OpenAI創立時的初衷:致力於實現“科學和技術突破,以引導和控制比我們更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統。”

這一初衷如今還在堅持嗎?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又如何解釋作為聯合創始人的馬斯克和伊利亞為什麼會先後選擇退出呢?

伊利亞,無疑是位有情懷的真正的科學家;而大名鼎鼎的馬斯克更是不在話下,他起訴OpenAI公司也正是認為它已經偏離了公司的初衷。

1_bmlZwr3rhfqMDGVnQR2BXA.jpg

GettyImages-1760599795-2-e1700327003349.jpg


因為情懷,伊利亞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失敗者”。

因為情懷,馬斯克也在一波又一波的困難與非議中苦苦支撐,他甚至選擇將“特斯拉”電動車的技術全部公開,這與那些號稱“彎道超車”的自命不凡者,又怎能相提並論呢?

伊利亞也好,馬斯克也好,他們都是當今時代值得人們欽佩的人!

那麼薩姆呢?

作為“私營”企業家,為了生存和發展,又怎能不講商業利潤呢?這是一名合格的企業家天經地義的事。

他們都有道理。那麼錯誤在誰呢?

記得大陸學者王康生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及:你當初受到“文革”等政治運動的衝擊,甚至被多次關押,現在證明是誰錯了?

王康回答:是時代的錯誤。

我們似乎正身處於一個錯誤的時代?倘若整個時代都錯了,我們又怎能在其中獨善其身呢?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將憑藉着什麼,去約束像AI這樣的新技術不會走入歧途,使它不至失控而最終成為反噬人類的敵人?

忽然想到,馬斯克與伊利亞其實應該聯手——強強聯手。

社會更應該呼求更多的有創意、有底線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他們才是引領當今技術不至走偏的有情懷的不俗者。


(文中圖片均引自網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粵劇竊符救趙 彭熾權,倪惠英 <br>
2023: 搞情報:為了救趙,信陵君有必要辦“竊
2022: 我終於中了武漢肺炎疫苗了
2022: 顧曉軍主義哲學之立體思維
2021: 初夏 -------------------------------
2021: 我是誰 - 史無前例的解讀
2020: 只有他幹才有這效果:車翻的更快,船沉
2020: 普京晉終身總統,憑啥比川習厲害?
2019: 扯JB談的世界文明大會
2019: 概論文明衝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