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 莫雷利亞(Morelia 小莫城)
從玫瑰園一拐彎,這條小街上有一個藝術學院。有很多年輕人在這裡進進出出。我們去看一下這裡的大學生的學習環境。進來發現(各位讀者猜到了嗎?),這也是一個傳統的西班牙庭院,周圍有迴廊中間是庭院。因為是藝術學院,所以雕塑作品或者是繪畫作品在四周散落布置着,牆上掛滿了學生們藝術創作的照片。中間庭院裡學生們三三兩兩圍坐一起聊天做事學習。在燦爛的陽光下給人的感覺就是年青的歲月真美好。
玫瑰園東隔一條街就是州立博物館,不收費,登記就進。州立博物館中是一些文化展示,又雙叒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西班牙式的庭院。中間天井上有網罩着,防止鳥飛進來。庭院中間沒有噴泉,但是有樹有植被,屬於乾式庭院。
在它的二層有一個很特別的展覽,展示的是當地原住民們做的面具以及相關的工藝品。他們的明星面具身上裝飾色彩非常絢爛。肩上還有一個白馬頭,令我想起了台灣的歌仔戲"我身騎白馬喲到中原。。。"是不是薛平貴找王寶釧的那個戲?好了,不扯遠了,我們注意到他背着一隻畫得非常漂亮的葫蘆。葫蘆是墨西哥中部的三大特產之一,另外的是豆子和玉米。網上說葫蘆是一萬年前在美洲和亞洲各自分別被馴化的。嗯,會是花開兩朵嗎?有點意思呀。
這些面具是當地的土著民眾進行宗教儀式及文化活動時戴的。他們不是裝神弄鬼,是驅鬼敬神。這令我想起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章叫《貴池儺》。講的是安徽貴池那個地方有儺戲,就是帶着類似於這種面具舉行祭祀儀式唱歌唱戲以驅邪驅鬼。在江西萍鄉等地也是有儺廟儺戲的。

這姑娘怎麼越瞧越像中國人呢?
因此,墨西哥面具舞也許可以叫‘墨西哥儺舞‘?有一幅照片是一群男子穿着藍條紋的衣服。解說員特地指出他們都抱着個布娃娃,說是表示祈求子嗣旺盛。看着在這方面中墨文化從本質上到形式上如此相似,是巧合還是文化同源?據說兩萬甚至四萬年前,從蒙古地區有一批人經過封凍的白令海峽到了北美。同一種群的人是否南下到了黃河中下游流域?不能是文化同源吧?有學人類學比較文化學的讀者可以來告訴我們這是個什麼現象嗎?
州立博物館的一樓有個老藥房陳列室。藥房裡的老物件都保存得很好而且牆上還掛着當時政府頒發給他們的營業執照。一進門處還有一座雕塑,銘牌上寫着 Esculapio,是希臘神話當中的藥神。
(未完待續)
墨西哥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