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太監文化與網絡文化太監化
送交者: 李亞軍 2018年06月15日04:47:0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野渡自渡人

    近日讀到梁衛星先生十年前的舊文《太監拉着的歷史》,頗有感悟。梁先生在文章例舉了滿清慈禧時代北京城第一條鐵路修通,“那拉氏皇宮裡的火車不用車頭牽引,而是由太監們拉着在鐵軌上滑行”之舊聞得出結論:一部中國歷史,其實就是“太監拉着的歷史”。
    梁先生一定是現實社會不得志,文章戾氣太重,居然謗議中國歷史,並歸之於太監歷史,其觀點似乎有失偏頗。照筆者看來,中國歷史倒不完全是太監歷史,雖然太監在歷史上為所謂“宦官專權,外戚干政”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歷史終究還是皇權統治者書寫的。正所謂成王敗寇,風水輪迴。二十四史也好,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也罷,權力專制,皇權政治就是歷史話語權之掌控者。

梁先生行文汪洋恣肆,概括出“在世界上史學傳統最為悠久、史書最為豐富的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從未能從歷史中獲得過任何智慧。恰恰相反,全部二十六史,只需要看一史就夠了,因為其餘二十五史無非就是同樣的復製品而已。不知道是歷史造就了循環,還是循環本身就是歷史。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就這樣在浩如煙海的史書中,重複着相同的悲慘故事。”其實梁先生此文落腳點與野渡人觀點一致,那就是中國歷史腐朽原因來源於太監文化。

太監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由於生存的年代久遠,沿習相傳他們有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因此形成了一種可以稱作太監文化的文化思維。什麼是“太監文化”?簡單說,就是被權力閹割的文化,即一切為權力服務,一切唯皇權馬首是瞻的文化。太監文化存在的基礎就是一切為主子服務,即使主子胡說八道,太監也必須八道胡說,為主子圓謊打馬虎眼博引旁征,利用邏輯和各種事例,完美無缺的證明主子所說是絕對真理,而且無懈可擊。這種以主子為中心的太監文化,是中國歷史所特有的文化。

由於一部封建歷史充滿着皇權主宰,充滿着皇權思維,充滿着太監邏輯。皇權之下,唯我獨尊,臣子賤民是不允許有思想的。太監思想就是皇權思想、官權思想、民權思想的體現,而由太監思想所張揚的文化,自然包含着主子思想、奴才思想和賤民思想。縱觀整個古代,中國不乏輝煌的科技,燦爛的文明,悠久的歷史,但就是沒有獨立的思想,個性化人格,缺少民族偉大的思想家。而唯有奴才化太監思想卻可以長盛不衰。所以說,中國文化就是太監文化。

太監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文化人缺少主見,或者說沒有主見,甚至完全沒有自我主張。皇權就是一切,帝王政治就是一切,維護統治秩序就是一切。著名的當屬秦朝趙高“指鹿為馬”。明明知道是一隻鹿,在權力的淫威下,大家都違心說是一匹馬。因為人們知道,反對權力的下場是什麼。在權力政治的淫威下,為皇權服務的中國文化可不就是太監文化?

中國文化就是太監文化首先得益於孔孟之道。作為萬世帝王師的孔子,雖然滿口仁義道德,但其骨子裡還是成王敗寇,輔佐帝王思想。從孔子在魯國做官,其後周遊列國,再其後布道興學,都與其官場不得志有關。而一部《論語》其實講透了就是勸學為官之道。難怪後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孔夫子是為皇權服務的太監文化的鼻祖。孟老夫子倡導以民為本,民貴君輕,但如果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還是主張“舍魚而取熊掌”,也就是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見儒家文化“內聖外王”之道,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典型的輔佐帝王,甘願為奴文化,當然也就是典型的太監文化。

其他諸子百家文化,比如法家文化,主張法律治國,專心為皇權效忠,是不折不扣的太監文化。道家文化呢,雖然張揚超脫出世,世外桃源,但其骨子裡還是官場不得志後消極心態之裸露,要不怎會有所謂“終南捷徑”之說呢?其所謂“大隱隱於市”,就是道家文化充滿太監文化的佐證。當然墨家、陰陽家、雜家等文化很多方面與權力完全不搭界,屬於真正的超脫派,但他們往往是末流,被排擠在主流文化之外。

中國歷史上太監存在幾千年,與之共生的是太監文化相伴幾千年。最傑出的人物當數秦朝的趙高,東漢的侯覽、唐朝的仇士良高力士、明朝的汪直魏忠賢、清朝的安德海李蓮英......這些人不但身體力行是太監,而且在各朝各代演繹出跌宕起伏的太監文化。他們最懂得觀察和利用皇帝主子的弱點,並千方百計地有意擴大這種弱點,阿諛逢迎有術,治事治國無方;獻讒害人有道,舉賢薦能無策;撥弄是非有計,安良哺善無謀;結黨營私有膽,榮辱與共無心......把權謀、智謀、計謀都推向了一個個無與倫比的高潮,書寫出一部活生生的中國太監文化史。

那麼世俗文化呢?我們可以推崇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遺憾的是屈原是在被貶謫之後;我們可以歌頌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但可惜的是李白卻是在京官被罷免之後;我們可以敬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但是我們無法迴避范仲淹被貶官事實......還有陶淵明、歐陽修、蘇東坡、金聖歎、康有為......他們都曾經是皇權的效忠者,而且只要有機會都會對皇權再宣誓效忠。我們不是貶低歷史上文人墨客的個人人格,正好相反,這些充滿骨氣的歷史文人,書寫了一部錚錚鐵骨的中國歷史。但是,我們說他們總體上是懷才不遇,每個人恰好遇見了充滿着太監文化的中國歷史,所以他們骨子裡難免報效皇權,服務專制的奴性思維,正所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缺少獨立人格,沒有個人主見,附和王權思維,正是中國儒家知識分子集體性太監思維的悲哀。可見中國主流文化就是一部太監文化。

太監是皇帝的家奴,太監文化自然是家奴文化,是全心全意為主子服務的。對此魯迅先生曾經做過最生動的描繪,一部中國歷史,其實就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雖說五四運動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批判的先河,但是1949年新中國以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不以王權為旨歸的文化創造運動就這樣被傳統的太監文明吞噬了,歷史又回到了老路”。(梁衛星《太監拉着的歷史》)

太監文化幾千年,發揚光大最成功的便是清朝,“奴才該死”這句話常見於今天流行清宮戲之中,那是太監做錯了事面對主子的口頭禪。其實文革時代“無限忠於”、“鬥私批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宇宙真理”萬歲語錄何嘗不是這種奴才戲的翻版?時過境遷,即使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主流媒體,央視新聞,同樣在重複過去那種模式化、程序化、奴性化歌功頌德,而作為人民代言人的新聞媒體除了溜須拍馬之外,完全沒有思想、沒有主見、人云亦云,這又何嘗不是歷史上太監文化的延續?

中國知識分子看來似乎永遠擺脫不了太監文化了。巍巍惶惶之中,科技前進了,網絡出現了,文化創新了。國際互聯網的誕生,以其摧枯拉朽之勢蕩滌一切固有塵埃。民主、自由、人權、憲政思想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歷久彌新,深入人心。網絡文化的豐富多彩肯定是挫到了權力的痛處。舊世界的太監文化,文革時的萬歲文化,新生代的奴性文化,難道要就此終結?幾千年的歷史本來就應該是權力主宰一切,文化必須是附庸,難道屁民屌絲要反了不成?於是乎,在權力唯我獨尊的慣性思維之下,肅整網絡,打擊造謠傳謠,清除微博大V,消滅異端邪說,形形色色手段紛紛出籠,好不熱鬧。就像對待傳統媒體一樣,必須實現對網絡世界的一元化領導。就此來說,今天前所未有的網絡清理我們就好理解了,一切為了政治,一切為了意識形態。在太監文化思維下,這是再明白不過的了。

由於太監的遭遇是非人的,閹割是極其不人道的,因此太監的心理是極度陰暗的,也是變態的。所以說太監文化也就是一種反人類的、陰險的、變態的文化。在這種太監文化旗幟下,今天就有人利用網絡上的反造謠、反傳謠、駁大V、打大謠運動,大搞權力鬥爭、打擊報復、肅整網絡、排除異己,種種網絡文化太監化舉措,把當今一個生龍活虎的網絡世界,整頓成為一個萬馬齊喑的屠宰場。可悲也。是可忍,孰不可忍!

誰都知道,做太監是悲慘的,但與生理閹割相比,精神和文化的閹割則更加陰暗邪惡。為了變成太監而進行閹割的畢竟是極少數人,而威權思想對人民精神閹割卻使我們整個民族喪失了獨立精神、個性思想和創新文化,並且製造出了中華民族無數的精神太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今天原本應該是社會精英的知識分子,一個個變成了完全喪失人格尊嚴的“精神太監”。人說男兒有頭要高昂,但你卻甘願俯首為奴隸;人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但你卻屈膝投降做未亡人......歷史上中國奴才最多,漢奸最多,賣國賊最多,就是太監文化的鮮活體現。太監文化是可鄙的,“精神太監”是可悲的,網絡文化太監化更是危害無窮的。難道我們的身軀永遠只能在太監文化狗洞裡爬行?

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民主之思想,永遠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也是反對太監文化,創立民主文化,推進網絡文化的方向。中國歷經千年的太監文化,如果我們任由它繼續泛濫,繼續猖獗,繼續危害社會,所葬送的將是中華民族的未來。難道百年前太監們拉着機車前行的情景還要在我們這一代繼續下去嗎?互聯網難道還要重演傳統太監文化老調嗎?應該到了全民覺醒的時候了。讓我們高舉民主、自由、人權、憲政的旗幟,一起埋葬太監文化!

006vMXL1zy7j95KIbDA62.jpg

006vMXL1zy7kydJkegV61.jpg

db1105d4.jp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視頻:高崗很硬,不肯檢討,毛澤東一怒
2017: 一切都按郭文貴爆料計劃運行,證明他爆
2016: 高考作文題比較
2016: 小習做到打贏三仗他就能稱皇帝了。
2015: 老猿:國人為何非“左”即“右”?
2015: 德孤:到底什麼是共產主義實踐
2014: 揭穿:騙了幾代人的謊言(圖)
2014: 人民幣助興李克強訪歐:國際化又下一城
2013: 錢學森與大躍進
201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