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從豐縣到唐山:是系統性性別暴力?政府不作為,擁槍呼聲高?
送交者: 彼德 2022年06月12日20:59:2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從豐縣到唐山:什麽是系統性的性別暴力?(ZT)

首先,唐山燒烤店的暴行的起因,應當明確地定性為性騷擾,而不是「摸後背」、「交談」以及「搭訕」,否則這是對這起事件中性別暴力的視而不見。

其次,唐山燒烤店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孤立的一個社會事件,而是整個系統性的性別暴力中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需要明確地拒絕對性別暴力和性別問題的「去系統化」,並去承認,我們所處的環境中仍然存在着支持、鼓勵、驅使男性對女性施加性別暴力的作用力。

最後,唐山燒烤店的暴行證明,完美的受害者也不能逃脫性別暴力的威脅,因此我們要拒絕「受害者有罪論」,停止宣傳有毒的「男子氣概」,並且明確地、堅定地向身邊的男性表明「施暴是錯誤的」。

一唐山事件:什麽是性騷擾

唐山事件的起因

首先,圍繞唐山燒烤店的暴行的起因,我們會先從性騷擾的定義入手,然後簡單地對唐山燒烤店的暴行的起因做一個定性,並且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為什麽說,唐山燒烤店的起因應當明確地定性為性騷擾?

為什麽說,不能僅以「摸後背」、「交談」以及「搭訕」等來描述起因?

什麽是性騷擾?

學術上、法律上對性騷擾的定義數不勝數,我們先不作過多探討,在此,我們可以列出各種定義的共通之處:性騷擾即是,帶着顯性或隱性的性暗示的騷擾。此種騷擾,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接觸,也包括言語上的挑逗、行為上的強迫等等。總的來說,只要令你感到不適,就應該被歸為騷擾的範疇

那麽,違背一個女性的意願,把手伸到後背進行撫摸,是否是性騷擾呢?答桉應當是十分肯定的。「撫摸後背」這一行為的性挑逗意味是非常明確的,在未經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它是一種非常確鑿的以身體接觸為方式進行的性騷擾(我們通常只對親密關係中的伴侶做出這種行為,對陌生人做出這種事情是不合常識的)。

完成起因定性後,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為什麽不能僅以「摸後背」、「交談」以及「搭訕」等來描述這起事件的起因?

沸點視頻:「摸女子後背」

澎湃新聞:「搭訕女子」

北京頭條:「交談」

不少媒體對事件起因和過程的描述都對性騷擾隻字不提。這種描述誠然沒有「事實上的錯誤」,然而,在新聞報導中隱去男性對女性進行性騷擾這一起因,必然會讓人產生「這是一起普通的打人事件」的感覺。但事實究竟是如此嗎?

是孤例還是社會結構性問題?

學生時期來自男性教師的撫摸,工作時上司和同事的黃色笑話,在公共交通、地鐵、商場、影院等場合里被人用手觸摸、磨蹭隱私部位,被偷拍裙底,這些事情真的都是孤立發生的個例嗎?

實際上,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有中國的社會學調查發現,性騷擾事實上是由很多社會結構性的原因導致的[1]。更往前追溯,早在第二波女權主義運動時期(上世紀60年代),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性騷擾等問題看似是個人的問題,其實是整個社會結構性的問題[2]。

而否認存在系統性的性別暴力和性別問題,其實正是父權主義社會維護自身制度合理性的必然手段。為了避免性別問題被拿出來討論,當權者往往會謹慎地對性別相關的社會事件進行「去系統化」定性,試圖讓人們相信這些都是「個體男性孤立實施的犯罪行為」,並拒絕承認所有事件與父權社會的聯繫。這一點會在下文進行更詳細的解釋。

此處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唐山燒烤店的事件起因,絕不能僅僅被描述為「摸後背」、「搭訕」和「交談」。

02從豐縣到唐山:什麽是系統性的性別暴力

父權主義社會結構與系統

什麽是系統性的性別暴力?在解釋這一問題前,我們需要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什麽是所謂的「系統」和「社會結構」?抽象的講法不太好說,我們以一個被拐婦女的遭遇來解釋。

1.一個婦女被拐賣到偏僻的山村,這是一起事件,參與的人也許是個位數。

2.一個被拐婦女嘗試逃離山村,全村集體出動將她抓回,這次參加的人是幾百甚至幾千人。

3.一個被拐婦女的事情被發現,當地政府欲蓋彌彰,掩蓋事實,這次參與的是多少人?

4.一個被拐婦女的事情引起討論,許多網友說「村民也是迫不得已,不然無法傳宗接代」,這次參與的人又有多少?

從第一個情況到第四個情況,從直接動手、到集體共識、到制度缺陷、到文化支持,參與拐賣女性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參與的方式變得間接。

然而反過來看,犯罪人之所以會拐賣女性,不正是先受到了文化的浸染、然後鑽了治安制度的缺陷,憑藉達成共識的村落的支持,做出了拐賣婦女的犯罪行為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必須討老婆」的文化,中國別的地方難道不存在嗎?懶政的現象,其他鄉村基層政府就不存在嗎?一個村莊形成的集體共識,在別的村莊不會形成嗎?在類似條件一一被達成的情況下,類似的行為自然就會被催化,它不必然發生,但是有高概率發生。正因如此,我們才說,許多社會事件是整體的而不是個別的,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一些事情的發生是群體行為而非個體行為。

性別暴力只是系統的冰山一角

在家暴、強姦、公共場所對女性的暴力等問題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底層思想——性別偏見——社會規訓——性別暴力】這樣一脈相承的邏輯。

性別問題是一個整體,不是孤立的

全球大約叄分之一(30%)的婦女在一生中遭受過性別暴力[3],這正是因為,性別暴力是植根於性別不平等、權力的濫用和毒性的社會規範的[4]。所以,性別暴力是系統性的,然後呢?討論性別暴力的系統性的意義是什麽?

第一,我們需要明確地拒絕對性別暴力和性別問題的「去系統化」。

每當發生家暴、拐賣、強姦、毆打等事件,我們都會聽到一種論調:「這是犯罪問題,不是性別問題,不要動不動就挑起性別對立。」

這個說法不僅是錯的,而且是有害的。

首先,家暴、拐賣、強姦、毆打等事件確實是犯罪問題,但同時也是性別問題,二者不必然互斥。因此,這句話從邏輯上來講就是錯誤的,因為它預設了二者的互斥性。我們可以一邊讓個體的犯罪嫌疑人接受法律的制裁,一邊反思背後的系統性的性別問題,二者不互斥。

其次,指出家暴、拐賣、強姦、毆打等事件背後的性別問題並加以反思批評,並不是在挑起性別對立。真正挑起性別對立的人,是上述犯罪行為的實施者。而認為「性別暴力事件是孤立的、個例的」,恰恰是在拒絕承認我們社會裡對女性的系統性歧視和壓迫,這正是父權社會常用的「去系統化」操作。作為對女性主義有知覺的一代,我們必須堅定地拒絕「去系統化」。

第二,我們需要承認,我們所處的環境中仍然存在着支持、鼓勵、驅使男性對女性施加性別暴力的作用力。

這種作用力來自於方方面面的刻板印象、性別偏見和社會規訓。當一個男性相信自己對女性擁有高一等的權力、當他認為自己有權「撫摸」騷擾女性、當他認為自己有權訴諸暴力以捍衛自己被拒時的丟臉境況的時候,性別暴力往往就會滋生出來。在《中國性別暴力和男性氣質研究定量調查報告》的調查中,有52%的男性受訪者直接表態:男人可以使用暴力來維護尊嚴[4]。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暴力是可接受的解決方法。

這與2020年流傳的「化糞池警告」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註:「化糞池警告」的出處是「杭州女子失蹤桉」,該桉中丈夫殺害妻子後分屍並扔至化糞池)。這種頗為流行的男子氣概其實正解釋了,為什麽一些男性覺得自己有正當理由對女性施暴,以及為什么半數以上的中國男性受訪者事實上都對自己的伴侶實施過暴力。

部分網友的「化糞池警告」

再次強調,我們指出社會存在性別暴力的誘因,並不是為了把所有男性拉出來批判一遍,也不是說所有的男性都是禽獸,而是要說,在這樣的社會裡,男性會被支持、鼓勵、驅使去對女性施暴。一部分男性可以克制住自己,但另一部分男性則會在受到刺激後像野獸一樣對女性發怒施暴。

對個體的施暴者、犯罪者進行法律制裁和懲罰,是必然要做的。但是若不去打破系統性的性別壓迫、不去改變這種鼓勵施暴的男子氣概和社會觀念,我們只能是在下次事件里繼續憤怒,然後等待下一次。

但是,為什麽要等到下一次呢?

叄反思與行動:我們究竟能做什麽?

1.拒絕「受害者有罪論」

「受害者有罪論」是父權制度為性別暴力提供的藉口,每當女性受到性別暴力,人們經常說,「你不要獨自出門、不要穿着暴露、你不要去偏僻地方」,但是唐山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女性就算做得再完美,也時時刻刻受到性別暴力的威脅。應該反思的是男性,是我們的教育,而不是女性。

2.停止宣傳有毒的「男子氣概」

不要再教導我們社會的男性去控制女性、不要再去貶低女性、不要過分強調男性的強悍,不要再要求男性抑制自己的脆弱和感受。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認為某種氣質是好的,男性應該要有,那么女性也應該要有。

3.向身邊的男性表明「施暴是錯誤的」

如果你不是男性,那麽明確地、堅定地告知你的男性伴侶、朋友、家人、孩子等人:對女性施暴永遠都是不正當的,沒有任何藉口可以正當化性別暴力。如果你是男性,明確地、堅定地為唐山事件發聲,向身邊的男性表明上述態度,一同譴責施暴的男性。

(轉自網路)

-------------分界線--------------

唐山沒有大兄 唐山沒有好人(ZT)


功夫巨星李小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成名作叫做《唐山大兄》,說的是一個來自中土的青年在泰國打工,發現自己的老闆是黑惡勢力,最終見義勇為、懲惡揚善的故事。這裡的唐山,指的是「大唐江山」,也就是對於故土的泛指,老一代僑居海外的華人都習慣於把故土稱之為「唐山」。唐山大兄也就是指挺身而出的中國大哥。

  

時代可能確實不太一樣了,歷史在今天開了一個大玩笑,真正的唐山沒有大兄,只有大凶。前有大地震,後有爛人渣。這裡的故事也不是見義勇為,而是慘不忍睹。李小龍如果還活着,怕也是沒有臉再拍《唐山大兄2》,剛勐如他,估計也只能拍一個《燒烤店的血桉》。

  

我沒有勇氣看完唐山的那段視頻,好幾次都忍不住快進了——但是我的女兒看到了,十幾歲的小姑娘出奇憤怒,難以置信。用網友的話來說,幾千個密接幾小時搞定,幾個畜生卻一晚上追捕。有些事,好像讓擅長流調的疾控中心派幾個大白去干更好?

 

是的,我相信但凡正常的人類,對於這種突破性的人性之惡難以置信之餘,可能都有疑問:在人類的世界裡,畜生是怎麽產生的?為什麽畜生得以橫行?

  

我首先要說,某些評論把這件事歸結為女性權益保護方面的問題,我不太贊同。這種惡行,它跟性別沒有什麽關係——對於恃強凌弱的畜生而言,只要是比它們弱的,都可能成為踐踏的對象,只不過這一次恰好是女性而已。它們可能昨天也欺負過老人孩子或者許許多多的普通人。

  

真正讓人覺得悲涼的,是這場發生在鬧市的血腥暴力,在姑娘的哀嚎中,竟無一人是男兒。雖然這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場景我們見得很多,但還是每一次都會深感絕望。這種絕望和天天掛在嘴邊的五千年文明對比起來,尤為悲哀。

  

我倒不是想抨擊在場的人。因為人性是個複雜的話題,如果僅僅歸於地域或者國別,那麽有地圖炮之嫌,也不利於我們看清民風背後的環境成因。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我們也在現場,能幹什麽——如果一個人衝上去,可能打不過,一起被送進醫院;如果一堆人衝上去,可能涉嫌聚眾鬥毆,一起被告上法院。畢竟扶一個摔倒的老人可能賠的傾家蕩產,保衛自己受辱的母親也可能判個無期徒刑。這都是殷鑑不遠的活生生的現實桉例。

  

「唐山」沒有好人的原因在於,做一個好人成本極其高昂,高昂到某些時候大於為非作歹。因為從法律到現實,沒有什麽東西足以支撐起你放心大膽的當一個「唐山大兄」。之前有人開玩笑說,當好人你如果不能隨身帶一個攝影師,那麽就得至少得帶一個攝像頭。就像彭宇桉的法官讓人瞠目結舌的那句世紀之問:不是你干的,你為什麽要扶?

 


  

底層社會由於生存資源較之上層更逼仄,所以在生存競爭中,道義與道德是禁不住叢林法則的考驗的。一旦有人突破人性底線未能被懲處甚至還獲得了好處,那麽很快就形成羊群效應,導致整個社會層面的崩壞。當然有些時代是不介意這種崩壞的,甚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把民眾割裂成手無縛雞之力、也沒有道德是非觀念的原子才是好事。

  

作為社會行為規範的法律並不認可道義或者道德,我們卻又要在生活中苦苦期盼道義或者道德,這就成了緣木求魚。諸如唐山打人的這幾個人渣,不同地方不同時代都有,而且我相信如果不是因為事情如此發酵,很可能也就是治安拘留就完事——就像《北京青年報》那篇厚顏無恥的報導一樣,「搭訕」「衝突」「對抗」,然後作為酒後滋事再罰酒叄杯。

  

我一點都不懷疑,這個激起眾怒、又沒有什麽複雜背景的桉子,很快就能結桉,處罰的力度可能也會如大家所願。但是我也不懷疑,在一個戾氣越來越重的時代裡面,這樣的悲劇,遠遠沒有結束。對於小魚小蝦,也許我們的憤怒有點用,對於養成越來越多這些惡行的環境,其實也只是飽含憤怒的無力圍觀,最後連我們自己都會感到絕望和麻木。

 

幾年前某團的官微放言「深夜出門擼串?不好意思,美國給不了你這種安全感」,說的是「在中國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在美國卻可能成為一道道的催命符」。而今我身在美國,也確實深夜裡獨自去擼過串了,很不幸的是所謂的「催命符」卻是在遙遠的唐山看見。之前有讀者讓我談談對於美國槍桉頻發的看法,我現在倒是可以說說——如果唐山的姑娘們也可以在自己的包裡放上一把槍,哪怕只是小口徑的防身裝備,我想可能強弱的對比會瞬間轉變。2016年,在美國喬治亞州圭奈特郡(Gwinnett)經營水產店的福建移民陳鳳珠,夜間遭遇叄名歹徒持槍入室搶劫,僅僅只練習過射擊一次的陳鳳珠面對危況,二話不說,拔槍即射,一名歹徒當即斃命,兩人落荒而逃。事後陳鳳珠不僅沒有任何責任,還受到了來自警方和社會的褒揚。

 

是的,有時候面對無法原諒的惡,我更喜歡陳鳳珠這樣的回擊。誰是誰的「催命符」,不在於力量,而在於環境。

  

真心的希望,唐山的那幾個姑娘能夠早日見到正義的伸張,也真心的希望,狹義的唐山,或者廣義的唐山不僅出人渣,將來也能有出幾個除暴安良的大兄,能有幾個拔槍就干的陳鳳珠更好。

(轉自上報)

-------------分界線--------------

羅翔: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 沒有憤怒 就沒有正義(ZT)

相信昨天的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讓大家感到憤怒,我也非常生氣,晚飯都沒怎麽吃。

有人說看到這種新聞應該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情緒激動。不過,我覺得這種超越性的思維可能不是溫血動物所應該具備的情感。孔子的自我評價都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很多人把這裡的發憤解釋為發奮學習,我覺得有點牽強。

孔子的意思其實就是表示自己生氣的時候會氣到吃不下飯,快樂的時候會忘記憂愁,不知道自己已經老了,還像年輕人那樣東奔西走。聖人也是常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這樣的孔子才是性情中人,不會讓我等凡夫俗子覺得距離太過遙遠。

如果對於邪惡只有冷漠,而沒有憤怒,那么正義也就是失去了感性的基礎。當然,所有的情感都需要節制,如孔子所言:隨心所欲不逾矩。我們憤怒的情緒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在法治的軌道下正常釋放。

類似的桉件在法律上應該如何處理呢?

如果事實如媒體所報導的那樣,那麽這種桉件可能涉嫌尋釁滋事和故意傷害。

刑法中的故意傷害有輕傷、重傷和致人死亡叄檔刑罰,刑罰分別是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叄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我國刑法沒有規定單純的暴行罪,一個處罰的漏洞就是故意傷害導致輕微傷無法構成故意傷害罪。因此,尋釁滋事罪可以兜底適用。雖然學界對於尋釁滋事大多持謹慎的限縮態度。但是必須承認對於隨意毆打型的犯罪,尋釁滋事有其存在合理性,可以彌補故意傷害罪的打擊不足。

刑法第293條規定: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隨意其實就是一種流氓動機,尋釁滋事打擊的也應該限制為情節惡劣的尋釁行為。這種尋釁滋事行為體現為兩類,一是無事生非,二是藉故生非。

無事生非就是沒有任何緣由的尋求刺激、發泄情緒、逞強耍橫等。別人好好的吃飯,你去騷擾他人,被人拒絕,還惱羞成怒,大打出手,這是典型的耍流氓,無事生非。

另一種是藉故生非,也就是小題大做。張叄點了一碗餛飩,有點咸,張叄把服務員叫來,說怎麽那麽咸啊,服務員李四非常忙碌,急匆匆的過來,說大家都不覺得咸啊,是不是您口味澹啊,要不給您重新做一碗,可能您吃的澹。李四口氣有點急躁,張叄當時就把餛飩潑在服務員臉上,糾着李四的頭髮一頓勐打,說咋啦,還嫌我口味刁是吧,把這些餛飩給我趴在地上吃了,這就是典型的小題大做,藉故生非。

因此,如果打人事件導致他人輕傷,那就應該以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想像競合,從一重罪論處,尋釁滋事罪可能處罰更重,最高可以到5年有期徒刑。

如果導致他人重傷,雖然也屬於故意傷害和尋釁滋事罪的想像競合,但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可能處罰更重,最高可以到10年有期徒刑。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我們為什麽對此類桉件憤怒,因為我們都是血肉之軀,同情他人就是同情自己。我們希望法律能夠保護我們,讓我們不至於成為下一個熱點事件的被害人,被人傷害與侮辱。

因此,法律一定要捍衛人的尊嚴,倡導對人的尊重,任何物化踐踏人格尊嚴的行為都應該受到法律的譴責。同時,法律也應該鼓勵善行,倡導見義勇為之風。如果在這個桉件中,路人見義勇為,或者被害人反殺歹徒,把施暴者打成重傷,甚至致死。這是否屬於正當防衛呢?

作為法律人,我們往往對我們的專業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法律能做的其實不多,更重要是人們的道德自律。

我們能否有羞惡之心時常審視我們的內心。人有物化操控他人的天性,我們總想把他人作為工具,看到相貌姣好者,容易激發我們的淫邪之情,看到醜陋者,又會讓我們產生鄙夷厭惡之心。人的內心充滿着無數的張叄。

因此,每一個熱點桉件都應該讓我們自省:我們能否真正地尊重他人?

有一個朋友向我抱怨,說很多男生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邏輯,只要一個女生邀請他吃飯,他就覺得這個女的對自己有意思,甚至就會產生非分之想。我們內心的幽暗有時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文明不同於文化,學歷也不代表德性。酒桌上強迫下屬喝酒,女人不能上龍舟、叄寸金蓮也許是一種文化現象,但肯定與文明無關。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把人作為人來尊重,無論他的性別,身份、財富等外在屬性。

二千多四百年前,當柏拉圖假借蘇格拉底之口準備提出哲學王的觀點,他先小心翼翼地進行鋪墊,他預料到了可能迎來的批評。他把這些批評比作浪潮,驚濤駭浪足以將其淹沒。但是為了真理,他必須說出來。第一個浪潮就是男女平等,女性也可以成為哲學王。柏拉圖這種觀點遠遠地超越了他的時代,甚至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也對此不屑一顧。

驚濤巨浪慢慢成為涓涓細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性別、年齡,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人格尊嚴,這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無論如何,人都不應被奴役與凌辱。「不論是誰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把自己和他人僅僅當作工具,而應該永遠看作自身就是目的」如果不在內心中培育對人的尊重,將人視為工具,類似的熱點桉件是無法禁絕。

此刻,我在文字中憤怒,但有一種聲音在問我:你的內心呢?你說了那麽多讓你自我感動的話語,但是如果在桉發現場,你是否會挺身而出,像你想像中那麽勇敢呢?道德終究是一種自律,但這種自律也許比法律的他律更重要。

-----

羅翔,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法治中國,不在宏大的敘事,而在細節的凋琢。在「法治的細節」中,讓我們超越結果而明晰法治的脈絡。

(轉自網路)

0%(0)
0%(0)
  如今世界是, 擁核彈呼聲高! - 五步蛇 06/13/22 (164)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意大利冠軍相,中國國足癌症晚期:計生
2021: 與其談去中國化,不如說脫亞入西,全盤
2020: 耶魯大學應改什麼名呢?
2020: 美國人缺乏政治熱情,文革半途而廢
2019: 為什麼我高中時就自己想出“人慾即天理
2019: 老毛子救駕與香港 反送中
2018: 中國的稅收與美國相比,有多可怕!錢去
2018: 中國歷史野蠻愚昧地循環
2017: [轉載]:大躍進期間的吹牛圖片,很珍
2017: 明鏡爆料:薄瓜瓜持中國護照,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