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建議4月21日為中國人口結構警戒日
送交者: 水寒 2006年04月26日11:22:5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建議4月21日為中國人口結構警戒日

作者:水寒/中山水寒 familyyi@yahoo.com 2006-4-21

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兩大基本支柱:一是人口再生產,二是物質再生產。政治、經濟、國防、文化、民族心理的安全都依賴於人口安全,社會要可持續發展,人口本身必須持續發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人的可持續發展,就無從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保證人口相對於上一代不增加也不減少,在目前的壽命和死亡情況下,婦女平均得生育2.1-2.2個孩子(人口學上的世代更替水平;由於1980年以來的中國出生性別比增高,每個婦女生育2.1-2.2個孩子還不能使得世代更替),考慮到至少15%的不生育人口:包括顯著上升的不孕不育症人口比例(中國不孕不育人群在近20年增加10倍,從1-2%左右增加到現在的12.5%,並且還在急劇增加)、單身、丁克人口,有生育能力的家庭平均需要生育3個孩子,由於相當部分家庭只願意生育一兩個孩子,就必須允許另外一些人生育4、5個孩子。低於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相當於掠奪性利用人口資源。

而中國1980年開始的獨生子女政策已經26年了,獨生子女政策導致4-2-1家庭結構。目前中國的政策生育率只有1.38(每個婦女平均生育1.38個孩子),考慮到15%不生育人口(城市的不生育人口已經遠遠超過15%, 比如上海、北京的政策生育率在1.0以上,但實際生育率只有0.7左右,意味着不生育人口超過30%),現實政策生育率只有1.175,由於部分超生,目前生育率在1.3左右。繼續現在人口政策將帶來嚴重後果:

1、使得現在的年輕人勞無所養:
西方社保制度最為健全、人口結構最為合理的是美國(目前生育率還有2.09)。要是不改革的話,2018年社保也將開始入不敷出,2042年,整個社保系統將全面破產。改革的措施就是:增養老金的扣除率;通過財稅鼓勵生育,使得生育率不下滑;推遲退休年齡,美國已經悄悄地將退休年齡推遲到67歲,現在的美國年輕人今後要到70多歲才能退休。

中國中間年齡將在2025年達到39歲,超過美國,然後加速老化。美國社保制度已經建立70多年。中國現在在老年化來臨之後卻還沒有開始建立養老制度,低生育率是不可能建立起合理的社保制度的 。現在中國是9個勞動人口對應一個65歲以上老年人口,40年後是2個勞動人口對應一個老年人口。現在只有城市的4000萬老人享受社會養老金,並且是全國13億人口通過不同的途徑貢獻的,現在城市老年人的相對待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有些五十多歲就可以退休(工作二十幾年,靠別人養二十幾年),即便如此,現在養老金缺口仍然相當於一年的國民經濟總收入。現在的年輕人到75歲也難以拿到養老金,而人均壽命延長已經很緩慢,到時候人均壽命也就只有75-77歲的水平,意味着一大半的人到死都拿不到養老金。而智力經濟時代,老年人怎麼可能競爭的贏年輕人?六七十歲的老人失業後誰來養活?今後獨生子女需要贍養兩對父母,他們承受得起養老的重擔嗎?在承重的養老負擔下,他們還有養育三個孩子(維持社會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的能力嗎?

今後4-2-家庭結構中的子女與父母的矛盾、四個父母之間的矛盾也不容忽視。

2、家庭安全性下降:
婚姻的穩定對社會穩定至關重要,子女是維繫家庭穩定的重要紐帶。據《只有一個孩子——中國獨生子女意外傷害悲情報告》(http://book.sina.com.cn/nzt/1091002363_onlyone/)作者楊曉升介紹:我國15歲以下兒童每年因意外傷害引起的死亡有40萬—50萬人,還有大量因傷致殘兒童。意外傷害是懸在獨生子女頭上的一把劍,平均每天我國有40至50名學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由於意外死亡占總1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意味着每年共有上百萬兒童死亡。這些失去子女、子女傷殘的家庭慘不忍睹!

3、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不斷下降,中國內部少數民族比例不斷升高:
由於我們的獨特生育文化,我們民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中華民族在1800年的時候人口接近全球的40%。但到1900年的時候下降到只有25%左右,現在只有20%。要是繼續現在人口政策,100年後將不到5億,200年後將只有1億左右、300年後將只有2800萬,並且這些人口中漢族比例將很低,而全球到時候仍然會有90億左右人口。數千年的世界最大民族將變為三流民族的。即使現在停止計劃生育並千方百計鼓勵生育,我們今後也難以將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保持在15%。以人為本,是歷史的共識,沒有足夠的人丁,何來興旺?隨着人口占全球比例的減少,中國的在國際上的發言權也將下降。

中國少數民族總人口從1964年的5.77%上升到1982年的6.6%,1990年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的9.44%。少數民族在1982-2000年這18年間增加人口相當於全國增加人口的16%;從2000年11月1日到2005年11月1日,這五年中國總增加人口中少數民族占42%。

我在系列文章中還討論了計劃生育對經濟發展、國防和邊界安全、幹群關係、人口素質、出生性別比、中國的國際形象、家庭結構、傳統生育文化等方面的負面影響。由於人的問題是一切社會問題的核心,現行計劃生育動搖了國本。

計生委系統和人口學界主流觀點還是希望不要調整或者最多祇是“微調”人口政策。他們反對調整人口政策的理由是擔心的是停止計劃生育後生育率會大幅反彈,遠遠超出世代更替水平。

社會越發達,生育意願越低,生育能力下降,生育率也越低。人類發展指數(HDI)是聯合國反映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標 ,從下圖可見,HDI與生育率(TFR)呈線性負相關, 相關係數高達0.916。


圖片:HDI與生育率的關係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621313542716094.jpg

2003年世界上所有中收入國家平均HDI為0.774,平均生育率為2.1;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平均HDI為0.769,平均生育率為1.9。2006年中國的HDI是0.78左右。在同等HDI下,由於中華文化圈的國家生育率幾乎是世界最低,中國現在在停止計劃生育後都不可能達到1.9的生育率,更不可能達到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反彈,“彈”何容易?!

並且隨着社會發展,生育率還會繼續下滑,要是不採取措施的話,即使停止計劃生育也仍然會出現4-2-1病態家庭結構,比如沒有計劃生育的日本、新加坡現在生育率只有1.3,台灣、韓國不到1.2,香港只有0.9。

圖片:各地區生育率下降曲線:
http://www.blogchina.com/new/upimage/20062121128297401.jpg

因此必須出台適度鼓勵生育的制度(包括宣傳提高生育意願、財稅改革增加家庭的扶養能力、教育改革降低撫養成本、養老金制度改革使得養老金與生育孩子數適當掛鈎)。

“以人為本”才能“可持續發展”,防止人口結構破壞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建議將4月21日作為中國人口結構警戒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文革黨員退黨是對這個黨的最大貢獻
2005: 第一次共國合作-熱烈歡迎連戰同學抵京
2004: 方覺自傳十一
2004: 壞事皆因貪心起
2003: 中國應該大力發展醫用機器人
2003: 非典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政府!
2002: 中國人的心
2002: 對美外交的一些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