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鑄造民族精神新的歷史豐碑
送交者: chujiakang 2008年02月14日11:48:1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伴隨着“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目標的基本實現,在經受住與肆虐近一個月、席捲大半個中國的雨雪冰凍災害搏鬥的嚴峻考驗之後,中華民族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入了改革開放的第30個春天。
從貴州到湖南,從江西到廣西,在2008年春運高峰時節,這場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持續時間之長,影響範圍之廣,危害程度之深,史所罕見。但是,歷經磨難的華夏兒女,再一次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取得了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的重大階段性勝利。
今天,在抗擊冰雪災害由應急搶險轉入全面恢復重建的新階段,當我們再次回顧一個多月來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的歷史過程,我們仿佛看到,在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13億中國人民再次用心血、汗水和血肉之軀,鑄造了一座民族精神新的歷史豐碑。
黨中央果斷決策,牢牢把握抗災救災鬥爭主動權
經歷了1998年特大洪水災害、2003年嚴重“非典”疫情考驗的中國人民,2008年初遭遇了又一場異常嚴峻的挑戰。
冰雪肆虐南方,災害不容持續。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舉國上下奮起抗擊,打響了一場特殊的戰爭。
從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號召“堅決打好這場抗災救災的硬仗”,到次日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關部隊全力支持災區抗災救災,再到2月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強調“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從部署煤電油運緊急措施到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後實行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的重點轉移,黨中央運籌帷幄,總攬全局,有序部署,牢牢把握着抗災救災的主動權。
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號令下,廣大軍民萬眾一心奮起抗災。黨員幹部衝上來了,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衝上來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衝上來了:一支支援軍放棄了春節休假,奔赴抗災前線;一架架運輸機頻頻起降,一趟趟列車風馳電掣,一輛輛軍車晝夜兼程……抗災前線所需的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地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向災區集中。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的 “人民戰爭”,幾十萬子弟兵和武警戰士,數十萬警力,18萬電力搶修人員,成千上萬幹部群眾,都緊急行動起來。投入人員之眾、物資之多,為1998年抗洪以來所僅見。
據統計,中央和地方財政累計投入救災資金54.83億元。災區各級政府累計發放方便食品2082噸、口糧5.5萬噸、食用油1887噸、飲用水57萬箱、取暖燃料4271噸、棉被424萬床、棉衣551萬件。大年三十晚上,緊急調運的200多萬支蠟燭、一萬多盞應急燈伴隨着不少郴州人度過除夕。
調運救災物資的手段以往也不多見。除了鐵路、公路、水上運輸外,空中運輸這次更多派上了用場。截至2月12日,空軍已出動飛機41架,飛行174架次,空運棉衣、棉被、蠟燭、應急燈等各種救災物資3萬餘件700餘噸。
歷史不會忘記,在抗災的關鍵時刻,胡錦濤總書記的身影出現在山西大同400米深的礦井下,出現在秦皇島寒風凜冽的碼頭上,出現在桂林的輸電線路搶修現場。他親切的話語、堅定的信念,鼓舞了人們的士氣,更加堅定了人們打贏這場戰爭的信念和信心。
歷史,更不會忘記這樣一些細節:
——— 2月5日下午,胡錦濤總書記乘坐專機剛抵達桂林,就在機場親切看望了正在執行救災任務的廣州軍區某集團軍陸航團官兵。總書記脫下外套,大聲說:“來,我也參加!”說着,就同官兵們一起幹了起來。一包包沉甸甸的救災物資通過總書記和官兵們的雙手裝到了直升機上。
——— 溫家寶總理春節前夕前往貴州,不顧山陡路滑,攀登上山,看望正在山頂上搶修電路的工人們,工人們急得喊起來:“總理,危險,不要上來!”溫家寶像沒有聽到一樣,繼續向山頂上攀登,並向工人們表示慰問和感謝。他說:“貴州遭災很重,我放心不下。”
“這些細節將隨這個令人難忘的春節牢牢印刻在人們的記憶里,人們說,自然災害雖然給生產生活帶來損失,但卻能凝聚人心,而凝聚人心的根源,則來自有這樣好的領導人。”網民“清溪一釣”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自強不息、萬眾一心,民族精神經受大洗禮
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是我們的光榮傳統。今天,在這次抗擊罕見雨雪冰凍災害面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新的時代精神,進一步增強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凝聚力。
透過茫茫白雪和嚴寒,人們看到: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優良傳統和新的時代精神交相輝映,迸發出絢麗奪目的光彩──
災情發生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和指揮下,各地區、各部門緊緊圍繞“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的總體要求,奮起抗災;受災省區黨委、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各級領導幹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共產黨員不畏艱險,頑強拼搏,衝鋒在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迅速出動,全力以赴;社會各界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力投入抗災救災攻堅戰。
歷史不會忘記,中國共產黨人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災鬥爭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千里冰封的災區大地上,當路斷車阻人滯時,當電停水停糧缺時,當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一支支黨員先鋒隊、突擊隊衝鋒在前,一名名黨員幹部挺身而出。無論是高聳的高壓線鐵塔,還是冰封的高速公路,哪裡最緊急,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員。
經過冰雪災害的考驗,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更加堅定執着;共產黨人,“為人民利益犧牲一切”的品格更加崇高。不少地方,群眾自覺把他們比喻為“冰雪中的一團火,黑夜裡的一盞燈”。
歷史不會忘記,人民子弟兵在這次抗災鬥爭中所建立的卓著功勳。
數十萬躍動的迷彩服,構成了白皚皚冰雪天地中最壯闊感人的圖景。在南北大動脈的咽喉——— 京珠高速韶關北段,在南京長江二橋,在大雪封山的井岡山地區,在飛行條件惡劣的恩施機場,子弟兵無不是衝鋒在前,鏟冰除雪,運送物資,轉移群眾,在關鍵時刻、關鍵地點發揮着關鍵作用。
截至2月12日,包括180多名將軍在內,全軍和武警部隊已累計出動官兵66.7萬人次、民兵預備役人員188.2萬人次,累計清除冰雪道路3.2萬公里,運送物資4.2萬噸,疏散群眾721.7萬人。這次用兵數量,是自1998年抗擊特大洪水災害以來最大的一次。
歷史不會忘記,億萬中華兒女在災害面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強大凝聚力和戰鬥力。
舍“小家”保“大家”,在災害面前,人們顧全大局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春節期間,南方電網近4萬人的搶險大軍依然搏擊冰雪一線,後方人員也紛紛堅守崗位。僅在貴州,搶修一線的電網職工已達到24000名。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讓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一步提升。在江西的 “保電之戰”中,武警水電二總隊等部隊的近千名武警官兵投入了電網抗冰搶險;陝西和遼寧的近500名送變電專業搶修人員相繼抵達江西,緊急支援受災電網搶修。為了一時難以修復的重災區的春節用電,浙江的移動電廠來了,陝西的發電機到了。
災情牽動着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心。各界群眾自發對災區的幫助非常活躍:長沙義工組織為露宿街頭流浪者送衣物、食物,北京的慈善機構緊急啟動 “慈善陽光救助行動”,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短短兩天內共接受社會各界捐贈款物達4100餘萬元。從南美到西歐,從非洲到大洋洲,海外華僑華人踴躍募捐……
抗冰戰雪、歷經艱難,讓我們懂得更多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經艱難困苦,不屈不撓,是在不斷同各種災害和困難作鬥爭中成長起來的。災害使我們遭受了一些損失,但也使我們從中懂得許多東西,增強了我們繼續前進的信心、勇氣和力量。驚心動魄的抗冰戰雪之後,留給我們的啟示是深遠的。
——— 完善的應急管理能力,科學的指揮協調,是有效應對突發災害、降低損失的必然要求。
有沒有危機意識,能不能有效應對危機,是檢驗一個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標誌。在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中央和地方狠抓應急管理,整合各類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搶險救災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1月27日,國務院緊急召開全國煤電油運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相關工作進行全面部署。鐵路、交通、民航、公安、通信等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迅速啟動了緊急預案進行部署。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二級響應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把暴雪橙色、紅色警報,未來全國及重點地區天氣趨勢預測等信息迅速發向全國各地。
2008年的這場冰雪中,一個讓人充滿希望的“應急力量”開始初步顯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反應速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針對災害發展形勢,國務院迅速成立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指揮中心,統籌協調指揮抗災救災和煤電油運保障工作,堅持每日分析會商,及時掌握全國各地災害發展情況,協調解決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中的重大突發問題。湖南省1月28日決定連夜實施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一級緊急響應,29日貴州及時啟動了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一級響應……
在這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中,從國家總體預案到專項預案,從國家部門預案到地方預案,一個個應急預案共同築成一道道堅固的屏障,有力地保護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個讓人欣慰的事實是,到此次冰雪災害降臨之前,我國已制定國家專項預案26件。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及其引發的各類突發事件,就有17件相關專項預案。
對我國在2003年“非典”之後剛剛建立起來的應急預案體系來說,這次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無疑是一次實戰檢驗。不容置疑的是,我國的突發事件應對方略已經邁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而且必將邁出更為紮實、完善的腳步。
——— 雄厚的實力與充足的積累,是我們打贏一場場“遭遇戰”的堅實保障。
人們不會忘記,當風雪無情地摧毀鐵塔,阻斷交通,毀壞民居時,在很短時間內,大量的救援、抗災物資就從全國各個角落啟程、運輸,源源不斷地送抵災區。棉被、手電筒、電力設施、蠟燭、搶險裝備、燃油發電車……運送物資的飛機緊急起飛,列車飛馳穿行……物資儲備之充足、技術力量之雄厚、通訊指令之順暢、調動速度之快捷,均引人注目。
無論是搶險物資的充足,還是技術設備的先進及時,無一不是改革開放的成果,無一不是多年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結果。
——— 人民軍隊與人民魚水情深,永遠是國家安全、人民利益、危難關頭最堅實的依靠。
風雪驟,災情急。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人們不會忘記,面對急速侵襲的冰雪,在黨中央的號令下,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迅速出動,全力以赴,晝夜奮戰在抗災第一線,為奪取抗災救災階段性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從1998年的特大洪水,到2008年的罕見雪災,人民軍隊又一次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 恪盡職守、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的精神,永遠是抗擊災害的鋼筋鐵骨。
從抗擊“非典”,到阻擊禽流感,危難中,總有一股力量挺身而出,成為中流砥柱。催人奮進,讓人敬仰!
冰雪災情中,電力、鐵路、交通、公安等各行各業幹部職工無畏地衝到了最前頭,恪盡職守,頑強拼搏,用自己的勇氣、毅力和奉獻,詮釋着“責任”這沉甸甸的字眼。
如同“非典”肆虐中,人們永遠記住了醫護人員那美麗的身影一樣,這個冬天,人們也記住了電力工人這個英雄的群體——— 為了守護千家萬戶的光明,無數的電力壯士爬冰臥雪,義無反顧地走向充滿風險的鐵塔。
災害尚未完全結束,重建任務更顯繁重。雖然我們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一些地區的電網還有待修復,春耕的時節刻不容緩,氣候變化仍可能反覆,受災群眾的生活亟待安置,生產亟待恢復,奮戰在第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仍然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千方百計克服各種困難,重建美好家園。
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下一階段,抗擊冰雪災害將由應急搶險轉入全面恢復重建。奪取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的全面勝利,將成為全國上下新的奮鬥目標。
2008年的這場冰雪,砥礪了民族的意志,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在冰雪與嚴寒中,在抗爭與搏擊中,有着鮮明時代特色的偉大民族精神在凝聚、在閃光。它再一次昭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萬眾一心、頑強奮鬥,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自然災害和艱難險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王希哲文:必須儘快形成台灣問題的對中
2007: 大陸對台棄和崇武
2006: 漢奸胡樹人
2006: 台灣人民沒有片面決定台灣前途的權利
2004: 衡量香港同胞是否“愛國”不妨採用動態
2004: 再說兩腮無肉
2003: 美利堅鷹翼下的自由鬥士
2003: 布什為何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