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人: 中國遭受百年屈辱的真正原因 |
送交者: 落基山人 2010年11月14日08:10:3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
中國遭受百年屈辱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一談起中國人近代的百年屈辱,就會說什麼閉關自守啦,落後就要挨打啦,科技落後啦等等,甚至說中國的文明落後了,文明衰退了等等,但筆者覺得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就明清時代的中國真實情況來看,中國也沒有那樣的閉關自守。明代的中國,不僅有前期的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顯示了中國的遠海力量和技術,明代中後期,仍然與世界有着非常廣泛的來往,所謂閉關自守,僅僅是在一個非常短暫的時期,而且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防海盜和倭寇,然後仍然是對外開放式的,包括隆慶朝和萬曆朝,包括明代著名的貨幣之戰。明代的貨幣之戰,完全是世界意義範圍內的大格局。中國明代貨幣的白銀化,影響了東亞的日本和東南亞諸國,甚至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還有南美洲的採礦業,也就是中國的國際貿易和金融的發展已經影響到了全世界,中國的金融和貿易已經進入了全世界,這如何還可以說是什麼閉關自守呢? 清代的中國,無論國內貿易還是國際貿易都很發達,包括山西銀行票業的蓬勃發展,錢莊票號的全國聯網,都跟中國內陸的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的發達有非常大的關係。尤其是傳統的西向和南方的絲綢之路和通過蒙古俄國的北方國際貿易,都是在相當大的範圍內保持着與世界的接觸。包括中國的朝廷,那個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其中有很宏大的西洋建築群落,就是現在說的圓明園大水法那個地方,可見,從康熙朝到乾隆朝,那個時候無論朝廷還是地方,都對西方有相當的了解和借鑑。 因此,中國近代百年的巨變,不是因為明清時代的閉關自守,也不是因為貿易不發達,甚至也不全在科技的問題,明代中國軍事上的火炮火槍技術,是非常發達的,那場長達七年的中日朝鮮半島之戰,日軍那個時候已經引進了葡萄牙的火槍,中國自己的火槍技術與當時最先進的葡萄牙火槍技術基本持平,而中國的火炮技術,還略強於日軍。清代因為太強調和迷信蒙古騎兵的作用,對火器運用方面有些不重視。但這都不是大的方面。因為,即使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英軍的火槍也不怎樣的先進,大概幾分鐘才能打一發子彈,有這樣長的時間,清軍即便是用大刀長矛也可以與其一拼而不會落下風。何況中國人在自己的地盤,還有人數方面的絕對優勢。 那麼,造成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最關鍵的是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在11,12世紀以來,也就是在中世紀開始瓦解之後,進入到了一個西方的戰國時代,而這個戰國時代一直持續下來,延續了近500年的時間,西方尤其是西歐各國彼此之間的戰爭,越打越殘酷,越打越大,而且,這樣的戰爭,將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等都緊密的綁到了一起,原因是戰爭的殘酷性和你死我活性。西方的國家也由此變得獸性大發,戰爭已經完全脫離了中世紀那種貴族的傳統,而徹底的平民化了,人民化了,也巨型化了。在歐洲中世紀的時代,打仗是貴族的特權,平民是沒有資格參加戰鬥的,而且貴族之間的戰鬥,也不以消滅對方為目的,而是以榮譽為核心的“文明戰爭”方式,有時候,俘虜了敵人或王,都可以用錢贖回去。可是到了近代,這種文明戰爭的方式也已經不存在了,代之以毀滅對方,消滅對方為目的的“野蠻戰爭”。 當西方從中世紀的田園牧歌,進入到“野蠻戰爭”的戰國時代的時候,中國還徜徉在那個天下主義的,蠻夷之辨的,以損己利人為特點的東亞朝貢體系之中。其國際關係,已經不是中國戰國時代的合縱連橫的時代,而是朝貢關係,中國的戰爭也沒有古代戰國時代那樣的殘酷。 中國在2000年前,也是經歷過中國那個殘酷的戰國時代的,但在秦國一統天下以後,漢代往下,中國就形成了另外一套制度和文明體系,並且持續了2000年。這個體系在唐代以後,還創造性的形成了以科舉為核心的官僚體系。這個制度的表現是,有限的皇權,加上官僚制度,再加上地方自治,形成了一個大一統的鬆散的政治體系和文明體系,其核心的價值是超越皇權的統合萬方的儒家文化。 也就是說,當中國人已經遠離殘酷的戰國時代2000年以後,西方的國家也已經處在西方的戰國時代達500多年了,已經形成了一套可以動員全體國民,動員全部國家經濟,國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方式,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科技人力,都可以在一瞬間統合起來,動員起來,其目的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為了活着,戰爭也非常的殘酷,越打越大。如英法百年戰爭,普魯士的崛起戰爭,幾次的普法戰爭,拿破崙戰爭,法俄戰爭,其戰爭的規模和殘酷性,你死我活性都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時代。而中國對於這一套,已經遠離了2000年了,根本不適應了。 因為在秦漢以來,中國就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國家,因此,中國那個時候基本不需要廣泛的動員,僅僅搞一點的軍事和保持一點的兵力,就可以應付外敵,包括漢武帝時代對付最兇惡的敵人匈奴人,也並不需要全國動員,只是在邊境上的北方進行一定的動員就可以應付過去了,就可以壓垮匈奴人了。漢武帝只要在北方各省宣布都要養馬,結果漢軍就可以形成龐大的騎兵部隊,一次上十萬匹馬,去遠距離奔襲匈奴人的老巢,而取得勝利。 後代中國朝代的更替,大多是內部的原因。中國只要建立一個龐大的新王朝,統一的王朝,甚至仍然是地方自主自治的鬆散的王朝,也可以輕易應付外敵,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巨大了。 但是,到了1840年以後,形勢變了。西方人經過了近500年戰國爭霸,其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其合縱連橫的手段已經非常的成熟了,並形成了以條約體係為代表的新的國際關係。而中國這個時候,還是處在東亞的朝貢體系的國際關係格局之中。並且對西方國家的動員能力和外交手段不太了解,甚至輕視,原因是沒有真正的較量過。清軍大概只與俄國人打過,也沒有覺得俄國人如何的強大。乾隆皇帝在看到外國傳教士帶來的世界地圖的時候,發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西方國家普遍距離中國非常的遙遠,另外就是中國的版圖在世界地圖上仍然是非常的巨大,而那個英國僅僅是那麼一點點,乾隆皇帝如何會看得起英國人呢?這麼個蕞爾小國,如何可以同中央帝國比拼呢?無論版圖人口財富,英國都不值得中國人憂慮。中國的這種驕傲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即使在1840年的時候,中國的GDP總量還是英國的9倍。人口版圖就更不用說了。 但問題是,西方的經濟和貿易,後面跟着的是艦隊和大炮,東印度公司,後面是英國政府的全力支持,還有炮艦和私人軍隊的保護和開路,西方國家因為已經進行了500年的征戰,國家民族,經濟軍事外交利益都是一體化的,整合和動員的能力非常的強。甚至股票市場都是與軍事和戰爭整合在一起的,是全民利益均沾的。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中國能動員的力量,也就是能擺到一線戰場上的軍隊,僅僅是不到10萬人,要對抗英軍或英法聯軍的2萬人的軍隊。一個將近四億人口的帝國,其軍隊在短時期的動員能力僅僅是十萬人,很可憐呀。而且,這十萬人,無論裝備還是戰爭經驗,訓練水平都非常的差。有的時候就是一觸即潰,一鬨而散。無論勇氣膽量和實戰經驗,都遠遜於英軍和法軍。這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問題,其戰術勇氣都不行。因為中國已經離開戰國時代太久遠了。想象一下,滿族人當年僅僅以13萬人的八旗軍,就可以橫掃中國的明朝,可見,那個時候中國人是承平日久,太平舒服日子過慣了,都不知道如何的打仗了。 因此,問題的核心是不知道如何打仗,不能有效的動員和組織人民和恢復中國人尚武的精神。中國名為大一統,其實是漏洞百出,極為鬆散,一盤散沙。這個時候的中國,迫切需要的是組織和動員能力,而且要回到中國戰國時代的水平才行。比如秦國當年的組織和軍事水平。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六國,原因是運用了法家的辦法,也就是商鞅的辦法,一個是獎勵耕戰,凡耕田多的,產糧食多的,給其爵位;凡戰場殺敵者,殺一個甲士,就分土地。還有就是保甲制度,連坐制度,將廣大的百姓都組織起來,動輒可以動員50萬上百萬的軍隊。可是看看清朝,其人口是秦國當年的多少倍?幾十倍不止,可是僅僅能動員十萬人的軍隊,太可笑了。這樣的組織能力,如何可以打仗和對抗強敵? 毛後來解決的不是武器裝備,而是解決了中國人的組織方式和動員能力,還有好戰精神和英雄主義氣概,也就是尚武精神。毛後來的一線軍隊可以到500萬,而且是士氣戰術經驗都非常豐富的軍隊。中國的總人口還是四億人,因此毛就可以以劣勢武器戰勝敵手了,無論日本人還是美國人都可以戰而勝之。在毛時代,中國人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和尚武精神,達到了中國古代戰國時代的水平,因此便可以對抗西方的戰國世界了。毛的合縱連橫的手段,也達到了中國戰國時代和西方戰國時代的水平。蔣介石時代還不行,抗戰擴充軍隊還靠抓壯丁。由此可見蔣與百姓的隔絕。蔣不能有效的動員和組織民眾,但蔣的合縱連橫手段也還可以,所以蔣還能保證中國戰勝日本。 兩次世界大戰,西方將全世界都捲入到他們的戰國時代中了,中國也被迫捲入。只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轉型成功,從持續了2000年的那個大一統的鬆散的國家組織,重新回到中國的戰國時代的嚴密的組織形態,為生存而戰,為民族國家的生存而戰,這正是中國古代戰國時代的精神,也是西方現代戰國時代的精神。 因此,中國百年的屈辱,是來自中國以那樣一個鬆散形態的國家與和平心態和天下主義的精神去對抗西方的戰國精神,當然不行,但中國人用了百年的時間轉型成功,於是中國人就又可以站立起來了。現在的世界,仍然是戰國時代,合縱連橫,因此中國只要繼續保持這種戰國精神就可以應付了。只是,中國人的理想不是戰國時代,而是天下主義的時代,只是現在的西方文明還停留在戰國時代,中國也就被迫與他們周旋,如果中國將來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中國就會重新開始中國的天下主義精神,進而可以引領世界進入到一個嶄新的局面裡面。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