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一個普通大學生:我看當前中國文化
送交者: dudelai 2004年07月09日09:16:22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一個普通大學生,我看當前中國文化(原創)(看你敢不敢看下去!敢不敢轉貼!)

目前中國文化界的現實是完全與人民生活相脫節的。先說國內現代文化。不好說到底是“藝術家”的藝術欣賞水平太高,還是人民欣賞水平太低,有些東西擺出來,讓人更本看不出個頭緒。這樣的東西太多……如:人體藝術、行為藝術……更主要是爭論太多。在所謂“黃色藝術”和“正統藝術”的鬥爭中,太多的攪和不清。反正老百姓對所謂“黃色文化”也好,“傳統文化”也好,大多數人是不認同的,既有知識層次的問題(看不明白)、也有道德倫理的問題(色情?)、意識形態的問題(山水畫也好,反正與我生活不接邊,也就當把戲看)……文化藝術與人民生活相脫離,變成少數人的東西的時候,還叫做文化藝術嗎?香港的現代文化界,對外的文化輸出非常大,從最近梅艷芳去世就可以明顯的看出:歌迷不過僅僅是一種稱呼,說白了,還是人民對本港文化的贊同與本港文化名人的尊敬,這與國內文化界人物被國內人民所接受和承認是天與地的區別(國內受人民尊敬的有多少,除了巴金等老一輩人。象張國力兒子張默事件,兒子的事情把老子也牽扯進去,國人是什麼心態?說明了什麼?)。香港的現代文化處於相當的強勢階段。影響力非常大!國外,正應了那句話:“離中國越遠,心裡越熱愛自己的祖國。”海外華人界限於沒有多少文化生存的空間,影響力大為限制,而且主要作用與國外,對國內影響甚小。

再說近代文化。近代是中國產生巨變的一個歷史時期,這中間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件……太多太多。目前,這類題材的影片、電視、文學還是比較多的,也有一定的爭論。爭論主要是在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看法上。尤其以爭論毛澤東為最多,在現在的兩派人“反毛派”和“擁毛派”的眼裡,每出一部以毛澤東的電影、電視,兩派人有完全相反的觀點和結論……香港文化界,對近代文化的涉及和國內相比相對要少很多。香港的文化作品主要是取材現代。國外,與國內相比,有一定的不同觀點,主要還是集中在毛澤東身上。海外華人對毛澤東相對國內是更加尊敬的,因為毛澤東在世時對世界的影響巨大,華人在生命安全、尊嚴等方面都有相當大程度的變化,對自己是中國人的認同感極為強烈!而文化作品較少。

最後說古代文化。目前中國比較混亂,文化界矛盾主要集中在“東亞文化的創始者——漢文化”和“滿族文化”的矛盾上。(這裡有近代歷史的原因在其中)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目前開發得最好的是清代(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旗袍(當今的女子國裝)、“唐裝”(那些衣服上繡着一個個圈圈,大紅大綠的那種,實際是滿服馬褂的改良,打着唐裝的名號,固而有人也稱之為偽唐裝,事實上成為新的男子國裝,中山裝基本上沒落)、清宮戲劇(如:康熙王朝、孝莊秘史、還珠格格……)、清宮服裝(如:今年9.29山東祭祀孔子,韓國隊代表穿李朝服飾祭祀,馬來西亞代表隊穿明朝文仕裝祭祀。中國代表隊穿清皇帝太監服祭孔,引起文化界罵聲一片,韓國人更是大罵中國人不熱愛自己的國家,不熱愛自己的文化,孫中山、黃興等先烈驅除封建殘餘的奮鬥最終完全失敗,說中國人“奴性十足”,與日本人一向的觀點正好相同。引起網絡人士的高度關注,於是有許多人開始為漢民族真正的民族服裝的命運而拼搏,名為:漢服國運)。秦漢文化開發度目前在國內排行第二,一大批以秦漢文化為背景的影視、遊戲、文學開始盛行,如《英雄》,古典的漢文化轟動世界,其餘熱已經很長時間了,但今年依然不減。其餘優秀作品有《大漢天子》(其中曾傳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說《大漢天子》過於表現漢民族的氣節,傳國內少數民族反對得比較嚴重,對此,也有些人說,相同一些的作品,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成吉思汗……等,也是過去歷史上的史實,民族壓迫也存在其中,相同而已。)遊戲有《秦殤》等。香港文化界,幾十年來幾乎完全是以正統漢之朝代為背景的作品,歷史劇、武俠劇、輕喜劇……幾乎都是如此。近年來開始較多的涉及清宮戲,可能是為了與內地接軌。海外,華人對中國歷史的了解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不能不說,外?吮戎泄爍私庵泄氈揪褪歉齪美?外國的中國專家比中國的中國專家更了解中國(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文化界等等)

缺台灣(當前國人對台灣不了解)

說說海外華人對中國國內文化的認同度。(從這裡可以看到另一種眼光)在毛澤東時代,由於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和印度戰爭,海外華人(事實上所有的黃色人種)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而毛澤東時代在文革之前,人民的精神面貌是相當好的,這一點,親身經歷過的人會有體驗。這一時期對海外華人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海外許多科學家的回國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

文革時期,因為文革本身前途的不確定性,加上中蘇交惡,中國幾乎與世界隔絕,文革的破壞性不被海外華人所了解,十年之後,當中國宣布文革結束之後,海外華人才對中國有了一個新理解,即:動亂的十年。

改革開放初,一系列的開放政策,使得國家生產力大為提高,國家民眾生活水平整體提高,對海外華人界影響不大。改革中期,尤其是進入90年代起,道德的嚴重滑坡、倫理的完全被踐踏,國內進入了一個意識形態混亂的時期。這時候起,對所謂“中國人劣根性”的文章、標題在海外層出不窮。中國“人”進入了一個越來越被外國“人”看不起的時代(和中國政府正好相反)。國家如此,海外華人更加難上加難,如:東南亞屢出不窮的屠殺華人慘劇……而且尤為嚴重的事是,海外華人開始對當今中國文化的不認同感開始增加(說不認同,真的是非常好的貶義詞了)。其中,固然有一向反對中國的政府機構、民間團體對他們的影響,但最主要的,還是國內給他們的現實。如:中國的中央4套節目國際頻道,曾經播放的清宮戲。以及紅遍中國的〈還珠格格〉中連續的長時間的“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格格千歲千歲千千歲。”的吶喊……這些東西,在中國國內真是眼見不怪了,可問題就出在海外。別忘記了,清國在外國眼力就是一個垃圾,清國人的形象:男人辮子+馬褂長袍,女人旗袍小腳在外國眼力更是愚昧、落後、奴性的象徵……在有心人的渲染之下,中國“人”奴性的形象便成了“世界共識”。正好解釋了台灣“去中國化”等問題。(有人說,外國人怎麼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那麼我告訴你,關係大了,一個國家的外國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在方方面面都將起巨大的作用,這些作用甚至影響該國的國家政策,如日本高官為何頻頻訪華解釋外交。明白了嗎?)

進入2000年,隨着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中華民族主義開始在神州點起星星之火,尤其在2003年,更是野火燎原!民族自強的口號響徹神州!加上國家新一代領導人上台的種種做為、神五升天等國家大事。使得國內民族心、民族性開始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不僅僅作用在中國本土上,在海外,這股熊熊的烈火也燃燒着每一個華人的心!

許多的海外華人,從這時候起,開始認識到國內民族主義將能帶給他們帶來什麼。如:神五生空,中國宇航員Taikonaut一詞的發明者:馬來西亞華裔--趙里昱。目前正積極的在為漢文化的文藝復興而努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沒有文化的民族,就不能稱為一個民族。漢文化,是整個東亞文化的淵源,影響力巨大,從今日的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的身上,都能夠看到它昔日的輝煌影子。而漢文化的復興,才是中國重新走向輝煌的必然。

再來說一下中國人“奴性十足”的問題。(用另一面鏡子照中國)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民族,每個人都必然受其文化所影響,中國人真的“奴性十足”嗎?首當其衝,就是視覺。看影視,前面說了,層出不窮的清宮戲在海外是被看作愚昧、落後、奴性十足。而電視劇目前是與大眾生活最貼近的雖然有些清宮戲是為了寫實如〈康熙王朝〉有些是為了宣揚反腐,如〈海瑞罷官〉,有些是詼諧幽默如〈神醫喜來樂〉,有些是純屬抒情+搞笑娛樂大眾〈還珠〉,有些是超人+虛構+性泛濫〈超人微服私訪〉……先不說影視作品的優劣,最主要的,還是歷史原因。清末是一個飽受欺凌的時代,三百年清國使中國科技停留不前,從此落後世界是共識,更重要的是辮子+小腳奴隸制的倒退……而今天如此的泛濫,在外國人眼力,這不奴性嗎?打開你的電視機看看,別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中國人,睜開眼看看世界。過去的歲月雖然都是寶貴的歷史文化,但是,請先有個度,尤其是落後的東西。(又一部大劇 新·《努而哈赤》開拍了,怎麼看來看去每天電視上總是“奴才該死,奴才該死。”“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啊!又來?是不是要人人以後都這麼稱呼?)結論一,影視奴性十足必然在中國人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影響。

其次,看現實。前面說了,熒屏上的東西必然給人民生活上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影響必然是精神方面的。2003年9月29日山東孔子故里曲阜舉行祭孔大典,相信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眼力,穿什麼都無所謂……可正就是這裡,觸到了兩點,第一,歷史上清的外國形象;第二,韓國人的明、清觀念。別忘了。明、清雖然與當時的朝鮮都是主臣關係,但明待朝鮮與清待朝鮮是完全不同,撇開明中期的援朝抗日戰爭,政策是完全不同的。明末,朝鮮庇護明後人免遭滿清追殺,其後人竟敬奉到今,崇禎376年。有興趣可以去查查史料。祭祀,是一個民族從原始社會開始的最根本的信仰,我們經常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就是這種信仰。而今天,神州又將再一次迎來醜陋的復辟,2004年農曆元月1號,將在天壇舉行隆重的祭天活動,200名穿着太監服的國人將與“皇帝”一起,祭祀天地!(請各位看倌參考下袁世凱復辟時的祭天)封建腐敗再次席捲而來,孫中山、黃興等先烈的革命成果面臨極大考驗。而面對這種可悲的事情,國人竟然麻木至此,若無奴化之教育,何以至此?再看台灣,民國奉明朝為正統,視滿清做妖孽,二蔣皆繼承之。而今,大陸以清為正統,與台灣在意識形態上完全背道而馳,雖然現代文明相同性多,但傳統文化卻是根深蒂固的,更兼台灣本地人原民族多為漢族,意識形態上矛盾已經重重,更何況文化上存在的更嚴重對立,一邊是滿文化取代漢文化,另一邊雖然口裡說着去中國,但依然是漢文化,怎麼會有對話談判的可能?結論二,現實上,奴性是真實的……

第三,教育問題和官與民的對立。教育是國家大計,國之根本,當前教育全身弊病,書呆子一大層,只會讀背,會動手的有幾許?有思想、有能力的又有幾許?明知道是錯,敢於糾錯的又有幾許?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又何不是如此?官場上的弊病和問題就更多了……不想再談結論三,奴性呼?奴性也……

最後結果,我們真的很奴性嗎?個人認為,我們並不奴性,那麼是什麼給我們加上了“奴性”這個頭銜?大家想想吧……本人在得知醜陋的封建復辟——仿清祭天,將馬上就要發生在眼前(2004年農曆元月1號),壞了心情,不想再寫了……最後,只想問各位讀者,您是什麼民族?你了解你的民族服裝嗎?你了解你的民族文化嗎?你能說出多少種你的民族所特有文化物?如果2008年奧運會,讓你剪了頭髮戴着辮子,穿太監服迎接外國來賓,你願意嗎?(目前心情壞到極點,國人在為每一寸領土拼搏、奮鬥的時刻,復辟醜劇又上演了,漢文化真的沒落了嗎?看着日本、韓國在漢文化的引導下不斷前進,而我們,漢族的人民卻……)歡迎轉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對黃葦町《蘇共亡黨十年祭》的不同意見
2003: 回保佑:我的一點想法
2002: 美國總統保衛資本主義?
2002: 反腐敗鬥爭的兩種方針和兩個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