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一丁:知识无产权--盗版万岁 |
送交者: 潘一丁 2015年06月24日18:39:2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十多年前,客观上已经认识到,自己在尝试科学解压缩中国文化的基础平台上,总结归纳出来的“新人类社会学理论(简称《新理论》)”,如果按照现有的“产权”概念或标准,早已不容挑战质疑地、拥有绝对“知识产权”的笔者。出于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境界,针对这种必将阻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无知、愚昧、保守,犹如“老鼠爱大米(一味往自己窝里搬)”似的、错误“(知识)产权”概念,发表了一篇题名为《知识属于全人类,没有“产权”》(以下简称“该文”)的、阳春白雪般文字。公开对那些极力要“保护知识产权”的鼓吹者们,提出了挑战。本以为这种理直气壮、有理有据的挑战,理应获得有素有“社会良知代表、栋梁或脊梁骨”之称的、读书人中的有识之士的支持或共鸣。可惜最后却发现,由于跟各自所代表利益的“格格不入”关系,反应居然有如石沉大海。反倒要劳烦那个声称要“维护多数人利益”的相关部门(比如所谓的“知识产权局”),有违初衷、背道而驰地,一次次发动本质上绝对是为了保护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却剥夺了大众“知”的权利)的所谓“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客观起到了替以美国为首,观念落后的西方社会和猴子般高等动物“为虎作伥”的效果。反而成为了真正“阻挠人类社会或文明发展进步”的绊脚石。(声明:笔者对此结论的正确性负责,欢迎公开批评质疑甚至挑战、却坚决反对任何仰仗权力而采取的、卑鄙不光彩的扼杀、封锁行为,并立此存照)!
针对如此的现实,可以不客气、确有把握地说:迄今为止的我们,还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知识”?非但不知道这“有没有知识 ”的判断,关系到人类和畜生(动物)之间的原则区别;也不知道“知识”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是唯一的靠山或力量的源泉。却反而把它当成一种可以拿来囤积居奇,以便“奇货可居”的商品。把自己等同于爱大米的老鼠,却又想用只有人类社会(而不是动物世界)才有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这种类似“鼠辈”的行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弄懂什么是“知识”?反而“贪天之功为己有”般地,将“知识”错当成鼠洞中大米般的“私有财产”了。那到底什么是“知识”呢? 在“该文”中,曾经指出『什么叫“知识”?知识是自古以来,靠以集体分工合作为主、而得以跟动物世界分道扬镳,进入自己“人造”的非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社会),开始自己独有的“文明进程”的人类。从全部实践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中,获得的一切经验,和对客观认知积累的总和。包括文字、实物、雕塑、绘画,和代代相传的技艺、经验、常识,甚至传说、故事、格言、神话的全部。所谓的“知识海洋”就是最恰如其分的形容。』 现在还可以进一步认为『“知识”就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宇宙客观的主观认知、和这种认知被不断微积分(归纳并细化)的过程,以及在从无穷大到无穷小区间内,一切理性认知的积累总和。无论上至天文、下到地理,还是从宏观的物理到微观的化学。全部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而我们人类的个体,从“生物毛坯”的婴儿时代开始,就浸淫在这样的知识海洋中。根据特定(不同的家庭氛围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条件)或随机(偶然机遇)的主客观条件,吸收着不同的知识养分,成长为分别具备各种各样集体分工合作能力的大量普通工农兵,以及其它医生、学者、专家、教授;或少量特殊如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之类,天才型的社会人。理论上,他们在创造一定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对知识海洋,贡献出一点大小不一的,如心得之类的知识养分(尽管多数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正如真正的大海,是由无数含有不同成分、却没有具体出处的水滴组成一样;知识的海洋,也是由无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知识水滴所组成。所以我们也不能从知识海洋中,细分出每一个知识水滴的出处。所以可以认为,任何想把知识“私有化”的企图,本质上都是一种不可取的“贪天之功为己有”行为。由此可见,“知识”又好比一栋由无数各种各样的知识砖瓦以及其它大型功能结构件(如物理、化学、电子学等)构建起来,专供人类居住、生活的“社会大夏”。而在这样的大厦中,其生活品质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完善而日益提升。但是,我们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分清楚哪块砖瓦或结构件、是由哪个制造商个体所提供?更不能将所有权,划归个人或小集体。这种观念本质上就是一种进化不到位的“鼠辈思维”。我们可以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起伏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久远一点的古代中国,由于物质文明尚处在起步阶段。生产工具原始,生产力低下,如果不靠集体分工合作,甚至解决不了个人的温饱问题,所以个体社会人,出于理智的人性,而不得不放弃部分对自由的追求,参加社会需要的劳作,换取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在那样的社会里,知识有限,只能共享和相互启发。没有人可以独占(独占了也没有用)。所谓的“四大发明”,可能就是那个时代的集体产物,那就是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有了积累的可能和交换的条件。并产生了可以替代实物的货币。根据“饱暖思淫欲”的天性规律,那种爱大米的天性鼠辈思维开始抬头,给“私有制”提供了可行性条件。最后连某种特殊的“知识”,也成了可以变钱的财产,在医药界或金属、陶瓷加工之类手工作坊中,出现了只在亲人之间单传的特殊技艺或配方,以维持、保护家族的既得利益。这所谓的“祖传秘方”,其实就是最早的“知识产权”概念的祖师爷。也就是说,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知识产权”这个概念的,又一次证明了西方高等动物只有充当盗版中国文化的“跟屁虫”的份。要是要他们补交“知识产权”使用费的话,就算把自己裤子都卖掉也不够! 可以认为,在中国文化的潜意识中,就根本没有或不屑于“知识产权”这样小肚鸡肠般概念的(因此科学新理论也持“知识无产权、属于全人类”的立场)。所以许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读书人,往往都有“平天下”远大志向,不但立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还总结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标准。更没有听说过孔子的后人,因坐享“论语”或他的其它著作的知识产权,而成为富豪家族的。 其实对中国人而言,早就有“天下文章一大抄”或“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吟诗也会诌”之说。科学而一针见血地,揭示了所谓“创造、发明”的本质,不过就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已。也就是说,任何“创新”的事物(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美国的高科技新发明或莫言的得奖小说)中,都一定有属于他人、他国知识产权的老“知识”基因,无一例外(欢迎不服气者举例反驳)。所以客观而言,那些嚷嚷要“保护知识产权”者,只不过是一些能力有限(甚至已经“江郎才尽”只能“吃老本”)、缺乏自信的人或高等动物。就像老鼠非要把自己偷到洞中来的大米,说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既愚蠢又颟顸,是很不可取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建设速度非但没有因为不设立“保护知识产权”制度而受到影响,反而得益于知识共享的社会老传统,取得了令西方瞠目结舌的飞速发展成就。这突破封锁、禁运,让中国跻身于大国俱乐部的“两弹一星”成果和过程(可以参阅相关专题报告文学或回忆录),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在那个时代,“知识内部分享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凡纳入国家计划的大小科研项目,只要由主管部委开具“介绍信”,就可以到任何保密单位参观、求援(原材料或特殊器件)。甚至可以用建立在当时尚未被破坏的“诚信”基础之上的“实物收据”当场提货。事后再由财务部门负责经济结算,可以大大缩短研制周期,方便极了。而且那时大多数的机电产品,都有详细的说明书,全面介绍其工作原理。甚至还附上完整的电路图,注明元器件的技术参数,等同于为后来者提供了仿制和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条件。可以有把握或根据地说,如果不是后来有人“无知”地提倡胡干、蛮干式“大跃进”,让自己和中国一起走上了没“知识”的歧路的话,那笔者也曾经参与过其中的记忆,本来应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活力、最有希望和美好前途的年代。 所幸的是,今天的党中央和习主席,又提出了“全民创新”的口号,按科学《新理论》的解释,应该就是号召全社会都来进行『新的“知识”的排列组合』而《新理论》就是在解压缩中国文化获得的“知识”基础上,重新进行科学排列组合的结果。所以《新理论》认为,这个口号一旦付诸正确的实践,必将取得显著的成效。 但是,为了避免再次重蹈“说对话做错事”的覆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从理论上建立“知识无产权、属于全人类”的观念,打破对专家、权威的迷信、盲从等“知识产权”的垄断;而在行动上更要理直气壮地喊出“盗版万岁”的口号,因为“盗版”的本质,就是对知识的复习和再利用,也是对错误“知识产权”概念的直接挑战。然后在仿制的基础平台上(像日本当年成功走过的那样),进行从量变到质变的创新。而不要拘泥于非要“从零开始”的乌托邦。最后像猴子孙悟空那样,自以为翻了十万八千里的筋斗,到头来才发现,其实并没有翻出那个“知识”的五指山,只不过是自己又“多撒了一泡尿”而已。如果盘点一下那些被我们说成是“首创、领先”并引以为自豪的成就,难道你们敢说自己没有“盗版”前人或他人提供的现成“知识”吗?(这里就暂不举例,给别人留一个“驳斥”的机会) 也许有人会振振有词地反驳说『这样会打击群众“创新”的积极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好像“毛语录”中有一句值得反思的正确名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那么请问:难道我们可以不计后果地、要用“鼓励喻于利”的政策,来把中国变成一个全民一起“向利看”的“小人社会”吗?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中国人认同、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并开始付诸实践的话,那个想“再次崛起”的中国“梦(现在只是个梦)”,就一定会梦想成真,同时还必将能带领全人类登上一个文明的新台阶。为此,科学《新理论》在已经公开宣布放弃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更要振臂高呼:知识无产权--盗版万岁!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