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原創]美國白人民族主義/至上主義的歷史根源與現狀 上篇
送交者: 萊茵蘭人 2020年11月06日15:48:0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美國白人民族主義/至上主義的歷史根源與社會現狀 (上篇)


前言:唐納德·特朗普任內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的再度高漲

當前的美國正經歷着對少數族裔的態度,尤其是對非洲裔和拉丁裔等少數族裔的態度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和積極轉變的時刻。今年五月末在明尼蘇達州發生的白人警察謀殺手無寸鐵的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事件,導致各州掀起了風起雲湧而又波瀾壯闊的民眾遊行和示威,這場偉大的鬥爭噴發了美國民眾對白人警察向有色人種濫施暴力的強烈抗議和巨大憤怒,記錄了他們對深深紮根於美國歷史中的、對非白人各種族長期奴役、壓迫和歧視的社會傳統的深切痛恨和全面清算,更反映了他們對這個國家標榜的所謂“人人生而平等”的獨立宣言理想和“人民主權”的莊嚴憲法誓約的嚴重質疑和殷切呼喚。

這場聲勢浩大的民眾草根運動方興未艾,其矛頭直指美利堅從立國以來始終籠罩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領域的白人民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白人優越主義)、白人種族主義的理念、法律和社會實踐。筆者認為,雖然這場以“黑人生命寶貴”(Black Lives Matter)為標誌的群眾運動最終還是不能徹底肅清滲透了240多年的政治流毒,卻定能在相當程度上為使美國的種族關係和社會進步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發揮出強大的催化劑作用。

2017年初,白人房地產開發商唐納德·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自那時起,美國的白人民族主義/至上主義的觀念和思潮出現了幾十年來未有的頑強的再次抬頭,各種白人仇恨團體與日俱增,他們和美國其他極右翼團體組織了多次種族主義集會,並蓄意製造社會衝突,其中的一些極端分子在各地頻頻掀起暴力恐怖攻擊,致使許多少數族裔居民慘遭殺害,種族衝突不斷加劇,民主法制遭受踐踏,政治環境空前分裂,社會安全面臨巨大威脅。

美國白人民族主義/至上主義的高漲是當今美國各類社會重大問題的根源和癥結。為使國內讀者比較清晰地把握美國目前紛繁複雜的政治和社會現象,筆者收集了大量資料,寫成了這篇兩萬兩千餘字的文章。文章共上下兩篇,結構上分為前言:特朗普任內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的再度高漲;四個大部分:I. 作為全球白人政治意識形態的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II.體現美國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歷史傳統的移民立法;III. 唐納德·特朗普與美國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的共生關係;IV.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暴力恐怖攻擊已經成為美國當今社會安全的主要威脅;結語:白人民族主義/至上主義極大地分裂了美國社會、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英語參考文獻。

期盼廣大讀者群關注並予以批評指正。

I. 作為白人政治意識形態的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

白人民族主義(White Nationalism)和白人至上主義 (White Supremacy)本質上是一種全球性的白人意識形態。首先,什麼是白人?大多數的白人民族主義者以非常有限制性的方法來定義白人。在美國,雖然並不是絕對地排斥,白人通常是指非猶太裔的歐洲祖先。

白人民族主義者支持或擁護這樣一種信念,即白人是一個種族,他們尋求發展並保持一種白人種族和國家的身份和特性。他們認為白人應該在主要是白人的國家(例如美國)內占人口的多數,保持他們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支配或統治,並在國家的公共生活中處於主導地位。白人民族主義還追求實現所謂的“泛白人民族主義”,其特徵在於主張的國家領土與現有的政治邊界不同,他們通常將白人民族國家定義為純粹的族裔或文化群體的組合;鼓吹一個實體上的或精神上的白人國家。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家凱瑟琳·貝露 (Kathleen Belew) 說,“白人民族主義者想象中的國家是雅利安人的國家”。歷史上的雅利安人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後來納粹德國歪曲了雅利安人的概念,將北歐五國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區的金髮碧眼的日耳曼人定義為雅利安人的典型性狀。

白人民族主義者聲稱他們力求保證白人種族的生存,鼓吹白人要自我保存歷史文化。他們中的許多人相信種族混合(異族通婚)、多元文化主義、非白人移民以及白人的低生育率正在威脅着白人種族,甚至認為這些現象已經成為對白人進行種族滅絕的號召而得到推廣。哈佛大學政治科學家塞繆爾·菲利普斯·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在描述白人民族主義者時指出,這些人強調,在人口統計學上顯示出來的美國正在向非白人社會的變動將會帶來一種在智力上和道德上較為低下的文化層次,例如美國現行政策上的平權優惠性(Affirmative Action)的差別待遇、移民的貧民窟和衰退的教育標準。他們因此極力主張移民應該只限於具有歐洲祖先的人們。在宗教上,白人民族主義者涵蓋各種基督教的教派,但主要由基督教新教徒構成,基督教身份是白人民族主義各宗派家庭的聯繫中心。

與白人民族主義相重合但又有區別的是白人至上主義(或白人優越主義)。白人至上主義採納社會達爾文主義和納粹主義的理念,認為白人天生比其他種族優秀,所以白人應當主宰其餘種族, 對基因和智力的痴迷一向是白人至上主義的標誌。除了這些屬於意識形態的部分,白人至上主義還有一個結構性的優勢。美國政治科學家 特哈瑪·L·本雅西(Tehama Lopez Bunyasi) 告訴持自由主義立場的沃克斯新聞網站(vox.com)說:“白人至上主義具有政治、社會、經濟和心理上的利益和優勢的系統,它是一種在真實世界中被用來建立政府和制定政策的實際體制”,也即是通過構建國家機器與法律來確立白人的主導地位。美國國家自建立起,在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保護白人特權與奴隸制的工具,僅憲法中就被寫入至少七條維護奴隸制的條款。紐約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克里斯托·佛萊明(Crystal Fleming)說,“這在整部歷史中都是一貫的”。白人至上主義為奴役黑人、屠殺美國本土居民印第安人以及在分配資源的全部過程中採取有利於白種美國人的模式提供了理論依據。

近現代對建立白人民族主義種族國家影響最大的,是反烏托邦小說聖徒之營和政治小說特納日記,以及所謂“大取代“的陰謀論。

法國作家讓·哈斯派爾(Jean Raspail)在1973年創作的反烏托邦小說聖徒之營(The Camp of the Saints)描繪了第三世界大舉移民,導致西方文明崩壞的故事,以此證明建立白人種族主義國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小說的主題是印度的難民對法國海岸的入侵,而法國社會和軍方不知所措,沒有屠殺那些在法國海岸登陸的移民,最終導致了西方文明的徹底崩潰。這本小說是法國對現代暴力的種族主義做出的貢獻,出版以來成了白人至上主義者的中心教材。美國梅隆財團的繼承人柯迪拉·斯卡夫·梅伊得到此書如獲至寶,花了大錢把聖徒之營翻譯成英文並於1975年在美國廣泛發行。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書評雜誌柯克斯(Kirkus Star)說得毫無保留:“出版商重磅推出聖徒之營,就像推行(希特勒)我的奮鬥一樣”。“這本書的每一個字都透露着種族歧視,它把種族作為人物最主要的特徵。”斯坦福大學法語教授及研究當代法國極右主義的專家塞西爾·阿爾杜伊(Cécile Alduy)這樣寫道,“在這本書的描寫中,歐洲被一波波的移民占領,他們就像瘟疫一樣蔓延。”她認為這本書“把所有事都架構成種族之間至死的戰鬥”。

特納日記(The Turner Diaries)則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威廉·皮爾斯 (William Luther Pierce)化名安德魯·麥克唐納 (Andrew MacDonald)於1978年撰寫的政治小說。書中描繪了因美國政府沒收私人槍支而導致了右翼革命戰爭,最終聯邦政府被推翻,並且伴隨而來的種族清洗消滅了所有美國的猶太人、同性戀者及非白種人。威廉·皮爾斯曾創立新納粹組織國家聯盟,宣揚白人優越論,排斥非白人和非基督徒。自該書出版以來,紐約時報將其評為“露骨的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的政治小說;美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 (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則稱其為“右翼種族主義者的聖經”。作為文藝作品,特納日記虛構了通過發動種族戰爭從而將美國變成白人民族國家的情節。一言以蔽之,該書號召白人要為建立一個國家的政體而團結一致:或是在一個白人的國土上,或是在一個白人的世界裡,通過對其他種族的暴力屠殺或驅逐而實現目標。

臭名昭著的白人民族主義/至上主義所謂的“種族清洗理論”加劇了危險的意識形態和行為。在這方面,法國作家和極右翼活動分子雷諾·加繆(Renaud Camus)在其2011年的同名著作大取代中杜撰出“大取代”一詞(Le Grand Replacement),這是一種極右翼和白人至上主義的陰謀論。該理論聲稱,在“取代論”精英們的共謀或合作下,法國的白人人口——以及歐洲的白人人口——正逐漸被非歐洲人口,特別是來自非洲和中東的阿拉伯人、柏柏爾人和撒哈拉以南的穆斯林人口通過大規模移民、人口增長和歐洲出生率的下降而取代。“大取代”理論爭辯說穆斯林移民法國是對法國本土人民種族清洗的一種形式,宣稱歐洲白人將逐漸被膚色較深的非歐洲移民所取代,作為反應,法國需要對此做出果斷地行動。

那些受白人民族主義鼓舞的大規模槍殺案製造者,從挪威的安德斯·布雷維克(Anders Breivik) 和美國南卡州的迪倫·魯夫(Dylann Roof) 到新西蘭基督城的殺手法蘭克·林奇(Frank Linch)都在他們發動恐怖攻擊前寫下的“宣言”中重複了加繆的警句。這些含糊不清的警句鼓勵那些有謀殺心理的槍手們使用這個概念來針對任何在他們眼中的外來者,包括穆斯林、錫克族、拉美人、非裔美國人、猶太人和挪威左翼活動分子。福克斯新聞極右翼電視主持人塔克·卡森(Tucker Carlson) 和勞拉·英格拉漢姆(Laura Ingraham) 經常提倡這些思想觀念。例如,英格拉漢姆 有一次聲稱移民計劃是 “以一個新美國來取代舊美國”, 卡森說他是 “為美國人着想”,因為“沒有人關心他們,這就像說,‘住口,你將死了,我們來取代你’”。2017年在維吉尼亞州夏洛特鎮舉行的白人民族主義者的集會上,人們高呼“你們(指非白人移民)不能取代我們,猶太人不能取代我們”的口號。管中窺豹,可見“大取代”陰謀論影響之廣,流毒之深。

美國國內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的信奉者鼓吹的那些聳人聽聞的種族言論與上述國際代表人物的“學說”可謂異曲同工。

首先必須提到的是大衛·杜克(David Duke)。杜克是前共和黨路易斯安那州州議員,美國白人民族主義者和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政治領軍人物、反猶太人的陰謀論者、前三K黨的大祭師、一個重罪犯,並是總統特朗普的狂熱支持者。他說:“種族的理想主義就是一個國家人民品質最大資源的思想。。。我們唯一的種族拯救在於維持一個堅持種族理想主義的、團結我們人民的白人種族聯盟”;又說,“在現代美國,猶太人主導了使美國非基督教化的努力。。。他們幾乎不享有人們稱之為以色列人的舊約的傳統。共產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都是從相同的猶太人的靈魂中產生的。。。猶太人的勢力是無所不在的”;“如果你是白人,並且你對你自己人民甚至你的孩子的福利感到關切,你就被認為是種族主義者。今天真正的種族主義不是白人製造的,而是針對白人的”。杜克不僅有白人種族主義的言論和綱領,而且有白人種族主義的具體行動,下文還將述及。

其次是美國政治評論員、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帕特·布坎南 (Pat Buchanan)。早在福特總統期間,布坎南就希望福特總統任命他為駐南非大使,以便他在南非支持種族隔離的政府。1992年他的總統選戰是導致今天白人至上主義復活的直接先驅。他仔細研究了新納粹組織和大衛·杜克在路易斯安那州州長的選舉中得到的成功,認為可以結合杜克的排猶主義和對美國內戰前南方奴隸制邦聯的懷舊而掀起一場民粹主義的選戰。布坎南在其總統選戰中發表了一篇演說,呼籲執行“美國第一”的“一種新的民族主義”,他爭辯說這將保證“我們西方的傳統會由未來的幾代人繼承下去,而不是被那種多元文化主義當作垃圾填埋”。雖然老布什最後取得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布坎南作為一股政治力量消退了,但是他的選戰顯示了白人至上主義思想的號召力。

再次是理查·斯賓瑟(Richard B Spenser),他是美國全國政策研究所(National Policy Institute)的所長,一個新納粹分子、反猶太人的陰謀論者和白人至上主義者, 在2016-17年以代表另類右翼運動而著名。所謂另類右翼(alt-right或alternative right)是美國右派政治思想中反對主流保守主義的一個派別。這一派別總體上並無正式確定的政治理念,但其擁護者多支持唐納德·特朗普,贊同其公開反對移民、反對多元文化及反對“政治正確”的思想。斯賓瑟所主持的另類右翼網站(AlternativeRight.com)的宗旨是致力於保護 “美國和全世界歐洲人後代的傳統、身份認同和未來”。他爭辯說,移民和多元文化主義是對美國白種人口的威脅,並說他的理想是一個“白人的族裔國家”。雖然他承認這仍然是個夢想,但鼓吹通過“和平的種族清洗”把非白人從美國的土地上清除出去。

II.體現美國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歷史傳統的移民立法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其最初的移民主要來自歐洲的幾個國家,如荷蘭、英國和德國。不過第一批的移民卻是菲律賓人,他們在1587年就到達了北美西岸的加利福尼亞。最初的英國和其他歐洲移民定居點在1600年左右出現在北美東海岸。1619年,非洲人作為奴隸開始被運送進美洲。此後,美國經歷了主要發端於歐洲的綿延不斷的移民潮,一直到發生美國獨立戰爭的1775年。

以歐洲白人移民為主體的新生美國,從一開始執行的就是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的立國原則。從那時起直至1960年代上半期,這一原則一是體現在國會通過的幾個白人種族主義的歸化和移民法案上,二是體現在南北戰爭後代表南方白人種植園主殘餘叛亂集團的三K黨的兩度興起及其種族主義的罪惡行徑。

美國政府在制定並通過具有白人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移民法和公民權利法方面有着漫長的歷史。1790年美國制定的第一部國籍法1790年歸化法案 (Naturalization Act of 1790)規定,只有品行良好的自由白人移民才可以歸化為美國人,這就把那時相當一部分的人口排除在外。這個規定並沒有發生重要變化,直至美國內戰結束以後的年代裡。1875年,美國通過了第一部移民法,即佩奇法案(The Page Act of 1875),也被稱為排亞法案,該法案禁止亞洲勞工與妓女以及在其國家內被判處有罪的人進入美國。因為亞洲婦女很難證明自己不是妓女,所以她們基本不能移民美國,這是幾年後出籠的排華法案的先聲。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禁止所有中國勞工進入美國,規定中國血統的移民子女在今後十年內不能進入美國,並在1892年和1902年分別獲得延長。這是美國通過的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1924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移民法案(Immigration Act of 1924, 也稱Johnson-Reed Act),以及包括在內的特別條款排亞法案(Asian Exclusion Act)這是一整套為了限制移民數量的聯邦法案。

除了國會的幾項白人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的立法外,美國民間也掀起了排斥非白人移民的運動。1905年由67個工會在加州舊金山成立了排亞聯盟,並受到勞工領袖和歐洲移民的支持,試圖進一步影響限制亞洲移民的國會立法。正如早前的白人種族主義參議員、第七屆美國副總統約翰·卡德威爾·卡爾霍恩(John Caldwell Calhoun, 1782-1850)曾說過的那樣,“我們從來沒有夢想到要把非高加索種族之外的民族吸收進我們的工會—自由的白人種族。。。這是白種人的政府”。

19世紀後期美國內戰中南方邦聯被打敗後,雖然黑奴得到解放,白人種族主義在南方仍然得到死灰復燃。1866年,三K黨由南北戰爭中被擊敗的前南方邦聯軍隊退伍老兵組成的、代表白人種族主義叛亂集團的第一波三K黨成立。三K黨(Ku Klux Klan,縮寫為K.K.K.),是美國歷史上和現今一個奉行白人至上和歧視有色民族/族裔的黨派,是美國種族主義的代表性組織,也是美國最悠久、最龐大的種族主義組織。在其發展初期,三K黨的目標是在美國南部恢復白人種植園主的勢力,並反對由聯邦軍隊在南方強制實行的改善舊有黑人奴隸待遇的政策。這個集團在非裔美國黑人中散布恐懼,經常通過暴力來達成目的,並向美國白人傳遞信息,即雖然南方邦聯的各州不復存在,白人比黑人優越並將仍然處在頂層的地位。1871年,尤里西斯·格蘭特總統簽發了 三K黨和執行法案(The Klan Act and Enforcement Act) ,強行取締了這個政治組織。

第二波三K黨的興起則是在1915年至1940年,這次該黨更加集中於白人民族主義和美國本土主義,他們的口號是:“100% 的美國主義”和“美國人的美國”,這裡的“美國人”指白人和新教徒。第二起的三K黨在1920年代達到高峰,聲稱擁有全國符合身份人口的大約15%,也就是有4-5百萬白人男性加入,直至1940年代逐漸消亡。

1965年由當時的總統 林登·約翰遜簽署的移民和國籍法案(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 ,亦稱Hart-Celler Act)成為美國移民發展歷史上的分水嶺。該法案是美國這一時期民權運動的副產品,它的通過並不在於謀求促進從亞洲、中東和非洲的移民,而是取消了基於種族移民的限額制度,而把移民的優先權落實在家庭關係和工作技能的基礎上,給與在美國有親屬關係的潛在移民和美國勞工部認為是關鍵的職業移民以優先權,其意義在於最終承認種族移民機會均等。結果是,此後幾十年內顯著地和非有意識地改變了美國的人口結構:移民種族的擴大、民權運動的推進和多元文化的發展使美國不再是建立在白人身份認同基礎上的國家;而美國的白人民族主義者則哀嘆這個法案是美國作為一個雅利安人國家終結的開始。(上篇未完,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香港黃背心造反並非為民主,而是為了破
2019: 電磁感應_電磁爐原理
2018: 亨廷頓政治視野的整體性考察
2018: 席給民營企業家餵的是定心丸還是斷魂散
2017: 中美的態勢與實力——給你開一個小腦洞
2017: 紐約華人團體聲討郭文貴進入第96天
2016: 無德小人居君子之位,國家傾,天下大亂
2016: 據說希拉里已經殺開了一條血路
2015: 解析C919
2015: 尹勝:論自由與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