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所謂王道,在我一方----王道標準微論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02月17日19:37:4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所謂王道,在我一方----王道標準微論

 

余東海

 

中道是最正確的道德標準和價值標準,

王道是最正確的政治標準和文明標準。

-----東海曰

 

王道政治,即儒家政治,仁本主義政治,中道文化在政治領域的落實,儒家外王學實踐的最高成果。唯中道文化才能導出王道政治,唯王道政治才能導出王道文明,即仁本主義文明,中華文明。

 

王道政治可分為傳統式和未來式,傳統式又有不同的制度模式,包括原始大同式和傳統小康式,小康式又有封建制和郡縣制之別。但無論什麼模式,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則和標準。

 

東海《中華憲政綱要(第三稿)》中提出的仁義、誠信、民本、德治、公正、厚生、自由、和諧等等仁本主義價值觀和中華憲政基本原則,就是王道標準。四書五經中關於政治的肯定性闡述,都涉及王道。我認為,儒經中有五段聖言,就是王道的基本內容和共同標準。

 

其一是《禮運》中開頭一段,分別介紹了大同王道和小康王道的具體狀況。這段話大多數人都熟悉,就不錄了。

 

其二是《洪範》中一首古老的詩,概括了王道的基本原則。詩曰:“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

 

其三,《孟子·滕文公上》中對堯舜稷契為政的介紹,其中關於五倫的一段最重要。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對五倫的高度重視是王道最重要的特色。

 

其四,《孟子·盡心下》記載,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犠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王道原則也。進行一下現代轉換,就是民為重、國家次之、黨更次之,元首為輕。這就將黨、國、民的關係理順了,本末、主客關係分清了。國家、政黨、元首和廣大官員都要以民為本,效忠人民,堅持愛民主義。愛國愛民是政黨、元首和官員不可推卸的責任,人民愛國愛黨則是政治有道自然而然的結果。人民不愛國,責在政黨;官員不愛黨,責在元首。

 

其五,《孟子•公孫丑上》記載,公孫丑問:“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曰:“然則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

 

公孫丑問,伯夷伊尹與孔子相同否,孟子答以不同。但他們也有相同的地方。他們如果擁有百里之地而為君,都能讓諸侯來朝,為天下之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所不為。這是他們也有相同的地方。

 

荀子也有同樣說法。荀子說:“挈國以呼禮義而無以害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然扶持心國,且若是其固也。”(《荀子·王霸》)

 

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這是王道原則,也是為人為政的底線,不僅儒家,一切正人和正義力量都應該守住,連利己主義的楊朱派都能守住。殺害無辜的人物和勢力,一定非正義。無論什麼勢力,無論其目標、理想是什麼,只要允許使用危害、殺害無辜的手段,就是邪惡勢力,就不允許存在。

 

東海總結的“儒家核心要旨”包括五常、五倫、五觀、大學三綱、白虎三綱、良知四德、淑女四德等,都是中道特徵和標準,涉及政治者就是王道特徵和標準。

 

王道與天道、中道、仁道這三個概念密切相關而同中有異。分而言之,天道即乾道,與坤道、人道三足鼎立;統而言之,天道涵蓋坤道、人道,為人道之核心

 

天道落實為文化,即中道,也稱為仁道,“允執厥中”即“宅於仁”。仁道、中道落實到政治,即王道。王道體現於制度,即禮制。故《禮運》言言“禮本於太一”,太一即天道;又言“禮本於仁”。翻譯為現代話就是,禮樂制度植根於仁德仁性。

 

仁性即人性、人道的根本,即“朝聞道”的道。這是人類超越生死的根本途徑,而“志於道”就是中道本色、中華特色的終極關懷。

 

西哲說:“政治是世俗社會的終極關懷,宗教是精神世界的終極關懷。”東海曰,宗教作為精神世界的終極關懷,品質不正;自由政治作為世俗社會的終極關懷,正而不中。唯中道文化提供的精神世界的終極關懷和世俗社會的終極關懷都大中至正,並同歸於仁,將兩者圓滿統一於“性與天道”。

 

“性與天道”落實於政治為王道,王道落實為制度即禮制。借用佛教三法印說,儒學有三法印:道德仁本,政治民本,宇宙人本;王道也有三法印:中道道統,禮樂制度,科舉制度。

 

王道政治,主權在民,這是儒家與自由主義的一大共同點。涉及主權,民意最大。支持者多就意味着天意所屬,君子應該當仁不讓;支持者寡則意味着天意不屬,君子應該主動讓賢。權力交接的時候,武力強取是強姦民意,固然野蠻;選舉舞弊是詐取民意,也極卑鄙,都與王道精神背道而馳。

 

必須承認,家天下時代,主權受到治權嚴重侵蝕,這是歷史的局限性。但是,理論上主權仍然為民所有。古今極權主義,包括暴秦家天下、長毛教天下和紅毛黨天下,都是治權獨大,吞併主權教權,三權合一。西方政治,人民主權歸屬明確,治權領域三權分立,然教權不在儒。這是自由政治與王道政治的根本區別之一。王道強調三權分立:主權在民,治權在君,教權在儒。

 

王道追求自由和秩序雙優,在不同時代側重點有所不同,據亂世、昇平世側重秩序,太平世側重自由。故不同時代制度選擇也與時偕宜,可以封建制可以郡縣制,可以君主制可以禪讓制,可以家天下可以公天下。

 

王道政治的意識形態和指導思想是仁本主義。以仁為本,可以根本性地、最大程度地光大仁德、弘揚仁道,故儒家文化和王道政治最為優越。

 

西方現代文明以人為本,也有助於仁愛的擴充,故西方人本思想、自由政治也有其文明性正義性,自由民主法治人權平等堪稱次一等的普世價值。最可怕的是以仁為敵,那是根本上滅人性、毀人道而非人化。

 

王道是最好的政治,偏離王道者次之,如傳統中國霸道和現代西方霸道,就是次文明;違背王道者野蠻,古今中西所有極權暴政都是野蠻政治。

 

綜上所述,儒家王道政治,既非專制主義,更非極權主義,也非民主主義,又非自由主義,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王道政治制度形態是禮制,意識形態是中道,基本原則是民本。民本與民主同中有異,都是正道,與民主主義則有正邪之別。

 

儒家君子追求、推行和實踐王道,終極目的是為了成就自己,不需要民眾感恩戴德。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東海曰,儒之行者為己,為民也是為己。同時儒家相信,為官為政者,只要真正一心為民,有大功德於民,終極進入人民的口碑和歷史的殿堂,公道自在人心故。

 

儒學應該宣揚,但不能勉強於他人,也勉強不了。中道而立,能者從我,不能者自便。同樣道理,王道應該追求,不能強加於社會,也強加不了。君主社會,得君行道;民主時代,得民行道。極權時代,君不君民不民,何時有機會行道,有命在。一方面盡我心力,一方面聽從天命。做一天儒者撞一天儒鍾,做一天火把發一天光亮,如此而已。2021-2-16

首發於北京之春http://www.bjs.or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因抗疫全封閉,僅Z朗意回應《自述》正
2020: 謠言:病毒來自實驗室
2019: 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的價值觀危害性
2019: 作為誨外反新化運動的代表獨壇竟因胡大
2018: 這樣的中國如何能夠崛起
2018: 接受慘痛教訓,再莫混淆、顛倒敵我了
2017: 非法移民在美國是最弱勢群體,除了藍天
2017: 暗殺金正男到底誰幹的?, 參考馬航370
2016: 秋念:全世界無產者,打起來
2016: 上海姑娘的除夕逃亡:折射的不是農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