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精神的贫穷、不文明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战争、屠杀、伪善
送交者: 彼德 2022年05月23日20:04:0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精神的贫穷才是最大的敌人──周文伟事件有感(ZT)


南加州屠杀血桉,周姓凶嫌来自台湾,竟在台湾当过副教授,此次血桉之凶残,其先在外面把门意图封死,进入准备大开杀戒,带有至少 300 颗子弹,此凶残灭裂,令人齿冷,竟只为反台独而已?

 

我们惊讶的是,一个可以当知识份子,社会中间的人,竟然诉诸最野蛮反人类的行为,而且没有实质个人利害关係,对于陌生人,更是同样来自台湾的人,竟然开得了枪,若非其扣枪不顺,相信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同时我们也见到衝去自我牺牲的郑医师,其高直的人格,与凶嫌恰成天使与魔鬼极端对比。

 

当然,我们也可以分析凶嫌婚姻破裂,妻售屋携款回台,家人未同住,言行渐乖僻,还曾子弹打窗牆壁打入邻屋,后来被逐出公寓等事与因素,但是我们震惊的是这样高学历的人,是这样精神极端贫穷的人,要是他掌国家大器,当然戮杀不输希特勒。

 

文明的最大敌人,就是精神的贫穷;物质的贫穷可以克服,精神的贫穷,平时以法律压制着,一旦爆发,就非常恐怖。

 

台湾从上个世纪几十年来的奋斗打拼,到现在已是全世界贸易强国之一,民主与经济都ㄧ样繁荣进步,但是文化价值的边缘化,才是最令人担忧的,因为文化价值在提炼出一国的进步方向,当人们有价值观,这繁荣纔有凝聚力,奋斗才有所本,而非抢贪,四分五裂。

 

犯下屠杀大罪的周姓嫌犯,犯前当知下场,还宁愿毁己杀人,其黑暗灭裂,竟然是在台湾环境长成的!台美关係裡,从没发生这种恐怖主义的命桉,令人惊觉政治衝突已现出红灯。

 

我们仍然要力倡民主多元,以对抗封闭独裁,但繁荣外表下,若没有健康多元的文化包容种籽,当繁荣衰退或军事衝突危机,则狼与狈尽出,一个价值崩裂的社会,是先窒死自己活路的。

 

台湾国安与立法要提早预防恐怖组织藉由政治理念藏伏,但是开放健康,走向文化尊重多元的社会,仍然是我们一直的方向。从周姓嫌犯,我们看到精神贫穷的极黑化,放大来看,此亦是中共独裁强调经济,内裡仍是精神贫穷的极黑化,连反人类的灭族政策都敢为,台湾反共反独裁,但是切勿让自己精神贫穷化,而被视为五十步笑百步,那就是在耻中不知为耻了。

(以上转自上报)

----------------分界线-----------------

「文明」的本质(ZT)

「文明」或者「做过文明人」,「文明行为」,「这样比较文明」,是我们一个常说,常用的字眼。我们心底裡总认为,文明就是好的,不文明就是不好的。我们追求要建立一个文明的世界,我们人类今天的生活就是建立在现代文明之上……以上,说了这麽多个「文明」两个字。


「文明」到底是甚麽?


很自然地,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去查辞典,或者查百科全书。然后你得到的答桉,其实是很广泛而且含煳的,例如在维基百科中文版裡,关于文明的解释指的是文化,分工,城市化,公民化,先进社会文化状态的综合体。涉及的东西非常广泛,从科技到道德与分工合作,什麽都是文明。


将这个定义当成答桉,其实也不坏,但是我们就思考一个问题:



当现代人拿着高威力的武器,例如高爆炸药,将人炸成碎片,以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又例如某些组织将杀人的影像上传到YouTube,用作宣传用途,以吸收更多的会员。这些,到底是文明,还是不文明?



恐怖主义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是非常近代的东西,恐怖主义要变得有效,他需要能够将这些事情有效传播的媒体,需要能够以少数人员就可以造成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前提是,大家先活在一个具安全感的社会,其安全感才能够得到破坏。这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反而是困难的。而且,他的背后逻辑也是理性的,他的前设是「不对称战争」,恐怖主义是「弱者对抗强者」的理念下的最终产品。


例如那些反美恐怖份子们,自然没有能力明刀明枪跟地球上最强的美军抗衡,不可能拥有巨舰大砲,如果他们正面组一支军队对抗美军,瞬间就被瓦解。恐怖主义却令他们在更低的成本,不论人数和资源下,能够对发达国家构成困扰,使他们虽然不见得能达成愿望,却持续成为一个问题,我们厌恶恐怖主义,却不能否认他背后的战略理性。讽刺的是,我们认定是「不文明」的恐怖主义,他的成立却完全建立在我们的文明基石上。


要达成这些,没有精密的社会分工,现代的产业,军事科技与资讯科技,等一切「文明」的东西,是无法达成的。这些行为完全是建立在人类文明上,可是我们却能够从心裡真实的感受,觉得这些行为是野蛮的。即便这些野蛮的行为,却是建立在累积了千年的科技,组织,意识形态,战略和心理学效果分析上。


他们野蛮但不古老,先进而不文明。


换句话说,即使高科技,理性,而且有组织化的做一件事,那件事也可以是一件不文明的事情。当然,提出这样的课题,我并不是第一个,争论此课题的人一点也不会少。甚麽是文明,甚麽是不文明。


要看文明的本质,得从「不文明」开始


人类在原初更像其他野兽的状态下,也就是在大自然中生存时,生活的重心就是在于怎样维持生存,取得足够的食物,保卫自己不受勐兽侵害。当食物不足时,你屠杀同类,抢夺其他人类的食物,甚至将对方当食物吃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决定一件事对错的,就是你能否生存下去,传宗接代。


我们讲的礼仪,道德,关怀,在生死存亡为第一位的情况下,是难以存在和实行的。我们讨论一个先民没有礼貌,没有道德,跑去吃人肉,甚至是自己子女的肉,丢弃老人让他自生自灭,这也是没意义的事情,因为他所面对的就只有这样的环境,他被迫这样做。


相对而言,我们却看看感恩节的故事。当年白人刚刚移民北美洲,初期难以生存,当地的原居民则送上了食物,让他们渡过了冬天。虽然他们没有很高深的科技,没有很複杂的社会架构,可是却愿意帮助一群陌生人渡过难关,这个行为,不就正正是我们所说的文明行为吗?


并不是只有先民的例子,为何我们害怕战乱?因为战乱的时代,人类会被迫做很多残忍,不道德的选择。我们也听说过所谓的「易子而食」,指的是春秋时期,宋国被楚国围困,互相交换饿死的孩子食用以保存生命。在此时,我们深明他们的现实情况有多恶劣,也无法指责这如此不道德。


在近代,纳粹德国有系统的屠杀犹太人,算是文明还是不文明?对于屠杀犹太人的技术官僚来说,他们就只是执行命令的公务员,他们的手段是技术的,有效的,只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强势的纳粹统治下,这些人很可能根本就难以对抗大环境。这些残忍的行为,儘管先进、组织化,但不文明。


文明与否,跟社会的先进,富裕,複杂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係。拥有现代科技的我们,不见得比起古老的人类更文明。使用枪的人,不见得比使用刀的人更文明。西装楚楚的现代受薪族,不见得比起一名印第安勇士更文明。在某些环境下,拥有高科技的我们,可以比那些欠缺科技的人,更为野蛮。


文明取决于人类面对环境时,会为了现实而扭曲多少本性


就像上面易子而食的例子,易子而食,是因为想吃别人的儿子,贪恋人肉的美味吗?不是,易子而食是在严重飢饿,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所做的选择。我们在文明的社会中,是不需要面对这样的抉择。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当一个没做甚麽坏事的好人。但在不文明,动不动就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中,人类要当一个不违良心的好人,则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为了生存,即使不想吃人肉,也要咬咬牙吃下去。为了生存,即使不想杀人,也要杀人。为了生存,即使不想执行屠杀的命令,也要执行。不文明就是一个压迫你去做这些行为的现实,你在事后面对的只有两个结果:第一,是维持一辈子的心理伤害或罪恶感,第二则是认为自己没做错,从此改变了自己的道德观。变成了一个把吃人肉,杀人,出卖,屠杀都视为理所当然的人。


在一个文明而丰裕的社会,你想要不吃人肉,想要不出卖人也能够安然生活,想要诚实而不说谎,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用权斗贪腐,想要乐善好施,要过一个不需要跟良心作对的生命,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你不会因为你没有做出不道德的抉择,而使你的生活或生命受到威胁。


故此,只要我们的时代,陷入一种你在面对现实环境下,所有原则和界线都不断退后的情况,我们就是在走向不文明。不论我们的科技怎样进步,社会怎样複杂化,在文明上我们还是在倒退。

(转自联合报)

----------------分界线-----------------

哪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会是贫穷?(ZT)

"Who, in love, is poor?" 这是爱尔兰作家王尔德(Oscar Wilde)説的。跟很多王尔德的警句一样,这句说话是发人深省,并能把人引领到无限的思索领域中。

值得指出的是:这句说话跟早前古多迪提过的费沙观点有着一脉相承的地方,正如费沙所言,收入其实是一连串的事件(income is a series of events),而且归根结柢,是内在和心理上的东西(inner events and psychic experience)。若我们能从早前提到的费沙《利息理论》的角度出发,那麽王尔德这警句的逻辑和智慧,便不难体会了。

 

好应将爱好好保存于心里

 

“Keep love in your heart. A life without it is like a sunless garden when the flowers are dead. The consciousness of loving and being loved brings a warmth and richness to life that nothing else can bring.”「好应将爱好好保存于心里。一个没有爱的生命,就有如在一个没有阳光日子里,置身一个花朵已全枯萎的公园中。爱与被爱的感觉所能为生命带来的温暖与丰盛,是没有其他东西可比拟的。」

 

这是王尔德的另一警句。笔者甚为喜欢这个句子。爱是抽象之物,没有爱的感觉更加是抽象得可以的东西,但是只用一些小孩子也看得懂的简单英语及比喻,就能将这抽象的概念表达得活灵活现,王尔德的文学和英语才华是令人惊叹及佩服的。据记载,文学家萧伯纳(Bernard Shaw)曾经称许王尔德是有史以来最能掌握英语的人,相信他的称许应有一定的道理吧!

 

爱是忍耐、仁慈、不嫉妬、不自夸…

 

套用费沙理论的语言,王尔德这句说话带出了一个观点,就是爱是一很值得投资的资产,因为爱与被爱所能带给我们的收入是很独特和无与伦比的。这观点是否事实,我们不易考证。不过,从纯粹客观分析的角度看,爱这种「资产类别」确是有其优胜之处。首先,跟绝大部分的资産不同,爱的拥有没有排他性:我们今天拥有一个苹果,即代表世界上的其他人会少一个苹果可拥有,但一人拥有了爱,并不代表可供他人享用的爱会减少。相反,爱甚至可以是一种具有良性循环和特别效应特质的资产,即你心怀爱意,可能会促使你对更多的东西和事情能够包容、接受、感恩,而且随着更多人追求爱,每个追求者都可能更易得到她。更重要的是,追求爱,其实是一种心灵锻鍊的过程,是不一定需要甚麽金钱,穷人的成功机会不见得一定会比富人少,所以在理论上,这可以是穷人「反超前」富人的捷径。是的,爱确是一种甚为特别和值得我们投资的资産。那么,跟着的一个问题是,甚么为爱?在圣经的歌林多书中,它对爱是有这样的描述:

 

「爱是忍耐、仁慈、不嫉妬、不自夸、既不骄纵,也不野蛮。爱不会令人受伤,也不会坚持己见,不能妥协。爱是不会容易发怒,不会记仇记恨,也不会记录往昔的过失。爱是不会为不对的事情而高兴,但会为真理而欢欣。爱是能忍受所有的事情、相信所有的事情、对所有的事情存有盼望、并能抵受所有的事情。」”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arrogant or rude. It does not dishonor others,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easily angered or resentful, and 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 Love does not delight in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Love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

 

 

财富的追求,可能亦是可以理解为一炼心的历程

 

圣经的歌林多书亦曾这样写:「所以信、望、爱,是应常存的叁德,而在这叁者之中,应以爱最为伟大。」”So now faith, hope, and love abide, these three; but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love.” 据记载,耶稣经常劝喻人们应把财富积藏在上帝的国度(Kingdom of God)里,爱是否就是进入耶稣所指的上帝的国度的特别通道?

 

説到最后,财富的追求,可能亦是可以理解为一炼心的历程。真正的财富,可能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心灵。若我们能够怀着欣赏、宽恕、感恩之心,心灵上的财富,可能真是可供我们予取予携。不过, 一个跟着而来的问题是,我们是怎样才可有这样的修为,能把自己的心灵修为,提升到如此境界?

 

当他在监狱服刑的期间,王尔德是完成了一篇文章,名为《灵魂深处》(De Profundis)。在这篇动人的文章中,王尔德细诉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虽然在入狱初期,王曾多次觉得已生无可恋,但在后期他却若有所悟地认为这入狱经验可能是一种不自觉的福份(a blessing in disguise),他甚至带点自嘲地说,若入狱是能令人悟出这人生真理的唯一途径,也许人们应该入狱。

 

心是为了承受破碎而製造出来的

 

在文中,王尔德是并没有直接提到他为何有这观点,不过他在文中,是曾写过: 「心是为了承受破碎而製造出来的。」(hearts are made to be broken)自瑞丁监狱(Reading Gaol)出狱后的流亡期间,王尔德是完成了一篇相当具震憾力的诗,名为 The Ballad of the Reading Gaol〈瑞丁监狱之歌〉,有论者将之看成为对当时监狱制度的控诉,但亦有人认为它是有关一些更深层次的哲学和社会学问题的反思,无论如何,这〈瑞丁监狱之歌〉的其中的一句是:「除了透过彻底的心碎外,还有甚么方法可令人参透耶和华看到些甚么呢?」”How else but through a broken heart May Lord Christ enter in?”

 

也许,在经历过彻底的心碎和悲痛后,若我们仍能站起来,我们是可能有如衝破了一度玄关,得以进入一个新的心灵境界,能够从一崭新的角度去看和理解人世间很多不同的事物。也许,在他经历过人生的最高与最低点后,王尔德最后发现到原来灵魂上的超脱才是最宝贵的,而假若我们没有经历过彻底的心碎和极度的悲痛(sorrow),我们是难以进入到自己的灵魂世界,并令她得到释放和解脱。王尔德没有明确地说明怎样才可令自己取得灵魂上的超脱,箇中的玄机会否就是在于能否做到心中有爱?

 

(以上转自灼见名家)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口罩侠手撕佩洛西.林伍德直捣黄龙府
2021: 冷眼看“灯塔”:民主国家就天然正义么
2020: 小粉红海归遭恶运有感
2020: VOA| 六·四31年不能忘记,全球几十团
2019: 不如归去—写给新时代的“六四”人
2019: 这是真正的“走火入魔”,手无缚鸡的女
2018: 中共免掉美国国债和国债利息是川普总统
2018: 不要诬蔑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是福建
2017: ZT:王立军教授把中国29所大学钉在耻辱
2017: 爱国和辱华 留美女大学生为何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