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中元節漫筆
送交者: 請舉例證明 2003年08月15日09:40:1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中元節漫筆

  或是幾場大雨罷,空中漫着泥土的腥味,和起入夜的風竟然有些涼了,落葉卻還是綠的,雖已被踩得破碎,睜睜看着人們的足漸漸過來復而遠去。
  推門而入,妻指着角落旁一堆香燭紙錢:“媽媽已經替我們買了,問在哪裡燒?”
  “市政府的通知看了麼?要移風易俗,不能沿河拜祭。”
  “那去寺上?人一定很多。”
  “就在院裡花園罷,只是小心火燭。”
  “那紙錢就燒在這裡。”妻拿了個鐵盆——以前洗臉用,背後依稀還印有“獎……”字,盆上幾個漏洞終於補上,又貼着皮膏。
  花園本不大,母親種上一些花草:梔子、蘭、月季或者我不認識的,還有一株櫻桃樹,近幾年結果很多,常常送人,很甜。母親在這裡總寄託點什麼,希望花開或者結果之於兄長能帶來祉祥,可他仍舊故去,雖然花那樣地一臉燦爛還帶着芬芳。
  妻把鐵盆放在櫻桃樹旁,我取出蠟燭在樹下插成個圈,據說本該用石灰撒成一圈以示“禁地”——去年此時與妻及妻家人在江邊曾如斯做,而前後左右都是祭奠的人,火焰燃熄輪迴在人們手中,濃烈的煙甚至熏人難以睜眼,遠遠望去幾條蒸騰着黑氣的火龍順江閃爍——當下因陋就簡罷。
  妻已把香按三炷分成幾束,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對生萬物的“三”格外垂青,據說佛教燒三炷香是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而道教燃三炷香則是對三清的供奉,其實由於兩種宗教的差異,對中元節的解釋也是大相徑庭。按佛教說法,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即為“盂蘭盆”節,“盂蘭”者,梵語Ullambana之音譯,“倒懸”也,“盆”則有兩種說法,一說為華語、東夏音,一說亦是梵語,且存疑,而《佛說盂蘭盆經》曰目連救母於此日,大意是目連尊者初得道果,其母罪根深結故墮於餓鬼道,目連盛飯以餵母,但飯未入口旋化為烈焰,目連只得問救於佛,佛乃以集百味飯食安於盂蘭盆中以供十方眾僧而救之,後佛定在每年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中國則是在好佛的梁武帝時設盂蘭盆會。按道教的說法,早期道教尊神有“三官”:賜福天官、赦罪地官、解厄水官,《三國志·張魯傳》引《典略》就有“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的說法。後至南北朝,“三元”與“三官”相互結合,可見《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而《因緣經》則說正月十五日是上元宮主一品九氣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下人間以校定罪福,七月十五日是中元宮主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出人間以校戒罪福,十月十五日是下元宮主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扶桑大帝到人間以校戒罪福也,大概是分別指這三日為三官誕辰,而人們則在七月十五以拜地官,同時也普渡亡靈,即拜神祭鬼二合一。至於在民間流傳,人們的具體想法與行為或許沒有宗教那樣系統而玄奧,也不把“孝”、“仁”或者“恕”什麼隨時提在嘴邊,祭奠對象卻是親人乃至陌路的亡靈——或許其中還有他們的仇敵,方式也多種多樣,譬如供奉五味碗(內盛雞、鴨、魚、肉、菜),又在祭品前插一炷香,還有各式各樣的燃燈,做成蓮花狀的水燈順流而下,若壯觀起來真仿佛銀漢落在凡塵,不過那是可能為魂靈引路——水燈這裡已極罕見了,大抵引路的只是燃燭搖曳與爇香晦明,還有一路飛揚的餘燼。
  我對妻輕聲說:“一起來為哥哥祭上一束香罷。”
  一直以來,很想為兄長寫篇祭文,他去得匆匆,我卻一直哽咽到而今,何時把酒共與君?難以挽留的時間隨曾經流火的七月蒼老死去,倉庚已不復熠耀,他們都長眠於地下,連同我們的紀念變成待挖掘的化石,等候某一天重新刺激已經鈍化的感情。
  “還有一束香,上給誰?”妻問。
  “為千百年來死去的國人罷。”我笑着,聲音卻有些顫抖,雖然面前不是陰雲布合下的瀘水或者天安門廣場前的紀念碑,儘管螻蟻的屍骸已瞬時嬗變成君王胯下起舞的霓裳或者愀然呈於智者嘴邊的民族醜陋。
  “燒紙罷。”妻說。
  第一張紙錢被引燃,火苗在鐵盆中努力掙扎,我不由地擔心它隨時會熄滅。妻又放入幾張紙錢,逐漸地,火苗開始愈來愈高地竄動起,有些灼人了。
  “一次別放得太多,”妻看着我抓過一疊紙提醒着,“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收這個呢?”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牛頭不對馬嘴地回答。突然,我想起天葬。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幻想自己是那在蒼涼而曠漠的空中翱翔的鷹?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曾猜想倘若有諸神或者不滅的魂魄,那麼他們又該如何俯視世間渺渺的眾生?當看到比如縣達摩寺天葬台牆上壘起的頭骨時,當直視着那一顆顆頭骨上漆黑又遙遠的眼洞時,我是那樣地心悸,不僅因恐懼,更多的是迷惘與哀嘆,逝者如何,生命如斯,白駒過隙,轉瞬泥瓦,而我們的記憶又被變革的風暴吹散,飄落得杳無痕跡。誰知道流淌在我們身上的血液還有多少前人的積澱?如果,歷史僅僅被供奉在跳神者的祭壇或是當作最後一個太監被童稚嬉逐,那麼前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燒完了。”妻揉腿起身道。
  “其實沒燒完。”我心裡想着,回家接了點水把鐵盆里的暗火熄滅,然後倒在櫻桃樹下,黑色的紙灰順着流水開始漫散。
  祭兄文始終未做,卻看到以前做的祭古文,一併帶上焚化罷。

附:
祭古文並序

  五四以降,文言既沒,白話遂行,後數改漢字,以為簡體。或曰大道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古文詰屈聱牙,廣傳艱難,用之無益,革之乃興,觀上古文字,今存寡矣。余甚駑鈍,難查天道,然三萬論“曰若稽古”,古已有之。今觀世人惡古文甚於外語,何故?讀之昏瞀,悟之昧昧,非今人愚騃,亦非古人妄言,實解之淆訛也。是故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嗚呼!人有生、老、病、死,文亦有之,雖古文未死,然病入膏肓,其終不遠也!是以祭之。

  嗚呼古文!天地悠悠,日昭月明,渺渺逝水,縱子遠行。
  嗚呼古文!子本皎皎矣,奈何污流縱橫,薉孽孳生,以寰宇之大,子竟逸於故紙之小。披塵土之紛紛,子垢面苟顏尚存,然斫風嘯起,血光乍現,斷子之臂,殘子之軀,雨雹霹靂,轟然而下,鳳凰將飛而悲鳴鏘鏘,走獸慾散而躑躅惶惶。
  嗚呼古文!千載傳習,百年廢亡,淒淒隕涕,業已汪洋。功過是非,後世譽謗。尚饗。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賈玉錕進退兩難 中美雙方棘手
2002: 用甚麼價值衡量統獨最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