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欢迎你……来看海!”前日下午到昨日凌晨的一场暴雨,让北京的市政设施不堪一击,全市主要道路严重水浸、地铁瘫痪、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批航班延误,至昨晚仍未疏导,甚至波及上海、南京等地,民众生活大乱,乘机旅客要在机场过夜。有民众怒斥:“一场大暴雨就证明了,首都只有光鲜外表,没有真正的内在!”
前日下午四时许,北京天空突然从白昼变成黑夜,狂风、雷暴、大雨随即涌至,部份地区更有民众声称天降冰雹。北京市气象台的预报员称,这场暴雨强度大、雨量充、影响范围大,超过百年一遇的水平。市内的 10个监测点都录得逾 100毫米雨量,而在石景山更录得 182毫米。市内的渠道无法疏导瞬间涌至的雨水,即时引发水浸,由于适逢下班繁忙时间,市内道路塞爆,而地铁亦因入水停驶,全市交通陷于瘫痪,至昨日凌晨才水退,交通逐渐回复正常。
道路变运河、地铁楼梯变瀑布等照片,迅速在网上广传,网民马上连珠炮发,批评北京市政设施落后:“威尼斯几百年做到的事,武汉几天就做到;武汉几天做到的事,北京几小时就做到!帝都,你最霸气了!”
微博上很多网民说在故宫、二环路等地都有“海”景,住所、办公室突变成“海”景单位,民众写诗形容北京“海”景:“陶然碧波,安华逐浪,白石水帘,莲花洞庭,大望垂钓,二环看海,机场观澜。”有网友更制作电影《 2012》续集《水漫帝都》,以幽默方式“解说”这种窘态。
暴雨期间北京首都机场所有航班停飞,数以千计旅客在机场滞留,部份人要在机场过夜。至昨日机场仍是一片混乱,航空公司在疏导滞留旅客,却让更多旅客滞留,有旅客不满航空公司安排,爆发口角,场面混乱。《苹果》记者昨日原订乘 3时半航班,但航班一直延后,至截稿时仍未知确实的起飞时间。
这不是北京第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 2004年 7月 10日北京同样下着这样的大雨,灾情与前日一样,当时市政府表示会加大防汛工作,但一场大雨却显示,多年来的工程依然未能有明显改善。内地评论称,这是典型“面子工程用上好钢,基建工程则现短缺”的例子。
对于这场大雨,政府都有他们的借口。北京市水务局称,当地的排水系统只能应付三年一遇、每小时最多 45毫米雨量,前日的暴雨早已超过这标准,而市中心不少排水道已是明代建成,已属古董级,难以更新。
网民有话说
“每年北京市政的钱都干什么去了???”
“买票吧,咱们组团去看‘北京白石桥瀑布’!”
“想看海么?坐地铁一号线到八宝山,出来就是!”
“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心爱的人来北京看海!”
“奥运花了不少钱呢,看样子没花到下水道上,还是给水冲走了?”
“北京大雨后,大批剩女将择偶标准从有车有楼,改为有车有楼有船”
“欢迎乘坐北京地铁!前方到站积水潭,再前方到站积水潭,再再前方到站都是积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