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不罪汉员罪满员
送交者: 马悲鸣 2004年09月21日10:57:40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不罪汉员罪满员

马悲鸣

在陶菊隐先生所著《袁世凯演义》里,有一段戊戌变法时的掌故如下∶

「九月四日,清政府礼部发生了一件“堂司交哄案”。原来清政府各部均设尚书(部长)二人,侍郎(副部长)四人,满汉两族各居其半。尚书、侍郎均称堂官。其下属部员(司局长以下)则统称“司员”。清政府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小官无直接上奏之权,有事须由大官代奏。光绪变法后,有旨“广开言路”,准许臣民直接上书言事。礼部主事王照写了一封奏折,请皇帝周游列国以广见闻。满汉两尚书怀塔布、许应[马癸]都不肯替他代奏。王照一时性起,大骂他们违抗圣旨,阻塞言路。试想,当年做大官的人哪里容得部下撒野?于是怀塔布大发雷霆,要办王照一个“目无长官”之罪。事情传到光绪的耳朵里,立即传旨将礼部六堂官一齐革职;赏给王照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这在当年是一件大破常规的事情。因为在君主专制,等级观念极强的时代,小官碰大官一定会头破血流。王照以一个小小主事而碰倒了六个顶头上司,这是清朝自开国以来不曾有过的怪事。」

该书接着讲,后来怀塔布之妻到西太后那里哭诉,说皇帝重用汉人,排斥满人。直气得老佛爷咬牙发狠道∶“好,咱和他(指光绪皇帝)誓不两立!”从此启动了慈禧太后反制帝党的决心。

一般人说起戊戌年间的故事主要来自梁启超的《清议报》和《戊戌政变记》等书,盖因其人乃个中要角耳。其他各种有关戊戌变法的书绝大部分是抄自梁启超的书,或者抄自抄梁启超书的书。但梁启超毕竟未每事亲临,不是发生在他眼前的事,往往也不免演义的成分。

陶菊隐先生是北洋时代追踪各战场报导军阀混战的名记者,《北洋军阀时期史话》即其力作。陶先生到八十年代还在发表文章,其年龄固不足以经历戊戌变法。他在《袁世凯演义》里描写的这段故事即直接间接得自梁启超的说法。

王照表字小航。笔者最近见到了王照自己编纂的《小航文存》,胡适之序。该《文存》收入了这个奏折,并添上了一些批语,读起来更是回味无穷。现将该奏折第一个眉批照录如下∶

「三十年来,耳食者动云∶“王照参倒六堂官”。其实余本应诏陈言,而堂官违诏搁置月余。余面诘其抗旨之理由。许应[马癸]羞愤,乃具折劾余。其中发狠之语曰∶“请圣驾游外洋,安知非包藏祸心?!臣等若贸然代奏,他日倘有意外,则王照之肉,其足食乎?!”故 德宗(光绪帝)震怒,当日立发上谕,有“朕心自有权衡,无庸该尚书等鳃鳃过虑”语。至抗旨不奏及具折参余,皆许应[马癸]一人所为。怀塔布原以内务府大臣兼礼部堂官,到部时甚稀,在他处画稿而不阅稿,陡闻革职,出涕曰∶“我并未见人家的折子说的什么话,跟他们一同革职冤不冤?!”其余四侍郎亦不以抗旨为然,但不敢违许应[马癸]之意。梁启超之《清议报》于捏造余折语之外,更捏造事端,专罪怀塔布,而后生皆信之。」

王照是礼部司员,又是“堂司交哄案”的主角,故他的说法比梁启超更可信∶不是王照参倒六堂官,而是许尚书激于王小航的质问,恼羞成怒,具折弹劾王照包藏祸心。不料没有参倒王主事,许尚书反拖累其他五位同僚和自己一起陪绑革职。此事说起来,光绪皇帝有点性急了。其实只革许应[马癸]一人的职,其他五堂官不会有怨言的。而且可以免树后党之敌。

梁任公把汉员许尚书应得的罪名安在满员怀塔布头上,而这个捏造流传至今,竟然无改。

------------------------------------------- 注: 1.许应[马癸]的“[马癸]”字,国标表里没有。 2.“故德宗(光绪帝)震怒”,(原文如此,在帝号前空一字以示尊敬)。 3.“无庸该尚书等鳃鳃过虑”,(“鳃鳃过虑”原文即如此)。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美国的另一种抢劫方式
2003: 闲话中国共产党的党费
2002: 南京大毒杀和北京大搏杀
2002: “国耻”乎?还是民族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