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拉倒吧,看看BUSH把美國陷多深的泥壇了,你還吹啥? |
送交者: candle 2008月09月05日10:05:31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回 答: 給你個連接吧,呵呵 由 caleb 於 2008-09-05 09:53:28 |
喝喝,尾大的侵伊神戰,不怪小布如此自我迷戀,還不是你們這幫作夢地給他猛灌了迷湯,全都找不着北地自戀加自說自話.
我也給你轉兩篇文章,嘿嘿,那才是實話實說,沒被比美小姐職業性明星的衣着風度台步迷倒: 聯合早報:北京奧運給美國的震撼 -------------------------------------------------------------------------------- 聯合早報 2008-09-05 09:17:20 有朝一日人們回想起2008年8月8日時,可能會認為它象徵着後美國時代的開始;或者是一個類似蘇聯於1957年成功發射Sputnik人造衛星的時刻。當時,美國人民意識到國家已經失去優勢,認為應該是奮起直追的時候了。 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震撼力和象徵意義是非常清楚的。這一多媒體盛會絕不僅僅是在回顧中國的5000年歷史,它是在向世人宣布,中國是一個文明大國,理應在全球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美國總統布什在看台高興地揮手,中國主席胡錦濤端坐在好似御座的位子的象徵意義,人們也絕對不會忽略。中國政府一向對外交禮節錙銖必較,因此,人們很難想象,這不是中國政府的刻意安排,搶眼地比照,美國相對於它欠了1萬4000億美元的中國,已經是沒落了。我們很難想象羅斯福或者里根會接受同樣的位置。 “美國不能保護你們” 布什在看台上揮手的時候,俄國正入侵美國在高加索最親密的夥伴格魯吉亞。俄國對傾向西方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發出了明確的信息是:美國不能保護你們。 可怕的是,俄國很可能是對的。因為身陷伊拉克泥沼,美國已經難以在全球投射其軍事力量。此外,美國不斷增加的債務、與敵友的衝突、對正在改變的世界沒有任何應對策略、其政治體制對處理這些挑戰看來似乎無能為力等因素,也使美國變成一個疲於奔命的巨人。 如今,在伊朗、達爾富爾、津巴布韋及格魯吉亞,人們正目睹逐漸出現的“後美國世界”所帶來的結果,但這畫面幷不好看。過去五十年,美國不論有多少缺陷,畢竟還是一個善良的強國。儘管我們重視中國和印度等新強國的崛起,它們是否會像美國一樣成為善良的強國還有待觀察。 新殖民主義正重返非洲,全球人權事業正在倒退,而世界貿易體系則變得更不開放。因為受到需要其天然資源的大國的保護,殘忍的獨裁者得以逍遙法外。扭轉這一趨勢不僅符合美國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因此,美國人必須從頭做起,確定幷克服美國所面對的巨大挑戰。美國的政治競選經費制度,導致大量政府資金分配不當,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高度不平衡和經常停滯不前的教育體系,也需要注入新的活力。美國也必須建立一個能積極從全球招募頂尖精英,迅速賦予他們公民資格的移民體制。此外,還必須建立全國能源政策,使美國更快地達到能源自立。這些都是往正確方向邁進的重要步驟。 美國須重建兩黨共識 重新建立起傳統的兩黨外交政策共識,也會讓美國成為一個對於全球友邦和盟國而言更容易預測的夥伴。而且,美國也必須是個尊重他國的夥伴,以便鼓勵中國和印度等正在崛起的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 世界尚未為“後美國時代”做好準備,印度和中國等國家必須在鞏固現有維持世界和平的機制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幷在適當的時候建立新的機制,在全球推動安全、尊嚴、人權和繁榮的目標。 國際社會還沒有做到這一點,而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前,世界需要一個新的美國領導人——一個能夠激發美國人民解決國內問題,幷和全球夥伴推動一個像60年前從二戰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秩序一樣果敢和先進的共同議程的領導人。 北京奧運對美國來說,可以是一個新的“蘇聯發射Sputnik人造衛星的時刻”,激勵它面對改變中的世界。但只有當美國認識到它所面對的巨大挑戰,幷在國內外採取果敢的步驟克服它們,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來源:聯合早報 作者Jamie Metzl是美國亞洲協會執行副主席,克林頓總統時期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 萬維專稿:俄羅斯以強盜邏輯回敬西方 -------------------------------------------------------------------------------- 萬維讀者網 2008-09-05 07:12:34 萬維讀者網記者林孟編譯報道:俄羅斯迅速出手擺平格魯吉亞,令西方措手不及。美國和歐洲雖然一片叫罵聲,但卻奈何不得。(www.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註明出處) 《俄羅斯日報》日前發表俄《自由思想》(Svobodnaya Mysl)雜誌編輯、“後工業研究中心”主任依諾仁傑夫(Vladislav Inozemtsev)的文章,指出俄羅斯不過是以西方之道,還治西方之身而已。 文章指出,和格魯吉亞的關係,近20年來都是俄羅斯心頭之痛。2003年以來,俄羅斯無法和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建立正常的關係。和第比利斯的緊張關係,降低了莫斯科的國際威望,加強了薩卡什維利的政治地位——但他實際上不過是美國利益的代言人。 今年8月初,南奧塞梯暴力衝突加劇,形勢不容樂觀。但這次薩卡什維利失去了公眾的同情,因為格魯吉亞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而俄羅斯則行動清楚、目的明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莫斯科看來已經從過去10年的大國博弈中,吸取了教訓。 首先,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外交部,通過前南斯拉夫、東帝汶和世界其他熱點領悟到,西方世界對少數民族武裝反抗多數民族的壓迫,表現更加寬容。所以,格魯吉亞進攻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Tskhinvali),卻指望俄羅斯不會軍事干預,那就犯了大錯——俄羅斯完全按照西方的標準,以軍事行動回敬了格魯吉亞。 第二,莫斯科不僅口頭上,而且首次在實踐上,巧妙地利用了西方那一套人道干預手法。俄羅斯終於明白了,他也可以利用西方飽受抨擊和嘲笑的說辭,為自己謀取利益。梅德維傑夫總統發出的迫使格魯吉亞接受和平的言論,和俄羅斯先輩的威脅性言論大相徑庭。這一次,俄羅斯參考聯合國對維和部隊的指令,成功地對格魯吉亞的冒險實行了人道干預。 第三,俄羅斯的反應,也照搬了西方先下手為強的信條。西方暴跳如雷,因為俄軍深入打擊南奧塞梯境外的格魯吉亞軍事設施,理由是那些設施多數都能夠用來攻擊俄羅斯部隊。所以俄羅斯不過是仿效以色列1981年空襲伊朗核反應堆、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榜樣罷了。 南奧塞梯的衝突,使美國遭到一次嚴重的政治失敗,付出的代價不比薩卡什維利少。總之,俄羅斯第一次玩起了西方的強權遊戲,同時卻沒有違反聯合國對維和部隊的指令。俄軍始終強調其人道干預性質,周密地完成了這次任務。(www.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註明出處) 俄羅斯已經反覆重申,如果敵人不想接受和平,那麼克里姆林宮有權踏平敵人的火力點。民主國家絕不該成為侵略者,美國應當反思其中真諦。俄羅斯令人驚奇地學會了許多過去似乎被忽視的教訓,這就是希望。(www.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目前沒有理由認為,梅德維傑夫會像某些觀察家草率分析的那樣,投入民族主義者的懷抱。總之,這次動武的目的,是保護平民免受傷害,因此軍事行動有其正當理由。目前的形勢表明,梅德維傑夫的政策得到人民充分支持。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