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神在哪裡---卡森
送交者: 秋雨之福 2005年04月30日12:09:35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神在哪裡 / 卡森(Dr. D. A. Carson)/ 何醇麗 譯

一位牧師正在前院除草。他在工作中偶一抬頭,正好看到一輛重型垃圾車在鄰居車道上倒車──恰恰輾過蹲在巨輪後面鄰居那個一歲半大的兒子!在駛往醫院的救護車上,這位牧師陪着那歇斯底里的母親和那面如死灰的父親,眼前的小男孩已被壓得幾乎無法辨識,失去生還的希望。

珍妮婚後五年的某晚睡夢中,身邊的丈夫丹尼搖醒她,並且指着自己的嘴。當她好不容易清醒過來時,才知道丈夫乍醒之下因發現自己不能言語正驚懼不已,於是緊急聯絡醫生火速趕往醫院。第二天,醫師為丹尼的腦癌進行開刀手術,然而清除不了多少,手術的結果帶來更糟的狀況:它抹去了丹尼腦中所有學習性的記憶。丹尼再也不會讀不會寫,也不認識他的小孩。但無論如何,手術帶來一個特別的結果,便是癌細胞停止了生長。但丹尼的個性卻轉變了,他覺得挫折、氣憤且易怒,並且需要人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看護他。經歷三年間微乎其微的康復之後,癌細胞又再度蔓延生長,四個月後,終於奪走了他的生命。

一個鄉下家庭,養了六個子女,雖然其中四個患有血友病,一家人還是能順服喜樂地服事主。然而他們卻遭到艾滋病無情的衝擊。醫生與病人不知道血庫已經被污染,四個孩子卻一直接受輸血。其中兩個染病的孩子在三年間接連死亡,第三個經檢驗後證實帶有陽性反應,也就是說他的出現症狀、痛苦、死亡都是遲早的事。第四個孩子三十歲,本身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他拒絕接受檢驗,但他知道自己極可能也是帶原者,很快地就會讓他的妻子成為寡婦,兒女變成孤兒。他幾乎沒有買什麼保險,如今也不會有保險公司願意承保了。

我真希望這些只是我杜撰的故事,但卻不是,這些可說都是我認識的人,只是變更了其中的姓名與微小細節。其實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不少故事。比如我的一位同事,他們夫婦十年來一直在擔任寄養父母的工作。有一段期間,他們照管一對一歲半的雙胞胎男孩,這已是這對雙胞胎的第六個家了。這兩個孩子被認為帶有無法治療的問題(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判斷)。這對雙胞胎至少在兩個家庭中因哭叫而受到責打,以致他們抵達這個新家的第一晚,竟是不帶一點聲音地流着淚入睡。


苦難,無所不在:

事實上,我們所有人只要活得夠久,總會遇到苦難。我們所愛的人會死亡,我們自己會罹患這種或那種的疾病,到了中年常會有中年壓力──失望、失敗感、體力衰退、外遇等等。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更會經歷擔憂心痛。在我行文此刻,我母親正患了重度的老年痴呆症,而我知道她是不可能再回家的了。只要活得夠長,衰弱與疾病總會找上你,並且還要加上你的老朋友一個一個離你而去,留你孤獨在世。

這一些只代表發生在相當穩定社會中的苦難,除此之外,戰爭、種族偏見、集體屠殺、折磨人的貧窮,以及飢餓等等,這些即使是電視也無法適切地描繪出實情。比如我在第一次前往一個相當貧困的第三世界國家時,首先迎面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揮之不去的惡臭味,這就是電視無法描繪的。

當年的納粹屠殺事件如今已有極多的相關文獻,當時六百萬猶太人被計劃性地除滅,於是相當多的文獻書籍都把此一集體屠殺歸為一種錯誤偏差,一種再也不允許發生的單一事件,它代表的是一種摧殘生命意義的野蠻行為;我們被告知,絕不可將之和其它的狂亂暴力相比較,免得我們貶抑了其嚴重性。然而更令人悲哀的事實卻是:僅僅在本世紀,納粹的屠殺只不過是一連串類似屠殺事件中的一件而已。在非洲中部大約有一千萬人口死於艾滋病,約有兩千萬到五千萬中國人死於毛澤東統治之下,在波帕政權下死去的柬埔寨人,其比例相當於納粹政權下死去的猶太人。我們不清楚在斯大林統治下有多少蘇俄人民死亡。另外,烏干達在阿敏統治之下所帶來的苦難也是難以估計的。

對於「天災」,我們又能說什麼呢?每一年有數十萬人死於飢餓;好幾百萬人營養不良。此外,兩萬五千人死於墨西哥大地震;在中國大陸,有二十萬人死於同樣災害。最近一次的加州地震雖然駭人,都還不足與前者比較。到底有多少所謂的自然災害(特別是飢餓)是源自大自然的力量,比如旱災;又有多少是源自人為的罪惡體制──比如專制政權、種族戰爭、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無節制的貪婪欲望呢?


苦難,使人開始思索神的存在:

在如許的悲劇、如許的痛苦中,神在哪裡?

這是聖經里時常出現的問題──詩篇作者、傑里邁亞、喬布、哈巴谷、伊萊賈──這些人都面對了他們無法掌控的問題,看到了邪惡的勝利。「惡人的道路為何亨通呢?大行詭詐的為何得安逸呢?」(耶十二1)「惡人為何存活,享大壽數,勢力強盛呢?」(伯二十一7)

對某些人而言,這個問題幾乎是的智性的難題。如果神既全能又全善,祂怎麼可以允許這樣的惡事?如果祂有意志,但卻無法制止這些苦難,那麼祂便算不得全能;如果祂有能力,卻不願處理這些苦難,那麼祂便算不得全善。此推論暗示,惡事的存在正質疑神的存在。

另一些人認為問題不僅僅在於邪惡的存在,而是在於它的猖獗,許多毫無由來的惡事簡直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也許有人基於假設神讓人有叛逆的自由,因此他們辯稱,讓一些惡事存在並不危及信仰。但是這樣的理論又如何解釋「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巨大災難呢?無論好人壞人,無論年齡大小或閱歷如何,為何都要受到這些無法逃脫的懲罰呢?

有好幾本相當優秀的書籍專門論述這些智性的問題,其中一本小書對一般讀者具有相當的啟發性,是由魯益師所寫的《痛苦的奧秘》(The Problem of Pain)。不太有人會贊同他在此書中所有的論點,但是許多人對他後來在喪妻之時所寫的一本見證《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oued),則相當有共鳴。近年來,有好幾位基督徒學者發展出高度複雜微妙的論證,辯護基督教信仰即使在邪惡的環境中,依舊具有合理性,而這些論證在思想界也已獲得相當的可信度。

其實,明顯的理由顯示,許多信徒從不被同樣問題所困擾。有數以百萬計的基督徒都堅信,神是全能的,是全善的,世界上原就充滿各種苦難。在他們人生各階段的體驗當中,並不感到有什麼問題存在,簡明的神學答案便可滿足他們:「受苦是由於罪惡的結果;自由意志意謂神讓人們自行抉擇對錯;天堂與地獄自有清楚的記帳。」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有真正思考過這些事,只知道神愛他們,這就夠了。為什麼要傷腦筋去多想那些你無法明白的事?更何況是去改善呢?

不過在他們生命經驗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會使他們陷入此一問題中。或許是因為上了大學一年級的哲學課,或許是個人遭遇十分痛苦的死別經驗,或許你的父親過世,或許你的孩子染患重病,也或許你的配偶和別人私奔。又你所殷殷期盼的工作機會飛到別人手上,你受絕症的打擊,你掉進沮喪的泥沼、悲觀無法自拔,你的信仰見證不但沒什麼結果,甚至引起同事朋友的反感,你失業了,失去房子、失去存款……;突然之間,有關苦難的問題變得事關重大。


基本模式:

換句話說,有關苦難與惡事的深厚焦慮完全因人而異。這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模式來表達。假設約翰有一信仰體系,我們稱之為S,S的內容或許相互一致或許不一致,但對我們而言,只要S是代表約翰所相信的,就沒有什麼不同。然後,因某種因素,約翰在這信仰體系之後附加了R,R是表示在S的內容中存有不協調之處。現在約翰認為S和R都是對的,但是這一新的體系(且稱為So)在本質上是不穩定的,於是約翰掉入了所謂認識論的困境中:他必須找個理由來放棄R的信念,以保持舊有的S能夠取代新的So;要不然他就必須改變S裡面的一些因素,或是捨棄掉其中部分信念,使得不再有R的問題。假設捨棄掉其中部分信念,我們稱所余者為S ,當然我們也再次重申,S的內容是否和諧一致與我們的目的無關,重點在於So(即S加R總和)本質上不穩定,因而造成無盡的焦慮感。約翰遲早會因着感到巨大的壓力,退回到S(即揚棄R),或是重新整理他的信條為S (也就是使得R不再成為干擾)。

我們可以用一個嚴肅的例子來說明。假設約翰是個信仰非常純正的信徒。他的S範圍中包含對神的大能、良善,其它等等信仰的堅信,但在約翰在第三世界旅行數月之後,他在生命中第一次親眼見識到人類苦難的規模,於是他逐漸採取了R信條,他看不出他對神的信仰和這個世界的苦難如何能取得協調,因此造成他極大的憂慮。最後,他可能認為R並不真確而揚棄之(因此迴轉到他傳統的信條),或是在R的壓力之下,他會改變S的部分內容,成為修正後的S :比如說,他仍然相信神的存在與良善,但是並不太相信祂是全能的。


穩固信仰的重要:

從某個層面來說,這個模式整體而言,太過用腦思考或太屬理性主義的考量。在我的經驗中,大多數基督徒突然間感知到苦難與邪惡的問題時,便會立即同時面對其它一連串的壓力。或許這個信徒會不禱告,或許他會害怕失去其它基督徒的信任和友誼,因此封閉住這些問題不講出來。然而可能有重大的屬靈爭戰正在進行,但這信徒卻僅是隱約感受到而已。有時會因而覺得沮喪,這可能是體內化學作用不平衡所致,或是失望加上睡眠不足所引起的,隨之發生的現象還有消化問題、失眠症及頭痛等等。總之,回到惡事與苦難的根本循環問題時,一切就變得更加嚴重。

  即使所有的這些相關問題都足以困擾人,但是最核心的問題乃在於附加的R──亦即人逐漸體認到,他的信仰系統在某處出了差錯。這也正是為何基督徒有一穩固信仰是很重要的,如此往後在遇上某件個人悲劇,或遭逢生命中某種新經驗時,才能因應R所生發的信仰質疑。

此外還有兩項必須明白的因素。

  即使你從未採取過R的想法──意即你從不認為你的信仰系統中有什麼不一致之處──也並不表示你確實清楚知道在你的信仰體系S中真是相互協調的。換句話說,你可能以為你的信仰系統在邏輯上很協調一致,但卻不能確實詳指它到底如何在邏輯上是協調一致的。你為迷惑留下了各種的發展空間。例如:你可能認為神是全能的,神是良善的,惡事是存在於世界上的,所有諸如此類的信念都不衝突,它們用一種你也不佯稱了解的奇異方式互相結合着。這種步驟在本質上倒也沒什麼不合邏輯,但是在我的經驗中,如果你把有迷惑之處稍微放錯了位置,遲早就會有錯誤回過頭來糾纏你。

  更重要的是,即使你在S體系中並沒有附加R,造成S的不一致之處,但這並不一定表示S本身會在你遭逢苦難時,提供你慰藉。R的出現固然會增添你的痛苦,但是R的缺席也不保證你會增添什麼安慰。因為事實上,在最大的苦難與惡事的經驗之下,未經思索的信仰是無法提供什麼慰藉的。

將之放在基督徒經驗之下的說法是這樣:在苦難的黑暗時刻,基督徒所需要的不只是保證他們的信仰協調一致而已,他們惟一能得到的安慰,只有從又真又活的主自己,從祂恩惠賜予的靈,從重新的領悟,從真實感受的體驗,從神在耶穌基督里的愛(弗三14~21)中得着。然而這並不是說,原先的信仰體系都是無關緊要的,而是說,基督徒除了要緊守信仰中的信條真實一致,在其中尋獲慰藉外,並且必須學習如何應用它們。基督徒的信仰不是用來束之於心中的高閣,而是要用以處理生命中的挑戰,並運用於門徒生活中。否則,它們便無法帶來慰藉、穩定、虔敬、勇氣、謙卑、喜悅、聖潔與信心。

但是當我們要接下去思考各種不同的聖經重點,如何在惡事和苦難來勢洶洶要淹沒我們時,作為安慰我們的堡壘之前,我要再次提醒大家,要防範一些其實一點也不牢靠、純屬虛誇不實的錯誤信念。思慮周到的基督徒應該想到要避開它們:它們許諾會帶來安全,其實僅帶來破壞而已。

(本文擇自校園書房出版社《 認識苦難的奧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ZT]佛教的疑惑
2004: [ZT]佛教時間觀試析——兼與基督教比較
2003: [不再一樣]第一單元第二天
2003: 雅歌是神人相愛的歌,它是一曲關於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