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人為朋友捨命作者:蘇發祥 恩福 雜誌
送交者: 4800 2005年07月20日10:03:01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從一六四二年開始,西方傳教士在西藏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艱苦傳教活動,但直到二十世紀初,基督教在藏區一些地方才得以傳播和發展。位於長江上游金沙江東岸的巴塘地區,1 是近代以來藏族地區基督教傳播比較迅速的地區之一。從一八九四年(清光緒三十年)到一九五○年間,“國外基督教布道協會”(The Foreign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y)的“西藏巴塘布道會”(Tibetan Batang Missionary)先後派遣近四十名傳教士到巴塘傳教,其中很多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和生命,永遠長眠在“世界屋脊”,再也沒有回到遠隔千山萬水的故鄉。有些傳教士像青藏高原上夏日的積雪,無聲地融化進當地的泥土中,在當地的記載和漢文史料中,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難以找到。羅富慈(Z. S. Loftis)便是其中之一。

美國的早年生活

一八八一年五月十一日,羅富慈出生于田納西州蓋恩斯泊若(Gainsboro),七歲時,隨父母遷到坎薩斯州的一個農場。幾年後,全家又遷至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羅富慈在上學之餘,開始學習印刷和攝影技術。十三歲時,他加入基督教會,熱心教導主日學,並協助教堂的工作。一八九八年,父親去世,羅富慈擔負起全家的生活重責。一九○一年,他畢業於萬德比提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藥學系,因品格優秀、成績突出,獲創校紀念獎(Founders’ medal)。之後,羅富慈從事藥品零售和實驗室工作,以此供養母親。他到貧民區布道,並在當地華人當中教導主日學,開始接觸中國人與中國文化。他想更進一步?教會工作,於是又進入萬德比提的醫學系,一邊學習,一邊打工。
一九○六年,他在北卡萊羅訥州第一次聽到西藏的名稱,知道那裡艱苦而封閉的自然環境等情況後,遂萌發了到西藏傳教的想法。一九○八年二月,辛辛納提“國外基督教布道協會”任命他為赴藏醫療傳教士。當年六月,他從萬德比提醫學系畢業,隨即準備到西藏傳教。

從舊金山到上海

一九○八年九月十五日,羅富慈從舊金山乘一艘名叫“蒙古號”(Mongolia)的商船,踏上了前往中國藏區漫長而艱苦的旅程。當“蒙古號”漸漸遠離港口時,羅富慈在他的日記中寫道:“我看着深愛的國土漸漸消失在遙遠的地平線,心中沒有絲毫的悲傷,對我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工作。我轉身望着落日,開始了漫長的航行。”2
九月二十一日,“蒙古號”抵達檀香山。十月二日,抵達日本長崎。十月八日,駛進上海港。羅富慈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很快拋錨,我走下船梯,告別了親愛而古老的‘蒙古號’,這是我與美國之間的最後聯繫。”3

中國內地的艱苦旅程

羅富慈受到了上海布道會的熱情接待和歡迎,並收到了來自巴塘的信件。他參觀上海的教會學校,並參加了一些教會活動。江蘇南通的教會派人與他聯繫,勸他放棄去西藏的打算,留在南通工作。當時,南通的教會學校和教會醫院剛剛建成,急需醫生和老師,但羅富慈婉言謝絕了邀請。
十月十三日,羅富慈乘船從上海到達南京,參觀了明孝陵、紫金山等名勝古蹟,更堅定了赴藏的信心:“今日,我已在中國的藍天之下,離親人和家鄉萬里之遙,但我從未離上帝如此之近,從未離我天堂一樣的家園如此之近。”4
一九○九年二月二十日,羅富慈乘船離開南京,逆長江而上。五月十一日,他在今四川省雅安縣平靜地度過了二十八歲的生日。五月二十四日,羅富慈終於抵達漢藏交接的重鎮、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康定。當時康定還叫打箭爐。第一眼看到這個位於河谷之中的城市,羅富慈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經過近半年的長途跋涉,他終於踏上了夢寐以求的藏族土地:

“大約四點,當我們登上一個緩坡,下面便是著名的打箭爐,我夢寐以求的城市。我一見它,禁不住欣喜若狂。打箭爐的建築如此令人感興趣,複雜又多樣,我簡直難以描述。”5

進入藏區

一九○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羅富慈離開康定,向巴塘出發。從康定到巴塘有兩條道路:一是北路,經甘孜、德格到巴塘;一是南路,經里塘等到巴塘。羅富慈選擇了南路。從打箭爐到巴塘雖然只有二百八十餘公里,但要翻越數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山,其間還常有土匪出沒。即使在交通條件大為改善的今天,公共汽車仍要走三天,遇到降雪下雨時,道路還常被沖毀。
每到晚上休息時間,羅富慈都被大量的虱子、跳蚤、臭蟲、臭氣和煙霧?襯眨宦飛系母呱窖┝搿⒛臉∩螅J顧且磺屑枘嚴兆瑁骸拔矣澇恫換嵬欽廡┬畚暗娜荷劍竅衷諢勾A⒃諼業哪院V校拖裎薹ú寥サ惱掌吒噝以諼壹且渲繳稀!?6
六月八日,羅富慈一行抵達里塘。里塘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的出生地,平均海拔五千二百米以上,號稱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羅富慈被安排住宿在著名的里塘大寺,他是歷史上第一位走進里塘寺的西方人。由於適逢大雪,無法繼續前行,羅富慈趁機參觀了里塘寺,並先後兩次拜訪了該寺的主持。他對里塘大寺的詳細描述,是今天我們了解昔日裡塘寺盛況的珍貴資料。7
六月十一日,羅富慈一行離開里塘,繼續西行。他看見一塊墓碑,孤零零立在高原寒風中,是傳教士蘇特爾(William Soutter)之墓,不禁感慨萬千。一八九八年,蘇特爾在赴巴塘途中,患病去世。這塊墓碑上方刻寫着:“William Soutter, missionary to the Tibetans, died November,1898”。接着分別用漢文和藏文刻寫着相同的內容。羅富慈給墓碑拍了照,參觀了蘇特爾病逝時所住破舊不堪的小屋,並在日記中單辟一節,名為“一座孤獨的墳墓”(A Lonely Grave),抒發自己的感想和願望:“萬能的主啊,如果您希望我成為填充這片土地上的一座孤墳,一座里程碑,和對他人的激勵,我也心甘情願,只要這是您的意志。”8
快到巴塘時,已經在當地的傳教士舍奧頓(Fannie B. Shelton)和奧格登(Ogden)前來迎接他。一九○九年六月十七日,經過九個多月的跋山涉水,羅富慈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高原名城──巴塘。

英年早逝

羅富慈到巴塘之後,立即投入了當地教會的工作。當時,舍奧頓等人已在巴塘縣城夏瓊鎮開設了診所,所以羅富慈把大部分的時間精力放在治病,同時還抽空,隨舍奧頓騎馬到巴塘周圍的地方,熟悉當地的風俗民情。看到許多疾病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他格外希望能在當地建一所正規的醫院。他又開始學習藏語,想要儘快與居民進行直接交流,並盼望有一天能到拉薩傳教布道。當地藏族根據他的名字發音,給他起了藏名:“洛桑扎西”(blo-bzang-bkra-shis),意為“智慧吉祥”。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九○九年八月,他在給一名患天花的藏族兒童治病時,不幸被傳染,並得了風寒。八月十二日,羅富慈在巴塘去世,年僅二十八歲。
舍奧頓等人把羅富慈葬在通往西藏的大道旁邊,以實現他生前欲往拉薩的心願。墓碑碑文用英、藏、漢三種文字書寫,左邊的漢文寫道:“人為朋友捨命,愛人的事莫有比這更大的。”這是對羅富慈短暫人生的真實寫照。

基督教在巴塘的傳播和發展

羅富慈的突然去世,給“西藏巴塘布道會”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基督教在巴塘傳播和發展的趨勢並未停止。一九一一年(清宣統三年),巴安基督教教區成立。到一九一三年,巴安教區先後修建了巴安華西小學、孤兒院、和三所牧師住宅,並租地修渠,廣植果木。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巴安基督教建成了一所半西式的醫院──華西醫院。一九二六年(民國十五年),基督教在巴塘的傳播達到最盛時期,共有教徒一百餘人,另收孤兒八十三人,學生八十人。
一九二九年,因為美國國內經濟困難,中斷了對教會的供應,傳教人員陸續返國。一九三二年,所有傳教士及教務人員全部撤離巴塘。至一九五六年,巴塘基督徒僅剩四十九人。其後,教會租借地、園林都收歸國有,基督教的活動完全停止。9

研究心得

之一:一般的宗教研究往往把大量筆墨傾注在名人大德身上,而忽略了普通的小人物在傳播和保護地方性知識中的作用。實際上,這樣的人為數更多。這些容易被遺忘的平常人往往構成文化的脊梁,是我們了解文化的最佳窗口之一。
之二:一個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體現出自己存在的最大價值?羅富慈短暫的一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衡量一個人曾經存在價值的標準,不是壽命的長短,不是財富的多寡,而是看一個人對建設人類的精神家園有無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羅富慈在短短的二十八個春秋中,實現了他人生的最大價值。
之三:基督教在藏族地區的傳播和發展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研究項目。近年來,大陸有些學者雖然對此做了一些初期的研究和調查工作,10 但還有許多內容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基督教文明與西藏佛教文明的接觸和交流歷史,對今天各種文明之間的對話,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作者系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現為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註:
1. 巴塘縣位於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南緣,金沙江中游東岸的川、滇、藏三省(區)結合部,現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總面積8193.05平方公里,全縣轄5個區,22個鄉(鎮),縣治夏邛鎮,海拔2580米,距州府康定283公里,距省會成都851公里。據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縣有人口47184人,其中藏族為44186人,占全縣總人口的93.65%。此外,還有漢族、納西族、彝族、滿族等七個民族。 2. A Message from Batang: The Diary of Z. S. Loftis, M. D., Missionary to Tibet,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1911, 14頁。 3. 同上,25頁。 4. 同上,38頁。 5. 同上,74-75頁。 6. 同上,91頁。 7. 里塘寺自二?蘭臀迨甏螅糯臥饈芷苹怠O衷詰睦鍰了陸昀床胖匭灤薷礎? 8. 前書,137頁。 9. 《巴塘縣誌》第450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 伍昆明:《早期傳教士進藏活動史》,北京
,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房建昌:《基督教在西藏傳播小史》〔J〕,《青海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房建昌:《加拿大基督教傳教士在青海藏區的傳教活動》〔J〕,《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房建昌:《西藏基督教史》〔J〕,《西藏研究》1990年第1-2期。王永紅:《略述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動》〔J〕,《西藏研究》1989年第3期。李茂郁:《十七至十八世紀天主教入侵西藏與西藏人民反洋教鬥爭》〔A〕,《民族研究論文選》〔C〕總第一輯(1983)。秦和平:《近代藏區天主教傳播概述》〔J〕,《中國藏學》1991年第1期。保羅、澤勇:《鹽井天主教史略》〔J〕,《西藏研究》2000年第3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他的軛豈是容易的?他的樣式豈是容易學
2004: 上帝的羔羊 (簡體)
2003: 回答YOUKNOW
2002: 感心系列(29)-------門階上的天使
2002: 1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