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色 "生命季刊" 快速關注 —— 我所認識的武漢 文/李道宏 生命季刊微信專稿(本刊網頁獨發) 音頻為以琳姊妹朗讀: 過去,多次經過武漢,可是對她的印象只是高鐵窗外,長江穿城而過的一座大工業城市。 第一次,真正對武漢有更多的認識,是去拜訪一位老師。那次,正好是夏天,極其濕熱。我們吃的竟然是武漢傳統菜餚熱乾麵,非常的辛辣。 “這裡有很多的大學生,他們都會選擇留在武漢。”朋友告訴我。那次我才知道這是一個到處都是大學生的大學城,1100多萬人口中,幾乎有100萬大學生。他們畢業了,雖然在北京、上海找到工作,但不一定能拿到戶籍。武漢也因為大量外來人口湧入這個千萬人的城市,使得房價大漲。 近年來,北上廣深不再是大學生首選城市,因為其他高達千萬人的城市也有許多就業機會。中國有15個城市擁有千萬人口,其中大部分擁有所謂的大學城,也是未來年輕人就業之地。這些城市的人均收入高,公共設備好。武漢的發展象徵着中國作為一個全球經濟大國的崛起。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教研發和新興產業發展基地,被認為是國內“唯一能夠實現製造產業升級換代的城市”,也是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極少數城市之一。武漢近年來吸引外來人口,年輕人口淨增率現僅次於深圳,排名全國第二。 “這裡曾經有一位很著名的西國宣教士。你知道是誰嗎?”朋友問。 我不好意思回復,因為我對福音如何傳入中國,除了一兩位著名的宣教士之外,真是空白。 武漢是中國內陸省份中,基督教(新教)最早傳入的地點。1861年漢口開埠,來自英國的宣教士楊格非(Griffith John,1831年-1912年)來到漢口,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內陸省份的宣教士。很可貴的是,他在中國傳福音五十五年,只有三次回國述職。 楊格非以在廣闊的中國內地旅行布道而聞名。他1857前往南京,竟然獲得在太平天國境內自由傳教的權利。他也是第一個進入湖北、湖南、四川三個省份的新教傳教士。楊格非擁有出色的演講、布道、翻譯方面的恩賜,被譽為“華中宣教之父”和“街頭布道家”。他能夠熟練地使用中文,說、寫都非常流利。他的演講深受歡迎,往往吸引大批群眾聽他的講道;其豐富的中英文著述,對中外讀者也有巨大的影響。 楊格非專門編印布道單張與小冊子供外出傳教時派發,以補外國傳教士漢語不精通的弱點。據1899年統計,全國基督教所用的街頭布道文字材料,八成都是由楊格非所屬的差會印刷。 年輕一代的信徒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布道單張了!現在我們使用互聯網,社交媒體,使弟兄姊妹仍然能相互聯絡、彼此關心和代求,基督的愛也藉此彰顯。雖然各處教會因疫情無法正常聚會,可是禱告文和勉勵的信息仍然能在網上流傳,幫助信徒在主里相交,繼續屬靈的追求。 如同當年的楊格非一樣,當今的教會在吸引年輕信徒、推展家庭事工這些方面,也有很多困難;教會整體氣氛變得昏沉。使徒時期的教會也是黑暗與光明同時相爭的,求主親自幫助內地信徒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不要灰心氣餒,“趁着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約9:4)把握每一個隙縫機會,為基督贏得這一代知識分子。 “毛主席就是在武漢的長江游泳過?”餐廳牆上的一幅相片提醒我。 “就離這裡不遠!那年他是63歲,聽說,所有的部下都反對,因為江水危險,他卻是堅持!”朋友回答。 “現在,許多人還沒到60,就想如何退休享受了!沒有什麼人生計劃了。不要自己把自己看老了。”朋友感嘆。 “你知道武漢市的口號是‘每天不一樣’嗎?”他補上一句。 庚子年一開初,中國便發生許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封城封村,第一次大部分民眾閉門不出,第一次因Yi情無法聚集,還有前所未有的地域性歧視。聖經早已告訴我們,末日之前必有“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啟6:8),求主叫我們的心緊緊靠主,不要被現今景況奪去心中的平安。 “這裡有很多的大學生,很大的禾場,不要忘記他們!”我記得朋友多次提醒。 過去,圍繞着武漢大學校園曾經有不少以學生為主的教會,但是近年來受到極大的影響。大學生信主,一旦畢業之後就與教會失去聯絡。求主恩待曾經在校園團契中決志,也曾經追求的大學生,願聖靈提醒和吸引他們,重回主的懷抱。也興起有人用其他方式來牧養和關心大學生的福音工作。是的,求主再次提醒我們,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把握機會傳揚福音。教會也當有遠見和策略來服事年輕人,尤其是要向那些正尋找人生目的的年輕人分享信仰。 神的僕人約翰衛斯理的禱告:“給我一百個人,這一百個人是單單愛神超過一切,除了恨罪別無所懼,只要有一百個這樣為主顛狂的人,他們就能震動地獄之門,翻轉這個世界。”這也是今天我們的禱告,求神賜給中國福音工人和合神心意的牧者:“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彼前5:3-4) 李道宏 牧師,來自台灣,現在北美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