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只能實話實說。本文說的華人教會問題,正是因為你們這樣的所謂教會領袖錯誤理解和錯誤教導聖經的基本真道所造成的。說什麼總統辯論的問題都是聖經的基本原則,這種說辭本質上是對基督教信仰的背叛。因為這個世界的原則是聖經所要毀滅的,聖經的解決辦法是毀滅舊世界,新天新地到來。你們所謂牧者神學家的路子是熱衷這個世界,保守這個世界,在實質上對抗新天新地。正是因為你們背離聖經,才造成你們所在教會裡的會眾在世俗層面紛爭分裂,所以這種問題的原因在根本上,就是把世俗爭鬥引入了教會,而且都是各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繼續保持分裂。而一些為數不多不被你們迷惑引偏的基督徒,他們會持守這樣的觀點:兩個候選人都可以選,但是不會認為任何一個人是神背書的,是教會應該支持的,是符合基督教信仰的,不選他也無損一個基督徒的屬性,這是其一;其二,美國根本不是什麼十字路口,而是一直敗壞,別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是世界的成員為這個敗壞出力,因為他們都屬於世界,為這個世界服務。至於他們敗壞的程度和速度,都在大能的神掌管之中。只有持這種態度,教會才不會分裂,因為我們注重天國的目標,不會為世界上的爭端分散精力。時至今日,這篇文章的作者絲毫也看不到這點,還在老調重彈,實在應該深刻反省,改弦更張。換位思考,你如果一直注重在神國的建造上,會有這些所謂分裂、十字路口彷徨的憂心忡忡嗎?不從根本入手,諱病忌醫,是不可能歸正到純正基督教信仰的,只能跟着川普那種以成功神學為主體的雜燴走下去。
由2020總統大選引發的兩點信仰反思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導致在美國的華人教會產生嚴重的分歧,甚至同一間教會的會眾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感情破裂。對這一現象進行反思是必要的。若我們從這次經歷中學習到屬靈功課,那麼我們將在這場風暴中留下成長的足跡。首先,美國社會的意識形態撕裂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左右兩派的政治共識幾乎蕩然無存。華人教會處在這種大環境裡,的確難以抵抗巨大的政治張力。另一方面,2020年總統選舉,事關美國未來的國家走向,乃至全世界的政治格局。很多基督徒看到,這場選舉關繫到主宰美國未來的是保守主義還是新馬克思主義?將來美國堅持資本主義,還是走向社會主義?美國可以維持自由民主,還是走向集權專制?法律秩序得以堅守,還是社會秩序被顛覆?美國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所以,人們對2020年總統選舉的關心程度和政治熱情遠超過了往年。除了社會環境之外,作為基督徒,我們更需要從信仰的角度深入反思。筆者從基督徒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兩個方面進行如下反思。基督徒的信仰不只是私人領域的宗教活動,而應該構建一整套健全的世界觀。聖經啟示了世界的起源、世界破碎的原因、修復的途徑,以及將來的結局。上帝的統治覆蓋人類社會的每一個層面。所以,基督徒應該建立符合聖經的世界觀,用聖經真理看待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以及政治選舉中涉及的各種社會議題。總統候選人辯論會討論的問題加在一起可以構成一張世界觀的考卷。辯論會上提及的所有問題,如種族問題、稅收問題、環境問題、法律問題,等等,都可以在聖經中找到上帝啟示的基本原則。然而,我們很少聽到基督徒從聖經原則出發去分析這些問題。如何用神創論世界觀評價“綠色能源政策”?如何從聖經對政府職能的界定評價總統候選人對法律與秩序的態度?如何從原罪論與第十條誡命綜合考慮稅收與福利政策?總統候選人不會從聖經角度回答這些問題,但基督徒應該以聖經原則評判總統候選人的政策之優劣。華人教會普遍缺乏基督教世界觀的教育,所以我們很難從聖經的角度分析這些社會問題。必須承認,即使所有基督徒都有統一的世界觀,我們也不能達成同一種政治立場。但是,如果基督徒沒有符合聖經的世界觀,那麼我們在政治選舉中一定會不理性地盲從或情緒化地做結論。而且,不同世界觀的人或世界觀不清晰的人總是缺乏探討政治觀點的思想基礎。教會並不需要追求政治上的統一,而應該追求在真理上的合一。聖經真理可以塑造一套以神為本的世界觀。建立符合聖經的世界觀並不是為了實現基督徒在政治觀點上的統一,而是為了把真理實踐於人生的各個層面。政治觀是世界觀的一部分。在聖經中,上帝並不避諱政治話題。舊約聖經中以色列國度的歷史充滿了政治事件。新約聖經多處經文明確教導基督徒如何對待政治勢力(羅馬書13:1-7;彼得前書2:13-15;提摩太前書2:1-6;使徒行傳 5:29)。華人基督徒卻普遍對政治抱有排斥心理。政治話題容易破壞人際關係,可能造成教會分裂。這是許多教會不談政治的原因之一。第二,我們曾經在中國受到專制文化的影響,對政治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恐懼或反感。在中國,幾乎所有的社會生活都被政治化了。但是,普通百姓卻不被允許自由地談政治。再加上我們對殘酷的政治運動的歷史記憶,政治總是伴隨着一股陰影籠罩在華人的心頭。第三,許多華人基督徒誤解了“政教分離”。要解釋“政教分離”則需要花費更多篇幅。在這裡,僅指出一點。“政教分離”(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確切的翻譯應該是“政教分立”。正如“三權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並非立法、行政與司法三個權利機構互不干涉。相反,分立的三個權利機關彼此互動,相互制約。同樣地,負責政權的政府與負責教權的教會之間也應該彼此互動。教會和基督徒向政府發出合乎聖經原則的聲音。政府為教會的信仰自由提供政策保障。這種良性的政教互動符合提摩太前書2:1-6的基本原則,也符合美國的立國精神。屬靈的仇敵已經把政治當作敵對上帝的工具。盧梭精神的追隨者把國家當作人類的解放者,企圖藉由國家摧毀上帝設立的基本習俗與傳統秩序,從而讓人獲得所謂的解放和自由。於是,政治就成了他們實現人類烏托邦的工具。這種政治願景正在美國社會付諸實施。這種情況下,基督徒如果迴避政治,就等於在這場屬靈爭戰中主動逃跑。我們的理想不是把美國改造成基督教王國,而是在背離上帝的世界裡為真理髮聲,譴責錯謬,阻止罪惡,拯救人的靈魂,用福音更新文化,見證永恆國度的真實。政治不是基督徒實現人間天堂的工具,而是實踐信仰的戰場。美國的社會制度要求公民參與政治選舉。聖經教導基督徒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彼得前書2:13)。那麼,美國的基督徒公民在民主共和的制度中,理應按照聖經原則投票。 當教會把政治當作禁忌,基督徒就缺乏判斷政治事件的屬靈指導。於是,會眾之間的分歧就會加劇。為了維護合一,教會更加害怕談政治。這樣,教會陷入了迴避政治和被政治撕裂的惡性循環。如果我們所信的上帝不只是掌管教堂的上帝,也是命定君王的上帝,那麼我們作為上帝的子民,理應將信仰實踐於教堂之外的公共事務。而政治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教育、法律、稅收、環境,等等。所以,基督徒必須有一整套健全的世界觀,才能在投票時做出合理的選擇。2020年總統選舉造成的華人教會內部的紛爭暴露了華人基督徒在基督教世界觀上的普遍缺乏。基督教世界觀的教育應該成為華人教會彌補的功課。智慧的做法不是從擁護或反對某個黨派或人物作為出發點,而是從聖經作為出發點。教會需要教導會眾建立符合聖經的世界觀。當會眾有了紮實而一致的原則基礎,在探討具體問題時才有對話的空間。人們談到政治立場時總是很情緒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卻無法說服不同立場的人。持守什麼樣的政治立場,這只是一個結論。而基督徒普遍忽視了運用什麼方法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前文談到的基督教世界觀屬於認識論,那麼這裡要談的則是方法論。我們用什麼方法選擇了某個政治立場?這個思考過程也是對信仰的考驗。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和危機判斷是做政治抉擇時不可忽略的三個因素。事實判斷是指我們從魚龍混雜的諮詢中分辨出真實的信息。比如,總統候選人的納稅歷史是否違背法律?兩黨的政治綱領有何不同?價值判斷是指我們依據聖經的價值觀對一件事情的道德性質和重要程度做出評判。比如,政府實施高稅收和高福利是否道德?這種政策是否造成社會的良性循環?而那些明顯違背聖經真理的政策,諸如支持墮胎,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毒品合法化……等等,更是基督徒做選擇時候要考慮的。危機判斷是指了解當今社會的首要危機和次要危機,把各種議題進行輕重緩急的排序。比如,總統候選人的個人操守與他的政策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哪一個因素更為重要?環境保護與法律秩序,哪一個是當務之急?理性的政治立場應該是這三個因素綜合考慮的結果。然而,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事實判斷變得異常困難。美國的主流媒體基本上成了左派的政治工具。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也刻意袒護左派意識形態,並打壓保守派的言論。許多新聞已經不再是對客觀事實的報道,而是充滿政治計算的片面渲染,或者為了政治復仇而製造的虛假信息。在這樣的媒體氛圍中,進行事實判斷需要加倍的時間和智慧。當主流媒體表現出政治偏見時,“自媒體”如雨後春筍般浮現在網絡上。每一個人都可以在Youtube上發布自己的觀點。自媒體的時事評論節目在網絡上目不暇接。基督徒在教會裡沒有接受政治議題的教導,就通過自媒體滿足關心時事的胃口。於是,很多基督徒的政治觀點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媒體的主播們所塑造的。網絡技術給了用戶自由選擇的空間,但同時也會自動推薦類似的節目。自媒體的觀眾就在同一立場的時政節目中反覆強化政治意識。這種現象導致了三個結果。第一,相同立場的人凝聚力增強,不同立場的人則難以交流觀點,社會撕裂程度加劇。第二,自媒體取代了教會,成為塑造基督徒政治觀點的“講台”。基督徒不去詢問牧師如何從聖經看待某一政治問題,而只需要打開網絡就可以在五花八門的自媒體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答案。自媒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會的“去權威化”。當然,問題的根源不在於自媒體。牧師和會眾都有需要檢討的地方。第三,自媒體削減了觀眾的獨立思考。基督徒不需要拿出聖經的價值觀去思考,只需要順從自媒體評論員的思路就獲得了某個結論。為此,基督徒需要在觀看自媒體方面有所節制。許多華人曾經接受填鴨式的教育,沒有接受過獨立思維的訓練。成為基督徒後,我們需要補課,下意識地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反權威的後現代文化中,我們需要回歸教會傳統,尊重牧者的屬靈權柄,與牧者探討自己關心的社會問題,並從聖經中尋找答案。牧者則更需要通達時務,認清社會事件背後隱藏的思潮,在紛亂的現實中分辨屬靈的善惡。教會需要教導會眾塑造符合聖經的價值觀,並學習按照聖經做抉擇。華人教會普遍注重讀經、禱告、靈修等個人的信仰操練。這些都很重要。但是,基督徒的信仰並非局限於私人生活領域。上帝的真理如此豐富,可以應用於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2020年總統選舉導致的教會紛爭提醒我們,要把信仰恢復到它該有的廣度。讓我們不僅會在聖經的語境中閱讀聖經,也能夠運用聖經分辨世界的種種現象。我們很強調為道德性的犯罪而悔改,卻忽略了為我們尚未歸正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而悔改。如果三觀不歸正,教會則無法合一,基督徒也難以在個人生活中榮耀上帝。我們要重建符合聖經的“三觀”。這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彌補的功課,也是我們要給下一代教導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