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為何說“文明”不會衝突,衝突的是“文化”!
送交者: 伍飛001 2021年08月03日19:32:16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1.jpg

根據“旅遊整合世界 人類共享文明”理念設計的“人人重慶”LOGO


在當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政治學術着作非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莫屬。筆者接觸到這本書時,還是自己剛剛出道新聞工作的年代。大約在上個世紀90年代,筆者在中國南方的一座城市做記者,平時愛做學術思考的我,逛書店時買了它,然後如饑似渴地把它讀完。不過心裡總有一個疙瘩無法釋然,那就是——如果文明總是衝突的,那人類“大同世界”還能實現嗎?!

後來又讀到北京大學泰斗級人物季羨林老先生的文章,他說“風水輪流轉”、“21世紀將以東方文化為中心”、“只有中國文化才能救世界”……接着又看到一些中外學者對他此番言論的質疑,多數否定他的“一個中心”代替“另一個中心”觀點。季羨林也“高姿態”地做了回應,承認自己有點“說過了頭”。這也讓筆者感受到,學術泰斗也有“犯錯”的時候,也是可以對其提出批評的。

在讀季羨林老先生着作中,對筆者啟發最大的,是其文章中不斷出現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字眼,即使在同一篇文章中,季老也是如此。這讓筆者感到奇怪:“文明”和“文化”是同一個概念嗎?連想到《文明的衝突》一書,“大學者”們在這方面似乎犯的是“同一個錯誤”。筆者以為,這個錯誤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的“概念”錯誤,但如果不釐清,對世界的健康發展和人類的未來將產生“大大的”負作用。

圖片1.jpg


筆者一直試圖予以解讀,拙作《旅遊整合世界》的面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此思考催生的產品。它緣自於我在廬山的一次採訪經歷。因廬山夏季涼爽,鴉片戰爭後,許多傳教士和商人,便陸續在山上開建別墅,形成了展現各國文化的別墅群。一天下午,當我採訪歸來,在賓館的房間裡,望着窗外風格各異的別墅,漂亮、和諧,突然產生靈感——人類為什麼要打仗?如果大家都能分享各民族好的一面,人類的整體力量不是更強大嗎?!我斷定:“文明是用來共享而非衝突的。”這也是“旅遊整合世界 人類共享文明”理念的由來。

在拙作《旅遊整合世界》中,筆者指出:“要深入了解旅遊在人類文明傳遞過程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首先必須從哲學上對人類‘文明’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像諸多學科一樣,中外學者對“文明”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的。中國最早出現“文明”一詞的書籍是《周易》,《周易·乾·文言》中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大概意思是說,龍出現在田野上,天下因此充滿文采而顯光明。《尚書·舜典》中說:“睿哲文明,溫恭永塞。”意思為:開化、光明和富有文才。從中我們可以領會到,古代中國人對“文明”的理解,與文化有關。

中國近代知名人士梁啓超在其所着《文明之精神》中說:“文明者,有形質焉,有精神焉,求形質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難。”大概意思為,文明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得到物質的容易,得到精神的就難了。

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在《孫文學說》中提到:“實際則物質文明與心性文明相持,而後能進步。”把文明看做是物質和精神共同的產物。

梁啓超和孫中山的觀點更看重文明精神的一面,而中國“五四”時期思想家胡適則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認為,一種文明的構成,必須是兩部分,一是物質的,一是精神的,物質的包括自然界的勢力和質料,精神的包括一個民族的聰明才智,性情理想。他指出,沒有單一的物質文明,也沒有單一的精神文明。

《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對文明的解釋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社會進步和人類開化狀態的標誌。”

法國年鑑學派巨匠、着名史學家布羅代爾認為,文明是“一個空間、一個‘文化領域’,是文化特徵和現象的一個集合”。

美國學者亨廷頓認為,文明和文化涉及一個民族的全面的生活方式,它們包括:“價值、規則、體制和在一個既定社會中歷代人賦予了頭等重要性的思維模式。”

沃勒斯坦把文明定義為:“世界觀、習俗、結構的文化(物質文化和高層文化)的特殊連接。它形成了某種歷史總和,並與這一現象的其他變種(即使不總是同時)共存。”

湯因比認為,文明是“文化不可避免的命運——是一種發達的人類能夠達到的一些外部的和人為狀態——是一個從形成到成熟的結局”。

梅爾科認為,“文明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文明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和它們同整體之間的關係規定了它們的各個部分”。

恩格斯說:“文明是個歷史概念,文明是和蒙昧、野蠻相對立的,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進步狀態。”

 

從以上中外歷史名人大同小異的說法,我們可以得知,文明既包括人類的物質成果,也包括人類的精神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適應世界的“進步狀態”,它往往以價值觀、勞動規則、文化習俗、社會體制等狀態表現出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的綜合反映;從哲學外延來看,“文明”比“文化”小;從其存在形式來看,“文明”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打一個比方,如果把“文化”比作金字塔,那麼“文明”就是金字塔尖。既然說“文明”是動態的,那麼表明“文明”會隨着條件變化發生變化,例如在這個時代是“文明”的東西,到了下一個時代就未必是“文明”;在您的國家是“文明”的東西,在世界範圍內可能就落後了。這就好像奧運比賽,在自己的國家是100米冠軍,到了跟世界選手賽跑,可能只能排第十名了。

理解了這些基本原理,再來理解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就容易多了。例如伊斯蘭允許一個男人可以娶4個老婆,這在穆斯林國家看來,是“伊斯蘭文明”,但在世界範圍來看,顯然是“文化”,而不是“文明”,因為世界目前有公認的“文明”婚姻制度,那就是“一夫一妻制”;還有中國人喜歡吃野生動物,逮着什麼吃什麼,美其名曰“中華美食文明”,但世界上目前共識是保護野生動物,所以“美食文明”再不改進,就要變成“美食文化”了。

在現實中,各國領導人和國民都喜歡把自己的“文化”叫做“文明”,因為叫“文明”,提升了其文化的價值,這和誰都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抱着同樣的心態。不過,常言道,“市場”有“市場”的規律,並不是自己夸東西好,消費者就會購買,而是貨比三家,再做決定;再比如,過去因為交通不便,您開的家具店可能是鎮上最好的,但縣城有一家更漂亮的,您的家具就變成“土老帽”,沒人要了。所以“文明”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地球村時代,“文明”的門檻自然提高了。因為競爭對手來自全球,各國“文明”能否從國家級躍升到世界級,也要像奧林匹克那樣,經過“賽場”的考驗。而這個“賽場”,場地最大——全世界、運動員最多——全體地球公民。那麼,誰贏誰輸,靠的是什麼標準呢?追求真善美,是人類的本質願望,人心所向,趨之若鶩,那一定是“文明”之所在。

譬如,在世界範圍內,各國精英都往歐美等發達國家跑,去學習、去工作、去生活,說明大家都認可歐美在科技、教育、法律等諸多領域走在全球範圍的前列,堪稱“文明”。許多國家花大筆資金宣傳自己的“文明”,效果甚微。為什麼?因為你誤把自己的“文化”作為“文明”去推廣,別人不接受。而真正“文明”的東西,是不需要“大力”推廣的!尤其是在信息社會,誰家“東西”好,一下不就讓地球人知道了?!

既然“文明”和“文化”是有區別的,那麼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哪一部分是“文化”,哪一部分是“文明”呢?中國人的一個壞毛病,總喜歡找一班“讀書人”來分析,例如“中體西用”、“西體中用”和“中西合用”,就討論了一個多世紀。所以筆者在拙作中否定了這一做法。筆者以為,是不是“文明”非由“書呆子”們“坐而論道”得出,而要靠世界人民“用腳投票”。所謂“旅遊整合世界”,因為人們旅遊的最重要的動機之一,就是對“美”的追求。

有的國家口口聲聲“保護文化主權”,其實在保護“落後”,因為“文化”並不存在主權問題,只存在這種文化是不是更先進的、更豐富多元的、更適合人性的……文化說到底是一種可以交流、傳播、融合、學習、使用、複製的“生活方式”;文化與戰爭不一樣,文化是一種符號化,不具有攻擊性,它是在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自願接受的情況下“征服”人的心靈的。如果是“文明”,不請自來;如果是“文化”,花錢也未必有人喜歡。

筆者在拙作《旅遊整合世界》中曾寫道:“我們很容易發現,在現實世界裡,所謂反‘文化侵略’叫得最響的往往是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或地區。他們往往打着保護‘民族文化’的旗號,抵禦、扭曲外來文化,但結果於事無補,該來的還是來了,‘大喊大叫’敵不過‘隨風潛入夜’的進攻。”因為別人進來的不是“文化”,而是“文明”,你的老百姓“心甘情願”接受了!

搞清楚“文明”和“文化”的關係,在處理未來國際關係中非常重要。因為多年來,“文明”和“文化”都是“一鍋煮”的。這在民族主義時代,似乎無關緊要,但在信息社會——人類新的“大轉型”之機,不弄清二者關係,亂糟糟的世界就很難找到根治的藥方!相信“文明”可以共享,就為人類找到和平的方向;相信“用腳投票”是確定“文明”的基準,人類就能找到前行的模板。戰爭終究能被理性唾棄。所以阻擋自由交流,才是信息時代根本的“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多種族多元文化教會的特徵
2019: 竟有牧師宣布放棄基督信仰,這意味着什
2019: 人的墮落手記_5
2018: ZT 關於煉獄, 以及 樞機主教紐曼
2017: 關於信心
2017: 奴僕的選擇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2016: 遠柴謎案:我們究竟知道多少真相?
2016: 民主黨代表大會與國旗(謹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