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 |
送交者: hee9950 2024年10月11日15:53:01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喜、怒、哀、樂 (刊登於《傳書》2011年4月號「表達情緒是好是壞?」)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HK_proclaim/S_emotion.htm 張逸萍
流行心理學說人要表達情緒,教會亦有人說要流露情感,說這樣的人心理才健康。但是,聖經怎樣說呢?舊約聖經說到耶和華神發怒(參出四14;民十一1),新約聖經也提到「耶穌哭了」(參約十一35)。不但神,人也有各種情感的表達,如恐懼、戰兢、快樂、哀哭等(參詩二11;羅十二15)。那麼,聖經是否同意流行心理學在這方面的教導呢?
情感背後有原因 讓我們觀察幾個聖經人物,看他們為甚麼會喜怒哀樂。 保羅說自己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參徒二十19);以色列人在曠野起了貪念,為著沒有肉吃,就大聲哭號(參民十一4-10);雅比人向以色列人挑戰,掃羅聽見這話後,被神的靈大大感動,甚是發怒(參撒上十一6),更帶領以色列人出去爭戰!該隱因所奉獻的供物不蒙悅納,於是妒忌兄弟亞伯,甚至大大發怒,變了臉色,結果把他殺了(參創四5)。 若我們仔細了解保羅的流淚、以色列人的哭號、掃羅的發怒,以及該隱的嫉妒,就會明白,情緒是人對事物的內心反應,其原因有好有壞。
要對付不良原因 我們要對付的,不是情緒,是它背後的不良原因。請看下面的例子:
五旬節聖靈降臨,彼得講道後,眾人都覺得扎心,紛紛悔改(參徒二37)。人願意悔改,是因為神的道能叫人知罪,產生罪咎感。正如聖經說∶「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林後七11)又提到「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禰。」(詩五十六3) 能知曉情緒背後的不良原因,就能以神的話來對付。想弟兄姐妹對此都能舉一反三。
要約束情緒
這方面的經文有很多。例如∶「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二十九11);「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四26),就是勸人要約束怒氣。 「快樂至極,就生愁苦」(箴十四13),就是樂極生悲之意,所以在宴樂快活時,也應保持心境平靜,免得失控。 保羅嚴厲責備哥林多教會,他們就感到憂愁,保羅怕他們憂愁過度,便又勸告他們,安慰他們(參林後二5-7,十三7-11)。可見任何情緒都需要約束。 結論是,表達情緒與否,不是重點,重點是對付情緒背後的不良原因,不讓它成為苦毒,以致犯罪。而表達情緒時,要留意過猶不及,好好約束,結出節制的美果。
|
|
|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如何擺脫職場競爭壓力大的苦惱 | |
2023: | 走進聖殿,走出躁鬱 | |
2022: | “批判性種族理論”是偽福音! | |
2021: | 美國教會在種族議題上的迷失(含音/視頻 | |
2021: | 引以為戒:七項假冒為善的罪!(含音頻) | |
2020: | 麥克阿瑟:開放你的教堂,教會是必不可 | |
2019: | 救贖公平交易論的大異端: 人不信耶穌, | |
2019: |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福音派的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