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e的觀點不是你想的那樣。
所謂God of gaps,是停止對某個科學難題的解釋努力(“是上帝做的,我們沒法探究”)——而Behe的提議恰恰不是停止(用自然因素)解釋生物起源及各種分子機器或宏觀器官的生成過程。
Behe說,“生物起源過程也許並不需要超自然力,相反倒需要許多智能”——有一天或許人類也可以設計、製造出真正意義上的活細胞(不通過已有的活細胞)
想想計算機程序,它並不是“彼岸世界”的事物,它作用的對象也是物質世界,它也絕不與自然律相衝突,它絕對是可以理解、可以研究的,它鼓勵人運用智力而不是相反
《達爾文的黑盒子》中Behe說,最簡單的設想是:約40億年前的一個細胞,它含有今天我們所討論的一切生化系統(當然,這是指相關的信息),在日後的演化過程中,不同的分支分別表達或抑制了相關的信息——可以跟動物發育過程的“細胞分化”“基因選擇性表達”相類比,正如體細胞要在合適的階段停止分裂或進行程序化死亡,所以生物演化過程也伴隨大量的物種滅絕現象。
注意,以上僅僅是類比,Behe所說的“共同祖先”所含有的信息不是單指暫時的“基因組序列”,“信息”是被不同類型的“載體”所攜帶,而核酸只是載體,並不是信息本身——甚至暫時的核酸序列也不是載體本身。就是說,原有的程序也照樣控制序列本身的變異過程。在第一個活細胞生成之前,這些信息很可能結合於其它類型的載體——而且這一切都是有希望被研究清楚的。
這不是說整個演化過程不受隨機因素的影響,而是說不能認為除了隨機因素就沒有別的了。假設一個學生在完成考場作文,他最終的作品當然可能反映了許多當天的偶然因素——諸如早上吃的東西不消化,或前面的女同學惹得他心猿意馬,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他的考試,但不能說他最終作品的文風和質量就全都是這些因素所決定的。
Behe所說的這些irreducible complecity的系統(簡稱IC)到底有沒有可能按照達爾文主義的方式生成?或者說IC實際上是不是那樣生成的?這兩個問題很難在短期內弄清(尤其是後一個問題),但是對智能設計論而言,這兩個問題完全可以先擱置,智能設計論框架下的研究如果能漸漸表現出果效,那麼ID論自然可以顯明自己的合法性——如果相反,那麼它也自然會衰落下去,直至被淘汰。
(你認為“上帝存在”的前提必然會導致“科研是不可能的”的邏輯後果,也就是說一個相信造物主存在的人就沒有理由鑽研自然科學——但這種想法實在是有些離譜。上帝不是和自然因素競爭“位置”的,兩者處於完全不同的層次,這涉及主因和次因的區別)
歡迎你來看我博客的兩篇文章,那裡談得更詳細:
從ID論和奧卡姆剃刀說起
http:///4c0cd08d010007d9
進化、創造和設計論漫談
http:///4c0cd08d010007dr
http:///4c0cd08d010007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