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zt黑暗的心:看《現代啟示錄》有感
送交者: nativity 2007年12月03日19:17:40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黑暗的心:看《現代啟示錄》有感 2007-10-13 20:24:59
謝有順
(1972年8月生於福建省長汀縣。現居廣州,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部傑出的越戰片,印象最深的是美軍向兩邊的河岸大規模投放燃燒彈時,用的背景音樂是瓦格納的曲子,戰爭的瘋狂和血,與音樂中分裂的激情混雜在一起,使影片獲得了一種令人震驚的殘酷的美。而美軍中校基爾格之所以決定大開殺戒,只是為了能攻占一個浪高六尺的河口,以便讓他過一把衝浪癮;與此相似的另一個場面是,美國士兵檢查一條漁船上是否有越共軍需品時,發現一隻箱子裡有動靜,立即開始瘋狂掃射,全船人都被打死,事後卻發現箱內只是一條小狗。——這種瘋狂殘殺的現實使柯茲上校(馬龍·白蘭度飾)的理想徹底破滅:所謂的“維護人權”,不過是發動戰爭的一個虛偽的藉口。他開始抗命,並率部退入叢林,在人格的分裂中,一面常常吟誦艾略特的《空心人》和康拉德的小說《黑暗的心》中的警句來撫慰自己的心靈,另一面又殘暴地殺人以舉行原始的血祭。在柯茲的身上,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所要表達的是,戰爭將人性傷害到了什麼程度。
  更為有力的一筆是,威拉德(馬丁·西恩飾)奉命到柬埔寨叢林尋找柯茲並幹掉他,於是,威拉德一行五人架着巡邏艇逆流在恐怖中前行,他在惡夢一樣的行程上研究着柯茲,內心的力量逐漸地被履歷表上的柯茲及戰爭的可怕所耗盡,及至他來到神秘黑暗的廟宇,柯茲光着頭出現了,他哲人般地對威拉德說:“你有權殺我,但無權說我是殺人兇手。如果我死了,希望你告訴我的兒子你看到的一切。”在這種怪異的氣氛中,威拉德也變得恍惚起來,他拿着砍刀走向柯茲,柯茲回過頭來任其宰割,死前喃喃自語:恐懼,恐懼……
  戰爭的直接參與者柯茲絕望了,戰爭的旁觀者與調查者威拉德也因對這一夢魘的不斷深入而變得瘋狂,誰是戰爭的勝利者?也許,當我們這樣問時,聽到的一定是撒旦的笑聲。
  恐懼依然存在。科波拉的高明在於,他不注重盛大的血腥場面,而是將戰爭對人性的傷害導向每個個體的內心。通過威拉德尋找柯茲的行程不斷地被延宕,戰爭已經不在外面的世界發生,而是變成了每個人內心的風暴;戰爭所粉碎的也不僅是肉體,而是每個人活着的尊嚴和意義,希望與夢想。當威拉德被內心的迷惘和恐懼(他揮刀砍柯茲不過是想緩解這一迷惘和恐懼)所俘獲時,我們可以從骨子裡感到一種生存的寒冷;當柯茲在威拉德刀下的血泊中翻滾時,《現代啟示錄》的反戰意義也已昭然若揭。
  (《現代啟示錄》由美國佐特羅普公司1979年出品,獲第5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音響獎,1979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載《南方都市報》1999年5月)


文章引用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任不寐:論順服[轉]
2006: zt有一種愛,震撼心靈
2004: 送給思齊姊妹“MARRIAGE”(新版)
2004: 十滴母愛血:震撼心靈的母愛故事!父母恩
2002: 55。真誠的掙扎 (四.在掙扎中成長)
2002: 南懷瑾:論語別裁:八佾第三:追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