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供大家參考
from: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4113
王瑞華:做有用的事,說有用的話
在台塑企業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眼中,台塑好的制度,及明朗的組織是成功關鍵,她如何看待台塑特有的企業文化?
作者:莊素玉.黃靖萱 出處:天下雜誌
三月初,沙塵暴剛過,天氣晴朗,台塑總部十三樓,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楊定一、他的妻子台塑企業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邊吃飯,邊侃侃而談。
極度低調的王瑞華說起台塑精神,卻是字字清晰,邏輯清楚。
十三歲就到美國念書的她,每周寫信給王永慶一、兩頁,父親回信總有六、七頁。信中諄諄教誨,造就了王瑞華今日看似一絲不苟的個性。除非是出國,王瑞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跑步。
每天早上紀律快跑二十分鐘,再做半個小時的體操,晚上靜坐。白天的工作時段,王瑞華變得更可以抗壓、更專注,也更堅毅。「跑步是減壓最好的方,跑習慣了,不跑不舒服,」身材苗條的王瑞華說。
台塑大樓晚上到夜裡七、八、九點,有的樓層燈還是亮着。
「我們都腳踏實地,很努力。跟企業組織、企業文化有關,追根究柢,」她說明着。為何會有這樣的文化?
「董座就是這樣,他下面的人也都是這樣,有好的制度,以及組織明朗。制度就是法律,大家就遵守制度去做,」王瑞華說。
陽光普照台塑大樓,王瑞華眼中的台塑,可說是組織明朗。
所謂的台塑組織明朗指的是,每個部門的功能、責任、目標都很清楚,台塑企業就是數字化、透明。所以可以一天結帳,三十一號結束,下個月一日一早,上個月賺多少、賠多少都知道。
制度一旦設立好,內控嚴明,做事就很清楚明了。她舉例說,例如接到訂單之後生產,如果生產一百,就扣一百的原料,可能原來有一千的原料,扣了一百, 剩下九百的原料。這時該請購了,請購單就直接到採購部,採購去詢價或是合約訂購就直接傳給廠商。廠商交貨後,一定要有訂單,電腦里一定有訂一百或訂一千的 訂單,才能結一百或一千,如果沒有訂一千,廠商就收不到一千,一定要兩邊符合,台塑內控十分嚴謹。
這些都給電腦去做,空下來的時間,人就可去思考。「太多事了,怎麼不斷做研發、怎麼把成本降低,」王瑞華說。
多為別人、社會考慮
像這幾年,台塑每噸產量的用水量降了三○%。能源用量也下降二○%。對台塑而言,改善是無止盡的,止於至善,有新的技術引進,台塑就跟着改。
十三歲出國,並且在美國念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就留在美國台塑工作多年,七年前回到台灣,近兩年前,台塑集團世代交班,現年四十八歲的王瑞華 擔任七人行政小組副總裁,從小小留學生、到還沒大學畢業,就在美國台塑工作,到如今與堂哥王文淵等共七人,共同領導台塑集團。在外人看來,很沈靜、不講 話、對部下要求卻很嚴格的王瑞華,近幾年來,隨着夫婿長庚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楊定一修行、運動、靜坐,王瑞華談到人生到這個階段說,「看開啦,看開就差不 多了。」
王瑞華認為,「人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所以要做點對社會有點貢獻的事。今天沒有社會,不會有我們的存在,不可能有台塑,大家互助之下才能產生這些,怎麼樣才能對社會有點幫助。」
「所以要看開,對自己的執着降到最低,儘量多為別人、為社會考慮。我們對小孩也是,跟他說做什麼都沒關係,但一定要做對大家有幫助的,把自己放在最低,」王瑞華強調。以前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的想法是,為善不欲人知,不需要講,做就好了。
但王瑞華也發覺今天這社會,有必要溝通。「而且一個這麼大的企業,也要讓外界感覺你有在盡責任,大家都在看你,要做個模範的企業,還是覺得有必要讓大家了解。」
台塑企業在全球的員工約有十萬人,如果一家四口,影響的也有四十萬,再加上其他親戚就更多了,所以「企業怎麼永續、怎麼做好,才是最重要的,」王瑞華說。
企業要永續第一要先做好組織內的公平。她指出,要永續一定要有競爭力,讓人才能夠發揮。「企業就是個小社會,要公平有良好的制度,大家跟着走,」她說。
第二是,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只是提供工作機會, 一個年輕人來到公司來,本來是張白紙,公司能有好的制度、好的模範,讓大家變成一個很正經的人,也是台塑的責任。
第三,針對環保、安全更毋庸置疑地要做好。她指出,像台塑回收廚餘,不然埋在地下污染地下水,燒的話又很浪費能源。廚餘也是一個資源,可以再回收。
「一個人一生要做有用的事,說有用的話,」王瑞華至今還嚴肅地記得父親王永慶對她的教誨,而且早已經成為她精神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