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關於三位一體的爭論
送交者: candle 2003年10月23日07:41:2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第五部份 關於三位一體的爭論THE DOCTRINE OF THE TRINITY: THE TRINITARIAN CONTROVERSY


(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81ff;伯克富,> ,頁63-72。林慈信修。)

〖 一. 爭論的背景 The Background 〗

三位一體爭論的興起Rise of the Trinitarian Controversy

三位一體的爭論到了亞利烏與阿他那修間之爭達到高潮。它是有其根源的。我們在前面看到,早期教父並無清晰的三位一體觀念;他們有的認為道 (Logos) 是非位格的理性,在創造的時候才有位格;另些教父則認為道是有位格的,與父神同永,享有神的本質,但卻認為道從屬於父。在他們的討論中,聖靈並不重要;他們提到聖靈,主要是關於祂運行救贖在信徒的生命中。有人認為聖靈不僅從屬於父,也從屬於子。特土良是首先清楚說神是三個位格的,並堅持三位格在本體上的合一。但連他也不能將三位一體教義說清楚。

此時神格唯一論 (Monarchianism) 興起,強調神的合一性與基督真正的神性,實際上否認了真正的三位一體教義。在西方教會特土良與希坡利達(Hippolytus) 駁斥神格唯一論;在東方奧利金給了神格唯一論致命的打擊。他們都維護所表達的三位一體教義。但奧利金對三位一體的解釋並不妥當。他堅稱聖父與聖子都是神聖的位格 (divine hypostases),都以位格存在 (personal subsistences) 。但他未能合乎>地講出神格中三位格與一本質之間的關係。奧氏雖然是藉 "永遠生出" 這觀念 (eternal generation) 來解釋父子關係的第一人,但是他的定義包含了第二位在本質上從屬第一位的意思。而聖父傳達 (communicated) 給聖子的神性是次等的 ,可以稱為神 (Theos) ,但是不能稱為唯一的神 (Ho Theos) 。奧氏有時甚至稱聖子為第二位神 (Theos Deuteros) 。這是奧利金三位一體教義中最基本的缺點,為後來的亞利烏鋪了路。另外一個比較次要缺點,是他說子之生出並非父神的必要作為 (necessary act),而是出自父神主權的旨意 (sovereign will)。不過他小心地避開了父子在時間上有先後 (temporal succession) 的觀念。奧氏的聖靈論就離>的教訓更遠了。他不僅將聖靈從屬於聖子,而且將聖靈當為子所創造的。在奧氏的言論中,似乎有一處說到聖靈只是受造之物。

〖 二. 爭論的性質The Nature of the Controversy 〗

1. 亞利烏與亞利烏派 Arius and Arianism

三位一體的大爭論,通常被稱為亞利烏派之爭論,因為是亞利烏反三位一體所引起的。亞氏為亞歷山大里亞的長老(牧師),是一位辯論高手,但他的生命缺乏深度。他主要的觀念是神格唯一派的一神論原則,就是只有一位神,祂不是被生的,是沒有源始的存有者,也沒有存在之始。亞氏將臨在神裡面 (immanent in God),僅為神的一種力量 (a divine energy) 的道,與最終成肉身的子或道加以區分。後者是有起頭的:祂是父神所生,用亞利烏的說法,就等於說基督是被造的。祂在創造世界以前從無有被造,因此不是永遠的,也沒有神的本質。祂是一切受造物中最偉大,最初的,祂被造的目的,是要藉者祂創造世界。因此祂是可變的,但因為祂被預見的功德被神所揀選,也因着祂未來的榮耀被稱為神的兒子。也由於祂被神認為兒子,所以配能受人的崇敬。亞利烏從>中找到章節,似乎說聖子次於聖父,來支持他的見解,即如箴八22 (在七十士譯本中) ,太二十八18,可十32,路十八19,約五19,十四28,林前十五28。

2. 對亞利烏派的反抗

The Opposition to Arianism

(一)阿他那修 (Athanasius) 的優點

The Strengths of Athanasius

亞利烏首先受到他自己的主教亞歷山得 (Alexander) 的反對,亞力山得為聖子真的,應有的神性據理力爭,同時主張由父生出永遠為子 (eternal sonship by generation) 的教義。然而亞利烏真正最大的敵對者,是他教區中的會吏長 (archdeacon) 阿他那修。阿氏在教會歷史中為一堅強,不屈不撓的真理鬥士。西波爾說到阿他修偉大的能力出於三方面:(a) 他偉大,堅定不移,和真誠的性格;(b)他穩固的根基,就是堅持神合一 (unity of God) 的觀念,保守他不與當日流行的從屬觀念同流合污;與 (c) 他用正確的勸導導人承認基督位格的性質重要性。他覺得以基督為受造者,就是否認相信祂而得救,與神聯合。

(二)阿他那修論聖父與聖子之關係Athanasius on the Relation of the Son to the Father

 阿氏特別強調神的合一性,並堅持在三位一體教義的解說上,不可影響此合一性。雖然聖父與聖子是屬於同一的,屬神的本質,但在本質上的神性 (essential Being) 是沒有分割或分離 (division or separation) 的,並且"次等的神" (Theos Deuteros)是非常錯誤的說法。雖然阿氏非常強調神的合一性,但也承認在神格中有三個不同的位格(拉丁文:hypostases)。他拒絕亞利烏派所說,聖子是在時間之前被造的,而堅持聖子有獨立的,永遠的,位格上的存在。同時他考慮到神格中的三位格絕不能說成是分立的,因為這樣將導致多神主義。根據阿氏,神的合一性與在祂本性 (Being) 中的區分,最好用 "本質上的一體" (oneness of essence)來說明。這就清楚地說出聖父與聖子是同質的,但也暗示二者可以在其它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在聖父與聖子的生存 (personal subsistence) 方面。阿氏如奧利金一樣,教導聖子是聖父生的 (begotten by generation) ,但與奧利金不同;阿氏描述此 "生出" 乃是神內在的,因而是必需的,永遠的作為 (internal, necessary, eternal act of God),而不是依賴聖父主權旨意的作為。

推動阿他那修,決定他神學見解的,非僅由於邏輯上一致的要求。影響他對真理的解說,主要乃是宗教的因素。他的神學教義是自然而然地從他的拯救論信念產生的。他的根本立場是,得救必需與神聯合;除了本身是神的那一位之外,沒有受造之物能叫我們與神聯合。因此西波爾說:"基督必需真的,毫無保留的是神,這樣神才真的來到人間,人才獲得與神交通,罪得赦免,認識真理和永生。" (教義史,卷一,211頁)

〖 三. 尼西亞會議The Council of Nicea 〗

在主後325年召開的尼西亞會議,是為解決此爭端。討論的問題是非常清楚的,可用一句話表明。亞利烏派拒絕非時間性的,永遠的生這觀念,而阿他那修則堅稱此點。亞利烏派說聖子是從無中被創造出來的,而阿他那修主張祂是從聖父的本質 (essence) 中生出的。亞利烏派認為聖子與聖父不是同質的,而阿他那修堅稱祂是與父同質 (homoousios) 。

除了爭論的雙方,還有較大的中間派,即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Eusebius of Caesarea) 所領導的,乃會議中的大多數。優西比烏是有名的教會歷史家,此派又稱為奧利金派,因為它的思想是來自奧利金的原則。

尼西亞會議及其決定Council of Nicea and Its Decision

奧利金派傾向於亞利烏派,反對聖子與聖父同質。該派事先由優西比烏起草了一項聲明,在此聲明中除了"同質"之外,其它都與亞歷山得與阿他那修相同。此派建議用 "似質" (homoiousios) 一詞代替 "同質"(homoousios) ,即聖子與聖父有相似的本質。經過相當的辯論後,皇帝最終用了他的權威支持阿他那修派,而讓該派獲勝。會議就所爭論之點,採納了下列的聲明: "我們相信一位神,就是全能的父,有形與無形之物的創造者。又信一位主,耶穌基督,是生出而非被造,與聖父同質 (homoousios) " 等等。這是非常清晰的聲明。"同質" 一詞,除了聖子的本質與聖父完全相同以外,不能謬解作其它的意義。這樣就把聖子放在與聖父同等的地位上,非被造者,承認祂本身就是神 (autotheos)。

〖 四. 尼西亞會議的後果The Aftermath 〗

1. 不圓滿的會議決定Unsatisfactory Nature of the Decision

會議的決定並沒有止息爭端,它只是爭端的開始。會議決定是由於皇帝的高壓手段,未能達成圓滿,而且平息的期間也不會太長。使基督教信仰的決定,在於皇帝的善變與宮廷中的謀算。阿他那修本人雖然得勝,但對於此種解決教會爭論的方法也深表不滿。他寧可借着辯論的威力來說服對方。結果清楚明,皇帝立場或情緒的改變,甚至賄賂,都可影響整個爭論。占優勢的一派可能立刻受到敗。這就是在以後的歷史中屢次發生的。

2. 半亞利烏派在東方教會中暫時的興盛Temporary Ascendancy of Semi-Arianism in the Eastern Church

阿他拿修是尼西亞會議後三位一體爭論中的核心人物。他是當代最偉大的領袖,是傑出的學者,有堅強的性格,一位勇敢維持信念,隨時準備為真理受難的人。教會逐漸趨向亞利烏派,不過多數是半亞利烏派;而皇帝通常支持大多數。當時有句通俗流行的話:"一個阿他那修抵抗全世界。" (Unus Athanasius contra orbem.) 這位神的忠實僕人,五次被放逐,其職位由一些不稱職的阿諛者所取代,他們為教會帶來奇恥大辱。

(一)對尼西亞會議決定的反抗Opposition to the Decision of Nicea

反對者可分幾派。甘寧漢說:"比較大膽,誠實的亞利烏派說聖子與父不同本質 (heteroousios) 。有人說祂不像(anomois) 父神;又有一派 (一般被稱為半亞利烏派者) 說祂有與父相似的本質 (homoiousios) 。不過他們都異口同聲的拒絕的說法,因為他們反對聖子真正的,正當的神性。他們看見精確地,毫無保留地承認了聖子真正的神性。有時他們比較喜歡對提出其它的異議。" (歷史神學,卷一,290頁) 半亞利烏主義在東方教會盛行,而西方教會采不同的見解,忠於尼西亞會議的決定。主要原因是,東方教會受到奧利金從屬主義 (subordinationism) 的壟斷 (聖子在聖父之下);而西方教會多受特土良的影響,發展出的神學與阿他那修趨於一致。然而除此之外,西方教會 (羅馬) 與東方教會 (康斯坦丁堡) 之間的抗衡,也需被考慮。當阿他那修被東方教會放逐時,受到了西方教會的熱烈歡迎。羅馬會議(主後341年) 與撒底迦會議 (Sardica, 主後343年) 都無條件地贊助他的教義。

(二)安吉拉之馬賽路 Marcellus of Ancyra

由於馬賽路在西方教會晉升為尼西亞神學的健將,因此阿他拿修的教義逐漸沒落。馬氏又回到神格中 (immanent) 永遠的,非位格的道,與成為肉身的道之間的古老區分。此非位格的道,在創造之工上顯為神的能力。而道在成肉身時才成為位格。馬氏否認 "生出" (generation) 可用在先存的道上,因此把 "神的兒子" 僅限於成肉身的道上;並且主張在祂肉身生活的末了,道回到祂在成肉身以前與父的關係。馬氏的學說可被奧利金派或優西比烏派用來批判他們的勁敵是"撒伯流主義者" ,如此加深了東西教會之間的裂痕 。

(三)協調的努力Reconciling Efforts

不少人努力挽救教會的分裂。幾次的安提阿會議接納了尼西亞的定義,不過有兩項重要的例外。他們堅稱"似質" ,並子之生出是由於父之旨意的作為。當然這不能滿足西方教會。以後又有其它的大會及大公會議,在這些會議中,優西比烏派要求西方教會認可阿他那修的放逐,並另起草一些折衷的信經,均遭失敗。後來康士坦丟斯 (Constantius) 登基,用狡猾的手段及勢力強迫西方教會主教們在亞勒爾 (Arles) 與米蘭 (Milan) 的會議上 (主後355年),與優西比烏派站同一陣線。

3.潮流的轉變Turning of the Tide

反抗的受阻Disruption of the Opposition

不正當思想的得勝,是很危險的。這事實上是反尼西亞派的疾候。他們之間分歧很大,不過在反對尼西亞這事上是合一的。但是他們一旦沒有外面的壓力,就顯露出內部的不合。亞烏派與半亞利烏派的信仰並不相同,而且後者沒有統一的組織。在357年的舍米安會議 (Sirmium)上,他們想將各派聯合起來,將本質 (ousia),同質 (homoousios) 與似質 (homoiousios)等名詞全部丟棄,認為這些名詞非是人的知識所能及的。但是事情已經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至此真正的亞利烏派原形畢露,就逼使保守的半亞利烏派進入尼西亞陣營。

加帕多加三教父 The Three Cappadocians

此時有新一代的尼西亞派興起,由奧利金學派的弟子所組成,但對真理更完全的解釋,則有負於阿他那修與。其中主要的人物就是加帕多加的三位教父,巴西流 (Basil the Great),尼撒貴格利 (Gregory of Nyssa),以及拿先斯貴格利 (Gregory of Nazianze)。他們看出,使用 hypostasis 這個字來同時表達 "本質" (ousia) 與 "位格" (prosopon) 兩個觀念,是導致誤解的根源之一。因此他們限制 hypostasis 這個字只指聖父與聖子位格上的本質 (personal subsistence) 。他們不走阿他那修的路線,即不以在神裡面有一個本質 (ousia) 為出發點;這三位教父思想的出發點在神格中的三個位格 (hypostases) 上,並企圖將此三位格置於神本質 (ousia) 的觀念中。二貴格利將神格中的三位格與神本質 (the divine Being) 的關係,比作三個人與他們共有的人性之間的關係。正因為他們強調神格中的三位格,所以他們使尼西亞有關三位一體的教義,不讓優西比烏派眼看為是撒伯流主義。這樣一來,道 (Logos) 的位格就得到充份的保障。同時,他們三人極力主張三位格在神性中合一性,並多方予以說明。

4. 關於聖靈的爭辯The Dispute About the Holy Spirit

關於聖靈的早期見解Early Opinions About the Holy Spirit

雖然關於這題目有許多不同的意見,但到目前為止,聖靈還未受廣泛的注視。亞利烏認為聖靈是由聖子所造的頭一個受造者,此觀點與奧利金的非常符合。阿他那修則堅稱聖靈與父是同質的,可是則僅籠統地說:"我信聖靈。" 至於加帕多加教父則跟隨阿他那修,強烈主張聖靈與聖父的同質。西方教會有聖希拉流 (Hilary of Poitiers) ,主張聖靈既能滲透神深奧的事,不可能沒有神的本質。康士坦丁堡的主教馬西頓紐斯 (Macedonius) 則發表了一完全不同的見解,他聲明聖靈是被造的,從屬於聖子;但他的見解被認為是異端,而其從者被人稱作 "反聖靈派" (Pneumatomachians) 。主後381年,康士坦丁堡大會宣布承認,並在拿先斯貴格利指導下,接受了有關聖靈的下列信條:"我們也信主聖靈,生命的賜予者,從父而出,與聖父,聖子同配得榮耀,並藉先知曉諭。"

〖 五. 三位一體教義的完成Completion of the Doctrine of the Trinity 〗

聖靈由聖子而出Procession of the Holy Spirit from the Son

康世坦丁堡會議的聲明有兩點令人不滿意: (1) "同質" 一詞未能使用,所以聖靈與聖父的屬同質沒有直接說出;與 (2) 聖靈與其它二位格之關係未能定義。聲明中有說聖靈由聖父而出(proceeds from the Father) ,但沒有確定,也沒有否認聖靈也是由聖子而出。大會在這一點上得不到有完全的一致。若說聖靈只從聖父而出,似乎否認聖子與聖父在本質上的相同 (Essential Oneness) ;若說聖靈也是從子而出,則似乎置聖靈於依從子的地位,有損聖靈的神性。阿他那修,巴西流與尼撒貴格利堅稱,聖靈由聖父而出,但並不反對聖靈也由聖子而出的教義。伊比法紐 (Epiphanius) 與馬賽路 (Marcellus of Ancyra) 則正面聲稱此教義。

西方教會的神學家一般都主張聖靈是由父和子而出;主後589年的托理多會議 (Synod of Toledo) 又加上了"和子" (fileoque) 這個字 (譯註:意即聖靈乃出於聖父 "和" 出於聖"子")。東方教會則由大馬色約翰提出最終的聖靈教義。根據他所說,只有一個屬神的本質 (one divine essence) ,但有三位格 (hypostases) 。這三位格應被認為是神本性中的實體 (realities in the divine Being),但有不像三個人彼此間的關係。除了他們存在的方式 (modeof existence) 以外,不論從那方面說三位格都是合一的。聖父的特性是 "非生的" (non-generation) ,聖子的特性是 "生出的" (generation) ,聖靈的特性則是 "發出的" (procession) 。三位格間的關係,被描述為互通的關係 (interpenetration, or circumincession),沒有混雜不清 (without comingling)。大馬色約翰雖然極反對從屬主義,但他仍然說到聖父為神性之源 (source of the Godhead),並說聖靈是借着道 (through the Logos) 由父而出。這依舊是希臘從屬主義的遺物。東方教會從未採取托理多會議所附加的 "和子" (fileoque) 。這乃是東西教會分離的主因。

奧古斯丁論三位一體 Augustine on the Trinity

西方教會有關三位一體的觀念,在奧古斯丁的巨著 "論三位一體" (De Trinitate) 中,達於最終的階段。奧氏也強調本質上的合一,與位格上的三位。他說,三位中的每一位擁有神的全部本質,並與本質是同一的 (identical with the essence),且與位格中的其它二位同一。聖父,聖子,聖靈不像我們世間的三個人,每一個只擁有人類人性的一部份。此外,三者不缺一而獨立,也不可能缺一而獨立 (譯註:即父不能沒有子,子不能沒有父,聖靈不能沒有子和父。) 祂們中間有相依存的關係 (mutual dependence) 。每一位都有屬神的本質,但具有不同的觀點,如使之生出 (generating),被生出 (generated),或由感化而存有 (existing through inspiration) 。這三位格之間,有一種互通 (mutual penetration),互住 (mutual indwelling) 的關係。以"位格" 一詞來指明三位之間彼此的關係,不能令奧氏滿意,但他仍然繼續使用,正如他所說: "我用這詞句,並不是為了表明三者間之關係,乃是為了不保持沉默。" 從這種三位一體的觀念來看,聖靈自然是由父也由子而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23.敢於面對教會中的醜陋 (成為基督徒)
2002: 天平天國與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