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神的未來真的bright嗎?
--回應《未來看上去Bright》
基甸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
2004-02
------------------------------------------------------------
《未來看上去Bright》,道金斯著,柯南譯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bright.txt
http://xys.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bright.txt
------------------------------------------------------------
道金斯至少有一句話我是同意的,那就是“語言能夠決定我們思考世
界的方式”。(想想方舟子愛用的“弱智”“騙子”等等語言吧。)
沒有人比相信上帝的啟示藉着語言(聖經)向人顯明的基督徒更能體
會語言的力量和重要性。
然而道金斯一方面認為“天主教兒童”或者“新教兒童”這樣的稱呼
是“對兒童的不正當行為”,另一方面卻又要造一個新稱呼來“喚醒
無神論意識”,就顯得有點滑稽了。我不知道他倡導的這個“bright”
的稱呼是否能用在兒童身上?既然能喚醒人們宗教意識的稱呼不好,
為什麼又要提倡“喚醒無神論意識”的稱呼?如果“bright”的稱呼
真的流行起來,下次我們說“這孩子真是bright(聰明)”的時候可
要小心了--被他父母聽成“這孩子真是個bright”,豈不是彆扭和令
人尷尬嗎?如果道氏是開玩笑倒也罷了,真正“黑色(bright的反面)
幽默”的是他顯然不是在開玩笑,而是板着臉一派“正義凜然”地在
做“意識形態”的進攻。
“無神論意識”何以需要被“喚醒”呢?如果“無神”是真理,“有
神”的意識才是需要灌輸才能進入人心的。“無神論意識”需要被
“喚醒”,很可能說明人與生俱來就有“有神”的意識,而並不一定
是人的“無神論意識”受到了什麼壓抑。其實世界上的人雖然從表面
上的“宗教信仰”看也許是有神論者多過無神論者,但是這個世界卻
從來不缺“無神論意識”。翻譯道氏這篇文章的人想必是中國人,一
個中國人覺得“無神論意識”需要被“喚醒”,就更有點“矯情”了。
道氏所談的,是針對英美(主要是美國)的“文化戰爭(culture war)”,
那是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之下才特有的。道氏的動機很清楚,他
是要為他自己那樣的人本主義自然主義的無神論者正名,爭一口氣。
其實“無神論者”本身是一個涵蓋面很大的稱呼,無神論者與無神論
者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道金斯此文的目的之一,也是要用bright這
一稱呼“團結”一切“世界觀里沒有超自然和神秘主義(的位置)”
的自然主義者,包括無神論者,疑神論者,人本主義者(原文似應為
humanist,我認為“人道主義者”的翻譯有問題)和“自由思想者”
(這個“自由思想者”的稱呼也不應該被自然主義者拿去獨占吧)。
但是像道金斯這樣的無神論者,按方舟子的說法,是“強無神論者”,
按我戲仿方舟子對基督徒濫用性的稱呼的說法,就是“原教旨主義無
神論者”(我相信方舟子和新語絲的一些無神論者也屬於此“派”)。
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原教旨主義無神論者”倒真的是少數中的
少數。所以用個“光鮮(bright)”而涵蓋更多“同道”的詞來給自己
壯壯膽,打打氣,自我安慰安慰,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Bright
這個字還有“聰明”的意思,也許可以順便表示一下對有神論者的
“蒙昧”的蔑視,至少“精神勝利”一把也好。)不過我覺得對這一
小部分的無神論者還是Jim Holt所謂的“無神論kidney”的稱呼更為
貼切:)(kidney一詞在英文中有“具有某種脾氣的人”之意,如翻
成中文則很難既保持原文的韻味而又不落入戲謔)。
無神論者以bright自稱對bright這個字可有點不公平。語言,文字,
稱呼這些誠然很重要,但是信仰的實質比這些更要緊,用一個“令人
愉快”的“光明(bright)”的詞來稱呼自己,並不能改變自己信仰
(“意識形態”)的實質。無神論的信仰實質是“沒有上帝”。陀思
妥耶夫斯基說“沒有上帝,我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被允許)”。西
方那些存在主義思想家們(包括無神論思想家)對“沒有上帝”所帶
來的黑暗虛無荒謬悽慘有相當深刻的洞察。歷史和現實也告訴我們,
“沒有上帝”,就會有人跑出來當“偽上帝”,法國暴君“在我死後,
那管洪水滔天”的話不過是無所敬畏的無神論者的一句大實話而已。
在現代西方,當基督教的傳統被遺棄,當上帝被絕對拒斥於“公共事
務”之外的時候,道德和價值的虛無帶給人們的,並不是什麼光明燦
爛的社會。道金斯的“美國無神論朋友”們要把愛國誓詞裡的“在上
帝之下”拿掉,把美鈔上的“我們信仰上帝”劃掉,把教室和法院牆
上懸掛的十誡挪掉,也不是這兩年才有的事情。在美國,針對基督教
信仰而由極端無神論者不斷發動的“反基文化戰爭”由來已久,最
“著名”的團體就是由崇尚共產主義的鮑德溫(Roger Baldwin)創
立的“美國公民自由聯合會”(ACLU, American Civil Liberty Union),
其中一些極端無神論活動家多年來孜孜以求,使出渾身解數要把“上
帝”從美國人的公眾生活中徹底“消滅”,甚至不惜用撒謊的手段來
達到目的(參見關於美國“忠誠誓言”一案的拙帖[1])。從1950,
1960年代開始,極端無神論者在“反基文化戰爭”中屢屢得勝,他們
的“意識形態”訴求屢屢達到目的,然而近幾十年來美國社會凸顯的
道德滑坡和社會問題卻根本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光明燦爛”的社會
的圖像。在公立學校禁止禱告卻教育中小學生“我有兩個爸爸”(同
性戀是好的),給十幾歲的(teenager)中學生發避孕套的同時,在公
共場合禁止懸掛十誡,電視電影裡面色情暴力越來越充斥而一部關於
耶穌基督的電影(Mel Gibson的"Passion")卻遭到偏狹的指控的同時,
虛無主義思想在年輕人中間高漲,“毒、性、搖滾”的“MTV 文化”
成為“大眾文化主流”,各種各樣“怪力亂神”黑暗迷信的東西成為
時尚,道德相對主義被絕對化地接受,崇拜虛無主義“超人哲學”的
中學生持槍濫殺無辜[2],十幾歲的女孩子就成為單身媽媽,甚至為
了自己的“方便”而殺死,遺棄或虐待自己親生的嬰兒。。。今天美
國這個曾經以基督教信仰為立國的精神基礎,曾經如此被上帝祝福的
國家在背離上帝的道路上已經走得如此之遠,“沒有上帝”的精神困
境和人生困境已經很清楚地在今天向我們顯現,道金斯這樣的無神論
kidney對“沒有上帝”的明天的樂觀“信心”未免顯得過分盲目和自
欺欺人。
(“強”)無神論信仰真的是那麼樂觀光明嗎?無神論大師,人本主
義者,原英國人文主義協會會長布蘭坎(H. J. Blackham)說過一句
被廣泛引用的名言:“反對人本主義的最激烈的理由乃是它壞得令人
難以置信”("The most drastic objection to humanism is that it
is too bad to be true."布氏所謂的“人本主義”即是無神論的另一
個說法。他當然相信無神論是真理--我想他的意思是無神論雖然壞,
但可惜卻是真的)。方舟子等所崇拜的另一人本主義無神論大師羅素
也說人的“來源,生長,盼望,恐懼,愛和信仰都不過是一些原子偶
然排列的結果”,人類的未來註定將被“埋葬在宇宙廢墟的灰燼之中”。
另一位人本主義無神論哲學家英格索(Ingersoll)則悲嘆說“生命是
在冰冷淒涼的兩個永恆的山峰之間的一條狹窄的溪谷。。。我們大聲
哭喊,唯一的回答是我們自己嚎哭的回音” [3]。的確,按照“世界
觀里沒有超自然的位置”的人本主義“強無神論”信仰,人不過是一
堆原子(或其它物質單元)經過億萬年的“自然進化過程”隨機碰撞
出來的產品,人類來源於一個既神化自然又貶低人格的進程,我們對
自己將來的命運,也沒有預知的先見。更可悲的是,任何聰明智慧,
任何勇氣熱忱,都不能救人免於死亡。自古以來,人類一切的努力、
一切的願望、一切的豐功偉績,都將隨著這大千世界同歸於盡。人類
靠自己聰明才智所建的“人間天堂”的一切,亦必一同埋葬在這偉大
宇宙最後毀滅的廢墟之中。在永恆當中沒有永恆的公義,在人生的苦
難當中沒有任何超越的安慰和盼望。人類靈魂只能面對這絕對的虛無,
永遠找不到安息!任何“令人愉快”的稱呼和自我安慰都不能推翻這
個事實。這樣的無神信仰有多少“光明”可言?用dark(“黑暗”)
來形容應該比用bright合適得多吧。
我想就世界觀和人生觀而論,比起道金斯方舟子等“無神論kidney”
來,同為無神論者的布蘭坎,羅素和英格索等要來得更坦誠,而同為
無神論者的那些存在主義者們則要來得更深刻一些。對基督徒來說,
聖經教導認識神的基督徒當做“光明之子”,基督徒的信心,盼望和
愛都是蒙上帝的光照而脫離黑暗的。基督徒向世人傳揚福音,就是
“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宣揚那召[我]們出
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對“不可知論者”來說,黑暗並非唯一
的選擇,跨出信心的一步,歸向光明的源頭,就可以有光明的盼望,
有神同在的未來就真的是bright。這也許聽起來是“好得令人難以置
信(too good to be true)”,但是基督徒深深知道,這不但好得無
比,而且千真萬確。
(本文有數處承蒙hantian,搖頭,candel,新民和誠之等網友指正,
特此感謝。)
參考文帖:
[1]扭曲的“反基文化戰爭”--關於美國“忠誠誓言”一案
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0/3daf113aa170486c85256c000075e0af
[2]“我們……怎能存活?”——小頓城慘案斷想
http://www.cclife.org/cclife.nsf/0/b44f96527967438c852568430013a962
[3]布蘭坎,羅素和英格索的引文均譯自Jim McGuiggan,"God, Life and People"
http://www.hrcoc.com/636-677-3489/glp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