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彩虹之約精彩網文回顧94:神學筆記 德意雙皇斗
送交者: 喜來登 2005年11月02日06:12:03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神學筆記 德意雙皇斗

作者:迅速

2004年3月24日 於[彩虹之約論壇]

後法蘭克帝國時期

法蘭克人的神聖帝國是最有意思的。即不統一也不滅亡,君也不君臣也不臣。古怪的歷史讓中國人習慣了大一統和尊王讓夷,三教合一的思維很難理解。基本上後法蘭克帝國的歷史可以分兩大線,一是世俗政權的大一統計劃,二是教會勢力的大一統計劃。演成神聖帝國皇帝和羅馬天主教皇雙皇會。

世俗君主中,最有權威的繼承了皇帝稱號的德意志諸王,而法蘭西王則稍低一級。兩法蘭克國都處在四分五裂,諸侯割據的狀態中。也就是能繼承帝號的德意志比法蘭西稍微不亂就是了。一度法蘭西王都快成了法蘭西島島主了。勢力不出塞納河小島方圓百里。當時有資格統一天下的只有德意志朝的皇帝們了。

要不是有教皇國的話,大一統也不算難事。問題是西歐教會勢力在蠻族大遷徙期間已經坐大。教皇連東羅皇帝的帳都不買,和帝國國教會再見了。自立為普世教會的領袖,號稱羅馬大公教會。 儼然要天下為公,普世合一。而西部帝國舊疆也確實是普天之下,莫非教民,率土之濱,莫非教土。所以歷代教皇都是懷有混一天下的雄心。只是手段柔和,用溫水煮癩蛤蟆的方式瓦解王權。

歐洲的歷史就成了前期德皇和教皇雙皇會,兩敗俱傷,讓法蘭西有時間聚合了國土,收服了諸侯。中期就是法蘭西國主征意大利。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後誰也沒得着什麼。大家合兵一家組了幾次十字軍,也是兩手空空。後期就是奧斯曼帝國滅東羅馬,兵臨維也納,加上馬丁路德改教,形成討伐異端和異教徒的雙重宗教戰爭。等都打完了,也差不多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雙元革命時代到了。


法德兩國近代普法,一戰,二戰結怨甚深。但歷史上卻是一脈相承,都自認為查理曼大帝的傳人。查理曼在德法兩國都被看作是炎黃。德意志的東法蘭克國繼承了大帝的皇帝稱號,而西法蘭克則以法蘭西為國號,也是正統。東帝是在德意志諸侯中輪流選舉產生的,法王則是一家世代相傳。

所以破落到稱為法蘭西島主的法王,終究慢慢勝過輪流坐皇帝的德意志諸侯。不過開始的時候,德意志皇帝中連出幾位霸主,而法王們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因此歷史得先從德意志寫起。至於羅馬的不列顛省,後來的大英,則退步到了史前時期,連神話時代的亞瑟王都還沒出現呢。

德意志人的神聖羅馬帝國

德國的歷史上出了三位著名的腓特烈,第一位是紅鬍子腓特烈,因外號巴巴羅莎作為二戰中德國進攻東線的行動代號,最廣為人知。第二位腓特烈是紅鬍子的之孫。兩位均是霍亨斯陶芬朝雄主。第三位是普魯士的腓特烈大王。前後相距近六百年。

六百年中,雙皇龍爭虎鬥,異常激烈。王權教權誰主天下,拚得幾起幾落。德意志和意大利也都被消耗的筋疲力盡。從紅鬍子大帝開始,王權盛極而衰,經過三十年宗教大戰,普魯士王腓特烈時,教皇權力也喪失乾淨。德意志王權中興,姍姍來遲地建立了現代國家的雛形。歐洲政教兩元體系弊端以德國教訓最為深刻。羅馬教皇們爭霸不憑武力,要憑也憑不起。試圖依靠借力打力的功夫,讓諸侯的刀劍為自己所用。當然這樣做是要憑藉深厚的內功的。靠得底子就是立教千年尊為羅馬國教的教會,歐洲所有民族的精神堡壘。完成教會帝國的路也非一步就能到位。首先一點是成為國教,第二就是教會自治,第三就是任免君王。完成了第三點,離最後的制高境界王權和教權合一就差不多了。真正建立起神聖羅馬帝國。

首一步在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完成。但羅馬諸帝對教會的掌控外松內緊。讓主教和主教長們始終為帝國臣民。而羅馬帝國分裂後,羅馬城主教自立為教皇,號稱為使徒之首彼得的正統傳人,不買皇帝的賬了。東羅皇帝鞭長莫及,也無可奈何。西羅獨立教會名為天主教實為彼得教。

教會藉助蠻族大入侵的機會獨立出帝國,但要從國教轉為教國,道路還漫長得很。當務之急就是讓強大的蠻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各方蠻族皈依基督後,羅馬教皇就掌握了在帝國時期沒有的優勢。此時西羅馬疆域內,只有最高的宗教權威,教皇,沒有了最高的政治權威,皇帝。雖然查理曼大帝一度統一了西羅疆域,形成加洛林文藝復興。可子孫一來分封帝國,二來不明白基督教文化和基督教信仰間微妙的區別,由基督徒直入基督教徒的誤區出不來了。到了加洛林朝終,德國薩利安朝興起的時候。教皇已經厚着臉皮搞出了君士坦丁遺囑,丕平獻土的種種文件。對着法蘭克蠻族就稱自己是凱撒的傳人,對着德意志蠻族就稱自己是丕平和查理曼的傳人。自認為西羅馬的主人。老實頭的蠻族諸王憑劍和血爭來的東西,教皇憑口和筆就想取走。但教廷現在是有心無力。因為蠻族王分封推舉都是大一統的弱點,可教皇的職位也不是世襲的。擅長玩選舉的羅馬人,首先將教會控制了。歷任教皇非羅馬人不可。更有羅馬教母,西奧菲拉母女,接連控制教廷。數代教皇非其情人就是其私生子。教會權威掃地。因此教廷的不斷藉助蠻王們的刀劍對付羅馬市民的選舉,再借人民的意志打發蠻王出境。三大勢力此起彼伏,互相牽制。直到最後誰也玩不起,紛紛退出遊戲才告終。

法蘭克帝國三分後,皇帝稱號大體由西法蘭克王繼承。日耳曼人和羅馬人一樣,都是一夫一妻制度的婚姻,就是身為諸侯國主都不能例外。所以王統斷絕就成了家常便飯。首先是加洛林朝在中西法蘭克斷統。薩利安朝興起,奧托大帝身兼德意志和意大利王,並在羅馬加冕為皇帝。薩利安朝幾代君王都是雄主,尤其是亨利四世,少年繼位居然制服了老謀深算的教皇格七,希爾德布蘭,在歷史上最為著名。

雙皇斗第一回合爭的是教職任免權的問題。幾代教皇借克呂尼修道院運動,徹底整治了教會的貪腐,然後將矛頭指向王權。認為教會腐敗在於世俗權力的介入。聖職不可買賣,不可轉讓。法王英王嘟囔了幾聲就不響了,唯獨德王勢力強大,屢提強兵攻入羅馬。奈何蠻族的國家分封太過,諸侯強大,藉機紛紛造反。迫得德皇也只好步兩王后塵,答應不再任命境內主教。教會自治由此開始,且教權遠較王權統一,教產遠較王產眾多。西羅馬權力優勢漸漸傾向教廷。

1125年,薩利安朝王統也中斷了。教皇派勢力突然崛起,借德意志選舉諸侯之機,左右逢源,混水摸魚,居然開創了教皇冊封皇帝的先例。在此前都是皇帝冊立教皇。格七拼了老命和亨四打了多年,後代教皇才弄到個冊封主教的權利。而薩利安朝一終,竟然天地反覆,教皇不費吹灰之力占了上風。教黨和帝黨從此出現,在神聖羅馬帝國內部對立。教皇黨韋爾夫家族主張皇帝由羅馬教皇冊立,而皇帝黨魏布林格家族堅持皇帝由德意志貴族選舉產生。兩派打了十年,1138年,魏布林格家族的康拉德用手中的長劍當選為皇帝成為霍亨斯陶芬朝的開國之主,他也是薩利安朝奧托大帝的外甥。並且也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外甥,紅鬍子腓特烈。霍亨斯陶芬朝開國就忙於清洗教皇黨,自然不會去羅馬,教皇的老窩請求加冕為帝。倒是教皇沒有了皇帝利劍的保護,位置就坐不穩。終於求到皇帝頭上了。
羅馬城發生了革命。法國經院哲學唯實論大師阿伯拉爾的一位弟子,阿爾諾德聯合貴族平民居然重建了共和制政體。讓教皇落荒到了法國投奔路易去了。而當時二次十軍戰事緊張,加上法國的國內叛亂迭起,外帶路七的老婆離婚,改嫁安茹伯爵亨利,就是後來的英國 金雀朝開國之祖。家事國事天下事鬧得路七對教皇的事有心無力。所以爛攤子只好讓德王來收拾。

腓特烈想了想,宰相肚子裡能撐船,自己的度量扎個猛子也不成問題。率兵剿平了羅馬的亂黨。送教皇回家。從此以後,腓特烈六征意大利。主宰着德意志和意大利,也掌管着帝國和教國的最高權力。到了1177年,紅鬍子武功盛極而衰,在圍困亞歷山大港教皇黨和倫巴第同盟殘軍時一場大瘟疫毀滅了巴巴羅莎的長勝軍。無可奈何,只好重複百年前的亨四在卡諾莎立雪的榜樣,在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向手下敗將,亞歷山大三世教皇認罪求恕。條件是不得再干涉教皇事務,並答應舉十字軍,為奪回聖地向異教徒征戰,算是恕罪。價碼開的還算可以接受 。此時巴巴羅薩已經垂垂老矣,不復當年英勇,遠征途中,落馬墜河身亡。傳說他在奇弗豪森城堡沉睡,將來一天,他將醒來,把德意志帶入永久的太平盛世。

腓特烈在為三十八年,他的兒子亨六隻在位七年。雖然英勇善戰不遜色乃父,無奈天不假年,短短數年無法有所建樹不說,且死時他的兒子才三歲,王位難保。教皇從中插了一手,四立德王。除了亨六的兒子小腓特烈外,剩下就是王太弟菲利普和他的女婿奧托。奧托是韋爾夫家族的人,所以教皇先立了奧托,後來覺的歷代德王叫這個名字的都沒一個好惹的,改口又立了菲利普。老丈人當了德王后沒多久造恐怖分子襲擊身亡,只好讓女婿再接班,奧托和教皇互相口是心非了幾年,教皇英三先發制人,廢了奧托,立幼主,就是腓特烈二世。英諾森三世是教會中最具雄才大略的人物,在位期間將教會勢力擴展到東部英格蘭,北部斯堪的納維亞,東部斯拉夫人的地盤。並且在1204年舉行了第四次東征。這還不算,英王約翰,就是獅子王查理的弟弟,法王菲利普都遭到過革除教籍的處分。此時教皇的權威最高,歐洲無一國君主可以與之對抗。有紅鬍子的前車之鑑,夠嚇人的。

不過德王立的教皇沒有不恩將仇報的,教皇立的德王也沒一個不反目成仇的。腓特烈二世乖乖地在西西里老家好好整頓自己的王國。奠定了司法稅收行政基礎,辦學興商。就算這樣不聲不響,閉門家中作還是禍從天降。教皇格九勒令腓二舉兵參加十軍東征,腓二不從,給革除教門了。似乎腓二也不太在乎,教皇英三,已經將四次十軍集體開除出教門。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向東方聖地出發,居然轉向攻克了君士坦丁堡。

第二年,異教徒腓特烈率軍東征,居然拿下了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拿撒勒。三大聖地,一是聖京,二是耶穌出生地,三是耶穌的故鄉。都是基督徒最重視的地方。幾次三番舉十軍都未達到的目的。但是又被革除出教了。腓特烈將自己的帝國實力延伸過意大利地中海,直達中東。為此是不知道被開革出教多少次了。尤其是他和阿拉伯的蘇丹們稱兄道弟,拜把結盟。名義上是在舉十軍討伐異教徒,實質上是在裡應外合倒買倒賣。和異教徒做生意發大財。教皇格九對這個浪子忍無可忍,終於親自建立教軍,號稱聖彼得的鑰匙軍團。聽名字就夠彆扭的。腓特烈帥軍回意大利,部下儘是薩拉森異教徒,駱駝隊,象陣。一列陣,教皇軍團就禱告的禱告逃命的逃命去了。德王的實力畢竟遠在阿爾比派異端之上。教皇雖然設立了烈焰熊熊的宗教裁判所,並擁有了多明我,方濟各兩會的眾多裁判官,可那只能對付對付老百姓。拿皇上們是沒辦法的。格九含恨而終。繼任教皇英四,是腓特烈一手選拔的。不過仍然是翻臉成仇的老傳統。教皇和皇帝鬧僵,都有個習慣,就是跑到法王那裡去躲兩天。英四到了里昂就不怕德王了。開了個大會,第n次把腓特烈開除教籍。同時殺雞嚇猴,給另外在場的一位皇帝看看。就是來乞求援兵的東羅馬拉丁皇帝鮑德溫。
要不是腓特烈死得早,還不知道要給開除個n加幾次呢。不過就算人死了,還可以株連九族。老子下地獄,兒子也得跟着去。開除教籍,十字軍,暗殺,收買,各種招數都用上終於將腓特烈王族連親生子帶私生子都剷除了。霍亨斯陶芬朝滅。德意志又混戰了二十年,史稱大空位期。最後教皇格十力排眾議,立了個小諸侯哈布斯堡的魯道夫為王。還是那句話,放棄歷代德王對意大利的野心。魯道夫心裡話,不要意大利還要去羅馬加冕個什麼羅馬皇帝。乾脆說忙,就不去羅馬了。忙什麼呢,忙着和波希米亞王爭奪打仗呢。忙得結果就是打下了奧地利,為日後哈布斯堡帝國立下了根基。

教皇也忙着呢。前任教皇英三打法使者給成吉思汗帶了封信去,拜託他老修理一下阿拉伯人。後來雙方使者來往不斷。到了蒙古軍西徵得時候,有位姓郭的將軍縱橫兩河,巴勒斯坦。蒙古軍將巴格達的哈里發都萬馬踏死了。土耳其人也給打得抬不起頭來。故此教皇哥十也頻頻給大汗問個好什麼的。他派去的使者就是馬可波羅。在這以前,法王路易九世也遣教士到蒙古,朝見憲宗。要求共同討伐伊斯蘭教。大汗挺客氣,也派回位基督教徒到巴黎聖母院走訪聖路易。但他確是位聶斯脫利派教徒,屬於早就被東羅皇帝絕罰了的異端邪說。照理說應該交宗裁燒死,可聖路易也不敢得罪蒙古大汗,馬馬虎虎過去了。憲宗就是蒙哥大汗,當然沒有能和路九連兵。他在征南宋,死在襄陽了。路九更慘,後來親提馬步兵六萬討伐埃及,兵敗當了六年俘虜。放歸本國後再提馬步兵九萬討伐突尼斯時陣亡。前後二十年,整整兩代法國精英全損失了。

教皇經過三百年鬥法終於降伏了德王,反正魯道夫來不來無所謂,教皇乾脆自任凱撒。並且下敕令,教職人員不得向俗權交稅。這下把德王搞得跟丐幫幫主似的。要說德王其實也就是個空頭名聲。說是丐幫之主,連個總舵都沒有。而且幫主的推選由七大長老負責,跟君山大會似的。召集各代有袋弟子,選出幫主就拿着根打狗棒雲遊天下作洪七公去了。地道的無產階級。德王的實力在自己的封疆上,好比五嶽劍派盟主,開大會你是盟主,散了會就是嵩山派掌門。那可就誰也管不了。哈布斯堡家族和其他選帝侯,對教皇搞垮霍朝的手段是膽寒了。從此對教皇大多是敬而遠之。悶頭內鬥。最終哈布斯堡家族想出了聯姻的辦法,慢慢拼起一個哈布斯堡帝國。日后土耳其滅東羅,全仗哈布斯堡帝國的力量保住西羅馬半壁江山。打下德王的威風后,教皇氣焰囂張。除了向新起的蒙古大汗們頻頻獻殷勤,試圖籠絡外。對手下的英法兩王也呼來喝去。不過法英兩國借着前一輪教職任免權之爭讓步,贏得了百年的時間加強王權,兩王此時都已經是地道的掌門人,而非空頭盟主了。教皇卜八下敕令兩王不得徵稅,英王將逃稅教士遣送出境,法王乾脆把教皇抓來問話。以後連續七八代教皇都是法國人。教廷都從羅馬遷到法南的阿維尼翁去了。德王乾脆就當沒看見。法王為對抗教廷大會,首開三級會議,貴族,教士,平民代表一表決,當然教皇吃虧。歷代德王僅僅開對立主教大會屢屢不敵教廷的教訓看來是啟發了法王,另出了一手高招。三級議會設立一時鞏固了王制,可後來也正是召開三級議會,也引發了法國大革命。

另外就是法王把教皇請去阿維尼翁後,英法百年大戰,也無法抽身去意大利逐鹿中原。德意志諸侯也為德王的位置打得不可開交。所以意大利形成了真空狀態,城邦林立,商業發達。文藝復興開始了。等教皇一個世紀後再回意大利,雖然屢設宗教裁判所,燒了布魯諾,囚死伽利略,將意大利文復搞得奄奄一息。但法蘭西四王征意大利又將教皇們折騰得不輕。好容易法國人走了,捷克人胡斯,德國人馬丁路德,法國人加爾文宗教改革。天主教剛剛慶幸競爭對手東正教讓土耳其人打到俄羅斯大草原去了,不料後院起火。從此基督教又多了新舊兩教,加上東正教是三分天下。大體來說歐美文化圈後來是東歐新奉東正教,西歐信奉天主教,英美信奉新教。例外是天主教國波蘭,和愛爾蘭。北歐和德意志邦國多信新教。殖民地則是按宗主國信仰。如拉丁美洲均是天主教。非洲則多為新教。伊斯蘭地區無一改宗。亞洲除菲律賓外迫不得已的都改成回教了。神聖羅馬帝國是外有土耳其進犯,屢戰屢敗,不斷割地賠款,稱臣納貢。後有宗教內戰。先是法國胡格諾戰爭,後是德意志三十年大戰。徹底將法德兩國打殘廢。從此德意志人統一的希望都沒了。跟別說統一西羅,統一歐洲,進而征服地中海世界,恢復 亞歷山大和羅馬帝國的鼎盛時代了。

德意志從此分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兩體。小德意志是不包括哈布斯堡帝國的純日耳曼人國。大德意志是包括哈朝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大大小小中東歐民族的多民族國家。老實說這是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幻。尤其是土耳其人當前,逐鹿中歐,伊斯蘭狂潮退去,哈布斯堡帝國也是消耗的油盡燈枯,內力全無了。小德意志國的遠祖就是普魯士的腓特烈大王了。大德意志的衰落則和三十年大戰,奧土大戰雙重戰爭有關。話分兩頭。

大德意志的興衰是和宗教改革引發的一系列戰爭分不開的。首先是宗改時期,德國諸侯的小規模內戰,法國則是引發王朝更換的胡格諾戰爭。這些還是前奏,最重的戲是德意志三十年戰爭。戰爭結果損失最大的是教皇,因為以宗教的狂熱引發的戰爭,最後演變成赤裸裸的爭霸,給了歐洲人宗教神聖的價值觀致命的一擊。大德意志哈布斯堡朝則在幾次奧土戰爭後,獲得優勢,扭轉了稱臣納貢的局面,頗有斬獲。並且擊敗了路十四的霸主地位。
這時已經是十八世紀,工業啟蒙雙革命的時代了。該世紀最大特點就是歐洲開明君主制度。在沒有教皇強力挑戰的情況下,各國都出現了幾位名君。同中國康乾盛世的開明君主相輝映。小德意志普魯士王腓特烈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歐洲文明在大革命之前,剛剛達到中國的水準。大革命爆發引發了人類歷史上的空前進步,迅速地由古典時代進入了現代。作為古典文明最高峰的中國,是要做學生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YAOMI 姐姐,跟你見證一下
2004: yaomi,你自己就是上網基督徒的一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