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神賜的禮物:是得救?恩典?還是信心?(zt生命季刊)
送交者: nngzh 2019年09月05日05:49:48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神賜的禮物:是得救?恩典?還是信心?(音頻)
——禮物
2019/9/4 19:07:51
讀者:10
■裴柏萩
禮物
 

 

文/裴柏萩
生命季刊微信專稿

 

音頻為作者朗讀:

三歲多的兒子只要在商店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會一本正經地跟我說:媽媽下次我過生日的時候你給我買這個生日禮物,還有那個,還有另外一個……我聽了忍俊不禁:爸爸媽媽只能給你買兩個作為生日禮物,其它的你要自己存錢去買。
 
小傢伙聽後,就有了概念:有些玩具是爸爸媽媽免費送的,那叫做禮物;有些得需要自己努力存錢去買,那就不叫禮物了。
 
其實聖經中對禮物一詞的定義,跟三歲孩童所理解的並無差異。保羅在以弗所書2:8-9節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這其中所賜一詞的希臘原文 δῶρον就是禮物的意思,是神白白賜給我們的禮物。
 
其實這句話有另外的玄機:到底神賜的禮物,是得救,還是恩典,又或者是信心呢?
 
根據上下文的理解,這個神所賜的禮物,應該理解為上述所提到的所有內容,包括得救、恩典以及信心;神救人脫離死亡和神的憤怒——這關乎救恩的恩典是神白白給予人的禮物。
 
不僅如此,連我們接受恩典所借着的信心,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
 
這樣看來,在救恩的工作面前,我們是完全被動、且無任何可夸之處;既沒有考慮人優點的餘地,也沒有計算人功勞的前提條件。
 
很難想像,身為一個曾視律法為終極準則的保羅,為什麼會突然顛覆律法的地位,完全否定律法和人在救恩中的功勞呢?
 
使徒行傳第九章記載,掃羅(當時還未改名成保羅)本想要大展身手去逼迫主的門徒,怎料在去大馬士革的路上突然見到異象,耶穌向他顯現,之後就瞎眼了三天,這期間也不吃也不喝。不久,主差遣亞拿尼亞去見他,按手在他身上,掃羅就恢復了視力,與大馬士革的門徒同住了一些日子,就去各會堂宣講耶穌了。
 
沒人知道掃羅瞎眼的三天在想些什麼,聖經在此並無着墨。但我相信,這失明的三天絕不是他生命中的空白,而是一個神奇的轉折點——讓他開始思考:原來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人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而是神的義,白白賜下並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無分別。
 
類似的經歷,也發生在馬丁·路德身上。他曾是個想攻克己身叫身服我的修士,不僅嚴格遵守修道院裡的規定,還對自己有很多額外苛刻的要求:他時常通宵禱告、整日禁食、長時間地做吿解,最長的一次長達六個小時,聽他吿解的神父實在忍受不了這冗長的內容:孩子,不是上帝不放過你,是你不放過上帝啊!連馬丁·路德自己也說:假如有人可以憑着自己的修行上天堂,那我敢說那個人就是我了。可見他的修行無懈可擊,就如同保羅行律法一樣無可指責。
 
可馬丁·路德毫無安息,好像不刻苦修行,他就會隨時被上帝的震怒所吞滅。直至他不斷研究羅馬書後,才因保羅這句義人必因信得生直擊心靈。原來天堂大門早已為他打開,他卻還靠着自己有限的功德到處叩門。
 
此時的馬丁路德醒悟過來,發覺羅馬教廷關於贖罪卷的兜售和功德主義的神學(註:中世紀的信徒犯罪後,要想免去刑罰,必須通過教會頒布大赦,給犯罪的信徒分施基督及歷代聖徒的功德,這便是功德主義;而到中世紀後期,教會開始向信徒大量兜售贖罪券作為獲取功德的主要方式)是毫無聖經根據的,若救恩是神所賜的白白禮物,何須信徒花錢求赦,行善得賞?豈不是教皇為了填滿自己的口袋和虛榮?
 
1517年,馬丁·路德在威登堡城門前貼出 九十五條論綱,以此來對抗羅馬教廷有關贖罪券的教導,接着他提出唯獨聖經、唯獨救恩、唯獨信心的三個重要神學依據,準確無誤地敲碎了天主教用錯誤教義築成的營壘。
 
我們無法靠自己或別人的功德來減輕神的審判,也不能憑着自己的善舉和良知為自己增添些許榮耀,因為靠恩典得救的啟示摧毀了所有人的自誇。不僅如此,耶穌基督更是將自己作為貴重無比的禮物賜給我們。在救恩里,我們無條件地分享祂的榮耀、承受祂的基業、領受祂豐富的恩典,還有很多數算不完。但遺憾的事,中世紀的教會得了世界,卻失去了基督。
 
中世紀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很有影響力的神父有幸去羅馬拜見教皇大人,正巧教皇正在與人核實金庫的數目,見到神父,教皇不免得意地說,教會再也不必說金和銀我都沒有這樣的話了!(見使徒行傳31-10,彼得在此對一個生來瘸腿的人說:金和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
 
神父回應:的確,教皇大人,不過教會也不能說我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叫你起來行走這樣的話了。
 
當時的教會處在安穩充盈的年代,教皇雍容華貴、教士吃穿不愁,加上贖罪券的兜售,教會更是財源滾滾。可教會卻逐漸偏離了起初使徒所傳的道理,把人的錯誤理解加在信仰之上,於是就有了功德之說——人的好行為可以換取上帝的恩典;又有了贖罪券的販賣——需要信徒用錢從教會購買神的赦免,妙言:銅錢一擲,審判立減,等等這些錯誤的教義無疑讓當時的信徒苦不堪言。在人的功德和神的審判之中夾縫求生,也使教會逐漸丟棄了耶穌自己,用人手包裝的禮物盒,代替了上帝原本所賜的珍貴禮物。
 
神借着馬丁·路德和很多偉大的改教家改變了這種局面。他們不懼強權,捨身取義,號召教會重新回到聖經,按着聖經的教導去理解何謂救恩,拆掉了羅馬教廷包裝起來的禮物盒,恢復到起初最原始最純粹的狀態,就是神起初送給世人的禮物——不靠自己賺取,全憑上帝賞賜的禮物。
 
而今天的教會,雖沒有功德論和贖罪券的誤導,卻仍有包裝禮物的嫌疑,把人的能力誇大,把人的道德美化,把人的犯罪合理化,把人的感覺中心化。很多講台的信息,讚美詩歌的歌詞,甚至一些聖經的解釋,都變成自我中心式的無病呻吟,或是自我滿足式的自說自話。人不再是毫無可夸之處、完全被動地領受恩典的人,而被美化成在救恩面前有毫不掩飾的美德和超乎他人悟性的人上人。救恩不再是不配的罪人白白從神領受的禮物,而在某種程度,甚至很大程度上顯示出人自鳴得意的自信來。
 
最後,為了避免落入另外一種極端,我不得不提醒讀者善行的重要性。雖然領受救恩的信心是神所賜給我們的禮物,也不能說既然救恩是賜給我們的禮物,就表示我們只需要雙手奉上領受禮物,卻不需要任何行為上的約束。 重新回到以弗所書28-10節: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善行不是救恩的基礎,而是救恩的成果,一切憑信心領受救恩的人,勢必都能結出善行的果子來,因為真正活潑的信心是要在愛里活出來的。神在救恩中新造了我們,糾正我們的行為不再隨從今世的風俗和肉體所喜好的,使我們脫離卑賤的事,成為貴重的器皿,成就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那立志行善的決心,就是神在我們心中所做的工作,是救恩的產物,是禮物中的禮物,所以,我們若行善,並無可夸之處;若行不出善,是我們還沒有活出美善生命的本質,就當好好省察、悔改。

 

裴柏萩 來自中國大陸,現居美國。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這篇文章,請點擊手機屏幕的右上角,然後查看公眾帳號,點擊關注即可。
您若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回應或評論。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師團將為您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公眾號:cclifefl
生命季刊網頁:https://www.cclifefl.or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牧者聯署》裡的198位沒有假師傅?才
2018: 給秋雨聖約教會:教會當追求什麼樣的自
2017: 球迷:談談你心目中合乎聖經的“重生”
2017: 屬靈的死人
2016: 永生弟兄,看了你的回覆,回復一下
2016: 這個論壇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不分
2015: Kim Davis:The Gut of a Convert
2015: 律法的功用在哪裡?
2014: 教宗(教皇)是不能容忍的——聖經沒有
2014: 媽媽們的禱告(2)- 上帝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