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淺談神化論(六):改革宗的神化教義C
送交者: 克利西亞 2020年12月28日21:01:32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淺談神化論(六):改革宗的神化教義C


_


“Theosis(直譯為神化-deification”),同義語是theopoiesis被作為神—being made God”),它們在不同的教會團體中,會傾向於表達不同的含義。在羅馬天主教的神學中, theosis基本上並不會被認為是早期教會的末世論,或一個能夠被用在所有基督徒身上的普遍現象。反而,它完全是一個只能被用在少數被封聖者的現象。另外,它也與其他版本的theosis不同,它不被當做是一種無罪的完美狀態或完全的聖化。它反而是一個在此生能夠得到對神更完全的認識,遠超過理智所能達到的程度,甚至遠超過信仰的光照,藉由它,魂能夠直接理會神聖之光(divine light)的奧秘。藉由非常特殊之神的恩典,只有少數被賦予特權的魂在此生得以凝視(祂):這乃是奧秘聯合的theosis在西方的天主教神學中,theosis很少被聯繫於(神的)光照,更多的是被聯於超越人本體的經驗。


因着聖潔運動(Pietist movement)的影響,Theosis在衛理會的傳統中也被用來描述在此生中可能達到的聖化。衛斯理本人將這聖化稱為恩典最高的狀態,或是在愛中被完全,並稱那些宣稱在此生已經達到(attained的人為被勸勉。。。要忠實的禱告,好叫神能夠向他們敞開心懷好叫他們能夠肯定所達到的是真實的。羅馬(天主教),路德和改革宗都異口同聲的拒絕這種衛理會的詮釋。實際上,在維埃納大會(Council of Vienne1311)前四個世紀左右,羅馬天主教的大會宣布一個人在此生能夠達到某種程度的完全,並帶給他無瑕疵並無法在恩典中繼續長進是異端的教義。衛敏斯特神學也反對能夠達到的生活,說聖化是全人的事情;然而在此生無法無完全,在我們的每個部分中仍殘留着敗壞:因此(我們裡面)不斷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有爭戰,肉體的情慾抵擋聖靈,聖靈抵擋肉體。路德會方面強調路德法理的觀念simul iustus et peccator同時是義人和罪人)並教導在此生中我們無法完全征服罪,但是我們必須不斷的遵從神所命令我們的,順服,避免邪惡的情慾,等等。


若人類不會變成神,被聖別化(divinized和被神化(deified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亞他那修自己就寫下了在古教會最強烈的神化教訓,然而,也是他堅定不移的捍衛同質(homoousios)的基督論,基督乃是與父神同一性質(of one substnce,與其相對的,乃是亞流和他的跟隨者所堅持的類質量(of similar substance)(homoioousios。當亞流和他的跟隨者認為基督乃是一個最高等級的被造之物(created being of the highest order),亞他那修捍衛基督那是獨一併完全擁有神性的基督論。很有意思的是,亞他那修就是在這個基督論上建構了他對於theosis的理解。從基督論開始,亞他那修爭辯,為了讓人類能夠被服侍進入神聖的狀態,神首先需要降世,取了人的本性,將人性展現在一個人裡面,使得他(譯者:基督的人性)被融合,並將這個榮耀在人類成為神性的分享者時,傳輸給每一個人。他寫到,耶穌基督,(基督)因此成為所有肉體和所有被造之物的拯救者。若神差遣了祂的兒子由女人而生,我們就不應該覺得羞恥,反而要覺得榮耀,並得到偉大的恩典。因為祂成為人,好在祂的人性中神化我們,祂也從女人所生,從童女降世,為了親自來到我們背謬的世代,叫我們能夠成為聖潔的族類,和神性的分享者,就如同有福的彼得所寫的一樣。


亞他那修的救贖論與其基督論密不可分。神從太初就有的旨意,乃是要祂的教會,和那些在其中的男女成為神性的真實分享者。基督披上人類的肉身就是為了完成這個目地。在《論道成肉身》中,亞他那修寫下在道成肉身中,看不見的神藉由祂的工作為我們所知,藉由其工作,我們也認出祂神化的工作。他繼續說:


若有人想要見那位本質上是不可見,也未曾被人見過的神,從祂的工作中,他就應該能夠認識並領會祂。。。[]讓他讚嘆神的事情能夠以如此平凡的方式,有秩有序的被顯明給我們看,藉由死亡不死臨及眾人,藉由道成肉身,對眾人的看護為我們所知。。。因為祂成為人,好叫我們能夠成為神。


Vladimir Lossky,或許是二十世紀比較突出的東正教神化神學家,他稱這些亞他那修的作品,以及加帕多的類似作品,是基督教最核心的素質。神降世成為最卑賤的存在由死亡所標出墮落的人性好為人類打通升往神性的道路。Lossky稱這個為基督神聖位格的降世(katabasis)使得人類的位格(persons)能在聖靈中升高(anabasis)。


我一直搞不清楚這樣核心的觀念竟然被西方神學所貶抑特別是改革宗的材料。它乃是一個完全以神為中心(entirely God-centered)的救贖論(soteriology),着重於神在被造之物間被實化的,那個不會改變的目的和計劃之上。然而,我堅持它最好被改革宗思想中的神恩獨作思想為主軸來詮釋。它着重在神的作為,與人自發的能力相對。另外,它並藉由強調在神裡面那個真正的愛,而不是藉由人類自己的etiology,將unio mystica基於人和神間那個真正的愛和關係。除非神先將祂的愛置於人的裡面,人類不可能選擇愛神。


兩處對於研究theosis非常重要的經文:創世紀1:26和彼得後書1:4。第一處經文描述了人性被造的獨一特質。神宣告讓我們照着我們的形象,按着我們的樣式造人。’Robert Rakestraw觀察到,希臘教父們教導,在墮落中,人性失去了樣式,但是保留了形象。”Rakestraw引用Gerald Bray的話:


我們最好視基督徒的一生為恢復那些在基督里被救贖者所失去的樣式的過程。這是聖靈的工作,祂將神自己的能力(energy)交流給我們,好叫我們能夠成為神性的分享者(彼後1:4)。神的能力從祂的素質中發散出來,並分享它的本性;它只能被理解為,被神化的人仍然保留其人格特徵,並不會被吸收入神的素質之中。神的素質永遠是無法被他們眼見。


我們目前的挑戰並不是那個被重建的形象或樣式(或者它們(指形象和樣式)根本就是同一件東西的兩個不同的名字罷了)而是基督徒重新被整合到基督的生命裡面


彼得後書將新生命吹入這個重新的整合(reintergration)裡面,並在基督的再臨時得到實現。這封書信宣稱祂的[神的能力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1:3-4)。在基督的獻身和工作的基礎上,讓我們想到教會,好叫信徒真正成為在神生命中的分享者。這個新生命產生與基督之中(en Christo),並將物質和屬靈的死亡轉變並救贖成為新生命。除此以外,以及在我針對奧秘聯合的討論中被提及,約翰17章和在基督里(in Christ的經文,它們都是神化神學的鑰匙。


拜占庭修士Gregory Palamas1335)稱theosis為,神將祂的豐富和真正有益的祝福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分享。。。被恩典神化的人在各方面將會如同神,除了祂自己的素質(essence)外。’”Palamas和希臘教父們,非常謹慎的在作為有份於神的能力(energies和有份於神的素質(essence間做出區別,這是研究東正教的學生們所熟知的,也能安撫西方神學對它也暗示泛神論,或人類從本質上達到神的恐懼。Geroge Mantzaridis在注釋Palamas的時候,寫到,人的神化並不能藉由有份於神的素質而完成,乃是藉由於祂神聖能力的交流。人能夠在神裡面有份於祂的榮耀和光輝,但是神的素質(essence)依然是不可觸及和不可被分享的。故此,被神化的人在各方面都成為神(god),但是他不會變的與神的素質一樣,也不會有份於神的素質。


東方神學家在神的能力和素質間所作的區別,可以被知道和不可以被知道,與經院神學和改革宗所強調的,被造的人類不能在自己裡面認識神,也不能有份與其素質的論點有着驚人的類似性。巴西流寫到,“[神化的]運作是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但是素質是純一的,我們可以說我們從神的運作中認識神,但是無法接近祂的素質。祂的運作臨及我們,但是祂的素質是遙不可及的。


神化,我們與基督nexus的聯合,乃是藉由有份於神的能力(它無疑就是神)而產生的,但不是有份於神的素質。這在了解神化的張力和保守正統的聖經神學上,是極其重要的。Timothy WareDiokleisKallistos主教)注意到:


神的素質(ousia,即性質)和祂的能力之間的分別乃是源於加帕多加教父。。。。不論如何,神不在祂的素質中,但卻在祂的能力之內,將祂自己啟示給我們。這些能力(eneregies)並不是存在於神之外,也不是一個神賞賜給人的恩典:它們乃是神在對着世界的行動和啟示之中的自己。神完全並完整的存在在祂所有的能力之中。。。神藉由這些能力進入了一個於人類直接和應時的關係之中。在與人類的關係中,神的能力事實上就是神的恩典;恩典不單單是一個神的禮物,也不單單是一個神澆灌於人的東西,而是活神自己的顯現,是被造之物和造物主間位格的遭遇。。。當我們說聖徒已經藉由神的恩典被變化了。。。我們指的是他們有了對神自己的主觀經歷。他們認識神也就是說,神在祂的能力中,並不是在祂的素質之內。



神能力所產生的神化從始自終都是神恩典的作為。Palamas(在捍衛誦念祈禱(註:以誦念聖經經文為禱告)中)寫到,與神的聯合只能藉由聖靈神化的恩典才得以完成。除此以外,


若神化是根據在人類本質中所繼承的能力而得以完成的,好像在本性中被包圍,那麼人就必然是被神的性質所神化。所以,凡是這樣認為的人,就不能將自己的幻想強加於那些站在正確立場的人,並把被污穢的信仰強迫灌輸於那些堅守純正信仰之人身上;他反而必須把自己成見擺在一邊,從那些有經驗的人或他們所受的規範,學習神化的恩典完全是無條件的,在我們的本質中沒有任何才能能夠達到它,因為,我們若有任何超然的能力,這個恩典就不再是恩典,而不過就是人性能力之運作的彰顯罷了。


Theosis乃是經由神的能力、借着恩典(而成就的)。神化的恩典說出了神的動機和工作,就是要在祂自己和被造的人性中建立與自己真實的關係。這件事就是基督教信仰的奧秘。歌羅西書教導,若神的旨意是要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以及基督藉著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把你們引到自己面前。1:20,22)這就是這就是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秘;但如今向他的聖徒顯明了。1:26)。



Theosis,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可以被視為一個救贖客觀和相應本質之總結。儘管稱義和成聖都被用來指神法理的平息,好叫被造的人類在神的眼中有個乾淨的地位。theosis保護了救恩順序(ordo salutis)的主觀方面重生,聖別和得榮並將它們解釋為神獨有的工作。我將它們每一項都解釋為theosis下面的分題,這樣我們甚至就可以將它們重新命名為:開始的(inauguraltheosis,漸進的(progessivetheosis和終極的(consummativetheosis


Rakestraw將這個恩典稱為基督化_Christification傾向於神化這個名詞。別的神學家則使用三位一體化(Trinification這個詞。這些詞彙或許能夠幫助西方世界避免可能對於神化所發生的誤解。儘管如此,它們的原理仍然是完全一樣的。(神-人)關係能夠因人類藉由神的恩典或能力被逐漸帶入與神的關係中,而成為可能。不論人類如何回報神,使神喜悅的,都是祂所賜予的。


在神學上,這個工作乃是以神自己的旨意為中心,在恩典中延伸到祂的教會,為了(神人)相互的滿足,讓教會能夠與祂成為,叫神的榮耀能夠從神所作的一切照耀出來。


這種關係的模式也能夠防止開放神論對所認為的,神無法遇見未來之事的無知論點。它將這種充滿活力的關係根植於神的裡面,也將其建立在那些根據神旨意(而活)之人的裡面。神全面、完全的預知不存在任何盲點,如同神化關係和Christus in nobis的原則一旦根植於(神人間)真實的關繫上,就同時根據三一神的喜好而有的運作和主權,而被揭示出來。創造乃是一個三位一體的活動,絕不會再將任何事物加入神性之中,只顯明祂那永恆的完全。這個觀點也能夠避免宿命論,因為它總是神在工作中榮耀的旨意,藉由如今將被造之物的意義注入人性而得以完成。這與命運那種毫無目標的詭計是完全對立的,它基本上缺少了目的。巴西流寫到:


藉由祂的幫助,我們的心被復甦,軟弱者被祂的手所扶持,長進而被帶入完全。照耀在那些斑點完全除淨的人身上,藉由與自己的交通,祂使得祂們成為屬靈。就像當光線落在光輝和透明的物體上面一樣,他們自己也成為光輝的,並從自身發出光輝出來,當聖靈住在魂裡面,他們就返照聖靈,成為屬靈人。



摘自https://theologychina.com/gannon-murphy-改革宗的神化教義?/


  • 未完待續



淺談神化論 糸列


  1. 簡言https://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zkyOTQ0

  2. 古教父神化思想 https://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zkyOTc1

  3. 西方神學家神化觀念 https://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zkyOTgy

  4. 改革宗的神化教義a

  5. 改革宗的神化教義b

  6. 改革宗的神化教義c

  7. 改革宗的神化教義d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死亡與永生
2019: 【立此存照】吳倩最近的代言。啥貨色大
2018: 人之靈肉二元神生神造論
2018: 北美牧者向中國教會問安(轉貼僅供參考
2016: R斗你老實說:你曾經讀過羅馬書9章嗎?
2016: 替weak弟兄轉一貼:現今中國的基督徒該
2015: 你們受了天使所傳的律法,竟不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