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跡以外……(含音頻)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1年08月10日05:53:14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Jonah whale2.jpg

 

在這裡有一人:
公義審判的主
(下)

——馬太福音系列文章


 世人面對末日審判前唯一的出路是要悔改歸向神成為主的門徒


文 | 何春勛
生命季刊專稿

 


 

請點擊閱讀本文的第一部分:

公義審判的主(上)

 

音頻為薇言姐妹朗讀:


 

馬太福音12:38-50

 

“當時,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跡給我們看。”(太12:38)

 

文士和法利賽人稱呼耶穌為夫子好像是一個尊敬的態度,但是前面他們說耶穌是被鬼附,靠鬼王趕鬼,怎麼又會稱呼耶穌是夫子呢?福音書裡,大家都是怎麼稱呼耶穌?

 

在約翰福音,尼哥底母是一個法利賽人,還是個做官的,他夜裡去見耶穌,稱呼耶穌拉比。耶穌在井邊跟一位去打水的撒馬利亞婦人談道,婦人稱呼耶穌為先生,後來改稱耶穌為先知。有一位少年的官來找耶穌問永生的事,他稱耶穌為良善的夫子。很多乞丐生病被鬼附的的人稱呼耶穌是大衛的子孫。

 

這裡文士法利賽人稱耶穌為夫子,就是老師的意思。在福音書中記着,每次法利賽人只要稱呼耶穌為夫子,後面都一定跟着他們的計謀或圈套。他們口裡所說的和他們心裡的意念是不一致的。

 

這些人決定要耶穌顯神跡給他們看,他們的態度就是不相信耶穌,想找出耶穌的把柄。行神跡的目的是什麼?神跡不是顯耀自己的能力,不是為了得到人的稱羨,神跡更不是由人來操控指揮。法利賽人完全扭曲了神跡的神聖意義。耶穌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所以祂的回答很嚴肅嚴厲。

 

“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跡,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神跡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12:39-40)

 

Jonah inWhale.jpg

 

耶穌當場回絕他們的要求,再以審判主的身分向他們宣告,注意這個宣告的開始和結束,耶穌都用到一個詞“邪惡的世代”。既然是一個世代,就不是只有文士法利賽人,乃是包括所有的人。很多人到處尋求神跡,卻不尋求救贖。他們重視神跡,卻藐視行出神跡的耶穌基督。所以耶穌告訴整個世代的人,不必再費心找了,因為將來只有一個神跡給他們看,他們也只需要看和相信這一個神跡,就是先知約拿所經歷的神跡,因為只有這個神跡才跟他們有關係。

 

耶穌說在約拿身上發生的神跡就是約拿在深海中大魚的肚子裡,三日三夜後神讓他回到陸地上,繼續完成神救贖尼尼微城的工作。而大家將要看到人子的神跡就是,耶穌要受死被埋在地裡頭,三日三夜後神要讓祂從死里復活,完成神救贖人類的計劃。耶穌從死里復活是跟人類最有關係的也是最重要的神跡。另外,復活也跟末日審判有絕對的關係。耶穌再以審判主的身分說:

 

“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12:41-42)

 

耶穌說當末日審判的時候,人都要復活在審判主的面前一起接受審判,有些人復活稱義,有些人復活定罪。耶穌提到尼尼微的人復活要定這個世代的罪。尼尼微人怎麼能定別人的罪呢?

 

定罪的意思就是譴責、問罪、聲討的意思。約拿向敵國尼尼微城的人傳道,全城的人聽見了,從國王到百姓到牲畜都披麻蒙灰向神悔改,神就後悔不降災,赦免了他們。耶穌是神所差派的彌賽亞救贖主,當祂來到世界向這世代的人行神跡傳福音,人聽見卻不悔改,失去了救恩。復活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譴責聲討他們,因為他們有機會聽到了福音卻不願意悔改。還有一種情況:

 

“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12:42)

 

耶穌為什麼突然提到南方的女王朝見所羅門王,要聽智慧言語的這一段歷史呢?因為跟最後這一段鬼住在人身上的比喻有關。

 

“污鬼離了人身,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尋求安歇之處,卻尋不着。於是說: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屋裡去。到了,就看見裡面空閒,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便去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住在那裡。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12:43-45)

 

尼尼微人和南方女王前後兩段定罪的宣告是對稱的。約拿老遠走了七百公里的路去向尼尼微城的人傳悔改之道,那個時候是亞述帝國最強盛的時候,他們看見一個以色列人居然跑來向他們傳神要降災的警訊,結果他們聽信悔改了。

 

相對的例子,是南方的女王從非洲千里迢迢慕名前來朝見所羅門王,那個時候是以色列最興盛強大的時期,她非常驚訝看見所羅門王上聖殿去敬拜神,她存着敬畏謙卑的心,願意聽從所羅門從神那裡領受來的智慧話語,她是蒙福的,因為她聽到了神的真理並且接受了。

 

現在因着神的憐憫,耶穌基督從天上親自來到這個世界傳揚福音,但是這個世代的人卻硬着頸項,敵擋福音,根本不聽耶穌所說天國的真理,寧願聽魔鬼的話,讓魔鬼進駐,而且讓更多的鬼占據他們的心。將來復活的時候,他們要因着拒絕耶穌,故意不聽從,被南方的女王起來譴責聲討,無法逃避神的審判。

 

尼尼微城的人和南方的女王都是外邦人,但他們都相信所聽到神的真道,得到神的赦免。約拿和所羅門都只是舊約時代神所使用的僕人。耶穌是神的受膏者,是神所差派的彌賽亞,更是將來的審判主,遠遠超過約拿和所羅門的身分地位,而猶太人卻棄絕了他們的主。

 

在公義恩典和邪惡敗壞之間,他們選擇不要公義恩典,原來還求看神跡,最後完全被魔鬼住在心裡掌控。耶穌描述邪惡的世代是每況愈下,他們的光景是越來越糟糕。耶穌用這兩個舊約的例子讓我們明白,祂是公義審判的主,祂更是憐憫恩典的主,祂給人機會,因為祂來就是帶來拯救,那麼人的機會是什麼?人的出路在哪裡呢?耶穌話還沒說完,突然被一個人打斷了。

 

“耶穌還對眾人說話的時候,不料祂母親和祂弟兄站在外邊,要與祂說話。有人告訴祂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你說話。”(12:46-50)

 

馬利亞和耶穌的弟弟們從拿撒勒趕來,剛剛到達現場。馬可福音說耶穌的弟弟們來是要制止耶穌,直接把耶穌拉回去,因為他們認為耶穌已經失控了。“不料”這個字原文的意思是突然。語氣是說他們到了但沒有進屋裡去,而是突然停了下來。因為馬利亞做為母親,也知道真相,所以攔住了他們,不讓他們貿然進屋去。

 

她另外託了一個人進屋去,沒有很攏統的告訴耶穌說你的家人來了,而是明確地說你的母親和你的弟弟們來了,請求要跟耶穌講話。這是一個突然轉變的語氣和氣氛,如果我們比較迦拿婚宴上所發生的事,馬利亞早已知道耶穌的身分,相信耶穌的能力,她不會攔阻耶穌的工作,這次當然也不會讓兒子們去干涉耶穌。這個轉變跟加拿婚宴的場景非常相像。耶穌變水為酒,就是在馬利亞吩咐僕人之後發生的。

 

耶穌在屋裡正在講將來的審判,祂的家人突然出現在外面就把話題拉回到了現實。我們要注意的是,耶穌的親屬也是那個世代的人,末日復活審判的時候,他們的結局會是什麼呢?

 

耶穌以審判主的身分回答那個通報的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耶穌為什麼會說出這樣似乎沒有親情的話呢?我們要注意馬太的描述,在屋裡耶穌沒有指着法利賽人,沒有指着這個傳話的人,沒有指着在場的百姓,而是伸手指着誰?

 

指着祂的門徒,接着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這是什麼意思?首先很明顯的,在場耶穌的門徒有男有女,有年長的,有年輕的。門徒是耶穌的什麼人?就是相信耶穌、接待耶穌、跟從耶穌的人。他們都是遵行天父旨意的人。

 

耶穌說門徒是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他們在天國里跟我就是一家人了,是我的母親,是我的弟兄,他們因信稱義就不必害怕末日的審判。那麼從拿撒勒來的這些耶穌的家人呢?他們可以憑着跟耶穌有血緣的關係就逃過審判,直接進入天國嗎?

 

使徒行傳第一章記載當耶穌復活升天后,在耶路撒冷聚集的那一百多人當中,有馬利亞和耶穌的弟弟們,他們在那裡跟其他門徒一起同心合一的禱告。耶穌的弟弟們雖然開始不信,但是耶穌復活後,他們全都信主了,馬利亞和他們都成為第一批開創耶路撒冷教會的核心同工,其中一個弟弟雅各成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後來寫了雅各書,另外一個弟弟猶大寫了猶大書。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曾經講過,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這裡耶穌宣告,世人在面對末日的審判之前,唯一出路就是要悔改歸向神,相信福音,成為主的門徒,與主成為一家人,也就是成為遵行天父旨意的人。(完)

 

何春勛 來自台灣,芝加哥北郊葛霓華人教會牧師,生命季刊董事。


何春勛牧師約翰福音系列,請點擊👇

馬太福音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手機主頁

手機主頁.png



閱讀本刊先前發表的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備份網站

生命季刊備份.png


生命季刊最新微信公眾號“生命團契”
請轉發給您的親友

生命團契二維碼.pn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方言與別的恩賜
2019: 基甸真問真答:上帝的“位格”是什麼意
2019: 墮落的應付_8
2017: 瞎哄問weak:“永生從重生開始? 能否詳
2016: zt: 為啥造蒼蠅?
2016: 中東基督徒姐妹:請美國不要為基督徒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