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彼拉多曾與真理面對面,卻與之失之交臂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2年09月29日09:45:46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Collage_John 18_37-38.jpg

 

主耶穌在彼拉多面前(下)

約翰福音信息(93)

 

文 | 任運生

生命季刊專稿

 

音頻為郭光明弟兄朗讀:

 

 

二、彼拉多的猶疑(約18:33-40)

 

“彼拉多又進了衙門,叫耶穌來,對祂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約18:33)

 

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猶太人控告耶穌三條罪名:誘惑國民、禁止納稅、自稱為王!

 

“我們見這人誘惑國民,禁止納稅給該撒,並說自己是基督,是王。”(路23:2)

 

於是,彼拉多有進了衙門,問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根據原文的語序,把“你”在放在句首強調的位置,因此彼拉多審問耶穌的語氣是這樣:

 

“你?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You? Are You the king of the Jews?”

 

先知以賽亞早已預言,“祂無佳形美容,…祂被藐視、被人厭棄…我們也不尊重祂。”(賽53:2-3)

 

當主耶穌顛沛流離、四處奔走、餐風露宿傳道的時候,大約三十歲就被猶太人看做是快五十歲了,也就不奇怪彼拉多難以置信耶穌會是猶太人的王。

 

猶太領袖的用心險惡。基督是王,在乎其宗教意義,祂是人類的救主;但猶太人扭曲(twist)“王”這個字的意思,將其轉變為政治意義,於是基督作“王”就變成了帶領猶太聚眾作亂的罪名。

 

“耶穌回答說,‘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約18:34)

 

主耶穌的回答,從下文來看,心不在焉的彼拉多並不明了其中的含義。

 

如果基督是政治性的王,作為羅馬巡撫的彼拉多,有沒有聽說過或實際調查過耶穌具有聚眾叛亂的可能或事實?

 

如果基督是宗教性的王,耶穌基督是人類的救主,那麼彼拉多應當真正認識接受祂或是停止於道聽途說的傳聞?

 

後者也是今天每一個人應當思考的問題。

 

“彼拉多說,‘我豈是猶太人呢?你本國的人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你作了什麼事呢?’”(約18:35)

 

彼拉多豈止是心不在焉,他的話里明顯表現出不耐和傲慢。

 

“我豈是猶太人呢?” (“I am not a Jew, am I?”

 

“你本國的人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

 

回應約翰福音第一章序言中就已經明確的預告:“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1:11)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18:36)

 

彼拉多問耶穌,“你做了什麼事呢?” 彼拉多的意思是,你到底有沒有做過什麼叛亂的事?

 

耶穌回答的意思是,確實有屬於我的國度,但不屬於這個世界,否則我的臣僕必要爭戰。

 

“臣僕”是指誰呢?

 

十二個門徒猶大出賣了祂,彼得不敢承認祂,剩餘的除約翰之外都四散逃命。很顯然,這一小撮人沒有膽量和能力與羅馬軍隊抗衡。

 

彼得在客西馬尼園砍了大祭司僕人一刀,耶穌阻止他說,“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太26:53)

 

客西馬尼園捉拿耶穌的兵丁是十分之一營的人數,大約600人,所以一營約6000人,十二營就大約是72000人。

 

根據列王紀下19章的記載,耶和華的使者一夜之間擊殺亞述大軍十八萬五千人,據此推算,七萬二千名天使可以擊殺多少人呢?大約130億!將近現今全球人口的兩倍。可見,啟示錄記載末後大災難中一災毀滅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併非聳人聽聞!

 

縱使沒有天使幫助,當耶穌一說“我就是”兵丁都退後倒地,有誰可以將祂捉拿捆綁呢?

 

因此,耶穌基督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乃是來自天上。基督的國存在於基督的權柄和統治得到承認和遵行的地方,比如信徒的心中,基督的教會等。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3:3)

 

“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里。”(西1:13)

 

所以,基督的國不是依靠武力征服,乃在於愛的順服。

 

“彼拉多就對祂說,‘這樣,你是王嗎?’”(約18:37)

 

希臘文的語法顯示,彼拉多的問題期待一個肯定的答案,如下的譯法似乎更加準確一些:

 

“這麼說來,你就是王嘍?”

“So You are a king?”

 

NIV 直接將其譯成陳述句:“You are a king, then!”(這麼說,你就是王!)

 

“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約18:37)

 

主耶穌回答的直白意思是:你說我是王,你說得不錯。我為此而降生,為此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要見證真理,凡屬於真理的都必聽從我的話。

 

彼拉多問,你是王嗎?

 

耶穌回答,是,不錯,我是王!但我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我的國屬於真理的國度,為要見證和踐行真理!

 

“彼拉多說,‘真理是什麼呢?’”(約18:38)

 

what istruth.jpg

 

彼拉多問了兩個著名的問題:

 

1.“真理是什麼呢?” (約18:38)

      “What is truth?”

 

2.“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祂呢?’” (太27:22)

   “What shall I do, then, with Jesus who is called Christ?”

 

這是兩個極為重要的問題,關繫到人的生死,每個人都應當尋求這兩個問題的真正答案!

 

“真理是什麼呢?”

 

彼拉多的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自言自語?——彼拉多有可能自己隨口的咕噥,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冷嘲熱諷?——強權就是真理,誰的拳頭硬誰就握有真理與話語權。

 

漠不關心?——真理是什麼與我有何關係?保住巡撫官職才是正事。

 

真心求問?——這是彼拉多經常困惑的問題,到底什麼才是真理呢?

 

彼拉多真心求知的可能性似乎被排除了,因為他問了這話立刻就轉身離開了。

 

可憐彼拉多,何其悲哀,何其不幸!從來沒有人像他這樣距離真理是如此地接近,他甚至與真理面對面站立,竟然又與真理失之交臂!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

 

真理不是一套理論,不是一個概念,不是一門學問,不是一種思想。

 

真理乃是一個人——耶穌基督!

 

What-is-truth.jpg

 

像彼拉多那樣不能辨認真理是一種不幸,若能辨認真理卻不遵行乃是更大的不幸!

 

如果一個社會否認絕對真理的存在,她就失去道德上對與錯的判別標準,其後果必然是這個社會的道德頹廢、秩序混亂,最終引發全方位的崩潰!

 

“說了這話,又出來到猶太人那裡,對他們說,‘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約18:38)

 

“‘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彼拉多的宣告具有重要意義,證明耶穌基督正是逾越節的羔羊,毫無瑕疵。“要無殘疾,一歲的公羊羔。”(出12:5)

 

“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5:21)

 

“但你們有個規矩,在逾越節要我給你們釋放一個人,你們要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王嗎?”(約18:39)

 

彼拉多清楚耶穌是無罪的,但他卻沒有勇氣宣告耶穌無罪。他也深知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是因為嫉妒才把耶穌解來,而耶穌在百姓中深受愛戴,於是他轉而求助於在場的群眾:“你們要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王嗎?”

 

然而,出乎彼拉多意料,“他們又喊着說,不要這人,要巴拉巴。”(約18:40)

 

猶太宗教領袖鼓動眾人,於是他們一齊高聲呼喊,“不要這人,要巴拉巴!”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

 

他們中間肯定有人不久前還在高聲呼喊,“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約12:13)

 

然而轉眼之間他們可再次高喊,“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路23:21)

 

所謂“牆倒眾人推”從眾之作惡,歷世歷代都不斷上演!

 

約翰福音第十八章的結束語是:“這巴拉巴是個強盜。”(約18:40)

 

馬可福音提到巴拉巴曾作亂殺人,巴拉巴被釋放,而耶穌卻頂替他的罪而死。

 

聖經只在新約四福音書中對巴拉巴簡略提及,但巴拉巴卻是文藝作品中的熱門人物。

 

“瑞典作家拉格奎斯特(Pär Lagerkvist)曾以巴拉巴作為題材,寫成了《大盜巴拉巴》(Barabbas)一書。在1951年,拉格奎斯特憑此作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維基百科)

 

以聖經人物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多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

 

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美國戲劇作家,尤金.奧尼爾在1925年寫過一齣戲劇,題目叫《Lazarus Laughed》(拉撒路的笑),於1936年憑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許你對這個人並不熟悉,但他的女婿你一定不陌生:他的女兒嫁給了查理.卓別林。)

 

波蘭作家顯克微支(Henryk Sienkiewicz)1895年發表小說《你往何處去?》(Quo Vadis?),記述羅馬帝國尼祿時期的一段歷史,書中描述使徒彼得為主殉道的故事,1905年顯克微支因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再說巴拉巴,他本是一個作亂殺人的強盜,耶穌卻頂替他的罪而死,使他得以自由釋放。

 

“巴拉巴”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父親的兒子” (“Son of Daddy”)。

 

我們都像巴拉巴一樣是罪惡之子,然而,因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祂代替我們死,使我們得以被稱作是神的兒女。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

 

“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4:6)

 

任運生 牧師,在美國牧會;生命季刊特約撰稿人。


 

請點擊閱讀:

任運生牧師 約翰福音系列文章

 


閱讀作者更多文章:

箴言系列

路得記系列

約伯記系列

尼希米記系列

路加福音系列

雅各書系列

以弗所書系列

十架七言系列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手機主頁

或長按識別二維碼👇

1637949035660576.png


閱讀本刊先前發表的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備份網站

或長按識別二維碼👇

1637949059445651.pn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含音頻)
2021: 花兒對我笑
2020: 殺人的不再是病毒,而是政治,金錢,驕
2020: 川普總統提名最新大法官康尼.巴雷特(ZT
2019: 創世紀中的種子以及聖經其他種子
2019: 加宗辯論三策
2017: 回weak網友關於曾劭愷是不是巴刻的弟子
2017: 約翰衛斯理拒絕了鬱金香? 沒有! 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