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略談基督教的信和佛法的信
送交者: 從玄 2006年07月11日16:17:45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1.
信的原義為人語言的真誠落實, 比如言必信行必果,言而無信等等。信也引伸為指事物事理真實確鑿, 比如說某事信然. 當信用作動詞時, 是指人主觀(或心裡)認為事物事理是真實的, 或他們以後會被落實, 比如信佛教, 基督教, 信命等等. 信不僅對人的宗教信仰至關重要, 也在人的其他追求中起到關鍵作用.

2.
基督教講信望愛, 認為"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和合本).
這句經文有兩種 不同的翻譯. 前引的經文出自和合本, 和英文的KING JAMES版本相似:

(KJV)Now faith is the substance of things hoped for, the evidence of things not seen.

另一種翻譯是"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還沒有看見的事的明證" (中文
新譯版). 這一處理和英文的美國標準版和新國際版相同:

(ASV)Now faith is assurance of [things] hoped for, a conviction of things not seen.
(NIV) Now faith is being sure of what we hope for and certain of what we do not see.

第一種翻譯直接把信當作事物理的實底(substance)和確據(evidence), 信成為客觀的
實際, 而不再是一種人主觀的能動性. 也許看到了這一偏差, 近代的翻譯, 也就
是第二種翻譯, 把信看作對事物理的把握(assurance)和確認(conviction). 顯然第二種翻譯更準確, 符合信在希伯來書其他具體例子的意思. 愚不懂希臘文, 不知道(保羅)在原文中的信, 更接近第一種翻譯還是第二種? 愚猜測是第一種, 因為
KJV 和 和合本都以翻譯準確著稱. 如果是這樣, 倒可以說明保羅的信, 或他對
信的理解, 似乎和信的一般定義不同, 而且他對信的使用也非常隨便 (希伯來
書就是如此). 以這樣的思路和風格來論證因信稱義(羅馬書), 自然會口若懸河
天花亂墜顯得高深末測. 愚在本文中認同第二種翻譯, 因為它和信的原義和
引伸義相符合.

3. 佛教同樣起於信. 佛教徒信佛,法,僧, 並且以佛法僧為自己的依怙. 佛經(華嚴)
上講,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盤無上道。”

第一句直了指出信是修道的第一步, 能象母親一樣出生種種功德; 餘下三句分別
從修善, 去惡, 最後契入真如三方面具體論述由信產生的利益. 對於大乘佛法的
行者, 從凡夫修學到佛, 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年級): 所謂十信,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佛位). 十信的第一為, 就是信心住. 可以說, 對佛法信心得升起, 是成佛之路的第一步, 也是及其重要的一步. 據稱眾生只有積累了足夠的善德資糧後, 才有可能開始對佛法升起歡喜心, 進入信心位. 所以菩薩在弘法時, 遇到恨惡佛法的眾生, 要以慈悲心勸其止惡修善; 既不舍不棄, 又不拔苗助長.

佛法三十七道品(修道方法)是修習佛法的基礎, 其中十品為五根和五力. 五根包括信根, 精進(積極)根, 念根, 定根和慧根, 五力包括信力, 精進(積極)力, 念力, 定力和慧力. 顯然, 信根列在五根的首位, 信力列在無力的首位; 所以說信是道元(首位). 有人會問為什麼叫信根呢? 根, 就象樹根草根一樣, 指能出生某事某物的功能. 所以信根是指能生信而幫助成就善道的功能. 什麼是信力呢? 信力是指信的強度勢力, 根生起的信可以很弱也可以很強. 如果是後者, 信力就能更有力幫助人去休修習善法, 斷除疑網惡法, 以致追後成道. 可見, 要想修善除惡終成大道, 培植信根, 增長信力是多麼的重要.


4 從以上的討論中似乎可以推出基督教的信和佛教的信分別是對各自宗教的
把握和確認, 對各自宗教都非常關鍵. 只是基督教對信的理解比較籠統, 對信
的強調卻超乎尋常, 決定一切. 所謂信者得永生, 不信者罪已定了(約翰書). 而
在佛教中, 信固然重要, 但並不決定一切, 信是基礎, 能夠幫助促成其他的修道
方法. 佛教對信的了解把握更加細微. 所以, 我們似乎可以下結論, 信作為一種人主觀心理的功能, 在基督教和佛教中, 沒有區別; 而所信的具體內容, 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如此而已. 不幸的是, 這一結論的後半部分是正確的, 而前半部分是錯誤的.
因為信(能,官能,主觀))和所信(所, 對象,客觀), 在究竟和絕對意義下, 是不應該區別開來的 (無分別).
在佛教的體系裡, 基督教的信(作為一種主觀心理功能)並非佛教里的
信 (為了區別, 我們稱佛教里的信為正信), 而是愛樂隨順這些心理功能的代名詞.
愚將在下文對這進行進一步闡述.

5. 佛教把宇宙萬法劃分為五大類: 心法類, 心所法類, 色法類, 不相應法類, 無為
法類. (這些萬法, 或就是心識, 或是心識的功能, 或由心識所變, 或前面三種法
差別導致, 或為前四類法之實性, 所以萬法不離心識. 此即萬法唯(心)識). 其中
心所法就是指心識的種種功能. 心的功能包括五十一種, 其中又有十一種善的
功能. 他們分別是信, 慚, 愧, 無貪, 無嗔, 無痴, 精進, 輕安, 不放逸, 行舍,和不
害. 再一次, 信作為心的一種善功能, 列在十一種善功能之首位. 那麼信這種
善功能到底是什麼? 成唯識論中講到,

“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對治不信彼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

信就是指對世界萬法的實事真理, 能夠深信不疑, (雖然沒有親證), 能安然確認; 對佛, 法, 僧所體現的真淨功德, 能夠深信喜歡; 對一切世間和超世間的善法, 能夠確認他們能得樂果, 能成聖道, 並且希望修學善法以得聖果. 這是從三方面描述信這一功能. 請注意, 信的內容直接決定了這種功能是否是一種善功能, 即正信. 那么正信升起(發生作用)後, 有什麼樣的特徵呢? 信可以讓人的心澄淨. 比如, 當人在貪慾之中, 如果心裡能生起正信, 原來的渾濁的貪慾之心, 就會澄清起來. 人就會清醒過來, 而進一步生起慚愧等善心(功能), 而漸漸除去貪慾.

6. 如果一種信在一切時一切處, 當她生起時, 能夠給身心帶來清淨, 那麼這種信,
就是真正的信(正信). 能被稱為正信的, 唯有對佛法僧的淨信. 那麼世界上其他宗教的信, 如基督教的信, 是否就完全是邪信呢? 不是這樣的. 其他宗教的信, 或多
或少有一分, 兩分, 等的正信. 比如一個基督徒, 因為信百步說不能謀殺時, 原來想害人之心得以消除, 這當然是正信; 而有的以色列先知或基督教徒, 信耶和華會把以色列(基督教徒)的敵人放到他們手裡, 讓他們殺個血流成河, 讓他們可以在其中洗腳, 更由此張牙舞爪時, 這種信就是邪信. 基督教徒一生宗教修養的成就, 完全取決於他或她對教中正信和邪信的取捨多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我是怎樣信主的(3)
2004: 漂流在上帝與世界之間
2003: 嗯,小夫一直在努力
2003: 真實失落在哪裡(5)?
2002: 享受基督
2002: 兒童情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