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 门诺人的故事 】
送交者: muon 2006年11月15日06:51:45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Homer: 门诺人的故事

2006年9月2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米什(Amish)学校的枪杀惨案,促使我决定记录一点自己从侧面了解以及亲身接触的门诺(Mennonite)教派。

那个周一的早晨,32岁的凶手Charles C. Roberts闯进West Nickel Mines的阿米什学校,把一群6-13岁的女童绑在教室里,并用枪在近距离向她们射击,导致5人死亡。她们是:
Naomi Rose Ebersole,7岁
Anna Mae Stoltzfus,12岁
Marian Fisher,13岁
Mary Liz Miller,8岁
Lena Miller,7岁

这些孩子,都是阿米什人。阿米什不是一个种族,而是一个基督教教派。阿米什教派是从门诺教派分离出来的,目前这两个教派依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门诺教派产生于1500年代的欧洲瑞士。创立人Menno Simons是荷兰人,像其他宗教改革的领袖一样,他也是天主教教士出身,但是他对当时的天主教教义和教会实践不认同,于是反叛出来,和其他信仰接近的人组织自己的聚会。门诺教派的信仰属于再浸礼派(Anabaptist),不接受婴儿洗礼,认为成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洗礼才算数。1693年,Jacob Amman的支持者从门诺教派分离出来,这就有了今天阿米什教派。

因为教义与当时的基督教主流教义不同,和数以千计的其他再浸礼派一道,阿米什派和门诺派信徒被当作异端(heretic)杀害。参与迫害他们的,既有天主教教廷,也有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新教教会。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的耻辱。以人的意志,用肉体消灭的办法对待不认同主流教义的异端,不符合圣经的教训。但是,这种罪恶的做法在基督教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

阿米什派在18世纪辗转来到新大陆,目的主要是为了逃避宗教迫害。目前在欧洲已经没有阿米什人了。阿米什人主要生活在美国,加拿大也有少量阿米什人,聚居在安大略省(Ontario)的滑铁卢(Waterloo)一带。据我认识的曾在滑铁卢大学念书的人说,那边的阿米什人和美国阿米什人一样,生活在相对隔绝的自己的社区,实践老派乡村生活,不用电,不用汽车,而是驾马车,过农耕生活,崇尚互助。那人说他看到过阿米什人在柏油路上驾马车。

门诺派也是类似的经历。即便生活相对与世隔绝,他们依然不能幸免于基督教主流教派的迫害。门诺派于是远避到荒凉的俄国,在那里过他们相对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党同伐异。俄国人也不喜欢他们,迫害在继续。他们被迫再次远渡重洋,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来到地球另一边的加拿大。


当时的加拿大苦于平原地区人口匮乏,于是开出相对优厚的土地政策,吸引移民定居。这是个对双方都合适的买卖,门诺人希望的就是相对与世隔绝的环境和农耕生活,而加拿大的中部平原有无尽的肥沃土地和稀少的人烟。尽管土地条件优厚,但是在那个时代,除了土地,门诺人对加拿大根本也期待不了什么其他便利。寒冷而交通不便的大平原,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环境。

门诺人来了,因为他们受尽了迫害,他们知道自由的宝贵。今天的移民呢?有多少来到新大陆的人是为了个人自由?又有多少人是为了物质条件呢?自由是需要捍卫的,可惜太多生活在自由世界、从没体验过失去自由是什么滋味的人,只知道享受自由甚至不负责任的糟蹋自由,却不愿为捍卫自由付出什么。

加拿大平原省有大量讲德语的人口,原因就在于门诺人。经过了几百年,门诺人依然保留了德语传统。因为他们很少与外界沟通,过着相对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所以传统比较容易代代相传。

和阿米什人一样,门诺人有自己独特的着装。男人通常是衬衫背带裤,女人是黑色衣服佩戴头巾。在人来人往的城市购物中心或者足球场,经常会看到这种打扮的人,他们一定是传统门诺人。这景象曾经让我诧异:几百年的时间突然浓缩在一起了,我有点迷惑自己究竟身处何处,身处何时。但是本地人似乎都很习惯,没有好奇的目光和窃窃私语,加拿大人坦然地接受这个现象。

不过并不是所有门诺人都保持传统。更多的人改变了生活状态,和其他人同样穿戴,同样驾驶汽车,同样聚居在喧闹繁忙的都市。曾经有一年多,我参加城市里一个比较大的门诺教会的聚会。无论是人们的穿着,教会的仪式,还是牧师布道,都和其他主流基督教会没有区别。而且和很多教会一样,垂垂老人多,年轻人少。对这点,我虽然感觉遗憾,但并不意外。没有体验苦痛的人,往往不需要上帝。

看过一本介绍加拿大民风的书,里面专门讲到了60年代门诺人的生存状况。其中一个例子是门诺人社区Winkler,当时他们体验了超过其他社区的经济繁荣。这听起来有点奇怪,门诺人传统上并不追求物质繁荣和物质享受。不过门诺人确实具备成功的必要条件:勤劳,守信用,有合作精神,肯吃苦, 脚踏实地。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想成功都需要这些素质。

门诺人并不特别相信外面的世界,直到1950年代,他们还很少和外界打交道。不能自己生产的生活物品,是由犹太小贩带来的。这些犹太小贩有点像过去乡下的货郎,驾着马车走村串户,马车上有一切门诺人需要的商品,从针头线脑到农具。他们把这些商品卖给门诺人,再把门诺人生产的农产品收购走,卖到附近的城市。犹太人擅长经商,而门诺人信任和他们一样到处被排斥的犹太人。

去过一两个传统上属于门诺人的小镇。从外表看不出什么不同,不过信仰要比加拿大城市认真和兴旺。基督信仰依然在人们的生活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个苹果节上,周日有露天的敬拜, 当地的居民和外来的游客在一起唱诗听道,我个人非常喜欢那种不分彼此的气氛,以及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个人信仰本该与生活实践融为一体,分裂的信仰是荒唐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感谢上帝,门诺人和阿米什人终于不用为了坚持信仰而担心什么了。只有在北美新世界,阿米什人和门诺人才长期体验到了信仰自由。

今天,门诺人还有很多庄稼人。不久前到一个农场游玩,一问才知道经营者就是门诺人。主人夫妇是远房表亲,这在相对封闭的门诺社区并不少见。而大家庭的生活也很平常,那种家庭气氛,让我想起小时候。

但是和土地打交道越来越难了,政府规章和税收,风行世界的农产品贸易保护,对城市的政策倾斜,都伤害了乡下人的利益。一间又一间,传统的家庭小农场走向破产。农夫成了卡车司机,我自己就听闻了好几起。我去过的那个农场,主人也正在为债务而挣扎。乡下人被迫离开热爱的土地,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阿米什人的生活,由于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畅销电影《目击者》(Witness)而被世界所知,在电影里,阿米什人的生活有一种田园牧歌的美丽。我不想过分罗曼蒂克化那种生活,猎奇也绝对不等同于理解和热爱。除了简单直接纯粹等等美好的一面,乡村生活也有它艰苦和粗糙的一面。而门诺人的社区,偶尔也有丑闻传出。比如社区领袖的腐败,或者对反叛者的压制。人的恶行,几乎每次都打着虔诚的招牌。

门诺人和阿米什人不是怪物,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被赶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的后裔。就是现在,他们和我们也一样面对着同样的难题:在这个世界上,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又怎样和心爱的人一起,最终回到离开了很久很久的那个被称作伊甸园的家?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最知心的朋友
2005: 彩虹之约精彩网文回顾138:英伦三岛在
2004: 11月15日 周一祈祷
2004: 生活中许多自欺的陷阱:
2002: 转播:有关儒学是不是宗教的讨论
2002: 南怀瑾:论语别裁:为政第二: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