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神学教父对“道成肉身”的理解 |
送交者: 难以测寻 2014年04月16日01:31:27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由于“宣教士”一再宣称早期教父们总结了“道成肉身”的真理,所以基督的人性就不可能是受造的。我也懒得写帖子反驳,就从与“宣教士”同为改革宗的曾劭凯所写的《大公教会正统论基督人性受造》一文中摘录了相关的一段,论到这些正统教父对“道成肉身”的理解。曾劭凯说:“若基督人性是永恒而非受造的,那么自亚他那修以降的‘道成肉身基督论’正统就彻底瓦解了”。以下为摘录。
正统神学教父对“道成肉身”的理解
初代教会正统对于“基督人性受造”的立场,与约翰笔下的“道成肉身”有密切关系。《约翰福音》提出“道成肉身”的概念,无疑是《圣经》基督论最核心的经文之一,因此,如何正确解释“道成肉身”,就成为初代教会基督论的重要课题。在早期“道成肉身基督论”的发展史上,亚他那修对后期正统的贡献尤为显著,尽管他的基督论仍不成熟,并留下了一些未处理的问题。正统基督论的集大成者,当属亚历山大区利罗(Cyril of Alexandria,公元5世纪教父)。此外,教宗利奥一世(Leo the Great,公元5世纪拉丁教父)及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公元5世纪拉丁教父)对“道成肉身”的见解,也值得一提。 在讨论“道成肉身”时,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约翰福音》的原文与文化背景。约翰所说的“道”,原文为Logos。从福音书的文本看来,既然约翰对这词汇不加解释,大部分学者因此相信约翰对写作对象Logos的概念相当熟悉。19世纪至20世纪初许多解经学者认为,约翰使用Logos一词,是借用希腊哲学(例如斯多亚主义[stoicism])或希腊化犹太哲学(例如亚历山大哲学家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的用语,并进而与这些学派进行辩论。〔9〕当代大部分学者则相信,约翰虽使用希腊文专有名词,但其含意主要出自《新约》时代的犹太教。〔10〕初代教会的正统教父认为,约翰笔下的Logos出自《旧约》,同时约翰对这概念的解释与当代任何哲学或教派截然不同,乃前所未有的启示。 初代教会中,亚历山大学派对Logos的研究尤具影响。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的教父亚历山大克莱门特(Clement of Alexandria)及俄利根提出,约翰笔下的Logos与圣父同为永恒者。此时亚历山大学派对于Logos的研究尚未成熟,譬如在克莱门特的著述中,偶然会有次子论(subordinationism)的倾向,而俄利根的次子论立场则非常明显。到了公元4世纪,亚他那修强调,约翰笔下的Logos,不但与父同永恒,且与父同尊同荣,乃是有位格的造物主。 亚他那修不只解释了Logos本身的含意,更进一步解释了约翰所说的“道成肉身”:有位格的造物主“成了”(原文为egeneto,其原型为ginomai)“肉身”(sarx)。〔11〕希腊文有两个字可翻译为“身体”:sarx(原文编号[strong Number]G4561)及soma(原文编号G4983)。此二者有时可作同义词,但soma通常特指物质身体,而sarx则常作为暗喻,可指人的情感、本能、欲望,也可指“人性”(humannature)。《新约》中,保罗就用sarx一词指人的情欲(例如,“情欲与圣灵相争”[《加拉太书》5:17])。《约翰福音》1:14用的是sarx而非soma:约翰是指“人性”而非单指物质身体。因此,亚他那修知道,约翰所说“道成肉身”其实就是“道成了人”。〔12〕 同时,约翰使用sarx一词,主旨在于强调圣子乃成为一位有血有肉且必朽坏的人。在此,亚他那修及正统教父认为约翰的用语主要以《旧约》为背景,而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跟随众教父的见解,也是以《旧约》解释约翰笔下的“肉身”。例如,《诗篇》78:19说肉身(和合本译为“血气”)“是一阵去而不返的风”;《以赛亚书》40:6说肉身(和合本译为“有血气的”)“尽都如草[……],草必干枯,花必凋残”。〔13〕 同时,约翰论及“道成肉身”时,使用egeneto一词表达“成为了”的意思。毋庸置疑,根据约翰的论述,人性本不存于Logos的位格当中,是在“道成肉身”时才“成了”人。但“道”如何“成了”人呢?亚他那修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Logos乃是成为人,而非进入人”〔14〕。当正统基督论发展至成熟阶段时,就在这条原则上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基督的人性乃是在道的位格之内(enhypostasia),而非进入了基督的人性。 然而,尽管正统基督论强调基督的人性在祂圣子位格中,且祂只有一个位格,但论到祂的神人二性(twonatures)时,正统教父亦毫不犹豫地称其有“彼此内住”的关系。关于这点,亚他那修也作出了重要论述:圣子在玛利亚母腹中造了一个人,并住进这人里面,如同住在殿中。〔15〕亚他那修宣告基督人性乃圣子所造,有直接《圣经》根据:《希伯来书》10:5说神为基督“预备了身体(即人性)”,此处的“预备”原文原型为katartizo,《希伯来书》作者在下一章(11:3)中再次使用了同一个字,中文和合本翻译为“造成”:“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希伯来书》10:5的katartizo不论译为“造成”还是“预备”,这用词的含意很明确:基督人性并非永恒自存,而是神的大能使其从无变为有。亚他那修说,圣子住进祂自己所造的人当中。在这个意义上,基督论正统发展至成熟阶段后,大公教会传统开始跟随区利罗的用语,形容耶稣基督为“住进肉身的道”(Logos ensarkos),并以此与道成肉身前“尚无肉身的道”(Logos asarkos)区分开。当然,在使用Logos ensarkos一词时,我们必须强调,在严格意义上,基督的人性乃是在祂道的位格之内(enhypostasia),而非祂的神性进入人的位格。总之,在亚他那修奠定的基础上,正统教父跟随区利罗的用语,使用Logos ensarkos及Logos asarkos来区分圣子在道成肉身前后的位格,说明基督人性并非永恒自存。〔16〕 此外,亚他那修强调,“道成肉身”并未造成圣子位格当中任何变化:道并未“变成”人,而是“取了”人性。〔17〕这对于后期基督论关于圣子在道成肉身中的“虚己”(Kenosis,意为“倒空”,见《腓利比书》2:7),有很大的影响。在历史上,《腓利比书》2:5-11是一段曾带来争议而须小心诠释的经文。〔18〕这段经文所带来的问题是:基督“虚己”时所经历的变化,是否代表圣子倒空了祂的神性,以成为奴仆的样式?若是如此,那么圣子的神性就是可改变的。这样,圣子还是真神吗?或是一位次等的神? 对此,奥古斯丁在亚他那修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要的洞见,为历代教会正统对基督“虚己”的解释作出了完整的表述。奥古斯丁强调,圣子的神性在道成肉身时没有丝毫减少,而是增添或“取了”奴仆的样式。〔19〕圣子将人性纳入祂位格之内,而祂神人二性既然彼此内住,那么按照“属性相通”(communicatio idiomatum)的原则,我们可以说圣子的位格在祂的人性中受难。〔20〕如此,奥古斯丁就说明了圣子位格如何“虚己”却从未改变。 此后,利奥一世整合了前人的洞见,完整地表述了初代教会的正统基督论,其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基督位格乃圣子永恒自存的位格;基督人性纳入圣子位格;基督人性受造而非永恒,但圣子乃是造物主;基督神性不消除祂的人性,祂人性也不能消除祂的神性;基督神人二性有不可磨灭的区别,但二者的联合是不可分离或切割的;基督只有一个位格,而祂的人性又不可分离地联于祂的位格,因此祂在人性中所经历的一切,在“属性相通”的意义上也是祂整个位格所经历的。〔21〕在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督论体系中,“基督人性受造”的立场至关重要。我们看见,若基督人性是永恒而非受造的,那么自亚他那修以降的“道成肉身基督论”正统就彻底瓦解了。首先,基督人性若是永恒自存,那么正统教父就无法提出基督道成肉身时“取了”人性,也无法区别“住进肉身的道”与“尚无肉身的道”。如此,在解释圣子的“虚己”时,就会落入重重困难。关于这点,我们可先参考正统教父与亚坡里拿流主义之间的争议,再回来思考“基督人性受造”对于理解基督“道成肉身”与“虚己”的重要性。
————————————
〔9〕例如Frederic Godet,Commentaryom the Gospel of John, with an Hisaorical and Critical Introduction,trans.by Timothy Dwight,New York:Funk&Wagnalls,1886,Vol.1,pp.286-291;Hugh Mackintosh,The doctrine of the Person of Jesus Christ,Edinburgh:T&TClark,1912,pp.115-118。 〔10〕例如John Ronning,The Jewish Targums and John’s Logos Theology,Grand Rapids:Baker Academic,2010。 〔11〕Athanasius,Contra Gentes,ed.by J.H.Waszinkand J.C.M. Van Winden,Leiden:Brill,1984,p.44. 〔12〕J. N. D. Kelly,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London: Continuum,1977,P.286. 〔13〕John Calvin,“Commentary on the GospelAccording to John”,in William Pringle(Ed.,Trans.),Calvin’s Commentaries,Vol.17,Grand Rapids:Baker,1996,p.47. 〔14〕J.N.D.Kelly,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p.284. 〔15〕同上。 〔16〕Ibid.,p.318. 〔17〕Ibid.,p.284. 〔18〕《腓利比书》2:5-11:“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19〕J. N. D. Kelly,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pp.335-338. 〔20〕同上。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3: | 那些从没听到福音的人怎麽办 | |
2013: | 恩上加恩: 我走上一条又新又活的路 | |
2012: | 全伊,请科普替代神学什么意思? | |
2012: | 神的儿子不救拔天使 | |
2011: | 请求代祷-- | |
2011: | 发现一个网络对话的问题 | |
2010: | zt:Christian music star Knapp | |
2010: | 我们要得救脱离哪七件消极的事? | |
2009: | 静默的神 | |
2009: | ZT 蒙恩罪人岂能无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