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介紹西方極樂淨土
送交者: oneclean 2005年02月22日11:08:15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ZT淨土宗大義 作者:淨宗法師

聞法的心態
  我們可以思考這麼一件事:在古代,交通沒有現在這樣便利,弘法的手段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沒有錄音帶、VCD,也沒有擴音器,古代的祖師大德把佛法弘遍了全世界;古人求法也很不容易,想得到一卷經,往往長途跋涉,要親自抄寫,聞法也不能像我們現在這樣坐在講堂里,或坐在家裡聽錄音帶、看VCD。但是,古人聞法所得到的利益,和我們今天相比……大家都覺得,古代是佛法興盛的時代,所謂佛法興盛,不是寺院建得多,而是得到佛法真實利益的人很多。想一想,今天這個時代,有這樣便利的環境,為什麼我們聞法所得的利益反而不如古人呢?一方面,說法者對佛法的領解不如古人,道德修持和古德比差得很多,古德言語出來能夠符合經教,自然有感化的力量。另一方面,從聞法者來說,現在人的心比較繁複,浮在面上,見到的東西多了,對佛法的敬重心就差了。我想,蓮友們家裡的經典不只一部,有的甚至幾十部,也聽到很多大法師的講法,聽得多了,自己似乎也成了大法師,如果再有人來講法,就把我們事先所形成的一套觀念,在那裡鑑別、判斷,“某某講得如何如何……”已經脫離了佛法“了生死”這個基本的心態。對了生死的心不如古人殷切,這樣,佛法就成為知識和學問,學得越多,觀念越多,自己的知見也越多,佛法的真實利益就比較難以進入我們的心。
  有兩種心是應該避免的。一種就是“我來聞法,是要學更多的佛法知識,好在將來在人家面前宣揚一番,你說什麼我都懂”,這個叫做“為勝他故”,“我比你超勝!”這是一種傲慢的心,是一種與生死不相關的心,這種心態是不正確的。還有一種心態,“我來聽聽看,來鑑別鑑別。”──我是肯定架不住大家的鑑別的,你一鑑別,腦子中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以此來判斷別人講的符合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符合我的想法,就給你樹大拇指,不符合我的想法,可能各種說法就來了。這樣的心態也是不正常的。
  什麼樣的心態是正確的?要有一顆了生死的心,要有一顆恭敬聞法的心,要把我們自己的我執、見解暫時擱在一邊。
  古人有這樣的比喻:聞法者要對自己作“重病將死想”,認為自己是一個病重的人,現在快死了。這個“死”的意思是: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裡邊輪迴,法身慧命從來沒有覺醒過。“重病”就是貪瞋痴三毒,無明煩惱,業障深重。如果沒有佛法救度我們的心靈,必然要六道輪迴,這叫“重病將死”;對說法者要作“大醫王想”,說法的人就是神醫──當然我個人不是神醫,我是依據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大神醫、大醫王;對所說的法,要作“妙藥想”,這是能救度我法身慧命的靈丹妙藥。
  如果有這樣的心,佛法就能入心。如果是來聽聽看,好像跟自己關係不大,那麼,佛法就不容易入心。各位可以來調整自己的心態。
  想想看,我們無量劫來都在六道里輪轉,今生有機緣聞到佛法,實在非常難得,所謂: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如果今生不能解脫生死,必然是無窮的輪轉,大家心中要有警惕感。
  一個佛法弟子,他的道心強不強,就看他的無常感深不深。如果他覺得過了今天還有明天,悠悠散散,浮浮漫漫,這樣就沒有那種“病重將死想”。
  一個生了急病的人,醫生判斷只有七天壽命了,他這個時候只有一個心態:“誰能救我?誰能給我靈丹妙藥?”如果你跟他說:“這個人能救你。”他馬上毫無條件來接受、來服從。
  我們在這個世間,體會不到自己是一個無常輪轉的眾生,就會把佛法當作戲論。如果我們知道生死是一件真實的大事,時刻在我們面前,我們就會以殷重的心來追求佛法,聽到佛法就會全心地投入,而不是在那裡做學問、做研究、來判斷、來比較。所以,大家要有一個認識:佛法不是給我們做學問、裝點門面的,而是要來了生脫死的,因此要作“妙藥想”,它真是能讓我們了脫生死。
  淨土宗,大家都知道來念佛。在我們的觀念當中也清楚:這一句名號是“阿伽陀藥,萬病總治”,但是有幾個人真正把這副藥老老實實地服下去呢?

學佛的真實目的

  有很多人來到佛門當中,簡單地求平安、求健康、求長壽,其目的的本身值得考究。因為佛法告訴我們:一切是無常的。我們所想的呢,恰恰相反,想要佛菩薩保佑我健康再健康──這個目的是不存在的。“求平安”,平安是大家都期盼的,什麼叫平安?“安”就是安全,就是沒有死亡的威脅,我們學了佛的人就沒有死亡了嗎?“求健康”,身體好了之後,學佛的目的是不是就達到了?這些都是世俗的心態,不是學佛的目的。健康、平安、發財、兒女孝順等等,這都是世間的觀念,這些永遠使得我們在六道當中輪轉,而不能構成我們的解脫。
  佛明確地告訴我們:學佛不能把自己的心局限在世俗範圍,應該從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循環圈中提升出來,所謂的“了生脫死”,永遠不再在六道裡邊輪迴,而去成就無上的佛果,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對照我們的心,我們每天身、口、意三業造作是不是圍繞着這個目的?
  有的人,把佛法作為裝點、作為一種附帶性的,用佛法來服務於自己的世俗生活,把佛法放在次要、附屬的位置,那不是根本的目的。
  一個佛弟子,應該把生活中的一切調轉過來圍繞佛法,確定這樣的方向。每天吃飯、工作、交往、睡眠……種種行為,都應圍繞解脫這件事情。能夠達成解脫的,心心念念都要去追求;不能達成解脫的,就應該斷止。
  在我們淨土宗,只要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定能夠成佛,所以,淨土宗的目的也就是往生極樂。這一點,阿彌陀佛在四十八大願中,給我們明確指示出來:“十方眾生,欲生我國”──“十方眾生啊,你要往生到我的極樂淨土!”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也是阿彌陀佛的誓願為我們選定的目標和方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BBC環遊世界八十天:1988年的中國 (原
2004: 兩性話題---愛情vs衛生紙:抱了 吻了
2003: 了了的愛情(三)
2003: 江南時令名吃—薺菜包兒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