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呂布在中國男人的心中,歷來都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至古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歷史上更有三十多位皇帝為關羽追封侯爵王位,而百姓更是代代頌忠義,人人拜關公。雖然兩者死因不同,前者因忠義而死,後者以寡情被銖,但無論如何褒貶,事實就是事實,他們的命運殊途同歸,都為世俗所不容,是為性情使然,有情和無情的天性所致。現在我給各位看官兩段野史以固拙論:
呂布之死: 東漢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攻打呂布的根據地下邳,因呂布有勇無謀而多猜忌,不用陳宮建議,諸將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戰多敗。曹操圍攻三個月,決水圍城,呂布軍中上下離心,其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反叛,縛了陳宮投降,呂布在白門樓見敵軍攻急,大勢已去,於是令左右將他的首級交給曹操,左右不忍,便於十二月癸酉(198年2月7日)下城投降。 呂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鬆綁,曹操笑說:“捆綁老虎不得不緊。”呂布又說:“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了。”曹操頗為心動,但劉備在一旁說:“明公(曹操)您看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丁原字建陽)董太師(董卓)的嗎!”呂布死前說:“大耳兒(劉備)最不能相信。”最後呂布被縊殺,其陳宮、高順亦被處死,張遼則領兵向曹操投降。
關羽之死: 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丑於萬眾之中,及攻曹仁於樊,于禁等七軍皆沒,羽威震華夏,曹操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其功名盛矣。而不悟呂蒙、陸遜之詐,竟墮孫權計中,父子成擒,以敗大事。”完全是驕兵必敗的結果。但捉住關羽的孫權,竟想誘降這位不可一世的人物,這就說明孫權識見差焉! 他不了解當初曹操能使關羽降,而現在他孫權則不能使羽降。因為當時魏能打出漢獻帝的招牌,而吳卻沒有。投降者也有其符合自身尊嚴的選擇,寧降與龍虎,也不甘降於等而下之者。而且曹操能在建安五年使關羽降,此刻,無論曹操、孫權都無計可施。何也?關羽二十年前,只是一員戰將,降漢而不降曹,暫屈以圖別計。現在,他是天下矚目的一方主帥,誅顏良、除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義釋華容、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的漢壽亭侯,赫赫揚揚,功勳卓著,把曹操嚇得差點遷都的人物。這個光輝形象,他自己也不會玷污的了。後來,孫權悟過來了,把關羽殺了。
馬英九太清廉,被台灣政界譏笑為萬金油,曲高和寡,陳水扁太貪,做為台灣歷史是御任總統中唯一被羈押的,而且至今還在飽受牢獄之災。從上而論,做人不能做到極端,比如太忠和太不忠,太清太濁都不好。因為世俗,人在世俗,就需要歸俗,在隨俗中找到自我,完善自我,比如人落入水中,你不能說自己身上只沾少許水也,因為你全濕透了。而免俗,標新立異者多不為人世所容。君看官場,商場,乃至戰場,笑到最後的往往不是那些鋒芒畢露的大英雄,而是那些裝傻充楞,被人們唾棄的梟雄壞蛋。項羽何等英雄,卻被迫在烏江邊上自刎身亡,劉邦大智若愚,一無專長卻能成就百年霸業。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做男人其實不必太累,平庸也未嘗不好,順勢應時,率性而為,隨遇而安,得過且過,保你一生快樂逍遙。而凡事爭先,處處算計,事事權衡,人前人後兩為人,虛着撐着,一準兒會害人害己,即便有大富大貴,也好景不長,而且會一生不得安寧!因為槍打出頭鳥,這是戲說,世俗,卻也是歷史。所謂細水長流,鋼堅易折講的就是這番道理。
男人一生,都被英雄情結荒唐了。我不為天下英雄歌功頌德,到是勸世人,不妨去嘗試做個小男人,如不信我,可以看看日出日落,潮漲潮落,極端之物必將迴轉,這是自然屬性,也是人類屬性,而人事皆出於自然,又何能免於俗呢? 哈哈,做個小男人,決不辱沒你的英雄氣概,相反總與人情世故相悖,你就會成為一個喪家之犬。
忠告: 大丈夫身埋半截,小男人萬水千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