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炜:多元之爱
辻仁成是我所喜爱的日本作家,睿智的遣词造句让人阅读顺畅,他尤其擅长爱情小说,描写得美轮美奂。今年5月,辻仁成的最新爱情小说《爱情漂流》上市前,我便第一时间预约,一睹为快。
小说写的两对夫妇的奇妙的爱的故事。两个家庭的女儿在同一所幼稚园上学,于是两对夫妇成为朋友。芽依汰、理沙夫妇,芽依汰是个异色佛系男人,心中有爱,但排斥性,理沙却是个心理上生理上的生猛女子。另一对夫妇纯志和早希,纯志是个热情如火的男子,而早希却因幼小时期受过创伤,个性生冷清高。其结果像是交换夫妇似的,理沙和纯志成了沉溺爱欲的不伦男女,而芽依汰和早希却是心心相印的精神伴侣……
两对夫妇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爱关系中渗透着新时代的痕迹,纯志和理沙约会,不是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联系,而是在网络的某个论坛上发言,说今天几点几分在哪儿见面,另一位看了之后回复,然后就把帖子删了……芽依汰很有时代特点,是个IT宅男,他选择了在宅勤务。对于婚姻,他在意心灵沟通。另一个男人纯志顾家爱妻子,却是陷入不伦中无法自拔。
小说虚构的世界,也映照出新时代婚姻、爱情、性的多样性。日本有不少像芽依汰那样希望过淡薄的婚姻生活的人。还有另一类人,却是进入了多爱博爱的世界。换言之,新时代男女之爱越来越多彩了。
网络对于爱情有很大的影响,爱的形式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效率革命,网恋这一形式是划时代的爱情变革,网络诞生以来,网上相识终成眷属的人数恐怕已无法统计了。社交网站上,很多人似乎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初恋情人、暗恋过的小学、中学同学等等,网上叙旧念情的现象并不鲜见。也许因为爱的形式日渐丰富,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有趣。都说从前夕阳落得慢,鸿雁传情效率太低,一生只够爱一人。如今网络视频就能即时身临其境地示爱。当然需要留意的是,网络也会产生一些事后让人顿生悔意、纯粹消磨时光的虚拟情感。当代社会,物质和人际交往都过于丰富,理性判断选择是很重要的事情。
上世纪90年代有一种新型的爱的形式“polyamory(多元之爱或复数恋爱)”在美国受关注。Polyamory这一单词是希腊语poly(复数)和法语amor(爱)的组合,指的是恋人不止一人,而是两人以至多人,而且相互之间并不嫉恨,和平相处。如今,多元之爱亦在日本悄然兴起。
也许你要说,这不是鼓励婚外恋、不伦么,或者说是崇尚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么?其实这是个古老的课题了。日本脑科学研究者、医学博士中野信子前不久撰文指出:从人脑的构造和遗传因素看,一夫一妻制度是不适合人类的。喜新厌旧是脑中所产生的感情的常态。近年脑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研究表明,只要遗传基因DNA分子结构中一个碱基顺序发生变化,人的感情马上就能从专一转向多爱。
多元之爱与不伦不同的是,全体当事者认可这种关系,男女即使在爱与性方面保持长久关系,也并不独占对方,不受婚姻制度约束,按照自我意识选择爱,堂堂正正地脚踏两条船,并尊重个体的自主性。
也许你还会说,没有了嫉妒和猜疑,那还能叫爱情么?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控制力,才能够伸缩自如地把握自己的感情?“你不是我的唯一”——多元之爱的主张,并不代表自私,反而对人的素养提出了别样的要求,特别需要理性、信赖和包容。近年,日本的多元之爱群体在增加,他们甚至举办同好者的活动,他们的理论是:一对一的恋爱关系,其实是排他的。对方不是我的私有物,我也不是对方的私有物,为何就不能给对方更多的自由呢,让对方去选择更多的爱。多元之爱并非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的基础上,而是充分尊重对方的选择。
日本艺人石田纯一曾因说过“不伦是文化”而遭到世间的批判。现在看来“不伦”真是开诚布公的文化了,成为摆上桌面的社会学研究课题。传统婚姻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其实婚姻有很大的偶然性,在觉得应该结婚的时候,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就开始了所谓共度一生的羁绊。试问经历过婚姻的人,哪个不曾有过在婚后的人生中,又遇到喜欢的人的体验?有一种稳定的婚姻形式就是——各有情人,相安无事。日本存在“事实婚”,即事实上等同于婚姻,但是没有登记,有“内缘丈夫”、“内缘妻子”的说法。男女像夫妻一样生活,一方不用改姓,即使结束关系也不用在户籍本上留下痕迹。不得不承认这是颇有灵活性、有利于男女维持平等关系的婚姻形式。与其说多元之爱给一夫一妻婚姻制度构成了威胁,不如乐观地相信未来社会会出现适应性更强、更完美的婚姻制度。
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此后百年人生里,爱或许是最后的保留节目,八九十岁恋爱结婚不是梦。现实社会中,在我们身边,既有小说主人公芽依汰那样清心寡欲的人,又有经营多元之爱的人。多元化世界里,每个个体和每一种爱的形式都应该得到尊重。至于梦想着一生中至少要纯情地、专一地爱一次,憧憬与某人白头到老的传统的你,也是十分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