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景路:日本人的“卫生胡”哪去了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1年05月21日07:33:14 于 [恋恋风尘] 发送悄悄话 |
万景路:日本人的“卫生胡”哪去了
歌川国芳 画 中国人开始蓄须,史料载是在战国时期,换言之,到战国时期为止,中国人的胡须应是自而然之的。所以说,电视上那三皇五帝百家诸子的飘飘长髯威威凛须都是导演们给长上去的,原本应该是没那么遑遑帝气道貌岸然的。据说战国的男人流行一种倒过来的菱角型胡须,而且以微微上翘为美,想像着就似乎唇上泊着一艘小船,印象中又有点像正跳着错脖扭胯舞蹈的新疆男人之滑稽面孔……由秦至汉,改朝换代,这胡须就也与时俱进的变成了长长的左右两撇,看上去就颇为庄重威严。有记载到了隋朝居然以辫状胡须风靡坊间,看来这隋唐的文明开化果然不凡。接下来宋元明清,国人的胡须代代相传就从不敢废。至于理由,毛发皮肤乃授之父母固然是祖传之规,而以各式胡须来表现男性之阳刚或睿智也是男人们的刻意追求。近现代的成长期男子,估计也都讨厌被人冠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之定评,青春期开始留胡子也就成为了自然之举。其实无论古时还是今天,“嘴上没毛”那可都是中国男子的忌讳,老祖宗在周朝就弄出了太监,这些人嘴上是生不出毛的,古人为避嫌也要拼命蓄须;今人虽无此忧,但嘴上缺毛,就怕被人视为趋中性化或缺少成熟感。终于自己在当年也“必须的”生出了胡两撇,自觉就成熟文明了许多,文明胡嘛。 小时候能看到的电影有限,对《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里的鬼子兵鼻下的那一撮小方胡印象就特别深,记得这种胡子被称为“卫生胡”,至于卫生在哪儿,当时是自然不知的。不过,脑子里自此就把日本人的胡子统一为这一样式。 日本人蓄须,史料记载是从中世纪(公元1160年代左右)开始至江户时代为止,武士们都蓄有胡须,当时没胡子是要被人耻笑的。据说,丰臣秀吉因胡须稀少,所以为避人笑,就每日不停的往自己的鼻下粘须,以壮声势。进入江户时代,在锁国体制下,幕府自视为“中华”,而把居住在蝦夷地的阿依努人视为蛮夷,建立了自己所谓的华夷秩序。江户时期漫画已经流行,而漫画中的阿依努人都是满脸胡须,渐渐的在“中华”日本人眼里胡须也就变成了野蛮的象征,为有别于蛮夷,“中华”日本开始了刮须风潮,从电视上的“大河剧”(历史剧)看上去当时的日本人就都是面皮青青一副病态模样,令人颇觉不适。 明治上台,日本劲吹欧风,受英国上流社会蓄须影响,日本上层社会又开始流行蓄须了,而且还多是蓄那种西式的连面胡须,颚下的山羊胡自然也是不可少的。明治时代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还好,胡须稀疏的丰臣秀吉不是生在明治时期,否则粘胡子都来不及了,岂不是要活活恼杀这位猴脸儿大名。 短暂的大正时期,追求西式生活的浪漫大正人的胡子当然也是延续了明治之风。倒是进入昭和时期后,日本人的胡须又生变故了。资料显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卫生胡”之始作俑者就是当时的最上层人物东条英机,当年东条英机效仿“轴心国”(德意日)德国头子希特勒鼻下的那一小撮胡子,却不想在军中自己的“仿希特勒胡”又被效仿开来,倒成了日本战时一景。不过笔者来日后倒未看到过这道风景,估计日本人也是忌讳这种战时的产物吧。而且非止于此,大多数日本人干脆连嘴上的毛也都不见了,走在街上,那是满城尽带“青皮脸”,估计这也是受当代西方流行不蓄须之故,东施自然要效颦嘛!时至今时,不蓄须的日本人已经是压倒性多数,而很多企业、学校更是干脆明令禁止蓄须,拥有奇形怪状胡须的日本人甚至连找工作都难。不过倒是也有例外,日本黑社会蓄须的就多,显摆威风的同时也给普通民众造成了一种心理威压。艺人也有留须的,那不过是为了炫耀“酷”的与众不同罢了。 记得本人刚来日时是尚坚持留着自己的两撇胡的,就像坚持走社会主义特色道路那般。不过,久而久之,就发现自己有些与众不同了,渐渐的开始感觉到有点如芒刺背,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与日本人同调,忍痛“净须”。一段时间,摸着自己的下巴,就总觉得自信不再,成熟感去了爪哇国,更怕被归入“嘴上无毛”之列。但人毕竟是善变的动物,在“青皮脸”中混久了,现在看着留胡子倒觉不顺眼了,修整的漂亮的还另当别论,那些顺“胡须”自然的,看上去就像杂草丛生一嘴猪毛般,忒不顺眼。前几年回国,发现国内的“青皮脸”也在增多,也许是借改革开放走出国门之机长了见识之故吧,似乎一夜间国人的鼻下也都光光如也了,看上去就卫生、文明了许多。您看,国人在胡子上也与时俱进了。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