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國際大賽的尷尬--名古屋難尋女排世界盃痕跡
步出賽場時,名古屋市立綜合體育館外早已恢復了平靜。數千本地觀眾安靜而迅速地消失在雨夜中,方才館內的喧鬧已成為屬於這屆女排世界盃的記憶組成部分。
其實這份短暫的熱鬧,也僅僅只是局限於賽場的方寸之地。想在熙熙攘攘的名古屋城內尋找世界盃的痕跡,是一件徒勞無功之事。即便是山間小城松本,甫升入足球J聯賽的松本山雅隊的海報張貼在大小商鋪之中,而被視之為國際大賽的女排世界盃卻如同隱身,悄無聲息地來,又悄無聲息地去。除了東道主日本隊的比賽,其餘諸多場次的門票在現場立等可買,售價3000日元左右,不過相當於普通餐廳中二人套餐價格。中午場與下午場的比賽通常入席者不過寥寥數百人,成班而來的中小學生是看台上的主力部隊。既然票房難有起色,也就不難理解岡山組委會為何能大方地給予當地華人社團每場1500張免費票。而在公共電視上,身為官方轉播商的富士電視台也只是直播有日本隊參與的比賽,對於其他場次賽事甚至連新聞畫面也不捨得多給一個。
這就是女排世界盃的現狀。即便在以熱愛排球著稱的日本,它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日漸萎縮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也不妨將這份疏離理解為審美疲勞——男女排世界盃兩項比賽自1977年以來永久落戶日本,在這裡已經各自度過了38年的11屆賽事。當年的日本與排球正處於熱戀時期,本國男女隊都是世界頂級隊伍,排球也急需日本贊助商的資本投入,於是世界盃的永久落戶成了理所當然的選擇。
38年了,賽事吉祥物“Vabo醬”還在照樣賣萌,幾乎在全球所有球類大賽中絕跡的古典單循環賽制也仍在為世界盃所採用,但整個世界已經變了。無論男女排,日本隊都無法再稱得上世界強隊(女隊2012年奧運會奪牌只是一次偶發事件),儘管熱衷於體育營銷的日本商家仍然堅持贊助世界盃,但沒有本國代表在競技項目上的超強統治力,縱然存在贊助市場,也根本無法建立起類似NBA的生態。
與此同時,排球運動也深陷下滑通道,早就追不上足球成長的火箭速度,比起有NBA撐場面的籃球亦是遠遠落後。儘管開展運動的國家不少,但有競爭力的女排隊伍不過四五支而已,一旦如本屆世界盃這樣少了巴西與意大利,比賽整體觀賞性大大貶值。即便世界盃只有12支參賽隊,但後幾位隊伍與前六之間存在着一條難以逾越的實力天塹,各國女排發展差距可窺一斑。在這樣尷尬的時間點上,在歐美都無法形成職業市場的大背景下,國際排聯更不能放棄日本這個市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後、東京奧運會前,包括大冠軍杯、世界盃、世錦賽在內的所有女排大賽全部在日本舉行。這或許是承認難堪現實的一種寫照。